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国际组织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
2023-07-18奚文静
奚文静
摘要:新发展格局下,培养国际组织人才,对于提高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在国际社会中传播中国声音、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结合当前国内外高校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实践经验,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师资队伍三个方面探讨国内高校面向国际组织开展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培养“一专多能”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际组织,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一、背景
全球化趋势下,采取多种措施助推教育对外开放和走向国际化是大势所趋[1]。培养国际组织人才,对于在国际社会中传播中国声音、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2017年,教育部出台《关于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国际组织实习工作的通知》,要求高校加快培养、推送高校毕业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扩大到国际组织工作的后备人才队伍,提升我国在国际组织的人员规模。随着全球化进程推进,面向中国深度参与国际事务的战略需求,国家和社会对国际组织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当前,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已逐渐成为全球研究热点,世界一流大学纷纷探索改革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有效经验。如,日瓦内大学[2]除了通过单一型专业向国际组织相关领域垂直输送人才之外,另设多维开放的复合型专业,推动跨学科的研究与复合型国际人才培养。又如,哈佛大学[3]注重从全球治理的区域与专题、行业与学科交叉的“矩阵”知识结构入手设计国际化课程,具体包括通过模拟联合国活动提升学生国际问题意识、将第二课堂拓展至国际组织实习岗位,加强学生全球化治理能力培养。
针对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国内高校也积极开展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加快推动国际组织人才选送。具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依托国际关系学科针对性培养国际组织人才,如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于2018年新设“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专业,本硕博贯通培养国际组织人才包括高层次理论研究人才;第二类是以外语优势为基础培养复语型、复合型高端外语人才,如北京外国语大学突出双语以上的复语型学习,注重外语能力和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培养精通两门以上外语、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跨学科知识技能的国家化战略专门人才;第三类是通过“特色优势学科+X”课程体系培养具备专业技能的复合型国际人才,如上海财经大学发挥本校金融学科优势,依托“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基地班”项目,实行本硕贯通、国内外贯通和学习实习贯通的制度,培养能够胜任国际组织中金融、会计及商务工作的高素质财经人才。[4]
三、复合型国际组织人才培养
(一)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关于培养对象应该具备的知识、技能、品格和未来职业方向的具体规定,为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提供基础性指导[5]。复合型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要求在国际视野、家国情怀、通晓国际规则、出色外语能力与跨文化沟通交流能力等国际组织人才共性目标基础上,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高校应依托自身优势学科,培养“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模式
面向国际新格局,针对国际事务,发挥高校特色学科专业优势,持续推进国际组织人才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融合,实现与现有专业的融合贯通,加强理论实践深入融合,通过辅修专业、双学士学位、人才特色实验专班等多种项目形式,以学生兴趣为核心,构建“专业+胜任”双能力型培养体系(如图1所示)。
1.“专业能力”指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体包含学科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大模块:学科教育模块是基于学科门类平台设置自然科学类、人文社会类、工程技术类、工程管理类等大平台课,旨在建立宽厚的学科基础,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石;专业教育模块细分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及专业选修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应体现专业素质培养的基本要求、覆盖专业知识体系中的核心内容,专业方向课是突显专业前沿和特色、体现专业内涵的一组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特指增强国际视野、引入国际案例的一组课程。2.“胜任能力”指培养学生具备参与全球治理的胜任力,强调核心价值、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围绕“国际素质”、“双语能力”、“实践实习”三个类别针对性开设课程(参考浙江大学、清华大学等相关国际课程,设计课程目录如表1所示):“国际素质”类课程聚焦家国情怀、国际规则掌握及国际事务知识培养,帮助学生理解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了解世界人文、经济与社会发展,了解能源、环境、安全等全球议题;“双语能力”类课程突出双语以上的复语型学习,开设不同语种课程,学生依据自身外语水平修读英语+俄语/法语两种语言,培养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实践实习”类课程指模联活动、国际组织实地参访及寒/暑期实训项目等实践活动,聚焦国际热点问题开展专题培训,加深学生对全球共性挑战问题的理解,联合国际组织开展实习合作项目,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三)师资队伍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培養高素质复合型国际组织人才的重要保障。吸纳国内外优秀教学资源,借鉴国内外先进教学方法,形成一支专业教师与从事国际组织中实务工作的专家相配合、国内教师与国外高水平学者相配合、外语类与非外语类一流师资相配合的跨学科、国际化、多元化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队伍。为学生配齐“1+1+1”导师制度,即由一位语言导师、一位专业导师以及一位实践导师组成跨学科导师团队。其中,语言导师由学校外语类教师与外交学/外法学/经济学与管理学科教师共同担任,负责指导学生双语能力学习与国际视野培养;专业导师由相关学院具体专业教师担任,负责指导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实践导师由具有国际组织实务经验的人员(如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官员、中国政府相关机构人员、国内外知名研究机构学者等)担任,负责指导学生国际事务实践能力提升。
四、结语
基于中国参与全球化治理背景,就国内高校如何面向国际组织有效建立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提供了理论指导与有效路径。通过研究当前国内外高校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实践经验,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及师资队伍三个方面,探究复合型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构建“专业(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胜任(培养学生具备参与全球治理的胜任力)”双能力型培养体系,打造跨学科、国际化、多元化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队伍,支撑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跨文化沟通与交流、出色外语能力以及扎实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复合型国际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谢云飞,刘元法,傅莉莉.学科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以江南大学食品学科为例[J].高教学刊,2022,8(22):15-18.
[2]张思思,闫温乐.瑞士日内瓦大学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研究[J].世界教育信息,2022,35(03):36-41.
[3]郦莉.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国际经验及中国的培养机制[J].比较教育研究,2018,40(04):39-47.
[4]陆国栋:70年,我国理工科院校数量增长得最多、最快—中国教育在线(eol.cn).
[5]贾文键.助力中华民族走向世界舞台大力培养和输出国际组织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7(06):33-37.
(责任编辑:姜秀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