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瘤样肝细胞癌血清生化指标、病理特征及手术疗效评估
2023-07-21马伯恒王霞吴颖
马伯恒 王霞 吴颖
肉瘤样肝细胞癌(HCC)的组织成分中含有不同比例的肉瘤和癌成分,前者常由梭形细胞组成[1-2]。有文献报道射频消融术可增加HCC肉瘤样变发生概率[3]。也有研究表示新发的肉瘤样HCC病例既往并未接受过治疗[4-5]。迄今为止,肉瘤样HCC发病机制尚未阐明。肉瘤样HCC发病率很低,占总HCC的1.7%~1.9%[5-6]。与其他类型HCC相比,肉瘤样HCC复发、转移风险更高,临床结局较差[7-8]。研究表明高级别HCC在组织学分化、侵袭性以及临床预后方面与肉瘤样HCC相似[9]。本研究回顾总结肉瘤样、高级别HCC病例临床病理资料和手术结果,以期为肉瘤样HCC提供临床信息。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收集2007年1月至2018年3月施行手术的HCC患者资料,纳入其中的肉瘤样、高级别HCC病例。其中Edmondson-Steiner病理分级中Ⅲ~Ⅳ级病例定义为高级别HCC[10]。排除既往接受介入治疗和手术切除者,以及数据缺失者。最终纳入肉瘤样HCC 21例、高级别HCC 74例。
二、研究方法
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第1、3个月进行随访,第1年内每2~3个月、此后每年间隔3~6个月进行随访。评估AFP、肝功能以及腹部超声。依据随访间隔时间,每6~12个月进行腹部CT或MRI检查,若存在复发转移证据,则行增强扫描。
三、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4.0软件处理数据。根据资料类型,采用Mann-WhitneyU检验或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肉瘤样、高级别HCC患者的性别、HBsAg(+)及AF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抗-HCV、肝硬化、ALT、TBil、Alb及INR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肉瘤样、高级别HCC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二、病理学特征
如表2所述,肉瘤样、高级别HCC患者肿瘤直径、肿瘤包膜、肿瘤坏死、邻近器官侵犯及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肉瘤样、高级别HCC肿瘤特征比较
三、预后分析
肉瘤样HCC患者中位OS较高级别HCC患者短,为10.4个月比48.0个月(P<0.05)。肉瘤样HCC 1年、3年和5年OS率分别为52.4%(11/21)、19.0%(4/21)和14.3%(3/21),高级别HCC分别为85.1%(63/74)、54.0%(40/74)和40.5%(3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肉瘤样HCC患者中位RFS较高级别HCC患者短,为5.5个月比16.5个月(P<0.05)。肉瘤样HCC半年、1年和3年RFS率分别为47.6%(10/21)、23.8%(5/21)和9.5%(2/21),显著低于高级别HCC的82.4%(61/74)、59.4%(44/74)和33.8%(25/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本研究表明,肉瘤样HCC病例AFP水平较高级别HCC低,说明血清AFP对早期肉瘤样HCC预测价值有限。肉瘤样HCC一经诊断即处于晚期AJCC阶段,不仅肿瘤直径相对较大,邻近器官侵犯、淋巴结转移概率也明显增加,与本研究结果类似。此外,入院前肉瘤样HCC常常存在一些临床症状,包括但不限于上腹部不适、体重减轻以及发热。肉瘤样HCC病例发热的潜在原因是瘤体迅速进展导致局部组织坏死。超60%的肉瘤样HCC的MRI特征更类似于肝内胆管癌而非HCC[11]。Wang等[2]也得出仅44.4%的肉瘤样HCC患者出现了具有典型HCC动态图像模式,其他病例易被误诊为肝内胆管癌或肝脓肿。因此,肉瘤样HCC动态影像模式是需要进一步探究的。
既往研究表明,接受手术切除的肉瘤样HCC病例的RFS比其他传统HCC患者更差。肉瘤样HCC患者的OS明显短于其他HCC病例,3年总体OS率为8.0%~17.5%[12]。本研究中,相较于高级别HCC,肉瘤样HCC病例OS和RFS均明显缩短,提示肉瘤样HCC更具侵袭性,临床结局欠佳。
病理学特征显示肉瘤样HCC中包含着不同比例的肉瘤和癌的成分。目前,尚不清楚肉瘤样HCC的发病机制,有报道肉瘤样成分可能来源于肿瘤过程中癌成分的转变[13]。有研究表明,上皮间质转化是肉瘤样变的重要机制,这也是癌成分向肉瘤样转变假说的有力支撑[14]。Liao等[15]指出混合型与纯肉瘤样HCC患者的生存情况并无差异,表明肉瘤样成分的多少与预后无关。
综上所述,与高级别HCC相比,肉瘤样HCC病例AFP水平低、肿瘤侵犯和淋巴结转移常见,同时预后较差。肉瘤样HCC的高度侵袭性可能是由癌性成分介导的。
利益冲突声明: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