幼儿体育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及解决措施
2023-07-21丁蓉蓉
【摘要】要确保幼儿安全、快乐地参与体育活动,对幼儿进行体育活动方面的安全教育非常重要。但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仍不能避免幼儿参与体育活动时遇到诸多问题。文章分析了部分幼儿体育活动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幼儿园及幼儿教师可以尝试的措施,希望可以帮助幼儿园及幼儿教师进一步提高幼儿体育活动的安全性,做好针对幼儿的安全保障工作。
【关键词】幼儿;体育活动;安全教育
作者简介:丁蓉蓉(1982—),女,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城东镇立发幼儿园。
幼儿时期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最容易受伤的时期。由于幼儿对参与体育运动的注意事项不够了解,而且他们本就比较好动、调皮,在活动的过程中,他们很容易受伤。为保障幼儿体育运动的安全性,幼儿园及幼儿教师不能仅注重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自身也要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识,还要保证幼儿的生活环境足够安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幼儿园的管理人员要具备安全意识,完善幼儿园的基础设施,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其次,幼儿教师也应具有安全意识,学会在幼儿运动的过程中保护幼儿;最后,幼儿园及幼儿教师还要针对幼儿开展安全教育,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让幼儿在运动的过程中注重自我保护[1]。
一、部分幼儿体育活动存在的安全问题
(一)体育设施不够完善
完备且适合幼儿的体育设施能有效提升幼儿体育活动的安全性[2]。然而,目前仍有部分幼儿园并没有在这方面投入足够资金,没有完善保护设备,甚至直接使用适合青少年的运动设备,这样做会导致幼儿在运动过程中受伤的风险增大。不可否认,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以及幼儿教师的安全意识可以降低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受伤的风险,但是运动设施不完善对幼儿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要完善体育设备,幼儿园可以先增添儿童地毯等保护物,以避免儿童因摔倒受伤。在开展室外运动项目前,幼儿园教师则应该注意场地是否平坦,并排查运动场地中是否有危险物品。另外,幼儿园还应准备针对幼儿的运动设备,比如儿童软式跨栏架、儿童塑料标枪以及针对幼儿的球类道具,这些设备可以有效地保护幼儿。
(二)幼儿的安全意识不强
幼儿运动经验不够丰富,也缺乏自我防护意识,他们并不知道在体育活动中如何识别危险、如何有效寻求帮助以及如何保护自己。因此,在开展幼儿体育活动时,幼儿园及教师必须加强针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事实上,有很多小技巧可以保护幼儿,避免幼儿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受伤,教师需要强调这些小技巧,如提醒幼儿摔倒时不要单手撑地,追逐时要注意周围的环境,剧烈运动后不能立即喝水,跑步时不能张大嘴巴等,以逐渐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与此同时,幼儿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相对较差,幼儿教师需要反复教授安全知识、反复引导幼儿进行自我保护,幼儿才能记住安全知识,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3]。然而,从目前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情况来看,仍有部分幼儿园的安全教育不到位,部分幼儿教师没有进行细致的教学,只是提醒幼儿:“在运动时注意安全”。显而易见,这样的教学方式是难以有效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的,幼儿教师需要从细节入手,不断地提醒幼儿,才能有效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三)运动量没有控制好
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他们常常会不知道要控制运动量,运动到精疲力尽才会停下,然而這样的运动方式会对身体产生一些负面影响[4]。如幼儿在追逐的过程中,没有想到控制运动量,跑到气喘吁吁才停下,此时幼儿很容易出现呼吸难受、鼻腔充血等情况,这就是没有合理控制运动量的结果。部分幼儿教师没有关注到这一点,对幼儿的保护仍不到位。为有效保护幼儿,在带领幼儿运动前,幼儿教师要合理安排运动量;在幼儿运动时,幼儿教师则要注意提醒幼儿不要过度运动,培养幼儿这方面的意识,引导幼儿安全地进行体育锻炼。
二、安全开展幼儿体育活动的策略
(一)确定合适的运动项目
不合适的运动项目可能会伤害幼儿或让幼儿形成不好的运动习惯[5],幼儿教师需要明白组织合适的运动项目的重要性。一般来说,幼儿体育活动应该运动量较小,运动难度较低,这样幼儿不容易受伤。与此同时,适合不同身体发育情况的幼儿的运动项目也不同,幼儿教师在组织活动时还需要据此安排运动
项目。
适合幼儿的运动包括跑步、跳远、简单投掷运动以及简单障碍运动等[6],幼儿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身体发育情况安排运动项目,面对身体素质好、平常比较活跃的幼儿,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尝试跳远、简单障碍运动等;面对身体素质相对差的幼儿,教师可以推荐他们选择简单的投掷类运动或者荡秋千。另外,跑步这一运动十分适合幼儿,但在组织幼儿跑步时,幼儿教师应该引导幼儿分组跑步,因为身体发育情况不同的幼儿的运动极限不同,而幼儿的好胜心又很强,所有幼儿在一起跑步可能导致一些幼儿过量运动。
此外,有的时候幼儿会想要尝试不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此时,幼儿教师需要主动引导幼儿选择运动方式接近但更加适合自己的项目。比如有幼儿想要尝试玩单杠,显然这类运动不适合幼儿,幼儿教师要及时引导幼儿尝试相近的幼儿运动项目。为此,幼儿教师需要了解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以及如何引导幼儿尝试其他运动项目。
总之,为不同的幼儿安排不同的运动项目是很重要的,这样可以避免幼儿由于尝试不适合自己的运动而受伤。要做到合理安排运动项目,幼儿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运动常识,并具有较好的安全意识。
(二)完善相关的体育设施
体育设施不仅包括幼儿进行相关体育活动时使用的物品,还包括幼儿运动的场地。针对幼儿的体育设施不仅符合幼儿的身体构造,还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可以大大降低幼儿在体育运动中受伤的概率[7]。要确保幼儿的安全,幼儿园需要根据幼儿的身体发展特点,准备针对幼儿的完备的幼儿体育设施,让幼儿能够尝试多种运动项目,同时保障幼儿的安全。
例如,由于幼儿很容易在跨栏时撞上跨栏架,幼儿教师在带领幼儿尝试跨栏跑时,应当使用儿童软式跨栏架以及护膝等针对幼儿的体育设施,以避免幼儿在运动时受伤。儿童软式跨栏架的重量较轻而且质感较软,幼儿撞到跨栏架或者跨栏时摔倒均不会受伤;与此同时,护膝、护腕等保护用品也会在幼儿跌倒时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此外,幼儿园还应注重完善运动场地。为了保护幼儿,幼儿园的运动场地应该平整、宽阔,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幼儿因摔倒或者相互碰撞而受伤,确保幼儿体育运动的安全性。
(三)提升幼儿教师照看能力
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弱,思维发育也尚不完全,培养幼儿安全意识的过程会很缓慢,要确保幼儿安全,幼儿教师的照看能力十分重要[8]。一些幼儿教师在带领幼儿进行体育运动时,直到幼儿即将受伤了才去提醒幼儿,显然,这样的照看方式是不对的,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为确保幼儿安全,幼儿教师需要提早做好准备,并在幼儿运动的全过程保持专注,尽早提醒幼儿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运动。笔者以为,幼儿教师对幼儿的照看应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快速发现运动场地的安全隐患,并解决这些安全隐患;其二是了解幼儿的运动特点以及运动极限,确保幼儿运动时不超出自己的极限。幼儿教师如果可以做到这两点,幼儿受伤的概率会大大减少。
具体来说,要保障幼儿的安全,在到达运动场地后,幼儿教师需要先观察场地内是否有尖锐的物品、是否有影响幼儿运动的障碍物。另外,教师还要确保场地足够大,避免让幼儿在过于拥挤的环境中运动。在幼儿开始运动后,幼儿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的运动表现,如果幼儿出现呼吸困难、面红耳赤、大量流鼻涕、手臂或者腿部疼痛等现象,教师要及时提醒幼儿停止运动,因为这时幼儿已经处于极限运动状态了,需要及时休息。
(四)增强幼儿安全意识
要保障幼儿安全地参与体育活动,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同样十分重要。由于幼儿对运动器材的使用较随性,有的时候,幼儿教师无法及时提醒幼儿注意自我保护,此时,幼儿自身的安全意识能够避免其做出危险动作,使其进行自我保护。
要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幼儿教师要注意从生活中的细节入手,对幼儿进行长时间的教育。具体来说,幼儿教师可以在幼儿参与体育活动前,向幼儿讲解在体育活动中保护自己的技巧,比如摔倒时要双手撑地、跑步时不可以张大嘴巴、不能在人员密集的场所追逐打闹等。当然,由于幼儿的理解能力、记忆力相对较差,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反复教导幼儿。
(五)制订完善的运动规则
制订完善的规则,让幼儿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严格遵守运动规则,也是保护幼儿的很好方法。为此,教师不仅需要学习相关知识,制订出完善的运动规则,还需要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确保幼儿自觉遵守规则。
由于幼儿天性好动、调皮,在不加引导的情况下,幼儿会忘记遵守规则,全凭自己的想法尝试运动。然而,这会极大地增加幼儿受伤的风险。为避免这样的情况,首先,幼儿教师需要制订合理的运动规则;其次,幼儿教师需要反复提醒幼儿遵守相关运动規则;最后,幼儿教师可以适当实施奖惩制度,奖励认真遵守规则的幼儿,让这些幼儿起到带头作用,激励其他幼儿遵守规则,同时简单惩罚不遵守规则的幼儿,这样幼儿会更愿意遵守规则。
轮滑这一运动深受幼儿喜爱,但是在参与这项运动时,幼儿很容易受伤。为了避免幼儿在参与轮滑运动时受伤,教师可以在制订运动规则后,提醒幼儿不能在人员密集的地方玩轮滑,玩轮滑时也不能相互推搡、嬉戏打闹。对于不遵守规则的幼儿,幼儿教师应该适当限制他们玩轮滑的时间,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应该遵守规则;对于遵守规则的幼儿,幼儿教师则可以在其他幼儿面前表扬他们。在这样的引导、教育下,幼儿会逐渐意识到自己需要遵守运动规则,注意自我保护。
结语
要保障幼儿的安全,针对幼儿、幼儿教师、幼儿园管理者三方的体育安全教育十分重要。文章总结了笔者观察到的幼儿体育活动中常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幼儿园设施,培养幼儿和幼儿教师安全意识,提升幼儿教师照看能力,制订完善的运动规则等措施。但要切实保障幼儿安全、快乐地参与体育活动,幼儿教师还需要继续努力,不断完善安全教育内容。
【参考文献】
[1]赵俊.幼儿体育教学中教师安全防护技能养成的策略研究[J].生活教育,2020(5):41-44.
[2]王虹.幼儿体育活动的影响因素与优化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9(19):95-96.
[3]胡卡蒙.幼儿体育活动的影响因素与优化研究[J].家长,2020(12):93,95.
[4]庄弼,任绮,李孟宁,等.幼儿体育活动及其内容体系的思考[J].体育学刊,2015,22(6):64-70.
[5]林小环.幼儿园体育游戏的设计与组织实施[J].学前教育研究,2011(5):61-63.
[6]刘万志,刘丰彬.幼儿体适能开展现状研究综述[J].湖北体育科技,2019,38(5):419-422,443.
[7]王凯珍,谢晨燕.城市幼儿园体育器材现状、问题与对策: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26(4):318-322,333.
[8]乔冰梅.幼儿园教师体育教学能力发展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24):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