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观照下《西欧的夏天》英译批评
2023-07-21宋仕青
【摘要】本研究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指导,选取其中三个角度即“生态和谐”“译有所为”和“适应/选择”系统而细致地从多维度评介由当代杰出翻译家张培基所英译的爱国诗人暨作家余光中笔下散文《西欧的夏天》。研究发现:《西欧的夏天》英译本之所以流畅精彩,是因为张老在翻译过程中保持了翻译生态的和谐统一,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对“需要”和“能力”进行了适应性选择,对“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进行了选择性适应。
【关键词】翻译批评;《西欧的夏天》;生态翻译学;适应/选择;张培基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27-0113-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7.036
一、引言
《西欧的夏天》出自诗人余光中笔下,写于1985年8月18日,这篇随笔文笔洗练,字里行间流露出轻快而自然的气息。从干暖爽朗的西班牙一路向北,到风情万种的法兰西,再到湿润清寒的英伦三岛,最后朝原路折返,作者翻山越岭,走遍了夏日的西欧。文中细节刻画到位,按时空顺序描绘了美丽而独特的西欧之夏。正如一句经典的日本谚语所说:「所変われば品変わる」(汉译: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方水土,一方文化),该文内部的韵律美和节奏美来源于所描绘的风景地域的多样性,这也正使得此篇随笔成为节律优美而不可多得的文学佳作。
当代杰出翻译家张培基先生擅长翻译中国现当代散文,成果累累,出版有《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一)(二)(三)(四)四本,堪称中华文化外译实践的典范。本文选篇《西欧的夏天》英译本出自其(三),该译本翻译通顺地道,遣词造句到位,语言流畅自然,令人叹为观止。在新时代,随着国家倡导中华文化“走出去”,吹响了中华文化外译的伟大历史号角,回顾批评此篇经典翻译佳作,则有着相当的实际意义和价值。故本研究以我国本土译论“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框架,对《西欧的夏天》张培基英译本进行全面的翻译批评与鉴赏,为中华文化外译事业添砖加瓦,提供借鉴。以下内容主要聚焦该理论的三个视角,即“生态和谐”“译有所为”和“适应/选择”。
二、《西欧的夏天》英译本中的“生态和谐”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过程中译者应保持整体翻译生态的和谐统一,这在《西欧的夏天》张培基英译本中得到了良好的体现。例如,原文开头如是写道:“旅客似乎…… 轻松的人,实际上却……”原作者余光中未从文章一开始就大谈特谈西欧夏日的种种,而是以鲜活的人——旅客为切入点,娓娓道来,从旅客的感受说起,慢慢再描述气候,这彰显了人本精神,由具体到一般。张老的译文也很好地贯彻了这一点,没有按照传统的文学翻译方法将文本信息重新排列组合,而是这样翻译文章第一句:“Light-hearted...a traveler is...under great stress.”文学翻译有着和非文学翻译不同的策略,后者常常在“死译——直译——意译”连续体上倾向于中左侧,而前者偏中右方向。若读过其他一些文学翻译名家的译作,便会发现意群常常重组,原文信息点位在译文中受到大幅度调整移动,颇有“乾坤大挪移”之感。而张老此处所译首句则遵循了翻译生态和谐统一的原则,与原文思想保持了高度一致,是“生态和谐”的良好体现。
胡庚申(2008)认为生态美学的奥义在于遵守生态理性,其中有一点便是生态美学,即:当译者从事翻译实践时,不论是在宏观抑或微观层面,都应坚持不懈地追求“翻译美”,追求诸如“对称”“均衡”“节奏”“韵律”“秩序”等核心审美要素和生态审美原则[1]6。《西欧的夏天》张培基英译本中对这些理念有着到位的诠释。
就“对称”和“均衡”而言,虽然译文在很大程度上不过分拘泥于原文字眼,做到了灵活翻译,句式多样,但“对称”“均衡”之迹犹可寻,如原文:“早晚上街……如果你走塞纳河边,风力加上水气,更需要一件风衣才行。”译文译为:“When you go out on an early morning or... When you walk along the Seine...you have to wear a windcheater.”译文以两个 “When” 开头,使得句式对仗工整,有对称美,阅时或无大感,读起来则有抑扬顿挫音律之美,从而给译文读者带来了原文所未有之物,做到了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生态和谐,从而此例也可成为“节奏”与“韵律”的充分表现。
此外,在“秩序”方面,译文又贴近原文的时空顺序,灵活而不死板,做到了传统译学意义上的“忠实”,比如原文:“法国北部及……巴黎北行一小时至卢昂,就觉得冷些;西南行……不过入夜就凉下来……”张老如是译道:“In Northern and Central France lie...Rouen...is cooler while...much warmer.The latter becomes very hot in the afternoon,but cooler at night...”这是译文对原文“秩序”遵守的生动体现。
三、《西欧的夏天》英译本中的“译有所为”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译有所为”的基本概念有二:其一,就主观动机而言,译者从事翻译实践有其自身动因;其二,就客观效果而言,翻译产出有其獨特价值[1]7。《西欧的夏天》原文写于1985年,译文成于21世纪初,时值中国加入世贸,加速融入世界潮流的开端期,张培基作为有着强烈家国情怀的翻译界知名人物,义无反顾地肩负起推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任,将中国现代散文名篇译成英语,这是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其次,从译本的客观价值看,《西欧的夏天》原文以灵动的笔触再现了作者对西欧夏日之行的回忆,译文以外文述外物,有利于使英语本族语读者领悟中国人视角下的西欧风情,从而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再之,《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前言提及:对于中国广大的英语学习爱好者来说,该书是一册“不是教材的好教材”[2],这也是“译有所为”客观效果层面的宝贵价值。
四、《西欧的夏天》英译本中的“适应/选择”
“适应/选择”是生态翻译学领域的另一核心视点,胡庚申(2008)从该视点出发,认为:对译者来说,就翻译过程本身而言,其中适选并存,二者相互包含依存,具体表现为:前者中有后者,即“适应性选择”;后者又包含前者,即“选择性适应”。两者各有其具体特征,“适应”谓之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选择”是为译者恰当而合适地译文语体风格及翻译策略,于是翻译过程也被描述为译者适选之交替循环过程。翻译批评的标准也对该视角有相应论述:“选适当为最优适应,适选当为最优选择,‘整合适选度最高的翻译即为最优翻译”[1]9。
(一)《西欧的夏天》英译者的适应性选择
研究认为:张培基选择翻译《西欧的夏天》,是出于对自身“需要”与“能力”的适应性选择。
1.对“需要”的适应性选择
古代诗词翻译有许渊冲,现代散文翻译有张培基,正是他们让世界看到了中华文明的灿烂。张培基选择翻译现代散文,是处于对自身“需要”的考量,是对整体翻译生态环境主动适应后所做出的适应性选择。他孜孜不倦地从事着翻译工作,像许渊冲一样,为中国的文化对外传播事业奉献终身。将优美地道的汉语散文翻译成英文,向英语本族语者展示汉语的语言之美是他汉译英实践的源泉动力。张曾在采访中提到“我钟爱翻译我们国家现当代经典作家的作品,他们的文章文字更深厚,也更具感染力”[3]。《西欧的夏天》原文作者为家喻户晓的爱国诗人暨作家余光中,这篇散文描写了西欧的夏日时节,重点在气候方面,而在当时中国走向世界的背景下,中国读者势必对异域风情有着一定的好奇心。如此名家名篇,再把时代、语言、风格、个人爱好、文体、篇幅等因素加以考虑,译者便做出了英译《西欧的夏天》这个对“需要”的适应性选择。
2.对“能力”的适应性选择
从个人履历的角度看,译者张培基于1921年生于福建福州。早年,他移居上海这个地处时代浪潮前端的国际大都会,有了接触英语的机会,从此一生与英语结下了不解之缘。1945年,张培基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国文学专业,并出任多家中英文报刊特约撰稿人或副总编。翌年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担任英语翻译,据理力争,为中国争取合法权益,这是他人生中的大事件。后张留学美国,入读印第安纳大学英国文学研究院,当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他毅然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20世纪50年代后在多所高校任教,桃李满天下,著有一系列专著,学术成果丰硕,1991年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退休。张老在当代中国翻译界有着重要的地位,还在世纪之交集一生之大成编写了《英译现代中国散文选》(1999),步入新世纪后拓展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一)(二)(三)(四)四本,广为翻译教学研究领域的师生所认可,成为了现代中国散文英译的经典之作。如此传奇人生,英语水平及翻译水平不可谓不高。因此,本研究认为:张培基充分具备翻译《西欧的夏天》这一散文佳作的能力,其翻译行为是对“能力”的适应性选择。
(二)《西欧的夏天》英译者的选择性适应
生态翻译学框架下的“选择性适应”主要指译者对“三维”即“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选择性适应[1]8。
1.对“语言维”的选择性适应
对“语言维”的选择性适应表现在语言外壳层面,如词法、句法、修辞这些形式主义视角下的内容[4]91。
词法方面,汉语多用四字格,如《西欧的夏天》原文中的“来历不明”“寒暑不侵”,张培基在英译时将前者译为 “of unknown background”,后者译为“apathetic to...”,不拘泥于原文形式,灵活变换,长短结合,化汉语四字格为英语中的“介词+抽象名词”与“形容词+介词”形式。
句法方面,译者洞察英汉差异,将汉语原文中的流水短句和丰富的动词有所选择地转化成英语中的长句与名词,适应了不同语言背景的读者需要,从而做到了“选择性适应”,例:原文“在西欧的大城,例如巴黎和伦敦,7月中旬走在阳光下,只觉得温暖舒适……”
译者张培基如是翻译:“...while in big European cities,like Paris and London,the mid-July temperature is so moderate and comfortable that...”沒有丝毫拖泥带水,一气呵成。“7月中旬”在原文中为时间状语,英译后成为主语。再者,译文对汉语原文的标点符号不加保留,是典型的英语长句。
最后,在修辞层面,余光中在原文中以“古堡之肠”的隐喻来指代西欧城堡的回旋长梯,译文将其显化为“the spiral staircase—the intestines of the castle”,体现了读者关照精神。
综上所述,张做到了对“语言维”的选择性适应。
2.对“文化维”的选择性适应
“文化维”方面的选择性适应彰显译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了适应双语之间不同的文化,译者需要对翻译策略做出一定选择,避免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曲解原文[5]360。以文化负载词为例,《西欧的夏天》原文末尾有一个典型的文化负载词“云梦大泽”,该词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名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是江汉平原上的古代湖泊群的总称,张老没有译作令目标语读者费解的“Yun-meng Lakes”,而是简译为“a region of rivers and lakes”,这既是通俗化的表现,也是译者对“文化维”的选择性适应。
3.对“交际维”的选择性适应
对“交际维”的选择性适应要求译者关注原文的交际意图[1]8,并在翻译过程中通过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如增译、减译)充分展现它[4]91。此处举原文中的一个例子:“真要怪华兹华斯……不肯让我一窥……晴美湖光”。译文:“I could not help complaining against Wordsworth for... a sunny scene of...”
“华兹华斯的诗魂”中“诗魂”一词有浓浓的汉语味,用词地道,但该短语若译为“Wordsworths soul of poem”恐将令译语读者不知所云,因此译者在此处采取必要的减词策略,只保留人名“Wordsworth”,从而得“意”忘“形”,恰到好处地表明了原文的交际意图,由此实现了对“交际维”的选择性适应。
五、结语
本研究以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翻译学”理论为依托,对散文《西欧的夏天》张培基英译本进行了多角度的批评鉴赏,研究发现:该译本的成功得益于译者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做到了翻译生态和谐,在翻译实践中有所为有所不为,对需要与能力进行了适应性选择,对生态翻译三维进行了选择性适应。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6,(02):5-9+95.
[2]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3]来洁.张培基:以传递中文之美为乐[N].经济时报,2005-9-30.
[4]季媛媛,李瑛.从生态翻译学角度解读张培基《白杨礼赞》英译[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7,(02):89-92.
[5]王立松,胡明冉.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翻译[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358-361.
作者简介:
宋仕青,男,江西临川人,南昌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功能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