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域下开放式课堂教学改革的困境与破局探讨

2023-07-21穆倩倩

互联网周刊 2023年12期
关键词:开放式课堂困境互联网+

摘要:“互联网+”时代多元化、开放性、共享性的发展理念,推动着我国传统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开放式课堂为教育事业的现代化、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成为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但是,受教学效果、技能与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开放式课堂在发展中面临着重重困境,只有破解这些困境,才能真正体现互联网与教育事业相结合的价值,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开放式课堂;教学改革;困境;策略

引言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从事电化教育的工作人员开始投入互联网与课堂教学充分融合的研究中,期望改变传统“先教后学”的教学模式。“互联网+”视域下开放式课堂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共享性与开放性来完成;第二,互联网上有海量的教学资源,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横向比较。为此,如何让开放式课堂取代传统课堂教学,成为我国教育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1]。

1. “互联网+”视域下开放式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及内容

“互联网+”视域下,开放式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要求消除传统课堂教学中的种种弊端,结合“互联网+”的开放性、共享性、实时性特点,体现课堂教学的现代化特色。“互联网+”实现了与传统行业的结合,教育行业与互联网的结合能够充分融入互联网的技术、理念,以及便捷、开放、高效的特征。“互联网+”理念融入教学后,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平台进行教学资源分享,学生们能由此获取信息,实现课堂上的高效互动、协同合作。此外,互联网中包含海量的教育资源,这些资源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为学生开阔学习视野,还能丰富教师的教学思路,补充传统课堂的教学内容,符合我国的现代化教育目标。总之,“互联网+”与开放式教学有着很多相似之处,需要教育部门充分挖掘“互联网+”的优势,打造优质的开放式课堂。

2. “互联网+”视域下开放式课堂教学改革的困境

2.1 技术、工具缺乏稳定性

开放式课堂的教学需要依靠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各类技术的支撑。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信息技术与教育事业融合也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互联网时代,崭新的技术、平台给教育事业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但是在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中也出现很多问题。例如,教学平台的承载力有限,一些院校为了给教师与学生提供更顺畅的平台,不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发或者向企业购买直播教学平台,但是在应用上可能会存在卡顿、网络拥堵的问题,导致开放式教学不够顺畅,影响整体学习效果。为了解决网络卡顿和拥堵的问题,院校在开放式课堂教学中可能会应用多种教学平台,转变单个平台的压力,但是平台的增多也会导致网络出现不稳定问题。另外,技术工具存在访问权限,如果数据同步功能缺失,也会给开放式课堂教学造成重重阻碍。为此,教师、学生在登录网络平台过程中,需要实现访问权限与技术的同步,這也表明互联网背景下的开放式教学对技术的先进性与可靠性提出了较多要求[2]。

2.2 技能、经验的条件限制

开放式课堂教学过程与传统教学的教师为主体存在较大差异,由于开放式课堂强调平等、合作,所以在教学中学生与教师呈现双主体身份。开放式课堂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的平等、协助,需要师生间开展深度合作,强化彼此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在网络环境下,学生不仅能够通过互联网来获取或补充学习资源,还能让学习路径、方法更为多元化,所以教师面临的课堂环境也呈现复杂性特点。应用互联网打造开放式课堂教学,需要教师自身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但是很多教师平日忙于教学工作,可能在技能操作上存在熟练度不足这一问题。虽然各大院校极为注重对教师信息化操作水平的培训,但仍旧有少部分年龄较大的教师操作水平有限,影响开放式教学工作质量。

2.3 教学效果不佳

开放式教学要想体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要体现教与学的平等。但是从目前来看,开放式教学教与学的等效性还存在困境。首先,教师所掌握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都是在多年的实践中积累的,所以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特色化教学手段在线下课堂中更有优势。其次,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提问的方式对学生们即时进行检测,考查学生每堂课的学习效果。然而在开放式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往往对着电子屏幕,无法做到面对面,教师只能通过大数据技术来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最后,开放式课堂教学着重强调了师生之间的高效互动,但是教师仍然需要做好整体角度上的互动安排和互动内容设计,导致教与学之间的等效性无法保障[3]。

3. “互联网+”视域下开放式课堂教学改革的破局策略

3.1 优化教学资源

“互联网+”视域下,教师要想为学生们打造一个开放交互的学习空间,就必须要通过现代化手段来实现知识的渗透,开发优秀的教育资源,整合开放式教学模式,才能把课堂还给学生,彰显学生的主体性,打造现代、优质的课堂。资源才是开放式教学的重要基础,只有学生在开放式教学中感受到教学资源的优化,才能体现开放式教学的平等、开放特色。

教师在开放式课堂的创设中,不能局限于教材,而是要通过互联网为学生尽可能地优化教育资源,找到一些跨学科内容,除了知识的传统文字呈现方式以外,教师还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中收集图片、音频、纪录片等教学资源,实现跨学科教学资源的充分整合,最终呈现给学生生动、有效的学习资源。

此外,教师必须要意识到开放式课堂教学的开放性特点,结合这一特点强调在线教学资源,并意识到任何学科之间虽然是独立的个体,但是学科之间的边界是开放性的,很多学科之间有着较强的联系,需要借助其他专业的知识来进行丰富[4]。由此可见,开放式教学的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某学科,而是要整合多学科的教学资源,打开学科边界,融合知识门类,让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才能让学习范围更加丰富。

3.2 构建完善的教学情境

在互联网与现实因素的催化下,在线教学已经成为教育的新常态,在线教育保障了疫情期间全国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由于缺乏先进的技术与经验,开放式课堂的教学实践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具体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入手。

第一,应用互联网技术打造充满互动、人文关怀的教育场所。目前,我国的信息技术水平已经较为成熟,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充分应用,教师可以应用VR、AR等技术,为学生们创设沉浸式的学习情境,模拟线下教学的真实感与互动感,教师与学生可以在VR中进行实时对话,更容易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情感需求[5]。

第二,提升在线教学平台的安全性,保护师生的个人隐私。为了让开放式教学能够为师生提供个性化服务,以及教师为学生创设更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就意味着需要对师生的学习习惯、信息、性格、愛好了解得更加精准。为此,与开放式课堂教学相关的法律法规也需要得到进一步完善,保障师生的基本隐私不会受到侵犯。同时,要进行社会面的网络安全保护素质教育,从多方主体入手,维护利益。

3.3 建设网络教学平台

为了让开放式课堂的开放性体现在多个方面,需要应用网络技术的先进性打造网络教学平台,让开放式课堂真正鲜活起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课堂的高效性与活跃性提供基础。以互联网为背景开展的开放式课堂本身就具备一定的交互性功能,可以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高效互动,这就要求教师科学建设网络教学平台,打造交互立体式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带来丰富学习资源的同时,创造良好的学习空间。

教师创建的网络教学平台能够展示教师设计的教学任务,学生可以在平台内自主地进行学习与探究。同时,教师创建的网络教学平台还能够给学生提供多感官、多维度的教学资源,实现学生之间的自由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建设网络教学平台还应该包括共享学习成果平台,学生们可以在网络平台中展示自身的学习成果,教师与学生可以共同点评,让开放式课堂的开放性特点更明显,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教师还可以应用网络评估系统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发挥网络教学平台可追溯的优势,通过在线评价总结学生的学习活动,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3.4 突出视频教学的作用

教师在应用开放式教学模式以后,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突出视频教学作用,引导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后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在线学习打卡。一方面,视频教学要能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其具备捕捉优秀学习资源的能力,学会信息的筛选和识别,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库。另一方面,教师在视频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视频中蕴藏的知识点,以及和其他学科存在的关联,循序渐进指导学生,给予学生更多信心,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例如,在进行外语教学时,教师以词汇累积为基础、语句训练为重点,开展以“消费”为主题的开放式教学活动,提出问题“Suppose you are the salesperson,what will you do in the situation you create?”,随后以问题为导向分层设计阶梯任务,让学生们在视频中找到答案[5]。

3.5 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互联网+”视域下的开放式教学有着极强的关联性,线上教学要以线下为基础,同时结合线上与线下的优势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形成优势互补。在线上教学中,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探索实践并掌握基本知识点,在线下检查学生的学习结果,并以互联网技术为载体,开展线下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强化重点知识的记忆,学会知识的融会贯通。教师在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要注重教学环节的整体衔接,加强课前课后学习结果的反馈,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其中需要注意的是,线下教学要注重“教”,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3.6 丰富智能化活动空间

不同于传统教育模式,在线教学平台能够依靠技术的先进性给学生们带来更为广阔的教育空间,并且对教师与学生的教育教学产生较大影响。一方面,打造开放、交互的网络学习空间,以开放式平台作为技术手段,让不同学科之间相互影响渗透碰撞出创新的火花,推动现有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交叉的学科知识不仅能让学生尽快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还能够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转化,达到“1+1>2”的效果,满足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构建互动性的教育体系[6]。另一方面,开放式教学实现人与技术的交互,通过应用新媒体手段,让课堂丰富起来,增强课堂的感召力。从主体的角度看,课堂的有效性以师生、生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为主,以此为基础推动学习。为此,开放式课堂教学应让学生不断认知自身的知识结构,感受自身的主体身份,体现开放式课堂的功能、价值。

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与开放式教学之间有很多关联之处,因此在“互联网+”视域下,教育教学需要通过“互联网+教育”来打造开放式课堂。教师通过“互联网+”,为学生进一步优化教学资源,打造网络教学平台,构造虚拟教学情境,解决“互联网+”与开放式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更多可能。

参考文献:

[1]李东鹏.“互联网+”视域下开放式课堂教学改革的困境与破解[J].大学, 2022,(8):141-144.

[2]郭哲,张晶.“互联网+”视域下开放式课堂教学改革的困境与破局[J].现代教育技术,2021,31(8):85-91.

[3]毛玲.高校开放式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基于思政课"双主体"课堂教学效果的问卷分析[J].高教学刊,2020,(3):186-190.

[4]杨楠,于明鑫,马丽珠,等.基于网络资源的理论力学课程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3,(4):193-195.

[5]俞山青,陈晋音,毛国红,等.互联网+教学模式下的课堂设计[J].计算机教育,2017,(8):120-124.

[6]胡雪梅.“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范式研究[J].辽宁警察学院学报,2022,24(5):119-128.

作者简介:穆倩倩,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智能计算与混杂系统。

猜你喜欢

开放式课堂困境互联网+
困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试谈如何构建开放式高中语文课堂
构建数学开放式课堂的有效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开放式课堂的构建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效率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