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愈《南山诗》的艺术特色

2023-07-18陈伟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山水诗

陈伟

摘 要:《南山诗》是韩愈雄奇险怪诗风的代表作,在诗歌艺术上,以赋法入五古,将汉大赋的作法移之于长篇五言古风;同时在遣词造句上险语叠出,独张一军;以文为诗,将古文创作的诸因素引入诗歌创作。《南山诗》又是山水诗的变格,是对六朝以来传统山水诗的变革创新。另外,关于《南山诗》连用五十一“或”字句的问题,历来聚讼纷纷,其来历应出自《诗经》和《文赋》。

关键词:南山诗;赋法;险语;以文为诗;山水诗;变格

中图分类号:I 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883(2023)02-0038-06

DOI:10.19986/j.cnki.1007-6883.2023.02.006

韩愈的诗歌在中唐别开生面,以雄奇险怪著称,在李杜之外,开出韩孟一派,对唐诗是一次大力的改革,对后来的宋诗也产生巨大的影响。而《南山诗》又是韩愈诗歌中重要独特的一首作品。该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徐震《南山诗评释》曰:“自江陵召为国子博士在六月,此诗当是到京后作。……时年三十有九。”[1]436《南山诗》是韩愈诗歌创作理念的一次极致的表现,也是他壮盛之年在诗歌艺术上的一次重大的变革和尝试,对于其雄奇险怪诗风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标志性意义。詩的题材南山是指终南山。唐朝建都长安,终南山是长安的屏山。韩愈以煌煌一百零二韵的一首五古长篇来写终南山,在此之前,描写终南山的诗歌多得可以积箱盈箧,但若论篇幅之长、内容之富、艺术之奇,韩愈此篇皆足以压倒古今,就如终南山一样千古特立,无有能与之抗手者。诚如叶燮所云:“韩愈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2]

《南山诗》在艺术上颇具特色,值得我们好好总结。“读《南山诗》,当如观《清明上河图》,须以静心闲眼,逐一审谛之,方识其尽物类之妙。又如食五侯鲭,须逐一咀嚼之,方知其极百味之变。昔人云赋家之心,包罗天地者,于《南山诗》亦然。”[3]张清华曰:“从韩愈的创作机制讲,写这样的大山、灵山,非用大篇赋体铺写的方法才能作到‘辞事相称,即内容与形式协调一致,使它成为形神浑然一体的好诗。”[4]韩愈以他“想当施手时,巨刃摩天扬”的宏大气魄,创作了这么一首戛戛独造的长篇五古,在唐诗的抒写历程中,本身就是一次重大尝试。关于《南山诗》在艺术上的特色,以下从五个角度,略加阐述。

一、以赋法入五古

长篇五古可以追溯到东汉的《焦仲卿妻》,以及后来六朝的《木兰辞》,都是属于乐府诗,以长篇叙事为主。杜甫的《北征》《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名篇,基本也是沿袭了乐府的叙事传统。因为篇幅太长,必须用叙事来铺写,才比较容易落笔。而韩愈的《南山诗》却打破了这个传统,不再以叙事来写,而是以极尽刻画铺张的汉大赋的方式来描写终南山。刘勰《文心雕龙·诠赋》曰:“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南山诗》很好地继承了赋“铺采摛文”的传统,并成功地创造了一个援赋入五古的典型,这都是前所未有的。关于这一点,前人早就达成共识。洪兴祖曰:“此诗似《上林》、《子虚赋》,才力小者,不可到也。”[5]顾嗣立曰:“此等长篇,亦从骚赋化出。”[6]460方世举曰:“退之《南山》赋体。赋本六义之一,而此则《子虚》、《上林》赋派。”[7]460方东树曰:“《南山》盖以京都赋体而移之于诗也,《北征》是《小雅》、《九章》之比。读《北征》、《南山》,可得满象,并可悟元气。”[8]程学恂曰:“昔人云,赋家之心,包罗天地者,于《南山诗》亦然。”1诸家所论,皆能中其肯綮。

赋的写法,惯常是通篇都是极为华丽宏富的刻画描摹,写上林,则极尽苑囿之宏丽;写西京,则极尽都市之伟观,这是刘勰所说“铺采摛文”。《南山诗》的大部分篇幅都是对终南山奇险绝特景观的铺张刻画,就是继承了赋的这个传统。韩愈在《南山诗》“大量引用前人赋体中的字、词多达几十处。韩愈将诗歌的‘缘情灌注于赋体的‘体物,开创了新的诗歌范式”[9]。

另一方面,汉赋的写作还有所谓的言志或规讽的传统。往往长篇描写之后,会用短短的一段点出言志或规讽之所在,所谓曲终奏雅。正如饶宗颐《选堂赋话》所曰:“赋者,古诗之流也。诗言志,赋亦道志。”[10]《南山诗》的最后“大哉立天地,经纪肖营腠。厥初孰开张,黾勉谁劝侑。创兹朴而巧,戮力忍劳疚。得非施斧斤,无乃假诅呪。鸿荒竟无传,功大莫酬僦。尝闻于祠官,芬苾降歆嗅。斐然作歌诗,惟用赞报酭”一段,就颇具言志的意味。韩愈写作《南山诗》,实是暗寓其政治理想与抱负。亦即要效法南山的“大哉立天地,经纪肖营腠”,去实现他经天纬地的政治理想。为此不惜“创兹朴而巧,戮力忍劳疚”,誓欲为天下苍生鞠躬尽瘁。这是刘勰所说的“体物写志”。前人多看到《南山诗》的“铺采摛文”,似乎对其“体物写志”还少有体认。所以黄庭坚才会说《南山诗》没什么意义,可以不作。清人吴乔亦说:“《南山》,欲敌子美而觅题以为之者也。”[11]竟认为韩愈是为了跟杜甫一比高下,强觅题目落笔。赵翼更说:“世间名山甚多,诗中所咏,何处不可移用,而必于南山耶?”[12]461这些恐怕都不是韩愈的本意。因为终南山对唐王朝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镇山,有着特殊的政治意义,韩愈专挑它来写这首长篇五古,不会光是要展示他“铺采摛文”的艺术工夫,应还有他“体物写志”的政治抱负。

二、险语叠出

黄震《黄氏日抄》曰:“《南山诗》险语叠出,合看其布置处。”[13]460险语是《南山诗》重要的艺术特色。韩愈的诗歌语言追求的是“巨刃摩天扬”“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式的雄奇险怪效果,《南山诗》正是这样一种典范。这也符合韩愈一贯的“惟陈言之务去”的文学语言观,他对文学语言的创新追求,体现在《南山诗》中,便形成了其险怪生新的独特诗歌语言艺术风格。

比如韩愈在刻画山景时,用语非常险怪,像“神灵日歊歔,云气争结构。秋霜喜刻轹,磔卓立癯瘦”“逍遥越坤位,诋讦陷干窦”“力虽能排斡,雷电怯呵诟”“茫如试矫首,堛塞生怐愗”等等,都是所谓诘屈聱牙,百怪入肠者。

韩愈笔下的动物,也是异常险怪。只要和杜甫比一比,就可以充分领略。杜甫笔下的动物是“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是“啭枝黄鸟近,泛渚白鸥轻”,是“燕外晴丝卷,鸥边水叶开”,是“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是“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都是体物入微,充满生机趣味。

而韩愈笔下的动物则是“孤撑有巉绝,海浴褰鹏噣”,“微澜动水面,踊跃躁猱狖”,“林柯有脱叶,欲堕鸟惊救。争衔弯环飞,投弃急哺”,“或覆若曝鳖,或颓若寝兽。或蜿若藏龙,或翼若搏鹫”,险怪异常,甚至露出狰狞之气。这是他的劲笔所致,也是他性格中傲兀雄戾的体现。其实杜甫偶尔也会写出类似的句子,比如“潜鳞归骇浪,归翼会高风”,置之韩愈诗中,就可乱楮叶。韩愈大概是将老杜这种偶一为之的风格发扬光大,并推到极致。

同样,在描写植物方面,杜韩的差别也是非常明显的。老杜笔下的植物是“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花浓春寺净,竹细野池幽”,“枣熟从人打,葵荒欲自锄”,生机勃勃并充满祥和之气。韩愈笔下的植物则是“岩峦虽嵂崒,软弱类含酎。夏炎百木盛,荫郁增埋覆”,“杉篁咤蒲苏,杲耀攒介胄”,“旋归道回睨,达枿壮复奏”,依然是一种险怪生硬的气派。

另外,《南山诗》用韵之险也是空前绝后的。其中像“噣、簉、戊、窦、漱、糅、仆、宥、甃、愗、、脰、瞀、溜、雊、湊、灸、籀、逗、耨、、饾、柩、媾、彀、槱、繇、姤、霤、狃、懋、僦”等韵脚字,要用它们造个句子都难,更何况还要有诗意,又要与前后文理连贯,难度极大。而韩愈都能驾轻就熟,游刃有馀,充分展示了他杰出的艺术才能。有些韵脚字可组之词极少,如“饤饾”、“ ”等,竟使后来的和韵者如朱珪、饶宗颐这样学富五车的大学者也找不到另外的词组,只能沿用韩愈的成词,可见其用韵险怪之一斑。

三、以文为诗

“以文为诗”,也是韩愈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特色。赵翼曰:“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12]56《南山诗》的章法安排颇为独特,莫琼评此诗曰:“韩愈以游记之笔入诗。”[14]可谓一言中的。此诗写终南山,先述其沿革,再状其周遭环境,视角由远及近,次写其山水风光,由低到高,层层深入,移步换景,惊心动魄,将游记之写法用之于五古长篇,是此篇“以文为诗”的一大特色。

“以文为诗”在此篇表现为句法的散文化。“‘以文为诗即是突破近体诗的种种束缚和羁绊,借用形式较为自由的散文之字、句、章法来进行诗歌写作。”[15]韩愈本身就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大散文家,再加上他刻意求奇,所以往往在诗中掺入散文的句法,使诗句有别于常人,而得生硬拗腔之趣。在《南山诗》中,这种手法也被大加发挥。诗中那五十一个“或”字句之铺张排比,明显是其刻意“以文为诗”的表现。施补华曰:“《南山诗》五十馀或字,与《送孟东野序》二十馀鸣字一例,大开后人恶习,学诗学文者宜戒。”[16]455虽然是对韩愈的批评之语,但指出《南山诗》或字句之受其文章作法的影响,却是不争的事实。韩文讲究“不平则鸣”、“气盛言宜”,有“韩潮”之称,故韩文擅排比,此为共识。莫琼曾举一例[16]455,韩愈的《画记》中有一段写马的:“马大者九匹,于马之中又有上者,下者,行者,牵者,涉者,陆者,翘者,顾者,鸣者,寝者,讹者,立者,人立者,齕者,饮者,溲者,陟者,降者,痒磨树者,嘘者,嗅者,喜相戏者,怒相踶啮者,秣者,骑者,骤者,走者,载服物者,载狐兔者。凡马之事二十有七,为马大小八十有三,而莫有同者焉。”此段“者”字句之铺张排比,与《南山诗》中连用五十一个“或”字的句式,何其相似。所以在韩愈,此类排比已形成自己的特色,无论诗文,都有极致之表现。

《南山诗》中“以文为诗”的句式,还有很多例子。比如:“欲进不可又”,写成散文则为:“欲进,又不可。”这就是程千帆所云:“以古文中习见之句法及语尾虚字入诗,也是以古文为古诗这样一种艺术手段的组成部分。”[17]语尾虚字入诗在韩诗中颇为常见,如《嘲鲁连子》之“顾未知之耳”,《符读书城南》之“学与不学欤”,《古风》之“无曰既蹙矣”,都跟《南山诗》的“欲进不可又”如出一辙。

此外,《南山诗》中的“吁嗟信奇怪”,散文则为:“吁嗟!信可怪也。”“时天晦大雪”,散文则为:“于时,天晦,大雪。”“颠蹶退且复”,散文则为:“颠蹶,且复退。”“惟用赞报酭”,散文则为:“惟用此赞,以为报酭”等等,都可见其化用散文入诗的痕迹。

四、山水诗的变格

徐震《南山诗评释》曰:“以韵语刻画山水,原于屈、宋。汉人作赋,铺张雕绘,益臻繁缛。谢灵运乃变之以五言短篇,务为清新精丽,遂能独辟蹊径,擅美千秋。昌黎《南山》,取杜陵五言大篇之体,摄汉赋铺张雕绘之工,又变谢氏轨躅,亦能别开境界,前无古人。顾嗣立谓之光怪陆离,方世举称其雄奇纵恣,合斯二语,庶几得之。”[1]462徐震对山水诗的源流作了一番疏通考究,认为山水诗的源头在于屈原和宋玉的楚辞,这个说法并不全面,因为《诗经》中早就有许多关于山水的描摹。而山水诗的成熟则是以陶渊明、谢灵运为标志。陶渊明以其平淡而隽永的田园诗篇,成为千古山水诗的正宗。谢灵运用五古短篇来刻画山水,融理趣于山水之中,形成清新精丽的风格。因此,陶、谢是六朝山水诗的杰出代表。唐人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延续了陶、谢的传统,其山水诗大都也是以五言短篇来表现。直到韩愈《南山诗》的出现,才打破了这一局面。徐震说他“变谢氏轨躅,亦能别开境界,前无古人”,是很中肯的。

这种变轨,一方面是篇幅的宏富,用一百零二韵的五古长篇来刻画山水,这在以前是没有的。另一方面是体性的变革,韩愈用汉赋的体式来写五古山水,这也是他的一大创新。再就是诗风的变化,在此之前山水的正宗都讲求一种清幽隽永的田园风味,《南山诗》则一变而为光怪陆离、雄奇纵恣,这也是韩愈的一大创新。

《南山诗》开创的这种赋体五古长篇山水诗,后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历代效法者都不乏其人。宋代的苏轼、黄庭坚,元代的揭奚斯,明代的胡应麟、王世贞,清代的钱谦益、魏源,直至近代的黄遵宪、沈曾植,都有长篇的赋体山水诗,韩愈开拓的赋体长篇山水诗,历代不断被发扬光大,影响深远。

五、连用五十一个“或”字句的句式

《南山诗》中连用五十一个“或”字的句式,是它引人注目的艺术特色,也是历来聚讼纷纷之所在。褒之者如顾嗣立曰:“公以画家之笔,写得南山灵异缥缈,光怪陆离,中间连用五十一‘或字,复用十四叠字,正如骏马下冈,手中脱辔。”[6]460贬之者如蒋之翘曰:“其所言工巧,《南山》竟何如也?连用或字五十馀,既恐为赋若文者,亦无此法。极其铺张山形峻险,叠叠数百言,岂不能一两语道尽?试问之,《北征》有此曼冗否?翘断不能以阿私所好。”[18]竟将《南山诗》说得一无是处。方世举看不惯蒋之翘,乃反驳曰:“近代有妄人,讥其曼冗,且谓连用‘或字为非法,不知‘或字本《小雅·北山》,连用叠字本屈原《悲回风》、《古诗十九首》,款启寡闻,而轻有掎摭,多见其不知量也。”[7]461认为《南山诗》连用“或”字无可非议,而且有其来历,即本之《诗经·小雅·北山》。此说更早见于宋人朱翌《猗觉寮杂记》:“退之《南山诗》每句用‘或字,‘或连若相从,或蹙若相斗而下五十句皆用‘或字。《诗·北山之什》自‘或燕燕居息而下,用‘或字廿有二(按:应为十二),此其例也。”[19]《唐宋诗醇》亦指出这一点,曰:“叠用或字,从《北山》诗化出,比物取象,尽态极妍。”[20]

《诗经·小雅·北山》中,就有十二句连用“或”字的句式:

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劳。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

韩愈熟稔《诗经》,其“或”字句取法《诗经》,应无疑义。

不过,当代著名学者饶宗颐教授,曾写有一篇《〈南山〉诗与马鸣〈佛所行赞〉》的文章,对这个问题有新的探讨。这篇文章介绍了国外的一种说法,并提出了另一种全新的见解。他说“而陆机《文赋》,于前后不同诸段之间,共用二十六个‘或字”。“此点E.Von.Zach译韩诗全集Han Yus Poetische Werke Haard,1952,13页注中已指出。”亦即E.Von.Zach曾指出《南山诗》的“或”字句还受陆机《文赋》的影响,因为《文赋》前后有“二十六个”“或”字句:

或因枝以振叶,或沿波而討源,或本隐以之显,或求易而得难,或虎变而兽扰,或龙见而鸟澜,或妥帖而易施,或岨峿而不安。……或仰偪于先条,或俯侵于后章。或辞害而理比,或言顺而义妨。……或文繁理富,而意不指适。……或藻思绮合,清丽芊眠。……或苕发颖竖,离众绝致。……或托言于短韵,对穷迹而孤兴。……或寄辞于瘁言,言徒靡而弗华。……或遗理以存异,徒寻虚而逐微。……或奔放以谐合,务嘈囋而妖冶。……或清虚以婉约,每除烦而去滥。……或言拙而喻巧,或理朴而辞轻。或袭故而弥新,或沿浊而更清,或览之而必察。或研之而后精。……虽濬发于巧心,或受蚩于拙目。……是故或竭情而多悔,或率意而寡尤。

按:《文赋》中共有二十九个“或”字句,而非“二十六”,应是E.Von.Zach数缺了三个,而饶公沿用其说。《文赋》中的“或”字句比《诗经》翻了两倍多,而《南山诗》又比《文赋》多翻了近两倍,此中的影响之消息,不难看出。故《南山诗》亦受《文赋》之影响,应是不争的事实。但关于这一点,徐震《南山诗评释》早就指出:“诗中连用五十一或字,虽云原本《北山》,观其参差变化之处,似亦出于陆机《文赋》,试取《文赋》中‘或仰偪于先条至‘或研之而后精一段观之,可见阴用《文赋》之迹。”[1]455可见此见并非外国人E.Von.Zach的发明,饶公引用E.Von.Zach而不提徐震,似可商榷。陆机《文赋》“或”字句后或加衬语以明其义,韩愈《南山诗》“或”字句却不加衬语,一气呵成,可谓冰寒于水,青出于蓝。

饶公在其《〈南山〉诗与马鸣〈佛所行赞〉》一文中对韩愈的“或”字句的出处又别进一义,可谓道前人所未道。他认为《南山诗》的“或”字句还应受北凉昙无谶所译《佛所行赞》之影响。他说《佛所行赞》“特具文学意味,可谓一极长篇之五言叙事诗。其中连用‘或字之例,不止一见。《离欲品》与《破魔品》尤为特出。兹举《佛所行赞》中《破魔品》与《南山》诗比较如次:

佛所行赞破魔品

或一身多头 或面各一目

或复众多眼 或大腹长身

或羸瘦无腹 或长脚大膝

或大脚肥或长牙利爪

或无头目面 或两足多身

或大面傍面 或作灰土色

或似明星光 或身放烟火

或象耳负山 或披发裸身

或被服皮革 面色半赤白

或着虎皮衣 或复着蛇皮

或腰带大铃 或萦发螺髻

或散发披身 或吸人精气

或夺人生命 或超掷大呼

或奔走相逐 迭自相打害

或空中旋转 或飞腾树间

或呼叫吼唤 恶声震天地

如是诸恶类 围绕菩提树

或欲擘裂身 或复欲吞啖

……………

(《大正藏》四,25页)

南山诗

或连若相从 或蹙若相斗

或妥若弭伏 或竦若惊雊

或散若瓦解 或赴若辐凑

或翩若船游 或决若马骤

或背若相恶 或向若相佑

或乱若抽笋 或嵲若注灸

或错若绘画 或缭若篆籀

或罗若星离 或蓊若云逗

或浮若波涛 或碎若锄耨

或如贲育伦 ……………

或如帝王尊 ……………

或如临食案 肴核纷饤饾

又如游九原 坟墓包椁柩

或累若盆罂 或揭若?梪

或覆若曝鳖 或颓若寝兽

或蜿若藏龙 或翼若搏鹫

或齐若友朋 或随若先后

或迸若流落 或顾若宿留

(以下尚有十八句用“或”字)

“是品描写魔军之异形,以叠句方法,连用‘或字至三十馀次,乃恍然于昌黎《南山》诗用“或”字一段,殆由此脱胎而得。……昌黎固不谙梵文,然彼因辟佛,对昙无谶所译之马鸣《佛所行赞》必曾经眼。一方面思想上反对佛教,另一方面乃从佛书中吸收其修辞之技巧,用于诗篇,可谓间接受到马鸣之影响。”[21]

饶公这一创见,得益于他对佛藏的熟稔和对《南山诗》的关注(他曾和《南山诗》韵为张大千祝寿,所以对《南山诗》非常熟悉)。后来胡晓明总结饶公在学术上的五十项第一,这便是其中之一:“首次从文献根据上提示韩愈诗歌受佛经文体影响。”[22]

不过笔者认为,《佛所行赞》中的“或”字句,在艺术上显得非常粗糙,只是写成五言句而已,去诗尚远。而《南山诗》的“或”字句奇情壮采,诗艺颇高,与《诗经》《文赋》的“或”字句一路更为接近,有这两个出处似乎就已经足够了,韩愈并不一定是受《佛所行赞》的影响。论艺术,韩愈的“或”字句远胜《佛所行赞》,根本不在一个档次。论“或”字句的数量,《文赋》中已有二十九句之多,《佛所行赞》亦不过三十二次,有《文赋》的影响就足够了。再者,韩愈终生辟佛,对佛教非常反感,即使他曾经眼《佛所行赞》,看到其中如此粗糙的“或”字句,未必有多大的好感,谓《南山诗》“或”字句脱胎于《佛所行赞》,“吸收其修辞之技巧”,此说似可商榷。此外,娄博举出新证,引道教作品《古香斋初学记》卷二十三引崔玄《山懒乡记》,也有“或”字连用达三十七次之例。[23]但此类宗教文字毕竟粗糙,韩愈不要说不大可能读过,就算曾寓目,也很难受其影响,因为他在文字的品味上实在是很高,不大可能受此类佛道粗俗文字的影响。其实儒门自有宝藏,似不必旁求释道,别进异解。

结 语

《南山诗》是韩愈雄奇险怪诗风的杰出实践,在其诗歌风格的形成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诗歌艺术上,《南山诗》以赋法入五古,比物取象,尽态极妍,开启了长篇山水诗的创作门径,对后世影响深远。同时在遣词造句上,《南山诗》佶屈聱牙,险语叠出,是韩愈怪僻奇险诗歌语言的集大成者。在章法上,《南山诗》以文为诗,将古文创作的诸因素引入诗歌创作,也具有典型意义。在风格上,《南山诗》又是山水诗的变格,是对六朝以来传统山水诗的变革创新。《南山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韩愈诗歌乃至中唐诗歌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徐震.南山诗评释[M]//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清〕叶燮.原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8.

[3]〔清〕程学恂.韩诗臆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19.

[4]张清华.论韩愈《南山》诗对唐诗创作的新贡献[J].中州学刊,1990(6):108.

[5]洪兴祖.韩子年谱[M]//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459.

[6]顧嗣立.昌黎先生诗集注[M]//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7]方世举.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M]//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8]方东树.昭昧詹言[M]//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462.

[9]吴金华.浅谈韩愈《南山诗》中的“援赋入诗”[J].青年文学家,2018(17):100.

[10]饶宗颐.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十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32.

[11]吴乔.围炉诗话[M]//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460.

[12]赵翼.瓯北诗话[M].霍松林,胡主佑,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13]黄震.黄氏日抄[M]//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460.

[14]莫琼.韩愈《南山诗》与其古文创作关系探赜[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46(1):128

[15]曾姝.浅析苏轼的“以文为诗”[J].语文建设,2009(7):84.

[16]施补华.岘佣说诗[M]//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17]程千帆.古诗考索·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187.

[18]蒋之翘.韩昌黎集辑注[M]//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460.

[19]朱翌.猗觉寮杂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8.

[20]乾隆御定.唐宋诗醇[M]//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461.

[21]饶宗颐.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十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86-87.

[22]胡晓明.饶宗颐学记[M].香港:香港教育图书公司,1996:54.

[23]娄博.韩愈《南山诗》或字连用格出自《佛所行赞说》献疑[J].现代语文,2007(11):112.

Artistic Features of Han Yus Poem of the Southern Mountains

CHEN Wei

(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Chaozhou,Guangdong,521041)

Abstract:Poem of the Southern Mountains is a representative work of Han Yus magnificent and peculiar style of poetry. In the art of poetry,the use of fu is introduced into the wugu(a poem with five characters to a line)form,and the writing method of dafu in the Han Dynasty is transferred to the long piece of wugu. At the same time,the poem is unique in its use of peculiar words and verses. Taking prose as poetry,Han Yu has introduced the elements of ancient prose creation into poetry creation. The poem is also a variation of landscape poetry, which is an innovation of traditional landscape poetry since the Six Dynasties. In addition,the issue of using 51“huo”verses in a row in the poem has been in dispute,but the origin of such style should come from the Book of Songs and Wen Fu.

Key words:Poem of the Southern Mountains;fu;peculiar words;taking prose as poetry;landscape poetry;variation

责任编辑 温优华

猜你喜欢

山水诗
瓯江山水诗意尽在“SONG”
山水诗
小议山水诗写法
古代山水诗中的“五美”鉴赏
古代山水诗中的 “五美”鉴赏
瞻谢公亭
论中国山水诗的成因
王维的七言山水诗论略
楠溪江:永远的山水诗
浅析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