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一体,五项对接”育人模式的探索
2023-07-20唐忠玲
唐忠玲
摘 要:本文针对技工院校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校企合作“四位一体,五项对接”育人模式进行研究,提出了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对接、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对接、学校场所与工作场所对接、学校理论学习与企业实践对接、学校评价与企业评价对接等措施,以期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
关键词:校企合作 “四位一体” “五项对接”
在校企合作背景下,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工学结合来进行高技能人才培养,技工院校有必要加强一体化人才培养。笔者以桂林市交通技工学校(以下简称学校)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与多家企业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为例,积极探索“四位一体,五项对接”的高效育人模式,构建校企“双主体”一体化育人平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实施,使院校和企业实现双赢。
一、“四位一体,五项对接”育人模式构建和实施的意义
“四位一体,五项对接”育人模式是按照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相关要求,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为核心进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一种模式。“四位一体”是指一体化管理制度、一体化师资队伍、一体化课程体系、一体化学生评价体系,“五项对接”是指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对接、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对接、学习场所和工作场所对接、学校理论学习与企业实践学习对接、学校评价与企业评价对接。
从当前一些技工院校的教育模式来看,学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并未达到无缝对接。“四位一体,五项对接”育人模式能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在育人过程中的各自优势,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促进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 “四位一体,五项对接”育人模式的内涵
(一)增设实践课程竞赛
以往由于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实践课程设置不多,学生动手能力和技能水平难以提高,学校通过增加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实践环节,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开展相应的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校内的专业技能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根据校内竞赛成绩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市级或区级技能竞赛等。
为确保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实践课程竞赛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指导教师鼓励学生,特别是成绩优秀的学生主动学习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课程知识,并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与其他学生分享,使学生通过参加专业实践和技能竞赛有所收获,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
(二)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为实现教育模式创新,学校在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环节教学,同时根据企业需要,促进企业实际项目和教学过程融合、无缝对接,明确教学目标,着重培养技能型人才。技工院校应注重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标准的完善,专业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及企业工业机器人相关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创新,采用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培养优秀的技能人才。此外,还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通过创新提升自己专业水平,促进技术的发展。
(三)继续增强科研意识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涉及机械制造、电气自动化、计算机等多个领域的技术。当前,很多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实际岗位的工作仍靠人力,而先进工业机器人制造技术需要通过计算机才能实现自动化管理。基于此,应注重工业机器人制造科研,加强产学研的融合,推动工业机器人技术发展,同时加快对工业机器人制造平台的构建,不断提升工业机器人产业技术水平,使其技术能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构建技工院校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校企合作“四位一体,五项对接”育人模式,有利于培养社会急需的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人才。
(四)树立正确学习观念
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在不断发展,但我们的生产技术以及机械化制造、工业自动化水平仍有较大进步空间,因此加强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而且随着工业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在具体的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学生自主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工業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教学过程中应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转变教学理念,持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校企合作“四位一体,五项对接”育人模式构建措施
(一)构建“四位一体”一体化育人体系
1.建立一体化管理制度
为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应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制定、完善各种相关制度,特别是《技工院校学生实践性教学管理办法》《教师企业实践管理规定》《技工院校学生岗位实习管理制度》等。进而在制度方面为校企协同育人提供重要的保障。
2.建设一体化师资队伍
学校要利用校企合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校企双方可以互派人员交替挂职锻炼,学校教师可通过下厂实践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鼓励专业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研发实习设备,促进技术融通。校企不定期合作开展相应活动,促进人才培养。
3.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
根据企业对工业机器人技能人才的需求,从典型岗位工作任务入手提炼典型工作任务,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加强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
4.构建一体化评价体系
在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下,校企双方参与,注重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在具体的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采用教师为主的专业理论知识考评与企业师傅为主的岗位实践职业能力评价结合的评价方式,完善人才评价体系,更好地培养人才,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二)“五项对接”一体化育人措施
1.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对接
搭建常态化沟通交流平台,保持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良好沟通与交流,实现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对接,调动多主体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通过合理安排教师参与企业实践,一方面学习企业新理念、新技术,另一方面与企业师傅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解决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2.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对接
在实习期间,学生除了要遵守学校制定的有关实习的管理规定外,还应遵守企业制定的管理制度。因此,学校要制定企业实习学生管理制度,做好全过程管理。学校要与企业保持联系,并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实现企业管理与学校管理的衔接,进一步进行规范管理。
3.学校场所与工作场所对接
技工院校要加强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以便学生更好地进行实践锻炼,学习更多的知识,增强学生职业体验。因此,学校可带领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或者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到企业学习、了解岗位工作环境,实现学习场所和工作场所对接。
4.学校理论学习与企业实践对接
在进行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应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探索企业实践课程与学校理论教学对接的教学模式。技工院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融合企业工作岗位相关内容,以及不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使学生在进行企业实践时能够更好地应用专业理论课程知识,做到学以致用,实现理论和实践结合,不断提升技能水平。
5.学校评价与企业评价对接
要从人才质量评价方式入手,根据实践教学情况,实现人才质量评价模式重构,实施“学校评价+企业评价”对接的“双主体”评价模式。评价体系应涵盖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应根据学生具体实习内容对评价指标进行调整和完善,并引入有效评价手段,如对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既要进行过程性评价,又要进行结果性评价。
四、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四位一体,五项对接”教学改革实践
(一)教学观念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教师,应转变以往教学观念,树立重视学生综合发展的新观念。根据专业特点,促进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四位一体,五项对接”教学改革,加强对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一是要了解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发展的历程,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二是通过教师的引领,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知识,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使其具備实操和技术研发能力,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推动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教学旨在实现对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学校应加强企业对于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人才需求的分析,不断进行课程内容的调整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该专业是新专业,毕业生数量较少,从实际需求看,企业更需要同时具有高技能水平与实践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因此,技工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应把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培养结合起来,注重和校企合作项目的融合,培养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综合型技能人才。
(三)教学方式
一方面,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教师应创新教学方式,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要为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还应加强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此外,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也应重视对学生的职业规范教育。另一方面,为推动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四位一体,五项对接”教学改革,应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如注重对混合式教学方式和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共享多种教学资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四)教学评价
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教学成果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部分,包括学生对教学设计的评价和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通过教学评价,不仅可以促使教师更好地提升自身教学水平,而且能清楚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因此,要构建全方位、全覆盖的评价体系,既要进行线上评价,又要注重考核评价,既要由学校评价,也要由企业评价。依据评价结果进一步调整教学各项环节,进而促进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综上所述,在校企合作背景下,技工院校应构建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四位一体,五项对接”育人模式,不断提高企业参与度,促进新型校企合作模式形成,实现产教融合,更好地培养高技能人才,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多凤翔.校企合作“四个一体,五项对接”育人模式研究[J].亚太教育,2021(19).
[2]卢伯炜.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四位一体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2019(6).
[3]徐淑英.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信息系统工程,2019(8).
[4]邵军.对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J].科技资讯,2018(3).
[5]李丽,廖映华.“四位一体”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研究[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6).
[6]吴震,刘韵,王茂辉.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J].汽车实用技术,2019(6).
[7]张华龙,张二红.“1+X”制度下职业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改革研究[J].中国高新科技,2021(10).
(作者单位:桂林市交通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