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对焦·共善:智联共进改进同步课堂

2023-07-17王宜家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23年7期
关键词:机位麦克风课堂教学

王宜家

建设同步课堂是“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促进教育资源共享,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重要举措。2019年来,笔者所在学校积极响应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建设城乡教育共同体,覆盖所有乡村小学和初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惠面”的号召,至今已分别与三所不同地区的学校建立教育共同体,推动城乡学生同教育同培养。同步课堂的顺利开展需要多方面的协同支持,在同步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遇到一些问题。为了改进同步课堂,笔者分别对参与过同步课堂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问卷的结果,发现存在以下三类问题。一是技术前置型问题:单人声音太小或多人声音太响 ;无法准确点名(对方的学生) ;出现延时状况。这类问题可在上课之前解决。二是内容预设型问题:学生看不到教师布置的任务或练习题;镜头很乱,令人眼花;学生看不到教师的表情或不清楚叫哪个号码。这类问题需要在课堂上解决。三是师生互动型问题:镜头无法及时跟踪到回答问题或展示的学生;学生想要和屏幕对面的同学一起讨论,还存在困难;只展示授课方学生的作品,但听课方学生无法展示作品。这类问题需要通过技术提升来解决。

同步课堂有其特殊性,课堂上如果出现以上问题,不仅不会提高效率,还会浪费时间,分散注意力。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针对课前预设、课中把控、课后提升三个方面的问题,从技术、内容、互动三个角度着手解决,具体阐述如下。

一、技术前置促“智联”

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教学方式,近年来在线授课、网络教学等有了巨大进步。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数字化教学,使“互联网+义务教育”有了更大的突破。但由于在线教育技术应用时间短,在同步课堂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音量过大或过小、教师难以准确点名、画面延时等问题,教师在课前应预先做好相关设置,解决这些问题。

(一)以技发声,辨识调节

对于同步课堂教学而言,保障声音正常无疑是最重要事项之一。双方学校的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在第一时间听清对面传来的声音,及时获得反馈。我们在专门开展同步课堂教学的录播教室上方,安装了多个实时收声麦克风。教师可以对每个麦克风进行不同收声灵敏度的设置。

在刚刚开始同步课堂教学时,笔者发现麦克风距离师生较远。为了让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都能被清晰地听到,只能让麦克风对于声音保持高度敏感。但当学生一起朗读或交流讨论时,传出的声音过大,甚至刺耳,影响上课氛围与效果。如果只调整音响音量会造成效率低下,笔者思考与尝试后发现,可以借助软件调节每个麦克风的收声设置(如图1)。例如,在教师常走动的讲台区域让麦克风收声多一些,在学生讨论较多的座位区域让对应的麦克风收声少一些。

这样就化解了教师单人音量与学生多人音量之间的矛盾,改善了师生在录播教室中的体验感,提高了课堂教学互动频率和效率。

(二)以技联生,协同联动

不论以什么形式上课,课堂都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所以提问环节必不可少。教师在课堂上需要点名,一般会直接点学生的名字或走近学生用手势示意学生。但当学生坐在屏幕后方,教师又不知道学生的名字,如何快速高效点名提问呢?

几位教师经过讨论(考虑学生的执行能力),决定由听课学校制作可以举起来的号码牌,并且是双面的。号码牌的数字大小要适当,可以让授课教师通过屏幕能一眼看到。由于号码牌是双面的,学生不管举的是哪一面都能让授课教师看到。笔者使用此方法显著提高了授课教师在提问环节的课堂效果,让双方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增强了课堂趣味性。

(三)以技现境,技质同步

由于两校间隔较远,加之开展同步课堂教学的同一时间还有其他学校也在使用网络,所以两校同时上课时,画面和声音都有延时现象,网络不畅导致两校无法做到实时同步教学。

网络不畅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教师喊“上课”,授课端的学生都已经坐下了,听课端的学生才站起来。二是教师需要点名时,总要等一会对方学校的学生才有回应。三是对方画面卡顿、突然掉线无法连接,造成学生听课内容不全。

解决网络不畅的问题,教师需要及时联系两校保障同步课堂教学的技术人员。技术人员使用对接调试、网络调整、网线修改等方法,提高网络传输速率。在之后的同步课堂教学正式开展前,技术人员要提前对接调试好双方的设备和网络,避免卡顿等情况再次出现。

二、内容预设强“智联”

解决通过提前预置可以解决的问题之后,还有很多实时交互的问题需要在教学期间解决。例如,学生看不清PPT中的内容,或机位切换混乱无法准确看到教师,或听课端的学生无法读取教师传递过来的信息等。解决上课时由课堂內容产生的问题,方法有三。

(一)形势为先,判断预设

在上课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看到教师的动作、神态,而且需要看到电脑中的内容。在解决声画同步等技术问题之后,笔者发现听课端的学生无法准确了解课中需要完成的任务、练习等。授课方的学生能够投入课堂,但听课方的学生由于不能准确得知教师PPT中的内容,缺乏课堂参与感,产生无聊、厌烦等消极情绪。当课堂教学进展到需要看PPT中的内容时,技术人员或教师应该及时切换显示信号。

我校的录播教室中有一个机位可以直接显示电脑中的内容。当课堂教学进展到需要学生阅读、讨论、练习时,笔者及时将显示信号切换到电脑端,让听课方的学生能看到任务内容,并同时告知听课方学生一条信息:当屏幕从演示文稿变回教师机位时,阅读/讨论/练习结束,准备听课。

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后台技术人员要时刻关注课堂情况,每到学生需要看PPT中的内容时,要立即切换信号。这样,听课方的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度更高,理解更深,能够同授课方的学生一样,沉浸在课堂中。

(二)移步换景,机位预设

教师授课时总会有一些走动,但由于镜头切换依赖的是控制台上的摇杆,手动跟踪时,画面无法精准跟随教师的身影,同时还要兼顾黑板和演示文稿在画面中的呈现,所以在上课时,教师走动频繁容易让后台控制的技术人员手忙脚乱。

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提前预置好各个常用机位。当教师走动时,使用设置好的预置位来快速准确地切换机位,减少教师突然“消失”的情况,尽可能保障课堂教学画面的连续性。

我校录播教室装有四个摄像头,两个装在黑板的位置,用于拍摄学生;另外两个装在教室的后方,用于拍摄教师和黑板等。在管理机位和录播的设备中,有一个功能是“预置”,技术人员或教师可以提前定位好各机位,如黑板位、讲台位、全景等。

这样,减少了负责后台控制的技术人員的工作量。镜头的准确、快速切换使得课堂的画面更清晰,传达的信息更准确。

(三)对焦预见,调动参与

教师在授课时要兼顾两方学生,尤其是要和对方的学生多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容易盯着课堂前方屏幕显现的学生画面,导致对方学生只能看到教师背影,无法精确捕捉互动信息。授课时,教师要有意识地面向镜头,对着镜头做手势与对方学生交流,而不是紧盯屏幕。如果授课教师暂时忘记机位,听课教师要及时提醒,让授课教师面对正确机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师生互动提“智联”

在现有的基础和条件下,问题暴露后被逐一解决,我校的同步课堂教学已能顺利开展了。但是对于一些情况,我们希望今后有更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用来提高同步课堂教学互动效率。如何提高同步课堂教学互动效率,笔者认为可以从机位镜头、师生交互、课堂形式三个方面推进。

(一)齐头并进,自动跟进

虽然之前已经用机位预置的方法解决了大部分教师授课过程中移动而产生的画面问题,但当教师向本校学生提问,或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中展示成果和作品时,画面只能显示教室内整体的情况,当手动控制定位到回答问题的学生时,学生已经回答完毕换另一位学生回答了。笔者希望未来设备有镜头自动识别人像、跟进人像的功能。这样的技术运用到学生回答问题、展示环节,有利于提高课堂互动性,让听课方的学生感受对面学校学生的“温度”。

(二)人机交互,传递反馈

即使对方学校已经用清晰简便的数字牌来作为学生暂时的代号,但在实际使用中,还是会出现“看不清”“太小了”等情况。在我校其他的课堂中,已经能实现学生通过平板电脑进行抢题、回答、上传等操作,能否让两校学生都使用平板电脑,通过网络连接同上一堂课,使用平板电脑抢题、答题,甚至用语音、视频等方式让两校学生参与讨论?希望未来可以实现。

(三)开关联通,交换断流

在一些特定的环节,比如语文最后练字的展示、数学练习题的展示、美术作品的展示等,授课教师只能展示本校学生的作品,导致听课学生只能看,缺乏参与感。为此,横店小学教育集团和湖溪镇后山店小学合力开发了“开关式课堂”,通过控制直播信号来提高课堂效率。此举解决了分组练习和个别提问要兼顾两边学生、费时费力的问题。需要展示时,技术人员可以暂时切断信号,让两方的教师分别展示两方学生的作品,以提高学生参与度,激发兴趣。

综上所述,从课前对麦克风、号码牌、网络速率的设置,到课上显示信号、预置机位的切换和增强教师镜头意识,再到关于同步课堂未来可实现的改进策略,这些都能有效改进同步课堂教学。城乡同步网络教学的学校优化技术,加强保障,可以化解不同地域、不同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在授课过程中,两校的教师创新教与学方式,取长补短,课堂教学品质也得到了有力提升。当然,同步课堂教学依然存在一些还未解决、有待发现的问题,笔者希望未来同步课堂教学更有趣,效率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 崔宇路,余露瑶,张海,等.互动课堂应用现状及使用效果研究——以长春市第五十三中学为例[J].数字教育,2019(5):53-57.

[2] 郭炯,杨丽勤.协同与交互视角下的同步课堂:本质、困境及破解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2020(9):89-95.

[3] 郭哲,张晶.“互联网+”视域下开放式课堂教学改革的困境与破局[J].现代教育技术,2021(8):85-91.

(作者系浙江省平湖市东湖小学教师)

责任编辑:祝元志

猜你喜欢

机位麦克风课堂教学
#你会分享爬楼机位吗?#
附着全钢升降脚手架不同步升降性能研究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机位排布优化方法及应用
机位容量因其数量影响的仿真运行及量化关系研究
Binaural Rendering based on Linear Differential Microphone Array and Ambisonic Reproduction
基于数字麦克风的WIFI语音发射机
麦克风的艺术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麦克风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