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字媒体艺术和影视创作的融合
2023-07-17赵宛钰
赵宛钰
摘要:当下,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的融合犹如一颗光辉的新星,照亮了艺术创作的新航线。科技的力量使创作者能够以更加生动、精彩的方式展现自己的创作思想,赋予观众更加豐富的观感体验。同时,艺术家在数字媒体艺术的熏陶下,也得以拓宽视野、创新思维,为影视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深入研究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的融合,不仅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艺术与科技的交融,也有助于人们重新审视影视创作流程,从而提升影视作品的整体质量。无疑,这是艺术与科技互动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推动影视行业不断前进的重要动力。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 影视创作 融合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3)12-0164-05
影视艺术,作为叙事性作品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它的诞生、发展与进步,都离不开科技的推动。而数字媒体艺术的出现,无疑为影视创作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从最初的特效技术,到后期的音效处理,再到如今的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数字媒体艺术一直是影视创作的重要工具和助力。不仅如此,随着技术的进步,数字媒体艺术也越来越多地影响着影视的创作思路和叙事方式。而数字媒体艺术和影视创作的融合,是艺术与科技交融的一次深度体现,也是影视创作历史上的一次重要革新,这种融合不仅拓宽了影视创作的边界,提升了影视作品的艺术性,也满足了现代观众对于高品质影视体验的需求。
一、数字媒体艺术和影视创作的融合价值
在科技的推动下,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的融合正在为艺术创新、观众体验以及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从而显现出巨大的价值。
首先,从艺术创新的角度看,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的融合是艺术与科技交汇的重要表现,它突破了传统影视创作的局限,引入了一种全新的表现方式和观念,打破了艺术与科技的界限,使得艺术在科技的助力下得以更好地发展和进步。数字媒体艺术的运用,如计算机图形设计、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不仅拓宽了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增加了影视作品的艺术深度,为艺术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其次,从观众体验的角度来看,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的融合提升了影视作品的观赏价值和体验感。通过数字技术,影视作品能够构造更为震撼的视觉效果,提供更丰富的感官体验,满足现代观众对于艺术享受的更高追求。同时,数字技术还提供了个性化和互动性的体验方式,使观众能够参与到影视作品的创作和解读过程中,这种参与感和互动性,无疑提升了观众的观影满意度和艺术体验。
最后,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的融合是响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手段。在数字时代,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充满了数字元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影视创作也需要进行数字化转型,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而数字媒体艺术的引入,不仅提升了影视作品的科技含量,也为影视创作的社会价值提供了新的定义。
二、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的融合形式
(一)特殊性融合
特殊性融合是指数字媒体艺术在影视创作中的应用,其常常用于构建一些特殊的视觉效果,创造出传统影视技术难以实现的场景或角色,以此来增强影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观赏价值,这种融合形式往往体现在科幻电影、动画电影、魔幻电影等类型的影视作品中。
其一,特殊性融合在科幻电影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在这类影视作品中,数字媒体艺术经常被用来构建奇幻的宇宙景象,制造出超越现实的科技产品,甚至塑造出前所未有的生物形态。
其二,动画电影是特殊性融合的又一主要表现形式。在动画创作中,数字媒体艺术的融入使得动画角色更加丰富多彩,情感表现更加丰满,让动画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数字技术能够将动画角色塑造得鲜活生动、情感丰富,同时在视觉上也达到惊人的效果。此外,特殊性融合也常见于魔幻电影的创作中。在这类影片中,数字媒体艺术被用来构建出奇幻的世界,创造出各种超自然的魔法效果,从而增强影片的艺术魅力。
(二)补充性融合
补充性融合是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融合的另一种重要形式,在这种融合方式中,数字媒体艺术常常起到补充、完善甚至提升传统影视创作的作用,它在叙事、场景构建、人物塑造等方面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在叙事方式上,补充性融合为影视创作提供了新的选择。数字媒体艺术可以帮助创作人员探索非线性叙事、多视角叙事等创新叙事方式,使得影视作品在叙述结构上更加丰富和多元;在场景构建上,补充性融合也起到了关键作用。数字媒体艺术可以帮助影视创作人员创造出传统拍摄手段难以构建的场景,无论是浩渺的宇宙空间、奇幻的异世界,还是微观的细胞世界,都可以通过数字媒体艺术实现。此外,数字技术还可以在后期制作阶段对拍摄素材进行优化和修饰,以提升作品的整体观感;在人物塑造方面,补充性融合通过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等技术,可以使创作者塑造出更具特色和动态性的角色形象,进一步丰富影视作品的人物描绘。例如,通过动态捕捉技术,创作者可以捕捉到演员的细微表情和动作,将这些数据应用到数字角色上,从而使角色的表现更加真实生动。
(三)创造性融合
创造性融合首先表现在艺术理念上。数字媒体艺术的出现,本身就是对传统艺术观念的颠覆和挑战,它强调参与、互动、体验等元素,这种理念在影视创作中的应用,使得影视作品不再仅仅是被动地叙述和展示,而是能够引发观众的主动参与和情感共鸣。
其次,创造性融合在技术上实现了突破。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的深度融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技术革新,例如,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创造出全新的观影体验,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影片中的世界;再如,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创作者可以精准地了解和满足观众的需求,从而提升作品的观赏价值。
最后,创造性融合在表现手法上独树一帜。数字媒体艺术的视觉语言,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强大的表现力,为影视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例如,影片中的特效场景,可以通过数字媒体艺术的手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视觉效果;影片的剧情发展,也可以借助于数字媒体艺术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融入影片的世界。
三、数字媒体艺术和影视创作的融合方略
(一)注重观众的观感体验
第一,影视创作需要借助数字媒体艺术的手段,创新传统的叙事方式,提升观众的观感体验。影视创作在借助数字媒体艺术的过程中,具有巨大的创新潜力。通过摒弃一部分传统的叙事手段,引入新的叙述结构和方式,影视作品能够在视觉和听觉上给观众更多的新鲜感和惊喜。一方面,利用数字技术,可以塑造出更为真实的环境,更为立体的人物,更为精细的细节,使观众仿佛置身于影片的世界之中,这是传统技术难以做到的,这种逼真的视觉效果,无疑会提升观众的观影体验,使观众对作品产生更深的共鸣。另一方面,数字媒体艺术具有强大的互动性,这使得影视作品有了更多的可能性。通过新颖的观影方式,比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观众不再是被动接受者,而是可以积极参与到影片的观看过程中来。这种参与感不仅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更有沉浸感,更能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观众的参与,也可以为影片创作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间,使影视作品有了更多的创新可能性。例如,近年来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就充分展示了这一点。电影借助先进的数字媒体技术,创造出了逼真的宇宙环境,给观众带来了震撼的视觉效果,也使得中国的科幻电影在视觉效果上达到了国际水平。此外,电影中的人物塑造和情节设计,也都力求在情感上打动观众,形成深度的观感体验。
第二,影视创作需要深入理解观众的需求和期望,根据这些需求和期望调整作品的创作方向和内容。对于影视创作来说,深入理解并满足观众的需求和期望,是其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在数字化的时代,影视创作可以借助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以更为精准和全面的方式了解观众的需求。这种理解不仅包括观众对作品的主题、类型、角色设定等内容层面的喜好,也包括观众对作品的叙述方式、节奏、视听风格等表现形式的期望。
举例来说,大数据可以帮助影视创作者把握观众的观影习惯,比如观众最喜欢的播放时间、观看频率等;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分析观众对不同影片的评价和反馈,理解观众对什么类型的作品有更高的评价和更大的需求,这些信息对于影视创作者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创作依据。基于这些信息,影视创作者可以根据观众的需求和期望,调整创作方向和内容,制作出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作品,这不仅可以提高作品的观众接纳度,也可以使作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占据优势。因此,借助数字媒体艺术的力量,理解并满足观众的需求,是影视创作成功的关键。
(二)助推本质和审美意义上的融合
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的融合并不仅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需要在本质和审美意义上取得突破。在全球化的数字时代,影视创作需要找到新的方法和视角,既能体现艺术的本质,又能满足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本质上,艺术是人类对生活、自然、社会、文化的理解和反映,是对生命的敬畏和探索。在此基础上,影视作品需将数字媒体艺术的力量与其核心的叙事、情感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打造出具有深度和内涵的作品。数字媒体艺术为影视作品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和无限可能性。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三维立体技术(3D)、大数据和人工智能(AI)等,可以将现实世界的细节更真实地再现,可以创造出迥异于现实的奇幻世界,也可以为影视作品的叙事和表达提供新的可能。
然而,技术的运用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影视作品在借助新媒体技术的同时,必须坚守艺术的本质,要用这些技术工具来深化主题,加强情感传达,塑造生动鲜明的角色,讲述吸引人的故事,表达对生活、自然、社会、文化的独特理解和反思。只有这样,作品才能够在绚丽的技术面前保持其深度和内涵,真正实现艺术与科技的有机融合。以中国影视作品为例,近年来有许多作品在这方面做出努力。电影《长津湖》利用了现代数字技术,如CGI,创造出逼真的场景,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其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士兵的勇敢。这些技术的运用没有破坏作品的艺术本质,反而为表达作品的主题提供了更强大的手段。
在审美意义上,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的融合,可以通过丰富的视觉效果,创新的叙述方式,提升作品的审美价值,满足观众日益提高的审美需求。在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的融合中,技术的应用不仅为观众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视觉效果,更为创作者带来了更大的艺术自由度,使创作者可以跳脱出传统的创作束缚,自由地创造和想象。《琅琊榜》中独特的美学风格并不仅仅停留在视觉效果上,更进一步影响了剧本的构思、角色的塑造以及故事的叙述方式,这种精致的视觉审美和丰富的故事内容相互补充,形成了一种新的审美体验,使作品的艺术价值得以提升。同时,《琅琊榜》也向观众展示了如何通过深入挖掘和利用数字媒体艺术的力量,来满足现代观众对于更高审美价值的追求。在当今这个视觉文化高度发达的时代,观众对于影视作品的要求已经远远超过了表面的视觉效果,观众更希望在作品中看到真实、深刻的情感表达,以及对人性、社会的深入探讨。因此,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的融合,应当在提升作品视觉效果的同时,注重作品的情感深度和社会价值,这样才能真正满足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三)实现人文精神及内涵的融合
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的融合,意味着艺术创作的多元化,它不仅擴展了艺术的表现形式,同时也为人文精神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具体来说,科技的应用能够为影视创作提供丰富多元的表现手法,而影视作品在传达人文精神、内涵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科技手段,更为生动、深入地展现作品的主题,引发观众的共鸣。换言之,科技与人文的融合,实际上是影视创作实现其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
在融合的过程中,人们不能忽视观众的角色。观众不再是被动接收信息的对象,而是参与者,甚至是创作者。观众的反馈、互动、分享,都可能影响到影视作品的内容、形式、传播方式。这种参与性和互动性,使得影视创作更为丰富、活跃、生动,同时也让观众能够在享受艺术的同时,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和内涵。以中国影视作品《人民的名义》为例,这部电视剧深入剖析了社会的现实问题,展示了人性的光明和黑暗,让观众在欣赏的同时,对社会现象、道德伦理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反思。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作品在视听效果上大幅提升,作品充分地体现了人文精神和内涵,得到了观众的广泛认同。
(四)跨领域合作
在数字媒体艺术和影视创作融合的过程中,跨领域合作是一种有效的推动方式,这种合作方式可以汇聚不同领域的创新思维,推动各自领域的创新,并开启全新的可能性。
首先,跨领域合作可以打破现有的框架束缚,引入新的视角和想法。在影视创作领域,叙事手法和视觉效果的突破是永恒的课题。在这过程中,数字媒体艺术带来的视觉新奇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为影视创作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比如,借助于数字技术,影视创作者能够探索更为复杂的叙事结构,模拟超现实的视觉效果,甚至创造出全新的视听体验。而这些,正是传统影视技术难以达到的。反之,数字媒体艺术家从影视创作者那里也能获益良多。影视作为一种古老而成熟的艺术形式,在人物塑造、情节设计、主题深挖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方法,这些是数字媒体艺术家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将这些影视叙事手法和人文内涵融入数字媒体艺术中,可以使其作品更有深度,更具观看价值。所以,跨领域合作不仅打破了各领域的边界,也拓宽了创作视角,激发出了更多的创新思维。
其次,跨领域合作能促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视制作中,无论是在影像捕捉、剪辑、特效制作还是色彩调整等环节,都对技术提出了高度专业和精准的需求。这些需求促使科技持续创新,以满足影视制作的更高要求。例如,高清、4K、8K甚至更高分辨率的影像捕捉技术,更为精细和真实的动态捕捉和虚拟人物制作技术,更为强大和灵活的剪辑和特效制作软件,都是在影视制作的推动下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同时,影视创作对技术的需求和应用也帮助技术在更广泛的领域中得到了推广和应用。例如,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最早是为影视特效制作而开发的,但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游戏、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人工智能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也推动了人工智能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的发展。因此,跨领域合作在推动技术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最后,跨领域合作还可以推动影视和数字媒体艺术的产业融合。影视和数字媒体艺术的融合,具体表现在内容创作、技术研发、市场推广等多个方面。例如,在技术研发方面,影视和数字媒体艺术的产业可以共享技术研发资源,共同推动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在市场推广方面,影视和数字媒体艺术可以共享市场推广资源,共同开辟新的市场空间,如网络平台、社交媒体等。这种产业融合不仅可以提高产业的效率,降低产业的运营成本,而且可以增加产业的活力,拓宽产业的市场空间。同时,这种融合也可以推动影视和数字媒体艺术的创新,创造更多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
(五)借鉴经验并吸取教训
在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的融合过程中,借鉴经验并吸取教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这一方面是指借鉴过往成功作品的创作经验,理解并学习其成功的元素与方法;另一方面也是对于过去失败的创作实践进行反思,吸取其中的教训,避免在未来的创作过程中重复同样的错误。
影视创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剧本创作、拍摄制作、后期编辑等多个环节。这种经验借鉴和教训吸取的过程,是一个自我迭代和提升的过程。通过对历史创作的分析和反思,创作者可以逐步优化创作策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例如,在剧本创作中,创作者可以从成功的剧本中学习如何构建紧张而有吸引力的剧情;在拍摄制作中,拍摄者可以观察和理解他人如何通过镜头语言和视觉效果来强化故事的主题;在后期编辑环节,编辑人员可以借鉴他人运用音效、特效、剪辑节奏的手法,使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同时,每一次创作都是对自我表达能力的锻炼和提升,每一次失败都是对自身不足的揭示。只有深入理解并接受这些失败,吸取其中的教训,才能避免重蹈覆辙,使得自己的创作在未来更为成熟和深入。这种以失败为鉴,不断修正和完善自我的态度,是影视创作者的必需素质,也是艺术家在创作道路上成长的重要步骤。
此外,借鉴经验并吸取教训也需要创作者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够从过去的创作实践中抽象出普适的原则和方法,而不是简单模仿和复制。这既需要创作者对过去的创作实践进行深入研究,也需要创作者具备创新思维,能够在理解和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突破。
四、结语
总而言之,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的融合,已然成了当今艺术创新和科技进步的一个显著标志,这种融合带来了视觉效果、叙事方式等方面的变革,更重要的是它让人们得以从新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并探索人类生活、社会现象和人性真谛。同时,这种融合也对影视创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即在利用数字媒体技术的同时,该如何保持和传递艺术的人文精神、如何在科技和艺术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在吸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突破,这些问题还需影视创作者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關夷君,邵长顺.浅析数字媒体技术在影视艺术创作中的应用[J].艺术教育,2022(08):144-147.
[2]于小起.当代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的深度融合[J].戏剧之家,2021(20):144-145.
[3]廖美华.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的融合性研究[J].戏剧之家,2021(10):145-146.
[4]付梦远,王楠.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数字媒体艺术创作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3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