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对胃癌静脉治疗患者有什么作用

2023-07-19王丹,李青,赵明珠

人人健康 2023年14期
关键词:针对性信念胃癌

胃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可分为多种类型,包括弥散型、肠型等,不同病理分型临床表现存在一定差异。该病具有较强的隐匿性,早期易被患者忽视,致死率较高,若不能进行及时治疗,将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部分患者由于错过最佳手术治疗时机或自身体质原因,需采用静脉治疗等保守方式,以控制病情发展、延长生命周期,但由于治疗时间较长,加之患者认知水平较低,易产生排斥、恐惧等不良心理,影响治疗效果。为达到治疗预期,需使用有效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干预。

常规护理主要以用药指导、饮食等基础性服务为主,难以针对不同患者灵活调整护理计划,忽视患者心理需求,效果不佳。而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以常规护理模式为基础,将信息、知识、信念、行为等理论进行有效结合,形成一种全新护理理念,护理方案更加科学,护理方法更加规范,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好效果。

给予患者胃癌静脉治疗。治疗期间使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患者基本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并进行常规健康知识教育,使患者大致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及其治疗手段,遵医嘱对患者进行相应护理。同时使用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信息 护理人员通过多种途径(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调查等)对患者心理、生理、社会等信息进行收集,了解患者基本特征,包括病情、疾病史、性格及喜好等,同时评估患者心理变化,引导患者表达内心感受,结合患者性格喜好等,并根据患者需求与信息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案。

知识 为提高疾病认识,针对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开展健康讲座,由资深医生对静脉治疗方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进行讲解,不仅包括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危害性等,还需涵盖静脉治疗流程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同时评估患者、家属对胃癌及静脉治疗等知识了解程度,以患者认知水平、理解能力、文化程度等为依据,采用多元化方式(视频宣教、情景模拟、图片、模型等)对患者进行一对一健康教育,确保患者充分掌握疾病基础知识常规护理技能。在与患者沟通交流时护理人员应耐心对待患者提问,并对疑难问题进行充分解答,全面提高患者健康意识。

信念 采用搜索关键词(“胃癌”“静脉治疗”“心理”等)方式,查阅病情及治疗各阶段注意事项及心理变化,引导患者描述现阶段心理感受及需求,与患者共同探讨心理问题产生原因,结合过往经验,在遵循患者意愿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心理干预计划,指导其正确宣泄不良情绪(深呼吸、冥想等),向患者讲述积极乐观心态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疾病防护意识。针对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应进行及时干预,并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如向患者讲解同病治疗成功案例等,帮助患者树立疾病治疗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

行为 对患者行为方式与生活习惯进行观察,当发现患者行为影响疾病治疗时,护理人员应及时指出并帮助患者纠正,以防对疾病治疗造成不利影响。在患者进行行为规范后,护理人员应给予充分肯定,表扬患者当前阶段所做出的努力及取得的成效,并委婉指出患者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之处,鼓励其进一步做出改变,使患者充分了解到良好行为方式对疾病治疗的积极影响,促使患者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近年来,我国胃癌发病率逐渐增长,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临床通常将手术切除作为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但由于胃癌具有隐匿性,早期难以察觉,多数患者一经确诊即为胃癌中后期,手术治疗无法达到理想效果,需采用静脉治疗等化疗方式进行治疗[2]。研究指出,胃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恐惧、交流等不良情绪发生率可达30%以上,导致其产生排斥、抗拒等不良行为,消积应对疾病治疗,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在胃癌患者临床治疗中,使用有效护理方式进行干预能够改善疾病预后,在疾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

常规护理干预在临床中有着广泛应用,虽然能够对多数患者给予相应基础服务,但在对胃癌患者进行干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与系统性,仅能够满足患者部分生理需求,忽视心理状态在治疗及护理过程中的重要性,干预效果不佳。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将信息、知识、信念、行为进行有机结合,以因人施教为护理干预核心,并将其始终贯穿于患者临床治疗中,转变过往以护理人员为主体的干预模式,将患者作为护理中心,而护理人员则发挥其引导作用,激发其主动性,促使其自觉做出行为改变。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针对性诱导,在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的同时有效增强患者疾病治疗信心,通过健康教育有效巩固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

通过护理后,患者合理饮食、戒烟戒酒、运动锻炼、规范用药等明显提高。究其原因,在患者入院后护理部人员对患者进行全方位信息收集,针对信息评估结果制定干预方案,使护理方案更加符合患者实际需求;同时针对不同患者提供一对一、针对性健康宣教,以一种患者能够理解的方式进行健康知识讲解,促进其认知水平全面提高,在护理过程中患者充分认识到依从性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另外,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患希望水平。患者容易因疾病痛苦与长期治疗产生负性情绪,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的应用能够使护理人员及时发现患者负性心理,通过针对性干预对负性情绪进行排解,使患者保持积极健康心态,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帮助患者战胜病魔。

[1] 赵琼.针对性护理对胃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1):102-104.

[2]康瑞,杨艳.饮食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恶心呕吐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2):358-360.

[3]吕东广.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优质护理对胃癌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医疗装备,2021,34(12):153-154.

猜你喜欢

针对性信念胃癌
为了信念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发光的信念
信念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
中医辨证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