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贪夜蛾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2023-07-19冯日师
冯日师
摘 要:草地贪夜蛾最早出现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具有跨境迁飞、繁殖能力强、扩散速度快、为害程度大、防控难度大等特点,给种植业带来严重影响。2019年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之后在多个省份扩散。当前,国内外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以化学农药为主,但采用化学农药会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并严重污染生态环境。相关人员应重视对环保型防治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高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文章分析了草地贪夜蛾的发生规律和特点,提出了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为害特点;防控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3)11-0116-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433.4 文献标志码:B
1 草地贪夜蛾的发生规律和特点
1.1 发生规律
草地贪夜蛾的迁飞能力和繁殖能力较强,生长周期主要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通常情况下,在温度较高的夏季卵期为2~3 d,幼虫期为13~15 d,蛹期为7 d左右,成虫期为10 d左右。草地贪夜蛾对外界环境和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强,在11~32 ℃的环境下,能够很好地生存和繁殖,在高温条件下会缩短1个世代的时间。另外,草地贪夜蛾的抗寒能力强,试验发现,温度在-10 ℃以下成虫的存活率为40%左右。草地贪夜蛾会对多种农作物造成为害,玉米发生草地贪夜蛾会减产10%~20%甚至绝收[1]。
1.2 发生特点
1.2.1 寄主范围广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外来生物品种,食物来源多样,寄主植物种类较多,常见的包括玉米、高粱、小麦和水稻等,同时会在草莓或葡萄上寄生,为害较大。从该类害虫的取食种类来看,主要包括玉米偏好型和水稻偏好型,入侵我国的主要为玉米偏好型[2]。
1.2.2 迁飞能力强
草地贪夜蛾的飞行能力强,每晚能飞行100 km以上,受有利风向和风速影响,飞行能力会进一步提升,防控难度显著增加。
1.2.3 繁殖能力强
通常情况下,草地贪夜蛾在11~30 ℃的环境都能发生,在28 ℃以下的环境适应能力较强,30 d左右能完成1个世代的繁殖。在低温状态下,1个世代的繁殖时间需要60~90 d,雌成虫的产卵能力强,每次可产卵900~1 000粒。当温度降到一定程度后,会严重影响草地贪夜蛾的生长速度,甚至停止繁殖。在温热的环境中草地贪夜蛾繁殖速度较快,繁殖能力惊人[3]。
1.2.4 食量大
草地贪夜蛾主要为害植物的叶鞘、心叶和果穗等部位。低龄阶段的草地贪夜蛾对食物的需求量不多;进入成虫阶段后,对食物的需求量增加,是低龄时期的50倍左右。
1.2.5 入侵速度快
草地贪叶蛾的入侵速度快,从2016年在非洲发现之后,2年内迅速在非洲大陆扩散和蔓延,在季风的影响下会跨区域流动[4]。
1.2.6 产生危害大
草地贪夜蛾会暴饮暴食,为害玉米和水稻作物之后,导致叶片破烂或植株倒伏,严重时使农作物减产20%~30%,甚至绝收。长期使用化学药剂会导致草地贪夜蛾高龄幼虫的耐药性增强,不容易被消灭,增加防控难度。我国草地贪夜蛾属于玉米偏好型,会导致玉米产量下降,严重影响玉米种植户的经济收益。
2 防治技术
2.1 农业防治技术
農业防治技术是当前预防草地贪夜蛾的主要手段之一。该种技术能够调整和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创造不利于害虫生长的环境,达到减少和控制害虫的目的。
2.1.1 加强土肥管理
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在玉米田中使用无机肥料会导致草地贪夜蛾数量增加,主要是因为农作物对无机肥料中氮的吸收效率高,对害虫有较强的吸引力。过度施用无机肥料会导致农作物营养失衡。做好田间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平衡施肥能够降低该类害虫的为害程度。
2.1.2 免耕与地表覆盖技术
草地贪夜蛾有着很强的迁飞性,并且繁殖能力强,耕作技术控制效果有限。调查研究显示,选择免耕技术或者少耕技术能够降低草地贪夜蛾的发生概率。
在玉米种植地区,采用免耕或者少耕技术可使草地贪夜蛾的发生概率减小30%~60%,玉米产量提高10%左右。此外,免耕技术可以实现地面覆盖农作物秸秆,能够增加天敌的数量,降低草地贪夜蛾的为害程度。
2.1.3 选择抗性较强的品种
选择抗性较强的品种是预防草地贪夜蛾的主要措施之一。转基因技术是一项新兴的快速高效开发抗性品种的手段。利用该技术培育出的转基因玉米品种抗虫能力强,在种植初期可以有效降低害虫的繁殖率,避免玉米大范围减产。
2.2 生物防治技术
当前,化学防治方法仍然是防控草地贪夜蛾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长期施用化学农药会导致害虫产生一定的抗药性。为了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应使用生物防治技术,其具有安全、经济、方便和无残留等特点,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防控效果比较理想。
草地贪夜蛾的天敌种类较多,利用天敌防治效果较好,其中寄生性天敌包括赤眼蜂、茧蜂寄生蝇等,捕食性天敌包括蜘蛛、蚂蚁、瓢虫等。此外,植物源农药、白僵菌和金芽孢杆菌等能够有效防治草地贪夜蛾。
2.2.1 植物源农药
化学防治方法效果显著、防治速度快、手法简单,但是会出现大量农药残留,使害虫产生一定的抗药性,破坏周围生态环境。为了提高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控效果,可以选择植物源农药。部分植物中含有抵抗害虫的次生代谢物质,分离后能够得到植物中的杀虫活性物质,从而起到良好的防控效果。从植物源农药开发情况来看,当前已有80多种。植物中的有效成分能够直接灭杀草地贪夜蛾,促进农作物生长。利用植物源药剂替代化学农药能够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避免害虫出现抗药性。当前常见的有效防治草地贪夜蛾的植物源药剂包括0.5%苦参碱水剂、1%苦皮藤素乳油、1.5%除虫菊素水乳剂等。
2.2.2 性信息素
昆虫性信息素是雌性蛾类昆虫释放的一种高度灵敏的引诱雄性的信息激素,具有高效、无污染、不伤害有益昆虫和操作简单等优点。
2.2.3 生防菌
部分病原微生物可以有效防治草地贪夜蛾,包括一些细菌、真菌和病毒等,比较典型的为白僵菌,有着很好的防治效果。金龟子绿僵菌和球孢白僵菌也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和多种杀菌素联合使用时效果明显。
2.2.4 寄生蜂
寄生蜂将卵产在草地贪夜蛾的幼虫体内,能够有效灭杀草地贪夜蛾,控制草地贪夜蛾的种群数量。另外,部分寄生蜂能够在草地贪夜蛾的体内寄生,有效抑制该类害虫生长和繁殖,导致害虫死亡,降低害虫对植物的影响。
2.2.5 寄生性天敌
利用天敌昆虫能够控制草地贪夜蛾的种群数量,该防治措施核心是利用天敌实现以虫治虫,减少农药的用量。黄带犀猎椿能够刺入草地贪夜蛾幼虫后取食,或者不完全取食,将猎物杀死后直接攻击下一头猎物,在取食过程中会出现拖拽行为。
2.3 物理防治技术
2.3.1 糖醋液诱杀
调查研究显示,利用草地贪夜蛾成虫对糖醋液的趋性特点诱杀,防控效果明显。另外,其天敌对糖醋液有明显的趋性特点,要控制好糖醋液的喷洒浓度,吸引蚂蚁和寄生蜂等天敌进入田间,实现控制害虫的目的。相关田间试验表明,在玉米上喷洒蔗糖溶液,吸引天敌灭杀草地贪夜蛾,可以降低该类害虫的发病率18%左右,降低玉米叶片的损伤率35%左右。
2.3.2 诱杀技术
草地贪夜蛾的成虫会集中在残叶中,部分成虫会分布在叶片的基部叶腋处。夜间成虫活动比较频繁,出现迁移、交配和产卵等行为,尤其是温暖湿润的夜晚比较明显。
种植户可以利用成虫夜间趋光性的特点进行诱杀,达到消灭成虫的目的。成虫发生期间,可以选择光波诱杀,包括杀虫灯或者食源诱控2种方式。此外,草地贪夜蛾有明显的趋色性特点,播种完成后可以在田间安装黄板或者蓝板,减少害虫的数量,减缓蔓延和扩散的速度。
2.4 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技术是指使用化学药剂防治草地贪夜蛾,是当前比较常见的防治方法。常见的化学药剂包括双酰胺类药剂、甲维盐等。氯氟氰菊酯、甲氯菊酯、溴氢菊酯等防治草地贪夜蛾的效率达80%以上。当每100株草地贪夜蛾的虫口密度小于10头时,可以选择甲氨基阿维菌素或氯虫苯甲酰氨等在夜晚对全株进行均匀喷雾防治。
选择生物与化学复配的药剂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斧邦是比较理想的药剂,具有防治效果好、成效时间长、对天敌无毒无害等优点,适合在玉米种植地大范围应用和推广。使用化学农药的过程中,必须控制好药剂的用量和浓度,防止长期使用同一种药剂。高剂量的化学药剂会影响昆虫授粉以及天敌等有益昆虫的数量,造成不同程度的生态环境污染,必须慎重使用。
3 草地贪夜蛾的综合防控措施
3.1 做好草地贪夜蛾预测工作
结合草地贪夜蛾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特点预测其在我国的发生情况,做好长期的灭杀工作。我国草地贪夜蛾的发生地区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一是常年发生灾害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亚热带地区,直接影响当地农业发展。二是温带地区。气温回升之后大量害虫繁殖,导致种群数量增加。冬季温度降低后,草地贪夜蛾开始蛰伏,在第2年春暖花开时与常年灾害地区迁徙来的害虫混种繁殖,并且很快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危害性较强。三是周期性侵入区。主要出现在冬季寒冷时期,草地贪夜蛾无法越冬,夏季温暖时节从南方迁飞,危害性较强。为此,做好对草地贪夜蛾主要发生地区的监控工作非常关键,能够降低害虫的发生概率。
3.2 应急防控措施
草地贪夜蛾属于入侵生物,天敌数量较少,对农作物的为害较重。应结合草地贪夜蛾的习性和规律及时监测和预警,选择正确的灭杀技术,减少该类害虫的为害程度。
如果草地贪夜蛾的为害较重,不能采取诱杀或药剂毒杀的方式,要控制成虫数量,减少虫源数量,防止害虫繁殖和扩散。幼虫很容易被灭杀,应坚持尽早发现和尽早灭杀的原则,减少对农作物的损害。利用性信息素等方式能够实现对成虫的灭杀,也可以选择化学药剂毒杀幼虫,例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等。在害虫高发地区,要做好田间的管理工作,定期检查害虫发生情况,发现之后要立即采取措施,将害虫消除在萌芽状态。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生物防治技术时,最好不要采用化学防治技术,否则会导致草地贪夜蛾的天敌误食药剂中毒。
3.3 长期采取防治措施
相关人员要做好对草地贪夜蛾的虫源和成虫的研究工作,坚持预防为主和综合防治的原则。一是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该类害虫的防控工作,做好害虫的联防联控工作,在害虫入侵之前制订具体的防治方案。在入侵的初期阶段降低成虫和幼虫的数量,将害虫的危害降到最低,最大程度消滅草地贪夜蛾。二是各地农业管理部门应申请提高草地贪夜蛾的防治专项经费,从各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做好资金和人员保障工作,加强对防治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引导农民认识到防控该类害虫的重要性,让其掌握先进的防治知识和防治技术,不断增强农业种植户的主体意识,引导其积极采取有效的草地贪夜蛾防治措施。三是做好宣传推广工作,加强对该类害虫防治的宣传,利用小视频或微信公众号拓宽宣传途径,让更多农民认识到草地贪夜蛾的危害。四是做好虫源的控制工作。草地贪夜蛾的繁殖速度快、飞行能力强,应加强对该类害虫的防控能力,引导工作人员深入害虫高发地区进行监测,了解当地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发现害虫后及时上报和灭杀,避免害虫扩散和蔓延。
4 结束语
草地贪夜蛾的繁殖能力强、迁飞性强、危害大和防控难度大,一旦发生会对农作物造成严重影响,必须结合草地贪夜蛾的发生规律和为害特点采取有效的防治技术。相关人员应综合利用农业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和化学防治技术减少该类害虫对我国农业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孙鸿浩,夏宝国.浅谈草地贪夜蛾的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J].南方农业,2020(27):38-39.
[2]丁海华,何美兰,刘会,等.草地贪夜蛾对玉米的危害及防控策略[J].农业工程技术,2020(20):24-25.
[3]万敏,太红坤,顾蕊,等.草地贪夜蛾对云南德宏玉米经济损失评估及防治措施调查[J].植物保护,2022(1):220-226.
[4]王树叶.草地贪夜蛾的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进展[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3(3):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