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存在主义视角下对《拍卖街第49批》的解读

2023-07-20常京晶王晓利

今古文创 2023年25期
关键词:荒诞存在主义萨特

常京晶 王晓利

【摘要】《拍卖街第49批》是托马斯·品钦一部独具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小说。该书以奥迪帕探寻皮尔斯遗产背后的秘密为背景,着力展示人在这个世界生活中的本质状态。本文以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的荒诞为背景,分析不同人所做出的自由选择。通过解读两个“美国”的真实存在,领悟到书中所具有的存在主义特点的思想,即在荒诞的世界中,人依然可以通过自由选择的方式决定自己的人生:成为自欺或是同命运对抗的人。

【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荒诞;自由选择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25-0025-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5.008

基金项目:内蒙古工业大学学科团队建设项目(项目编号:PY202060)。

一、引言

《拍卖街第49批》以奥迪帕作为皮尔斯的遗产共同执行人为开端,讲述了奥迪帕一路追寻和探求邮票背后真相的故事。该部作品独具后现代主义风格,内容荒诞,情节丰富,故事结构破碎,同时,结合了美苏冷战、民权、女权运动等社会大背景下,向人们展现了百科全书似的当下美国,令人印象深刻。因此,该部作品于1967年获美国艺术文学院的罗森塔尔基金奖。

存在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却在法国得到真正的发展与繁荣。二战后,存在主义在法国思想界占据重要地位,确立了基督教存在主义。由于受到战争影响,知识分子中形成了一种由于苦闷、孤独、被遗弃、找不到出路而玩世不恭、放荡不羁的风尚。于是,标榜个人的生活、自由、存在放在第一位的萨特的存在主义受到极大欢迎,被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当作最时髦的哲学。至50—60年代,它成为全欧最流行的哲学思潮。存在主义的集大成者萨特在研究基督教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抛弃了克尔凯郭尔的宗教神秘主义,继承并发展了胡塞尔的非理性主义,形成了他自成体系的哲学思想——无神论的存在主义。从此,存在主義哲学的发展跨入了一个新阶段,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当代存在主义哲学。存在主义哲学提出了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存在先于本质”。二是“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三是“自由选择”。这是存在主义的精义。存在主义的核心是自由,即人在选择自己的行动时是绝对自由的。

从存在主义的视角来解读《拍卖街49批》,正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所吻合,可以更加全面地窥视小说中人物的选择,境遇和世界的意义,明晰品钦创作的意图和思想内涵。

二 、现象世界的困境

萨特认为,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人偶然来到这个世界,面对混乱无序的现实世界,人感受到痛苦不堪而又无法摆脱。现象世界即是人可感知的世界,现象背后看到的只是虚无和荒谬,人就是生存在这样一个虚无与荒谬的世界里。文中所体现的荒诞是整个社会大背景下价值尺度的丧失。病态的社会折射出战后人类的信仰缺失,道德沦丧。

现象世界的荒诞体现在美国的分裂和反差。“地上”美国以皮尔斯资产为背景,也是美国整个工业社会的缩影。圣纳西索位于洛杉矶南部,是美国债券交易和交通枢纽地带。该地的欣欣向荣却是一片繁荣的假象。起初埋葬尸骨的墓地因高速路的修建而被铲平。这本是违法行为,但文中“没有贿赂,也就没有高速公路”[1]50暴露了资本背后的肮脏。这些已逝之人的骨灰通过非法贿赂手段从黑手党手中获取。皮尔斯用其作为香烟过滤嘴的原料,以谋取商业利润。资本工业化的跨步在加剧社会经济繁荣的同时,也暴露其驱利的本性。墓地是前人曾经活着的证明,也是后辈缅怀亲人的精神寄托。但在资本面前,一切历史存在的意义都可以被掌握真正话语权的资本家抹杀。地上美国的律师,医生,科学家的形象也在翻转读者认知。律师本代表正义,医生代表仁爱,科学家代表创造,但他们却做着荒诞的行为。迪普雷索作为律师处理贿赂,希拉里乌斯医生为了自己所谓的实验而欺骗患者。梅茨格律师对于妄想狂乐队偷钱,吸毒的行为表示不齿,却又一面管理着皮尔斯见不得人的勾当。这种反差所展现出来的是上层社会的虚伪,赚着最多的钱,却干着最肮脏的交易。对道德和人性的僭越是上层美国的真实一面,也是被压迫群体构建地下美国的真实原因。

地下世界是奥迪帕追寻弱音符号的意外发现。用弱音符号所联系的地下美国是一群被压迫的群体。夜晚的伯克利随处可见游荡在街上的妓女、流浪汉、酗酒者。他们是被地上美国所遗弃的孤独人。他们生活在地上美国的对立面,面临的是饥饿,贫穷,歧视和无归属感。这种根源早已烂在根里。正如麦克·法洛皮恩在视野酒吧所说起的美俄战争一样。美国一面在南北战争中宣扬废除奴隶制,但又一面同已废除奴隶制的俄国展开冷战,此类“无家可归”之人本就是地上美国的牺牲品。“无家可归”的一类人在荒谬的世界里过着痛苦的人生,他们被贴上堕落、不洁、懒惰等标签,成为外人对其的刻板印象。他们的存在被地上美国所否定,而被否定的人生就走向虚无。这种情况的出现一部分归因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反主流文化的时代。文中的同性恋、爵士乐队、吸毒是当时美国的现实写照。战后带来的精神创伤让人类感到孤独,苦闷,进而否定人存在的价值。面对该种境遇,以萨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概念。萨特拒绝人的虚无走向,认为这是一种自在的存在。人存在的意义要由自己所赋予,这种带有个人意识的现象是自为的存在。这说明不管是资本家,还是流浪汉,在存在主义中,都沦为自由人。这就为人类的自由选择奠定了前提。

三、 精神世界的荒原

“现代精神荒原”成为20世纪美国社会文化的代名词。面对科技力量的不断壮大,不断丰富的物质世界换来的是人类不断攀升的空虚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开始陷入真空状态。在荒谬的世界中,精神的空虚一方面体现在人基本情感价值的丧失,另一面是人人画地为牢,沟通受阻,陷入不被理解的困境。

在两性关系中,人类失去了“爱”的基本能力。以奥迪帕为代表的女性在现实中渴望爱,但却不被愛。早期的奥迪帕曾天真地幻想自己能同格林童话中的拉彭泽尔一样,有王子可以真正地解救自己并彼此相爱。前来的皮尔斯用银行卡作为解救奥迪帕的捷径,尽管皮尔斯找到了被困在塔中的奥迪帕,“但是那之后他们之间继续发生的一切实际上从未逃出那塔的禁闭”[1]12。不同于童话中的美好,现实中,被困于塔中的人永远由女性来充当,而女性却处于被选择的地位,被资本家皮尔斯物化为可以用银行卡购买的玩具。这种两性关系的扭曲,带来的只是肉体的欢愉,精神的空虚。在那之后,奥迪帕的婚姻并不幸福。精神敏感而软弱的马乔并不能给她情感上的藉慰,生活中的问题总是奥迪帕独自面对。在与梅茨格律师共同处理皮尔斯遗产的途中,两人是伴侣,但伴侣起源来自于性。面对奥迪帕想解决皮尔斯收购发明专利一事,梅茨格给出的是批评和否定,没有理解与包容。奥迪帕的情感得不到归属,最后感到的只是孤独。奥迪帕从一开始就预示自己身为女性的结局,“如果那种塔无处不在,而来解救的骑士又不是它的魔法的对手,那还能如何呢?”[1]13

人与人之间真正的沟通微乎其微,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创造的封闭世界里。这正是品钦所强调沟通的重要性。婚姻把奥迪帕和马乔归于一个家中,但两人却处于互相阻隔的世界。

面对突如其来的遗产执行,奥迪帕试着跟马乔交流意见,换来的却是马乔对工作小事的抱怨。奥迪帕知道马乔的过往经历,却理解不了他的失常和痛苦。同时,马乔也拒绝说出自己的内心想法。希拉里乌斯作为奥迪帕的家庭医生,奥迪帕的患者需求被忽略。最后面对发疯的希拉里乌斯,奥迪帕理解不了他疯了的原因。在当时社会,邮件是人与人沟通的工具。奥迪帕在探寻中发现了地下美国。邮件传递不是为了交流,而是为了保持合理的流量。“大多数的信来自于因为行动笨拙或最后时刻的怯懦而自杀未遂者。”[1]99这些人的命运将通过抽签来决定。没有人关注自杀未遂者背后的真实原因,他们处于缄默者的状态。邮件的传递失去本有的价值。社会在进步,人性在倒退。品钦所构建的这个世界没有温情故事的发生,所表达的是残酷世界和孤独的人。

四、自我价值的追寻

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认为,人是被判为自由的,自由就是人的命运。同时,任何你生命的意义都是由你自己去构建。自由和选择是存在主义的核心词,存在主义是一种行动的哲学,人恰恰是通过自由和选择,决定自己成为英雄或是懦夫。

奥迪帕在探究皮尔斯遗产的背后做出了积极的人生选择。皮尔斯在死后指定奥迪帕成为遗嘱共同执行人,这让奥迪帕原本的生活被打乱。面对皮尔斯强加于自己的责任,奥迪帕害怕过,迷茫过,却并没有逃避。面对丈夫马乔的无能,家庭律师罗斯曼的推卸,种种迹象把奥迪帕推向必须做出选择的时刻。奥迪帕的最终选择是对一系列与皮尔斯有关事件的追因,故事的开始也是在她的选择中慢慢拉开序幕。这其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她都未放弃对邮票背后真相的寻找,并用自己的智慧去克服迎面而来的挑战。书中所出现的人物除去奥迪帕以外,皆为男性。这在一定意义上暗示着奥迪帕探秘之路是由男性所掌权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就是现实意义上真正的美国。在男性的世界中,奥迪帕面临的困难一方面来自异性的原始欲望。从妄想狂一员中的未成年迈尔斯,中年律师梅茨格,罗斯曼,再到科学家约翰·内法斯蒂斯,整个男性世界都充斥着对奥迪帕女性的亵渎。面对困境,她会在同梅茨格打赌游戏中穿上厚厚的衣服来保护自己,也会在受到科学家约翰·内法斯蒂斯猥亵时匆忙逃走。奥迪帕对此拥有本能的抗拒,也会在合理的范围内保护自己,而不是从一开始就选择妥协。这是奥迪帕本人同女性在社会处境中的自主对抗,展示出她所拥有的勇气。《拍卖第四十九批》小说上市时正值美国妇女运动的第二次浪潮,品钦塑造的奥迪帕是新时代女性的榜样,意在鼓励女性们站起来,在男权世界中勇敢发声。另一方面的难点在于皮尔斯遗产背后的秘密。原本遗产的执行本可以例行公事,按部就班的流程,但对于本没有任何经验的奥迪帕来说,就像陷入了一个又一个的怪圈中。视野酒吧中突然出现的弱音符号,人骨制成的香烟嘴引出17世纪戏剧《信使的悲剧》,再到剧中得知的特里斯特罗……面对一件件涌出来的事件,奥迪帕选择沟通的方式来获取有利的信息。她会伪装成悠游弹股东大会的一员来找出消音符号的秘密,也会选择地理上的一次次迁移来揭开真相。当奥迪帕逐渐接近答案时,故事的结尾以第49批邮票的拍卖亮相戛然而止。这预示着奥迪帕探寻邮票秘密的失败,但奥迪帕此次的追寻之路并非没有意义。她从一个参加特百惠聚会的家庭妇女变成最终可以自由闯荡的独立女性。她不再受限于“家”的空间,而是勇敢地走出去。奥迪帕的认知不再局限于表面一片祥和的美国世界,而是在探寻中发现贯穿于美国各个阶级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奥迪帕游走在皮尔斯生前的经历和彼此存在的回忆中,却并未迷失心里的方向。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自己最初所做的选择负责,成为自己的英雄。

“当人由于软弱而不承受真实,当人由于麻木而习惯成为物,当人想逃避作为人所命定的使命:自由行动,他便开始过着非人的生活,他便能够生活在‘自欺之中。”[5]14反观奥迪帕周围的男性,都因过往经历导致精神创伤,而他们的逃避选择本质上是自欺。在荒诞的世界里,过去的记忆一直困扰他们的选择而沦为懦夫。希拉里乌斯医生因早期帮助纳粹集中营谋害以色列人而开始受到心灵的谴责。面对以前的经历,走不出来的希拉里乌斯选择逃避。他开始疯狂地进行女性实验来掩盖内心的自责,导致的结果只会越来越糟,最终希拉里乌斯疯了。没有承认的勇气,也没有对自己最初选择承担责任,一味地回避只会陷入更深的深渊。马乔的自欺源于早年作为旧汽车销售员的经历。“然而他至少相信过汽车。也许过分相信了[1]5”。马乔起初保持对自己工作的热爱。每天清理旧汽车里人类生活过的痕迹,再兜售给穷人早已掉价的汽车。但久而久之,这份工作让马乔处于穷富的分界点上。汽车是富人随时可买可卖的玩具,但对穷人来说,他们的追求却是富人的舍弃之物。这反映当时社会上层阶级过快的消费欲以及下层阶级的心酸。汽车内“像一盆‘绝望色拉一样,覆盖着灰烬,浓缩的废液,尘埃,身体的排泄物—看到这一切他就会恶心,但他不得不看”[1]6。马乔对自己的工作产生厌弃,却又无能为力。如同萨特在《恶心》中塑造的主人公罗根丁一样,日复一日的重复生活只是时间的延续,所带来之感却是空虚,孤独。一面想在混乱的社会中找到自己,一面又与社会妥协,深陷泥潭,无法自我。这种被拉扯的人生状态,让人产生“恶心”。在荒谬的世界中,人类对物的冷漠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刺激着马乔的神经,导致他开始敏感神经质。看见木屑会畏缩,听到恶毒的话会难过而不是反抗,最终马乔靠希拉里乌斯发明的“强力致幻剂”开始摆脱销兜售旧车的噩梦,这是一种逃避而怯懦的人生选择。

五、结语

托马斯·品钦善于洞察现代人的生活困境,在《拍卖街第49批》中,塑造了荒诞世界里各具反差性的人物角色。信仰缺失的人类,在荒诞中失去寻找生命价值的动力而逐渐走向虚无。以马乔、希拉里乌斯为代表的一类人在荒诞社会中逃避现实,沦为自欺人;奥迪帕在困境中勇敢地追求自由并积极选择,从而赋予自己人生积极的存在意义。小说中贯穿着存在主义思想,鼓励人类在荒谬的现实中,要勇于承担责任,正视真实的自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托马斯·品钦.拍卖第四十九批[M].叶年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

[2]让·保罗·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周熙良,汤永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3]让·保罗·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良宣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4]让·保罗·萨特.恶心[M].杜长有译.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1999.

[5]赵国平.萨特的人生哲学[J].外国文学研究,1997,(01):10-16.

[6]柳鸣九.柳鸣九谈萨特[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4,(03):149.

[7]高俊娟.国内学术界关于萨特研究的文献综述[J].北极光,2019,(11):121-122.

[8]郑小芸.一座没有出口的迷宫——读托马斯·品钦《拍卖第49批》有感[J].安徽文学,2009,(12):6-7.

作者简介:

常京晶,女,河南南阳人,内蒙古工业大学,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荒诞存在主义萨特
自因还是自为?*——萨特自因理论探究
一篇充满荒诞色彩的小说
论《等待戈多》表达上的非逻辑化形式
《归来》中的存在主义叙事
萨特的电影剧本创作与改编述评
聚焦城镇人生的荒诞与神圣
存在主义思想下《蝇王》与《鼠疫》的比较
荒诞世界的生存之道——《他们》的存在主义解读
《在冰山里》的存在主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