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时政教育引入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23-07-18朱霖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18期
关键词:要闻时事政治时事

朱霖

摘要:将时事政治教育引入课堂教学是很多学科教师和德育工作者长期关注、探索的话题。学生结合课本主题自主选择时事要闻,教师创设时事问题情境,开展形式不一的时政竞赛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热情,指导学生关注社会,源于书本又突破课文,提高学生综合处理信息与辨析问题的能力。实际上,受考试评价制度等因素影响,时政教育没有在中学的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真正生根,即使有零星采用,形式也比较单一,难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也无法真正体现课改精神。因此,将时政教育引入课堂教学,甚至拓展到其他课程具有一定的必要性、迫切性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时政教育课堂实践拓展思考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时事政治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在品德教育中也有着良好的辅助作用。时政要闻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其知识面,帮助其把握书本理论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理论知识去辨析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将时政教育引入中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的当前境况

中学生接受时事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不再是课堂。当前,他们了解时政的主要途径有网络、电视等,但因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和社会经验,学生对所收集的时事信息很难做到有益的取舍,教师也无法给学生做出及时的指导,时事政治教育成为课堂教学的“盲区”。

中学生缺乏主动学习时事政治的动力。很多学生迫于中考的压力,认为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副课”,加之采取开卷考试方式,给许多学生甚至家长造成了认知上的误区,认为开卷考试就是抄书考试,对时事新闻更是漠不关心,即使有心也可能无暇顾及。

学校和学科教师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很多学校和教师还是受中考评价体系的影响,加之时事政治所占中考的分值少,对时事政治教育重视不够,没有安排时事政治教育的专门课时,对初中生进行时事政治教育缺乏系统的规划和组织。

二、将时政教育引入中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现实意义

对中学生进行时事政治教育,要紧随社会快速发展中思想多元化这一特点。随着学科课程内容的变化,学科教师在备课和教学中,要注意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是否符合当代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在加强正面引导的同时,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要更符合当下中学生的需求,要抓得住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通过不断捕捉重大时政要闻、身边的社会热点,在符合教学规律和常识的前提下,能够及时地补充、丰富和升华当堂的教学内容,从而增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生活性和实效性。

对中学生进行时事政治教育,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获得信息来源的复杂性。学生的时政信息来源是多渠道的,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学科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正确的价值观来思考诸多社会现象,这是每个教师都应该时刻注意和持续研讨的重要话题。在日常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国家大事、身边小事、社会案例等进行辨别和分析,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逐步培育当代中学生的高度政治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这也是中学道德与法治课要实现的重要目标之一。

对中学生进行时事政治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体现,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具体要求。因此,时政教育是中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将有利于强化中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提升他们的自我修养和法治观念,有利于培养责任意识和健全人格,也必将有利于促使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模式的再次革新。

三、将时事政治教育引入中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具体应用

(一)结合课本自主选择,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结合课本知识,在每节课的课堂教学中,专项设置了“时事动态观察”这一环节。预先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方便学生小组合作,教师要给学生做好收集和播报前的培训,提醒学生注意一些事项,如时政要闻的出处要真實、清晰,要根据课文中的话题事先梳理近日的时事要闻,提炼加工后于课前进行播报和简短点评,小组代表点评的角度要积极正面,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标准等。播报和点评结束后,再由其他学习小组的同学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进行同步引导和小结。“时事动态观察”这一环节的设置,为中学生创造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有利于中学生获取知识与开阔视野。同学们为了寻找到最贴近话题、最新的要闻,通过组内分工合作,主动地在报纸、网络和各类新闻报刊上进行疯狂“扫描”,在合作和探讨的过程中,逐步将课文内容与时政要闻串联起来,试图用书本知识对要闻进行解读,引导其他同学关注社会动态的同时使播报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相互教育的有效形式。

例如,在九年级第二单元“追求民主价值”一文中的“认识新型民主”知识点教学中,学生在“时事观察员”环节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论述,彰显国家意志,表明我国对建设新型民主国家的坚决态度。学生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发布要闻,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只有这样的民主才能推动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康,保障国家繁荣富强,从而将本课内容进行了升华,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创设时事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深层思考

有意识地引入时事要闻和热点问题,创设时事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新闻情境中多维度思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还可以充分利用情境与课文的交融点,引发中学生对现实问题进行思考,促其关注与分析社会现象的角度和层次再次得到提升,有助于解决学生现实中的认知问题,更好地实现既定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学“弘扬民族精神”一课时,教师可以课前引导学生搜集相关时事,从抗击非典到汶川地震救援到2015年9月3日的抗战胜利纪念日大阅兵,再到2020年以来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设置思考问题:伟大民族精神具有怎样的品格,对当代中国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又具有怎样的精神价值?结合教材但不唯教材,和学生一起探讨、交流,充分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理解伟大民族精神与时俱进的品格,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课堂上,学生通过多维度思考,在相互聆听中了解他人的见解与认知,在相互争辩和讨论中不断尝试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可以形成更丰富的结论,学生的思路会被进一步的拓展,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也会进一步的提升。

(三)依据教材延展课本,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综合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依据教材不唯教材,可以帮助学生采取各种形式来获取时政资源,积极利用官方网络新闻App、电视、自媒体等媒介中真实而生动的素材,甄选贴近学生日常生活、与课本知识密切相关的时事要闻等,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分析、探讨等,既可以延展课文内容,增加知识储备,又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同时要注重在课程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信息的延展、分析、归纳与再讨论等,进而提高学生对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

例如,在讲授“延续文化血脉”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入身边新闻材料进行探究。比如2021年河南卫视春晚舞蹈节目《唐宫夜宴》,运用了“5G+AR”技术,将歌舞放进博物馆场景,创设出博物馆奇妙夜的视觉效果,通过“视频+播报”的形式,可以进一步加深年轻一代学生思想中最深刻的家国情怀,有利于中学生更好地理解新时代,知晓延续文化血脉就必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利于中学生的学习从课内延展到课外,从书本理论走向生活体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处理信息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等。

(四)坚持正确价值引领,促进学生德育内化

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全民自媒体的强势普及,以及当前思想文化的相互碰撞,中学生受到的影响逐步多元化,这种影响的积极面和消极面都会存在。因此,教师要紧紧抓住每一个课堂中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巧妙地将时政要闻引用到教学中来,让教与学都更具震撼性。

例如,在讲授“维护祖国统一”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入时事要闻充实课堂教学内容:2020年11月18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表示,粤港澳大湾区丰富了“一国两制”的内涵,促进了区域的长期繁荣、稳定。同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也表示,两岸统一的历史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台独”分子的分裂行径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和人民的谴责。这则时事材料,让学生明白了两岸同胞都是中华儿女,血脉相连,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通过史实和时事,既巩固了学生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也达到了提升中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

(五)开展时政知识竞赛,弥补课堂教学不足。

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为了弥补日常课堂教学对学生时事政治教育的不全面、不深入,更好地发挥学科教研的优势和集体智慧,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要闻,举办分年级或全校性的中学生时事政治知识竞赛活动、政治小论文评选活动等。

例如,2022年9月,学校政治教研组结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召开这一时事背景,参考合肥市教研室组织的相关活动,举办了“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中学生政治小论文评选活动,分年级进行展评。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新时代中学生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中学生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这样的活动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深度挖掘党史,全面关注时事,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时政热点的兴趣和主动性。

四、将时事政治教育引入中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注意事项

第一,选取的时政要闻要尽量贴近生活,注重内容的真实性。贴近生活的时事要闻更容易和学生产生共鸣,使学生学习时能感受到生活和时代的气息,这样学生才会感兴趣、好融入、易理解。这需要教师在备课时选好时政要闻的切入点和关注点,做到真实、客观,对所选取的时政内容有更深的理解和评价,切忌断章取义。

第二,选取的时政要闻应与所教授的理论知识紧密贴合,注重内容的实效性。教师在选取时政要闻时,要找准时政要闻与课本知识的切合点,选取的热点新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理论知识,学生才会在时政要闻中有所感悟,切忌牵强附会、生搬硬套。

第三,选取的时政要闻要体现正确的价值观,注重内容的教育性。將时政要闻引入课堂,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这样的一种课堂形式及时有效地了解身边生活、了解社会现象,用正确的价值导向引领学生全面发展,牢记新时代赋予每位青少年的光荣使命,担当起民族复兴的重要责任。因此,融入课堂的时政要闻必须要注重其教育性。

五、将时事政治教育引入中学主题班会课的初步思考

笔者既是一名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也是有着十几年班级管理经验的班主任,曾经和很多年轻的班主任一样,看到其他班级的主题班会开得红红火火,学生喜欢,同事称赞,很是羡慕,却不知道自己如何将主题班会开得深受学生喜爱。通过不断的尝试,笔者根据自己的学科教学特点和经历认为,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感兴趣的时事要闻作为主题班会的背景或话题,既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还能够在过程中引发学生深度思考。

例如,在和大家探讨人格尊严权的主题班会时,笔者引用了疫情期间对小区进行封控管理时有人因走亲戚串门被劝阻而辱骂保安人员的视频新闻,就这一现象是否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权展开讨论。班会上笔者还展示了网上的几张经过马赛克处理的照片,用生活中大家司空见惯的案例,让学生充分发表观点,在思想碰撞中感受震撼,充满好奇,思考这些为什么会和法律联系到一起,并引导学生从道德和法治双重层面来探究。类似这样的身边小新闻吸引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触发了他们对新闻的敏感性,促使主题班会走向鲜明深刻,更受学生的喜爱。将时政要闻引入教学、融入班会,紧跟新时代发展步伐,着重培养中学生关心国事、关爱社会、关注民生的良好意识,为将来做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打下基础。

时事要闻进课堂,是理论联系实际、书本结合生活的有效渠道,是透过时事现象挖掘其深层意义,构建有理想、有方法、有创新、有情怀课堂的有益方式,是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要求与具体体现,也给道德与法治课堂带来新的亮点。

参考文献:

[1]管向群.中国班主任最需要的新理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雷玲.教师要学苏霍姆林斯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唐丹丹

猜你喜欢

要闻时事政治时事
时事半月谈
要闻
要闻
时事政策
要闻
如何利用时事政治增强高中政治的实用性
浅谈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时事政治教育:意义、原则与方法
要闻
漫画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