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特殊部位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价值分析
2023-07-18杨卫新
杨卫新
(莎车县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新疆 喀什 844700)
硬膜下血肿是通常发生于蛛网膜与硬脑膜之间的一种血肿型疾病,临床上分为单纯性血肿、复合型血肿,发病部位为颅骨内板下颅脑凸面。硬膜下血肿一般是颅脑受到外伤所造成的,常伴有颅内出血症状,主要出血源为脑皮质小静脉、桥静脉;当血液在硬膜下间隙积聚后,会逐渐形成大面积的血肿,甚至可以覆盖于整个大脑半球表面,如果持续出血还会漫延至大脑镰部位[1]。大脑镰或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位置比较特殊,患者通常表现为视物模糊、语言功能障碍、偏瘫以及昏迷等症状,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诊治才能改善患者预后效果[2]。大脑镰及小脑幕是由硬脑膜折叠而成,其位置在生理解剖学中比较特殊,通常临床检查的首选方式为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通过CT检查可观察到血肿的影像学征象、形态等特征,该项检查具有成像直观、多方位、速度快等特点,以利于临床进一步诊断[3]。本研究选取莎车县人民医院2020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76例外伤性特殊部位硬膜下血肿患者进行CT检查,进一步探析CT诊断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莎车县人民医院2020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76例外伤性特殊部位硬膜下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CT影像检查。76例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35例,患者年龄44~75岁,平均年龄(58.87±4.14) 岁;颅脑外伤原因:打击伤者28例,坠落伤者17例,交通事故者12例,加速伤者19例;着力部位:额部者34例,枕部者42例;症状表现:锥体束征者11例,颈项强直者18例,心理烦躁或意识障碍者8例,短暂昏迷史者10例,头晕、恶心者29例。患者均对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完整者;②未合并恶性肿瘤者;③明确有颅脑外伤,且手术证实为外伤性特殊部位的硬膜下血肿者。排除标准:①CT影像检查禁忌证者,如曾做过心脏搭桥手术者;②肝肾功能障碍者;③精神类疾病患者;④曾有颅脑手术史者。
1.2 方法
76例患者均进行CT影像检查,应用飞利浦Incisive(64排128层)螺旋CT仪器,患者检查体位为仰卧位,检查人员帮助患者将头摆正,下巴部位保持稍低位置,将听眦线作为扫描中线。颅脑扫描检查,基线为O ML,参数设置为电流80~100 mA,电压120~140 kV,层厚为10 mm,层间距为10 mm,层数为9~12层,矩阵为512×512。多方位重建从不同角度扫描观察血肿的部位、形态、占位效应等具体情况。其中,9例患者进行薄层扫描,层厚为2 mm,层间距为2 mm。
1.3 指标观察
①观察血肿部位、密度、类型以及占位效应;②分析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
2 结果
2.1 血肿部位及类型情况
76例外伤性特殊部位硬膜下血肿患者经CT影像检查发现,单侧血肿者46例,双侧血肿者30例。其中,22例患者为脑挫裂伤后引发脑内血肿,并伴有小脑幕急性硬膜下血肿;7例患者为大脑镰及小脑幕血肿,且合并颅脑凸面硬膜下血肿;12例患者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并伴有大脑镰及小脑幕血肿;13例为大脑镰及小脑幕血肿;11例为单纯小脑幕血肿;11例为单纯大脑镰血肿。CT影像可见有小脑幕硬膜下血肿,形状为片状或新月形,显示条索状、条带状高密影。见图1~图4。
图1 大脑镰旁硬膜下血肿
图2 小脑幕血肿
图3 大脑镰及小脑幕血肿
图4 脑挫裂伤脑内血肿
2.2 血肿密度及形态情况
单侧大脑镰出血引起的急性硬膜下血肿,有少量出血时,影像显示细条索状中线;有大量出血时,则显示粗细不等的条带状中线,部分表现为一侧模糊,而另一侧平直现象。双侧大脑镰出血引起的硬膜下血肿与单侧出血相比,硬膜下血肿面积较大,呈不均匀分布,部分血肿部位边缘不清晰。单侧小脑幕血肿患者CT影像检查显示,血肿形态为新月形或片状,部分血肿边缘不清晰可能存在病变。双侧小脑幕血肿患者的CT影像检查显示,血肿形态为哥德氏弧形、“八字形”“M”形、“V”形等多形式。单侧大脑镰及小脑幕血肿患者的影像学观察发现,血肿形态呈镰刀形,或不对称的“Y”形,其中较宽、密度较高的一侧为患侧;较窄、密度较低的一侧为正常侧。双侧大脑镰及小脑幕血肿患者的影像学观察发现,血肿形态呈“Y”形,CT影像为高密度影。
2.3 占位效应情况
单纯大脑镰、小脑幕出血引起的急性硬膜下血肿,CT影像可观察到占位效应不明显。对于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CT影像还可观察到较模糊、较浅的脑池、脑沟、脑裂。对于伴有颅骨内板下颅脑凸面血肿的患者,CT影像可观察到不同程度的占位效应,可能是因为出血量不同所致。对于脑挫裂伤及脑内血肿的患者,CT影像也可观察到不同程度的占位效应。
2.4 诊断准确性
本组76例患者通过CT影像检查确诊者71例,诊断准确率为93.42%。另5例患者被误诊,误诊率为6.58%。其中2例患者被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患者被误诊为小脑镰钙化病变,1例患者被误诊为大脑镰钙化病变。
3 讨论
硬脑膜在脑部生理解剖学中属于双侧结缔组织膜,小脑幕位于小脑与大脑之间,呈帐幕状分布在小脑背面;大脑镰则属于硬脑膜内层,由头部颅顶正中线位置向下深入大脑半球间裂内,表现为镰刀状的褶襞[4]。小脑幕分为左、右两侧,幕前缘表现切迹状,幕切迹则位于后外侧缘处,依附在枕骨横沟与颞骨岩部上缘部位。硬膜下血肿的病理因素为脑部受到直接性或间接性外伤,导致静脉窦与桥静脉相连位置出现撕裂而引起出血,血液流进下腔形成血肿[5]。桥静脉生理结构较为固定,静脉壁薄且弹力较差,当受到较大外力时会导致大脑半球出现移位,因为矢状窦相对固定,很容易撕裂桥静脉,一般受力方式为减速运动的直接作用力,也可能是加速运动的直接作用力[6]。中线部位发生旋转时,旋转力是影响外界力的主要因素,也是造成小脑幕、大脑镰移位的重要内在推力。
本组76例外伤性特殊部位硬膜下血肿患者均进行CT影像检查诊断,结果发现,患者大脑镰与硬脑膜层面相垂直,正中线显示为高密度、线状影;小脑幕的影像表现为高密度的哥特式弧形、“V”型、“Y”形、八字形、“M”形等性状影,血肿边缘光滑,且清晰可见[1]。通过CT影像平扫检查时,并不会观察到全部小脑幕的上述形态;需采取CT增强扫描检查,才能清晰地观察到。在外伤强烈作用下,很容易造成窦旁桥静脉破裂、脑皮层灰质挫裂伤、硬膜窦挫裂伤等损伤,局部损伤出血逐渐形成血肿[7]。通过CT影像检查可见大脑镰密度升高、影像增宽,出血量较少者表现为条索状;出血量较多时表现为条带状。因为患者损伤部位出血量的不同,分为单侧血肿、双侧血肿,运用CT扫描检查病灶不同层面可观察到不同形态,均呈高密度影[8]。
本次研究结果发现,CT影像检查确诊者71例,诊断准确率为93.42%;另5例患者被误诊,误诊率为6.58%,其中2例患者被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患者被误诊为小脑镰钙化病变,1例患者被误诊为大脑镰钙化病变。提示为保证临床诊断的准确度,临床在实际检查、诊断工作中,应重视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大脑镰钙化等疾病的鉴别,具体内容:(1)大脑镰钙化与正常大脑镰。大脑镰及小脑幕是由于硬脑膜折叠在脑裂间隙部位形成的一道隔幕,大脑镰的形态表现为镰刀状,下缘处于游离状态,与下方胼胝体膝部和体部保持着不同长度的距离[9]。CT检查可见纤细线影,呈高密度。大脑镰会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而逐渐钙化,一般发生于年龄较高的老年人群,硬膜外侧及脑实质表面光滑,分布有局限性,CT值明显高于大脑镰血肿,并且在疾病复查时影像无变化[10]。(2) 小脑幕的鉴别。运用CT平扫检查显示,切迹侧形态为“V”形,呈高密度影,分布比较规则,脑幕边缘十分锐利。当小脑幕出现血肿时,其切迹侧变高,密度升高,脑幕边缘变得模糊[11]。(3)蛛网膜下腔出血。通过CT影像学检查可见高密度影,显示较模糊、较浅的脑池、脑沟、脑裂,也可能会出现在脚间窝;此外中线部位硬膜下血肿时,无法与胼胝体前钳和后钳相接触,而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可与胼胝体膝部紧密接触,可以根据这一特点进行二者之间的鉴别诊断[12]。如果患者为纵裂齿蛛网膜下腔出血,会增加临床鉴别诊断的难度。因为外伤作用导致软脑膜及皮层部位的血管发生破裂,脑挫裂伤产生的渗液及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从而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可能会顺着大脑镰分布,这与大脑纵裂硬膜下血肿的表现十分相似。但是,其脑侧边缘表现为锯齿状,比较毛糙,双侧表现为羽毛状,一般伴有脑裂、脑池部位的积血,可作为鉴别二者的特征[13-14]。
综上所述,CT影像检查外伤性特殊部位硬膜下血肿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临床可用于鉴别大脑镰及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