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源五脉,拥湖育人

2023-07-18王良胜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18期
关键词:五育巢湖乡土

王良胜

摘要:环巢湖地区拥山揽水,人文底蕴深厚。我们以“湖”为源,深入发掘乡土文化中蕴含的“德、智、體、美、劳”五育基因,并进行了“德智融合”“体、美、劳”等育人的校本实践,有力地推动了五育的融合与落地生根。

关键词:环巢湖乡土资源五育并举校本实践

环巢湖地区拥山揽水,文化底蕴深厚。水的灵气、湖的浩瀚、山的巍峨、人的宽厚,为五育并举的校本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资源。我们以“湖”为源,在立德树人思想指引下,深入发掘乡土文化蕴含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基因,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校本化开发与实践,有力地推动了五育的融合和落地生根。

一、开发建设“一源五脉,拥湖育人”校本课程群

“巢”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为构建“一源五脉,拥湖育人”特色德育课程体系提供了深耕开发与利用的契机(见表1)。

二、“五育并举”的校本实践

(一)“德”“智”相融,学科育人

将环巢湖乡土德育因素融入学科的教学实践,是对德育与智育进行有机融合的重要尝试。

环巢湖抗日英雄辈出。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发掘乡土抗日英雄资源,可以帮助中学生树立对国家和民族高度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学生阅读蔡炳炎将军的家书时,深切感受到抗日英雄的铁汉柔情,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通过开展“触摸历史细节活动”,感受最美抗日女英雄成本华在民族危亡关头,毅然决然与丈夫一起共赴国难的豪迈气概与坚不可摧的民族气节!通过“还原抗日战场活动”,感受抗日战士“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在英语教学中,开展“用英语说中国故事”“用英语说家乡故事”等活动,将环巢湖乡土文化与英语教学相融合,鼓励学生用英语传播环巢湖文化。

在地理学科的教学中,“巢湖金钉子”“陷巢州”等乡土内容,可以与地质运动等教学知识相融合,加深学生对家乡的认识和理解。

将乡土资源融入艺术课堂中,为学生营造歌颂、描绘、赞美乡土的情境。在音乐课堂里,可以教授学生传唱巢湖民歌,让传统音乐在现代课堂里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引导学生把环巢湖湖光山色之美融入艺术创作中,培育学生发现、欣赏家乡美的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可以结合奥运冠军许海峰成长、成才的历程,引导学生树立强身健体的意识,培养其为国、为乡争光的拼搏意志和体育精神。

(二)奥运精神,体育育人

1984年,环巢湖健儿许海峰终于实现了中国人民百余年来的奥运冠军梦。

这一殊荣,既是许海峰刻苦训练的结果,也与环巢湖区域独特的体育民俗文化的熏陶密不可分。环巢湖人民通过扭秧歌、踩高跷、赛龙舟庆祝传统佳节;通过击战鼓、刀阵舞等纪念亚父范增;水鼓舞、渔鼓舞更体现出环巢湖人民与水共舞的昂扬精神面貌;各种扇子舞、放风筝等民间体育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

在校本实践中,学校将奥运精神与环巢湖地区传统体育元素充分融入体育教育活动,相继组织开展“励志跑操”“青春远足”“多彩大课间”“趣味传统体育”等主题实践活动,不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强身健体的意识,以及为国、为乡争光的拼搏意志和体育精神。

(三)乡土塑魂,以美育人

环巢湖乡土德育资源中蕴含的美育价值,为学校开展美育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载体。

在校本课程建设中,环巢湖碧水青山的自然环境,是“生态环境之美”的集中呈现,学生欣赏自然之“美”的过程,就是增强环保意识的过程。

“庐剧”“巢湖民歌”等传统艺术是环巢湖人民铭记历史、保存乡土人文的重要形式之一。乡土味的戏曲、民歌所折射出的“传统艺术之美”是校本课程的鲜活素材。

“创新高地”是环巢湖地区最耀眼的科技名片。量子卫星、光量子计算机、“巢湖一号”卫星……在大湖名城里体验“科技之美”,是激发学生对现代科技文明自豪与向往的重要途径。

以东关老鹅汤、庐江小红头、运漕早点等为代表的环巢湖经典美食,蕴含着环巢湖人民对大自然哲理的认识和理解,是环巢湖人民“乐享生活之美”,创造、享受生活的见证。

柘皋、烔炀、三河等古镇历史悠久,徜徉在青石板铺就的古镇街头,可以让学生充分领略环湖古镇的“徽风皖韵之美”。

以“巢湖三将军”,抗日名将戴安澜、蔡炳炎,革命烈士王再生、李蔚农,科学泰斗杨振宁等为代表的环巢湖优秀儿女,胸怀家国,他们身上闪耀的“家国情怀之美”,是激励学生树立爱国之志的重要精神源泉。

(四)卧牛精神,劳动育人

在巢城,有座卧牛山,相传巢父、许由曾隐居于此,留下了“许由洗耳,巢父牵牛”的传说。卧牛山是环巢文化的重要地标,它表达了人们重视农业,爱惜牛马的朴素感情,是环湖儿女坚毅、勤劳、果敢的精神内核。

以“有巢”“卧牛”等带有鲜明特质的乡土文化标识,来命名学校的楼宇、道路、班级,可以让学生在了解环巢湖历史发展的脉络中增强对家乡发展的认同感,感受巢湖先民们努力建设家园的奋进精神,是对学生劳动意识的一种熏陶和培育。在校园的景观建设中,也可以将先民们辛勤劳动、建设家园的场景融入进来,让学生感受到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是千百年来巢湖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晶。

学校还开展了“卧牛劳动节”“呵护菁莪林”“环保巢湖行”“祖辈的春耕记忆”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各项劳动,并将学生劳动的照片、视频等在校园网上进行展示,将学生参与劳动的感悟汇聚成文字,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

三、五育并举,落地生根

(一)多彩“非遗”,文脉传承

“非遗”文化代表着环巢湖传统文化的高度和厚度。学校以“巢湖树雕画”“庐剧”为研究对象,对“非遗”文化的德育内涵进行了探索与开发。

树雕画根植于巢湖流域的农耕文化,以树根、树皮等为原料,创作题材多以山水、花鸟为主,审美观赏价值较高。学生欣赏树雕作品的过程,就是与传统文化共鸣的过程。树雕画的创作过程,融合了多种创作手法,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环巢湖的艺术家们对树雕画的传承与发展的努力,折射出巢湖人民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树雕画作品中蕴含的创造意识、执着意识、审美意识,对学生品格的塑造有着积极的影响。

庐剧以其独特的乡土唱腔、接地气的曲词和平民化的表演风格,盛行于环巢湖区域。庐剧题材大多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很多庐剧直接取材于百姓的日常生活,其传递的情感与价值观念很容易让普通百姓产生共鸣。庐剧的语言特色也体现着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庐剧的唱腔大多使用当地方言,是对环巢湖水土的依恋和传承。乡土戏曲艺术的校本化开发,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二)生涯规划,榜样引领

环巢湖区域英才辈出,他们身上闪耀的爱国、爱乡的情怀,奋斗、奉献、勇担历史使命的责任意识等优秀品质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榜样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至关重要。乡土英才的生长环境、奋斗历程、成长轨迹对于高中生来说具有直观的借鉴和示范意义,是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的优秀载体。在进行生涯规划教育中,我们进行了以下的实践。

一是学科德育渗透。学科教学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科德育不同于单纯的德育,它具有润物无声的特点。例如,语文课上,教师可以朗读环巢湖地区的名家名作;历史课上,教师可以介绍发生在环巢湖区域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物理课上,教师可以介绍本地的科学家及其科学贡献;政治课上,教师可以结合环巢湖地区的改革与发展历程,感受改革开放的伟大变迁……学科教学的不断渗透,让广大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乡土名人,增强了德育的效果。

二是开发生涯规划校本课程。生涯规划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参与,还可借助家长、社会的力量。校本课程的形式可以多样,如阅读名人传记、专题报告、知识比赛等。通过这些生涯规划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学习,让学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环湖名人的人生风采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进取意识。

三是走访名人故居。环巢湖区域名人故居资源丰富,学校可以按照需要,设计参访线路,实地参观名人故居。例如,学生在参观张治中故居和黄麓师范学校后,对张治中热心办学,造福桑梓的爱教、爱乡情怀,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对他一生爱好和平、追求进步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故居里一幅幅生动的图片、实物等资料,不断激发学生立志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热情。

四是开展“巢湖赤子系列报告”活动。当代环巢湖区域也有许多活跃在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他们学习与奋斗的经历,对现在的学生具有更为强烈的吸引力和示范作用。通过开设“巢湖赤子系列报告”活动,邀请部分优秀人才回乡、回校作报告。各类优秀人才的现场示范,极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生涯规划教育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适当地渗透乡土元素,对于增强学生自我规划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鄉土元素,管理育人

将环巢湖乡土元素融入班级管理、学校管理,融入家校合作,是学校践行“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创举。

巢湖民歌作为优秀的地方性生活技艺和言说艺术,是巢湖人共同的文化认同,与环巢湖人民的生活紧紧交融在一起。利用巢湖民歌分析学生的性格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班干部选拔,是我校对乡土文化与学校教育进行有机结合的创新性尝试。在心理学指导下,通过倾听巢湖民歌初步研判学生性格,可以让班主任更直观地了解学生的个性,提高班主任建设班集体的效率。

德育要关注学生生活的点滴,通过规范学生的生活、行为、习惯,从而锤炼学生的道德品质。学校从学生的一言一行抓起,制订出既有巢湖地域特色,又彰显新时代育人理念的“学生行为习惯八字歌”“学子自省自律六言诗”等日常规范准则。传统道德标准、文化内涵在新时代德育中实现了完美的蝶变。

“家校协同育人”最关键的是家长与学校在育人观上要有高度的共鸣。学校定期开展“最美居巢学子”“陆家河最美家长”等评选表彰活动,以及“菁莪杯”家校育人征文活动,促使家长在生活中为孩子做好表率,以及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和对学校的大力支持。

践行“五育并举”,重在落地,贵在生根。学校在开发乡土元素的过程中,通过课程开发、实践活动等形式把五育融合起来,是很有效的一种形式。

责任编辑:唐丹丹

猜你喜欢

五育巢湖乡土
五育并举,协同育人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Always be gr atef ul
芬芳乡土行
读《乡土中国》后感
春季和夏季巢湖浮游生物群落组成及其动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