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性课堂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3-07-18罗国生
罗国生
摘 要: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切入,再进一步从四个不同方面阐述了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发展性课堂;教学方法;自主创新能力
一、发展性课堂概述
21世纪呼唤创造性人才,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发展其创造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中,教师应变革旧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策略,构建发展性课堂。现代创造理论表明,以创造思维为核心的创新技能不是靠传授得到的,也不是手把手教出来的,它往往是创造者经过心理的“烘热期”和“脑风暴”后的“顿悟”。
因此,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技能必须依靠潜移默化的熏陶方法,让学生在不断经历的学习过程中,感悟到创新思维的技巧。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根据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造性学习的行为习惯。
发展性课堂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发展性课堂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优质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主动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和有效发展的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第二,发展性课堂教学将有效课堂教学引向优质课堂教学。优质课堂强调关注师生发展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强调师生主动参与的积极内化作用,关注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身探索体验和感悟。重视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即不仅注重知识技能的增长,更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第三,发展性课堂教学不是指某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学理念,既是研究的目标,也是研究的过程。它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对当前课堂教学的变革具有科学而现实的指导性。第四,发展性课堂的教学手段是指在课堂教學活动中,依据认知特点和学科规律,借助媒体、设备或工具,传递教学信息,达到促使师生信息交流和实现发展性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方式和措施。
二、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要处理好的关系
(一)处理好习惯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
创造性思维和习惯性思维同属于思维的一个分支,因此它们都具有思维的一般特征——运用观念、表象、符号、词、命题、知觉、信念或意向进行内隐的认知信息加工过程。但不同的是,习惯性思维强调思维的固定性,教学中常用这种思维训练学生模仿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创造性思维强调思维的灵活性,其中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是创造性思维最明显的特征。
在目前的数学教学中,大量使用的都是习惯性思维,即强调固定的思路、运用较为稳定的思维模式。这种模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操作性,这些高度概括的知识规律或具体解题方法,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是有帮助的。但是,如果长期单一地运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会养成对思维模式的依赖,形成思维的惰性。所以,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思维方法以后,就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它借助于一些具体的思维方法,如分析、综合、抽象、推理、类比……但它不是单独使用某种思维方法,而是综合运用,更强调思维的灵活性。
(二)处理好“接受”与“质疑”的关系
书本上的知识和教师传授的学习方法,大多是前人智慧和经验的总结,认真接受和继承这些经验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接受不等于是盲目机械的知识灌输和技能模仿,学生也不是单纯的知识容器,总得对前人总结出的知识和技能有所思考和改进。既要学习前人的经验,又不能“唯书、唯师、唯上”,在学习和继承的同时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摆脱传统思维方式的羁绊,在前人经验和智慧的基础上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创新的实质,是对现实的超越。要超越现实,就要对现实独具“挑剔”与“批判”的眼光。因此可以说,质疑是创新的突破口,它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因为有“疑”才有“思”,有“思”才启“新”,任何新的东西都源于对旧事物的不满,都孕育于对原有事物的质疑,所以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中,学生大胆质疑的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三)处理好知识的“量”与“质”的关系
学生创新思维的强弱与知识的“量”和“质”都有关系。严格地说,学生创新意识的强弱与知识的“质”成正比例关系,并且在知识的“质”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学生创新意识的强弱与知识的“量”也成正比例关系。但是,没有“质”的知识不论其“量”的多少,都很难产生较强的创新意识。那什么是知识的“质”呢?知识的“质”通常指知识结构的合理程度。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同化原有的知识,形成新的知识。
就数学而言,合理的知识结构主要是指按照逻辑关系建立起来的微观结构和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一般到特殊的宏观结构。这样的结构强化了对知识的相互联系的认识,形成整体认知结构,这样的整体认知结构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挥。因此,在教学中除了注意对知识的“量”进行积累以外,还特别重视对“质”的要求。
(四)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创新思维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创新学习活动来实现,而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构建新知识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探索中产生,并在学生主动探索中不断加以完善的。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要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但是,学生主体地位的确是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来实现。那么,如何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就成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要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问题。首先教师在更新教育观念时,要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学生,把学生视为有人格的人、平等的人、自主的人、有潜力的人,相信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主动发展;其次要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用探讨、商量式的口吻组织教学,使学生敢于参与也乐于参与探讨和学习;最后,要重视教学中教师的激发作用、启迪作用和组织作用,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三、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应用的教学方法
(一)创设民主和谐教学氛围,引导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长期以来,我国的课堂教学大都是“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模式,课堂教学主要特征是传授、灌输知识,教师全盘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课堂教学必须突破传统的人际关系,营造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自主地实验操作,师生平等地讨论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学生往往乐此不疲,并且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这是数学学习中特别需要的,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
如教学“圆的认识”,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实践思考:首先,要求学生先看书自学,再用圆规任意画一个圆,并汇报实践操作的体会。其次,让学生在一张纸的左上角和右下角分别画一个大小不同的圆。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得出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最后,用直尺在一个圆内分别让学生画出圆的半径和直径后再提问:“你能画出多少条?量一量直径与半径有什么关系?”在画圆的半径与直径的过程中,使学生发现半径有无数条,并且知道了同圆中的直径长度是半径的2倍。通过以上的实践操作,验证了这样一句话:听到的容易忘记,只有自己动手做过的才是真正的理解。该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参与操作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处处闪烁着创造的火花。
(二)变传统的知识传授过程为“解决问题”序列的探究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来说,他们所面对的都是经过人类长期积淀和锤炼的间接经验,让学生快捷地懂得这些成果或者沿着一条“简洁、顺畅的道路”,重复推演一下当初科学发现的过程,无疑是一条能高效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途径。但是,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有意地创设一些对学生来说需要开辟新路才能消除困惑的问题情境,对提高学生的创新技能是十分有益的。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将某些要揭示的概念、证明的规律纳入待“解决问题”的序列中,将学生学习概念、规律的过程设计成对这些问题的“再发现”和“再解决”的创新思维活动过程,让学生在经历了探索过程的弯路、岔路和纠偏后受到创新思维方法的启迪,从而增进创新技能。采用“解决问题”序列的教学过程,一要注意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二要引导学生面对问题前进,探索解决问题的新路。
(三)鼓励学生大胆畅想,启发学生迁移、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科学的每一项巨大的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对事物的未来大胆地畅想是创新的起点,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史上许多事物的过去和今天都表明,“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事物的未来大胆进行幻想,并以此畅想目标为导向,激励学生改组、迁移、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寻找各种将畅想目标化为现实的途径,从而增进创新技能。有这样一道讨论题:“在一个长方体物品的每个面上都捆扎十字包装绳,需用包装绳的长度至少有这个长方作物品棱长总和的长度?”学生经过一番讨论,绝大多数人认为包装绳的长度一定超过物品的棱长总和,因为每个面都捆扎成十字包装绳,即物品的棱长之和,再加上打结的,所以超过物品棱长总和。但是也有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提出不同看法,认为包装绳可能比棱长总和要短一些。究其理由,假如这个物品是一块海绵,由于海绵是蓬松的,生活实践中都要扎紧,因此就不需要那么长的包装绳。这种不苟同于一般的解答从现实生活出发,并能够对自己的想法充分阐明理由,教师就要予以肯定和赞扬。数学的严密性是它的特点之一,但是严密性不是绝对的,如果刻意地要求学生“循规蹈矩”,那么就不可能有生动活泼的思想,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就会受到抑制。
(四)实施“生活数学”教育,扩大学生信息吸纳量,激发学生产生新思想,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戈登·德莱顿说,“一个新的想法是老要素的新组合”“最杰出的创意者总是专心于新的组合”。由此可见,拥有丰富的信息,并且善于组合它们是创造者产生新思想的基础。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新修订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海. 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
[2]马忠林,任樟辉. 数学思维论[M].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3]魏香红. 发展性课堂教学的理论探索[J]. 新課程(下),2018(07):50.
(责任编辑:陈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