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意义引领下的英语读后续写协同性三维量化评价
2023-07-17徐使超
徐使超
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对高考内容改革提出新的要求。自2016年11月起,浙江省高考英语科考试在试卷第二部分增加“读后续写”题型。2020年,山东省高考英语科试题增加“读后续写”题型。2021年,高考英语全国I卷(山东、广东、福建、江苏、湖南、湖北、河北7省使用)增加读后续写题型。现在,读后续写已经成为高中英语教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
根据续写的题型要求,学生应在原有文本的基础上接续写作,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对原有故事情节、语言风格、人物性格等内容进行合理延续。因此,在续写过程中,写作者需要充分理解原文主题,在此基础上拓展延伸,以保持续写部分与原文的连贯一致。读后续写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本文主要运用语料库工具对读后续写语篇的原文与学生续作进行主题意义相关的量化分析,并辅之以写作方法的指导。
一、主题意义的价值与作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教学应当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其关键在于针对语篇类型,为学生创设语言运用的主题语境提供语言支持。主题是围绕某一话语实体展开的话题类别。在语言学习中,它是学习内容的范畴化,包括主题语境、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和价值取向,是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中心思想。基于主题意义的英语教学,有利于将内容与语言学习结合起来。主题语境不仅规约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学习范畴,还为语言学习提供意义语境,并有机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主题意义对于教学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1)主题探究为学习提供了主要兴趣点和动力来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2)语言成为学生所学主题内容的媒介或工具,融合主题意义的内容能够减少单纯学习语言而产生的枯燥感;(3)探究主题意义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语篇有更准确、更深刻的把握;(4)在基于主题意义的英语教学中,由于学生学习的语篇和参与的活动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主题相关语言内容的共现、重现概率更大,学生语言学习效能加强;(5)主题意义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积累知识、经验,启迪智慧。
二、读后续写的主题意义协同
读后续写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续写内容与所给原文在主题意义层面的协同一致。协同是读后续写的内在需求,主题意义的协同则是其中的重要构成。
(一)读后续写的主题协同需求
王初明提出了英语学习的“续论”观,认为“语言是通过续学会的”,语言学习是“互动—协同—拉平”的过程。其中,协同是指所产出的语言与所理解的语言趋于一致,是语言输出向语言输入看齐,是由低向高拉平,缩小差距[5]。读后续写中,学习者语言能力的提升来自学习者与语言对象(人或物)之间的互动协同。
在浙江省高考评分中,评分员应首先考虑续写与短文和段落开头语的融洽程度。山东高考将考生续写部分与所给短文及段落开头语的衔接程度作为考查重点之一。综上所述,无论是日常写作还是考试评价,续写的关键在于协同。
读后续写过程中,影响续文与原文协同的因素很多,主题是其中的重要部分。语篇的主题性是读后续写语篇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读后续写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阅读与写作能力,而无论是语篇阅读抑或写作,主题意义都是其中至关重要的因素。阅读中激活主题相关知识、领悟主旨,写作中用英语描写叙述相关主题,是英语语言学习理解和应用实践的关键能力。读后续写以主题意义的探究为核心,通过主题性探究学习,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为一体。因此,学生应在接续写作中,在理解语篇主题的基础上,延续语篇主题,甚至是升华语篇的主题意义。
(二)读后续写的主题协同失误
近年来,众多研究认为,学生读后续写经常出现主题表达不清、描写不足的问题,如续写主题与原文不一致、主题定位不清晰或主题描写不集中。为何出现不聚焦的问题,有学者认为读后续写是完整表达文章主题的过程,而学生缺乏基于原文主题平衡人物、情节、情感等各要素和关键信息节点的能力。
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学生在读后续写中的主题协同失误,已然成为当前读后续写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该问题不仅体现在续写主题与原文的不一致上,还包括续写主题集中度不足的现象,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对原文主题意义的轻视及理解錯误。
因此,针对语篇主题意义协同性的有效评价研究,已成为读后续写教学研究的重点。
三、文本主题意义的计量分析
本文的主题协同量化分析主要通过软件QUITA及LancsBox进行。QUITA(Quantitative Index Text Analyser)由捷克语言学家Kubát等设计。根据计量语言学相关理论,它能够对文本的词长、点(语篇词汇频率与词汇序列的交点)、主题集中度(文本专注主题词的程度)、文本活动度(语篇中动词在动词形容词总和中的占比)、动词间距(语篇中动词对间隔的平均词符数)等文本特征进行量化处理。
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社会科学语料库方法研究中心(Centre for Corpus Approaches to Social Science,CASS)布热齐纳教授团队研发的开放应用软件LancsBox能够实现AntConc等传统语料库工具具备的语境共现、关键词计算等功能,具有搭配数据可视化呈现的价值。
借助QUITA及LancsBox软件,使用者可通过主题词、主题特点、主题搭配的分析功能开展语篇主题相关量化分析。
(一)主题词的量化分析
主题词是反映语篇主题特点较为直接的语言内容。本文所述主题词计算围绕秩频分布与参照语料库对比计算展开。
1.运用秩频分布获得主题词
词的秩频分布指将文本中的每个词(型符)按照次数降序排列,从1到(指语篇词类总数)的顺序依次编号,每个频序对应一个频次值 ()。其中,点是词序与词频相等或接近的分界阈值。计量语言学概念中的主题词是频序小于的实词,次主题词为频序小于2的实词,可通过QUITA计算获得。以2017年浙江省高考读后续写原文为例,根据该语篇的词频统计,<的主題词为Mac,而<2的次主题词为wolf。
2.运用参照语料库对比获得主题词
参照语料库对比方法是通过观察语料库与参照语料库对比计算获得词汇的超频使用情况,计算取得语篇的主题词。该方法需要一个较大的参照语料库,本文以布朗语料库为参照语料库。运用log检验或卡方检验计算两个语料库中出现频次存在明显差异的词汇即为主题词。借助LancsBox,教师可下载语料库并通过KWIC子模块对文本进行主题词计算。以2017年浙江高考读后续写语篇为例,Mac的对数似然率为127.73,wolf为64.685,bike为47.904,dog为34.861。
(二)主题风格的量化分析
主题词反映文本在主题内容上较为明显的特征,主题风格的量化分析能够反映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对于主题相关内容的表述特点。在此方面,QUITA软件的主题集中度计算聚焦文本主题词的应用特点,反映主题相关的语篇风格特征。
运用QUITA软件,使用者可计算语篇主题集中度与次主题集中度。主题集中度被解释为作者或说话者密集交流某个主题的努力,反映文本专注某个主题的程度,也能够从内容上反映文本主题风格。该数值越高,文本就越可能专注某个主题。设点之前的任意实词的频序为,其频次为 ()。该词的主题性,为其频次与权重-之积除以点之前所有词的权重之和与最大频次即 (1)之积。
对比与2之前全部主题词的主题性求和,可得到文本的主题集中度与次主题集中度。以2017年6月浙江高考读后续写语篇为例,文本主题词为Mac,主题集中度为0.08;次主题词为wolf,次主题集中度为0.01。
(三)主题语境的量化分析
语境是话语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特征。语料库通过词汇、短语以及一些句法结构的量化数据,以“点—线—面”的方式拓展呈现文本语境化的特点。笔者尝试运用语料库软件,通过对主题相关搭配的量化分析,实现读后续写文本在主题语境层面的协同性量化分析。
借助LancsBox软件对文本主题语境进行量化分析,不仅能够通过检验、检验、互信息计算等方式分析词汇搭配,还能够进行搭配网络的可视化呈现,以更直观的方式向学生呈现主题的搭配语境。
以2017年浙江高考读后续写语篇为例,笔者使用检验分析词汇搭配。由于文本讨论的语料库较小,所以设置筛选值大于或等于3、搭配频率大于或等于2、词汇距离小于或等于5的词汇,最后选择需要检索的主题词和关键词Mac、wolf,即可获得搭配关系网络图与数据列表。网络图以节点形式表示节点词的搭配词,以边的长短表示搭配强度(如图1)。与该语篇中的主题词Mac搭配较为紧密的词汇为heard,与wolf一词搭配紧密的词汇是catching,以上两个单词分别体现主题人物Mac与故事中的重要角色wolf出现频率较高的行为——“听”和“追赶”。
LancsBox能够对大容量语料库进行搭配检索,为学习者提供参考语境。以图2为例,笔者运用自建语料库(包含《西顿动物故事》等55部虚构类文学作品,共计600万词符)通过LancsBox的Graphcoll子模块检索可获得wolf和wolves在动物故事中的常用搭配,如howl、heading、gaunt、pursue、vulture等,亦可对学生续写的语境创作有所帮助。
四、读后续写主题意义协同性评价实践
本文设计了主题词协同性评价—主题特点协同性评价—主题语境协同性评价的读后续写主题协同性的三维评价方法,并讨论其在高中读后续写教学实践中的应用。2017年浙江高考读后续写试题以第三人称视角讲述了作者Mac乘坐汽车前往阿拉斯加的路上遇到野狼袭击的经历。
教学前,教师让学生依据原文以及段落首句进行限时续写,之后针对续写语篇的主题意义表达协同性进行评价教学。评价过程围绕词汇、特点、语境,依据语料分析—对比评价—原因探究—思考改进的过程展开。
(一)分析主题特性
在分析主题词是否协同的过程中,运用软件统计续写原文与学生作文文本的主题词,比较二者存在的差异,分析原因并思考改进方法。对2017年浙江高考读后续写试题进行秩频分析,我们所得主题词为Mac、wolf。接着,以班级学生撰写的4份续写语篇为例,运用QUITA和LancsBox分析语篇的主题词以及主题频率特点(见表1),再运用LancsBox查看学生作文中的主题词搭配(如图3)。
(二)对比评价差异
借助语言计量分析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对原文与续写进行自主对比和评价。实施计算机分析辅助教学之初,学生对于读后续写的量化分析尚不熟悉,此时教师可依据主题词—主题频率—主题语境的顺序引导学生开展对续写与原文主题意义协同性的讨论。
对于2017年6月高考读后续写语篇的续写评价,学生由易观察的主题词对比入手,首先思考续写的主题词与原文是否协同,是否使用了相同的主题词。如学生作文1、3,其秩频分析所得主题词即与原文存在较大的差异,wolf既不是主题词,又不是次主题词,而通过LancsBox计算其关键词,wolf的关键性排序同样靠后,说明学生作文1、3在主题意义协同性上存在较大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比词汇的主题频率。事实上,主题频率差异是主题词产生差异的原因,主题词与原文存在协同失误,主题频率肯定有所偏差。但是,即使主题词与原文一致,其使用频率也可能存在與原文未能保持一致的问题。以学生作文为例,作文1、3的主题集中度较低,文本叙事重心不够突出;作文2即使主题词与原文基本一致,但是其主题词Mac的主题集中度略低于原文,也说明续写作文没有在主题词的使用频率上与原文进行较好的协同互动。
最后,学生应对续写与原文的主题语境进行对比,主题语境的协同是实现主题词、主题频率协同的有效路径。就主题词的相关搭配而言,学生在语言数据,尤其是可视化的搭配网络辅助下,能够发现续写与原文在搭配词汇使用中的差异,原文主题词Mac多次搭配动词heard,另一主题词wolf搭配动词catching,而以上两个搭配词在学生的4篇续写作文中均没有得到呈现。因此,从主题搭配使用看,学生没有很好地运用读后续写原文所给相关语境,其写作中的主题语境协同存在失误。
(三)探究协同关键
学生在数据的帮助下,能够更直接、明确地发现续写作文在主题意义互动协同上存在的不足。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读后续写语言计量评价成果,实现反拨读后续写学习的作用,教师应在评价时引导学生探究主题意义互动协同出现差异的原因,讨论续写改进的有效路径。
在本文所述的主题意义协同性评价中,笔者在学生对比评价续写与原文的差异后,引导他们分析作文1、2中主题词与原文出现偏差、主题频率与原文差异较大的原因。通过自主讨论,学生发现出现问题的原因在于写作中主题词的使用不够频繁。进一步思考后,学生发现读后续写中主题词偏差、主题频率偏低,与续写审题过程中阅读不到位、思考不充分有着密切的联系。续写与原文的主题意义协同失误源自阅读过程中对文本主题的理解不足。
在主题语境的呈现方面,学生通过讨论认为续写中对于主题相关搭配的轻视乃至忽视是主题语境与原文出现协同失误的根本原因,合理利用原文中的词汇搭配是实现读后续写主题性协同的有效途径。借助以自建语料库为基础的语境检索,学生能够在续写过程中进行更为地道、有效的语言输出。
为此,在教学中,笔者通过读后续写主题意义协同性评价表(见表2)为学生设计开展学习探究的教学支架。
五、结语
在读后续写中实现主题协同,不仅要在续写中合理呈现主题,更在于审题过程中准确领悟主题。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主题意义不仅体现在写作中,文本阅读与理解更离不开对主题意义的领悟,语料库工具的应用则有助于学生在语篇阅读中领悟主题,在语篇续写中呈现主题。
当前运用语料库工具进行读后续写语篇主题词分析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按照读后续写题型设计要求,学生需要根据所给两个段落的首句进行续写。段落首句的内容对于续写主题走向有明显的影响与作用。其次,语篇中词汇所处的位置对于语篇的主题也有一定的影响。通常情况下,语篇的首尾段、段落首尾句中出现的词汇更为关键,对于主题的判断会存在一定的作用。现在,语料库工具在量化分析语篇主题过程中难以将以上因素进行合理处置,如何运用数字化技术更好地辅助教师的读后续写教学有待进一步探索。
注:本文系2022年浙江省教育信息化研究专项课题“主题意义引领下的‘人工智能+’单元词汇教学实践研究”(立项编号:2022ETC0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梅德明,王蔷.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 程晓堂.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教学理念与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10):1-7.
[3] 程晓堂.核心素养下的英语教学理念与实践[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21:55-56.
[4] 王初明.读后续写——提高外语学习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J].外语界,2012(5):2-7.
[5] 王初明.学相伴 用相随——外语学习的学伴用随原则[J].中国外语,2009(5):53-59.
[6] 王敏,王初明.读后续写的协同效应[J].现代外语,2014(4): 501-512.
[7] 汪飞洋,张春青.2016年10月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测试任务和例文分析[J].英语学习,2017(3):59-62.
[8] 张贵福,孙丙华,赵中兰.鲁浙高考英语读后续写题型分析、命题趋势及教学策略[J].基础外语教育,2021(4):90-96.
[9] 陈康.教师视角下读后续写的质量评价标准探析[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2(3):61-65.
[10]王蔷,胡亚琳,陈则航,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英语学科能力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6,64.
[11][13]袁晓,杨志.基于主题意义的读后续写策略探究[J].中小学教学研究,2021(6):83-87.
[12]孙旭.提升协同效应的读后续写教学探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1(10):6-10.
[14]林小燕.以主題意义为核心的读后续写教学实践[J].教学月刊·中学版(外语教学),2022(5):55-58.
[15]吕萌.主题视角下的读后续写教学[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9(2):7-12.
[16]KUBáT M, MALTACH V, CECH R. Quantitative Index Text Analyser (QUITA)[J]. Glottometrics,2014:27.
[17]BREZINA V, MCENERY T, WATTAM S. Collocations in Context: A New Perspective on Collocation Network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rpus Linguistics,2015(20): 139-173.
[18]许家金.语料库与话语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8-9.
[19]刘海涛.计量语言学导论[M].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7:134-135.
(作者系浙江省海宁市高级中学教师)
责任编辑:孙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