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议题式教学助力高中政治课堂

2023-07-17戚德同

新教育·科研 2023年7期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高中政治

戚德同

【摘要】作為新课改先进教学理念的代表,议题式教学不仅是落实活动型教学的引线,也是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课堂中巧妙渗透议题式教学,对凸显教学实效有积极作用。议题式教学契合了政治学科属性,能够更好地助力教学活动的开展,让课堂向着纵横维度延伸和拓展。

【关键词】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课堂助力

教法学法是一个宽泛的概念,筛选教法的过程中,教师要打破自身的认知束缚,通过对新思想的融合、新课标的解读、文本内容的关联等要素的系统梳理,找到教与学的契合点。议题式教学是一种凝聚教法精髓的导学形式,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占据关键位置。所谓议题式教学,是以课标、教材为基础,在对学生认知点和兴趣点有精准把握的基础上明确相关议题,并为议题的呈现、发展提供平台,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研、分析中获得知识,构建认知体系的教学方法。高中政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崭新认知,适时引入议题式教学,帮助学生构建起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让他们在热情洋溢的氛围中积极主动投入到知识探索中,沉浸于知识的海洋中。

一、对标教学理念,突出学科属性

作为教学的标杆和指引,课程标准对课堂的指导价值极大,它是教材设计的依据,是教学和评价的归宿。有了课程标准的指导,教学设计才会向着正确的方向迈进。新课标具有指导性、前瞻性和系统性,是从宏观层面出发,对教学展开指引。教学操作过程中,为了避免设计的盲目性,必须以新课标为指导。《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要引入议题式教学,根据学情选择议题,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推进课堂教学向着纵深维度推进。高中政治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等观念。教学实践中,教师不妨以新课标为导向,从学科属性出发,对教材进行系统化梳理,找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契合点,在议题式教学形式的指导下,展开课堂规划设计。

无论是什么样的教学形式,目标导向必不可少。议题式教学亦是如此,需要目标领航。学习人教高一思想政治必修二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时,教师没有急着讲解、分析具体知识点,也没有直接给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而是给出清晰的目标导向,让学生对知识有宏观的把握。这一课的内容主题是清晰明确的,围绕我国政府,阐述了政府管理与服务的职能,政府履行职能的表现和作用,政府的责任等相关内容。面对既丰富又具体的学习内容,教师先让学生以“我国政府”为议题,对学习内容进行猜测,并让学生在猜测中明晰学习目标。猜测活动本身就是激趣的过程,在学生七嘴八舌的表述中,课堂进入活跃状态。猜测本身是有趣的,要想正确的猜测必须有理有据。这些依据就是学习内容,也是课堂教学所要达成的目标。新课标要求全体学生都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教师给学生提供平台,让他们在目标探索的过程中顺利进入学习轨道。

有了理念的支撑,教学设计才能更具前瞻性。高中思政教材逻辑属性显著,在融合崭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型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提高学科站位,准确理解新课标内涵,抓住议题式教学精髓,以单元目标、课堂目标为导向,在知识的组合重构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为学习目标的达成奠定坚实基础。

二、融通多元情境,对接学生认知

教学实施过程中,将知识呈现出来进行细致分析、讲解,将文本内容完整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是通用教法的典型。采用讲解时的教学方法优势显著,有了教师的分析、讲解和引导,学生能够又快又准地找到学习重难点并迅速突破,教学效率大大提升。但其劣势也比较明显。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他们只是知识的吸纳者,主动学习探知兴趣没有完全得到调动。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是不可取的。学生盲目跟风教师的思路,不可能获得最优化的学习效果,个性认知自然难以彰显。要想攫取最大教学效果,必须充分调动学习主体,对接学生的认知。当学生的认知与教材内容属性之间的距离被缩小,知识或议题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的畏难心理、排斥心理就会消失,课堂导学自然是成功的。成功创设情境,需要教师发挥聪明才智,从独特性、新颖性、灵活性视角出发,展开探索。问题、活动、多媒体都能有效助力情境创设,给学生带来独特的体验。教师要综合考量议题式教学形式特点、学科属性以及学生的学力基础等因素,做出最优化的选择。

议题式教学需要情境的依托和辅助。开启课堂需要鲜活、灵动的话题或素材作为引子。学习“走近国际社会”,这一单元的议题是让学生了解国际社会相关知识点。为了更加精准地引导,拉进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距离,教师播放相关视频资料,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上的演讲着手,引导学生了解联合国大会。单纯的语言介绍并不能给学生带来多少启迪,反而会让他们陷入厌学的深潭中。高中生对习总书记有深厚情感,希望了解更多关于他的动向。教师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对人物的崇拜心理,借助视频播放的形式,给学生带来更直观的感受和体验。在聆听讲话的过程中,学生思维引擎快速启动。同时顺着教师的问题,思考联合国大会的成员国、主席等内容。教学活动的开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但一个好的开头是极其关键的,它是一堂课成功的重要因素。

高中政治学科本身涉及的范畴是极广的,理论性特点较为突出。学习内容虽然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但学生社会经验缺乏,很难快速进入感知状态。教师从学科属性和单元内容出发,结合信息技术资源,将抽象的、复杂的内容以直观化、形象化的方式展示出来,刺激学生感官的同时触发了他们的敏感神经,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逐渐进入感知、思考状态。

三、创优内容主题,彰显时代价值

议题式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便是议题,它是整堂课的线索,起到贯穿教学活动的作用。在议题的衔接下,学习任务逐一完成,将理论知识的解析推向实践操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议题式教学的成功,关键在于确定开展活动的议题。教师就要以议题为教学设计切点,选择议题时,教师要以教材为承载和依托。脱离教材的教学设计犹如一个空壳。思想政治教材是编者们智慧的结晶,在内容主题选择上极具科学性,且教材本身的逻辑建构呈现是非常清晰、鲜明的。如果能够将教学内容以议题化的形式展现出来,不仅能快速完成学习任务,还能让学生产生独特的体验,更好地触碰知识实体。教师不妨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解读,对教学内容进行规划梳理,筛选相关主题。

教材内容涉及的知识较丰富,但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是重点。为了凸显学习重难点,让议题更加科学、形象,教师要进行把脉,从质量着手展开优化。学习“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就是非常好的议题。但在设计过程中,如何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个中心议题展现出来,需要教师进行一番细致入微的摸索。首先教师设计了一个问卷调查,问卷中涉及的内容都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关。从调查结果看,很多学生都不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为了让学生进行有效思考,教师提出议题:人民代表大会是什么?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走进教材。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学生很快解决了议题,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代表等概念的内涵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议题选择,教材是重要参考。在综合考量教材内容、主题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思维起点等问题。特别是高中阶段的学生,其个体差异较为显著。面对学生个体的独特性,教师有理性认知,着重优化文本内容,以教材中主题为基点展开优化设计,为议题的深入拓展奠定了基础,顺利完成了知识点与能力点的接轨。

四、罗列任务清单,激发思辨架构

思想政治知识呈现出系统化,但在具体展示的过程中,知识往往是零碎的。面对教学现状,议题式教学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议题式教学本身有一条主线串联,在议题的呈现和解析中,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学习深化和细化。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一个议题为主线,辅助以具体的任务清单。有了任务清单,学生就有了学习的方向和载体。任务清单并不是将任务一股脑地投放给学生,集中、密集式地投放任务,定然会造成不良后果。教师不妨转换思路,从递进性角度出发,对议题任务进行规划、设计。投放出一个或一组问题,引导学生快速解决。学生解决完问题后,思维的灵活度比较高,这时教师再投放更深层次的问题,思维之间的交互、碰撞让学生格外兴奋,他们很快由表面知识感知进入深度思考状态。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都是相互关联的整体。无论是教学内容、议题,还是相关教学活动、教学任务,它们之间都是相互促进、相互关联的有机体。学习“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教师采用对对碰的游戏引入课堂,让学生根据屏幕中展现的内容选择对应的事物。如身着藏服的喇嘛,对应的物品是哈达;展示新疆的城市图片,对应的是跳舞的小姑娘。面对这一系列有趣的画面,学生的热情被点燃。当学生的情绪得到带动,教师顺势给出第一组任务清单。“面对众多少数民族地区,国家采用了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各少数民族有自己的信仰,国家又是怎样对待他们的这些信仰的?”第一组任务无疑是简单的。接着教师展示第二组任务,“国家为什么要对少数民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信仰自由的政策?效果如何?”在任务的层层推进中,学生逐步完成了对这一课知识的吸收,脑中完成了知识框架搭建。学生的思维发展是由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过程。要想切准学生的认知和思维特点,教师必须关注任务设置层级。让学生在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任务解决过程中触摸知识内核。

从知识的关联属性出发,结合议题式教学本身的特点,罗列相关任务,并以清单的形式进行展示,给学生带来的启发和触动是丰富多元的。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都会进行调研,对学情、教情有更精准的把握。呈现相关任务时,教师没有盲目投放,而是科学规划,以群组的形式逐一展示出来,切准了教学突破点,为学生多重思维的激活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升级实践活动,强化素养引领

议题式教学不仅局限于情境中,它是在情境基础上的拓展延伸,是一种活动教学。议题式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推进离不开“活动”,它是高效教学的“生命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从议题出发,借助多重教学手段,布设趣味化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更好地理解知识点,高效完成学习活动。思想政治课程本身具有灵动属性,其思想教育价值较高,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学科属性决定了教学中教师不能单独采用理论讲解的方式进行。而是要兼顾理论和实践双重特性。在理论引导的基础上,及时给出实践操作的内容,促进知识转化的同时,帮助学生实现能力提升。

实践操作设计要从内容、形式方面展开优化。陈旧的、单一的实践操作很难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致,无法助力高品质课堂构建。如果能结合议题内容,对接学生的现实生活,增加知识的实用价值,学生的参与度自然更高。学习“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教师发现学生对自己拥有的权利非常感兴趣。学习探索过程也格外认真。为了给学生带来更真切的体验,教师设计了一个角色体验活动:我来当“村官”。学生一听说要当官,都兴高采烈,积极主动参与。教师没有给学生安排相应的职位,而是以理论考试的形式,先进行“笔试”,过了“笔试”的学生,再为他们安排面试,用结构化的形式给他们提供场景,让他们解决相关问题。通过这样的一场村委会换届选举事例,学生切实体会到教材知识的重要性,对相关内容的感知度得到提升,文本理论知识在实践运用中得到迁移和内化。学习活动本身就是思维升级的过程,是知识梳理、归纳、加工的过程。教师巧妙设计,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了更深刻的认知,高阶思维在不知不觉中生成。

实践活动设置是为教学目标、核心素养服务的。教师要跳脱出固定思维模式,从“实用性”角度出发,设计任务,以立体、多维、综合的形式展现活动,达成教学目标。辩論赛、情境模拟、调查研究等形式都能有效激活课堂,提升学生认知度。教师要发挥导向作用,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点评,指明思想政治教学航向。

在当前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育教学要冲破思维局限,更好地引领课堂,教师要用现代思想武装课堂,发挥议题式教学优势,让学生在议题、情境、任务的感染下进行知识分类,探究文本价值内涵。议题式教学对学生课堂教学产生的正面导向作用是鲜明的,对学生思想认知的引导尤为显著。高中政治有一定理论深度,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不妨对标教学理念,在议题式教学形式的指导下,融通多元情境,创优内容主题,将任务清单以趣味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升级实践活动,促使学生以积极探索的学习姿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并由小及大地展开思维,完善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

【参考文献】

[1]石文连.议题式教学模式与高中政治大单元教学的融合策略探究[J].教师,2022(29).

[2]常小湃.应用合作学习开展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2(30).

[3]闾建明.自主发展下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策略研究[J].学苑教育,2022(32).

猜你喜欢

议题式教学高中政治
为议题式教学的三种“议”境喝彩
浅析“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运用
高中政治课堂议题式教学探究
拨云见日
议题与实证:指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探索
创新教学模式培育核心素养
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生活化策略分析
浅析如何打造高中政治简约课堂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