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以来中国农村题材电影中的文化奇观构建

2023-07-17汤继鹏

艺术评鉴 2023年12期
关键词:价值观念

汤继鹏

摘要:中国农村题材电影中天然蕴含的文化奇观源自传统农耕文明所孕育的深厚历史积淀、丰富文化内涵和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奇观的构建不仅要考虑其传达文化信息的功能,还需要注重视觉呈现和表达方式的美学性。农村题材电影通过其对乡村景貌的精准还原与对民俗习惯、传统仪式及集体意识形态的深刻阐述,彰显了农村社会的价值观与生存模式,并深入探究了现代化进程对农村文化的演变所带来的影响与转变。这些电影作品以其艺术性表达和情感的共鸣,将观众带入多层次的思考,拓展了对农村社会的认知,构筑了一个复杂而多维的文化奇观,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与多层次的共同记忆建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关键词:农村题材电影  文化奇观  价值观念  文化变革  民族记忆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3)12-0149-05

电影奇观化强调电影作为视觉媒介的独特性和艺术表现力,鼓励电影创作者通过创造视觉上的奇观效果来提升电影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体验。这一点从百年前的早期电影《月球旅行记》便可以一探究竟。“他采取的风格使他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的史诗式的、充满魅力与幻想的世界。他的影片,特别是手工染色的影片,在电影尚未成熟的时期里,代表着一个惊奇的孩子眼中所看到的一個充满科学奇迹的世界。”自《月球旅行记》(1902年)、《2001太空漫游》(1968年)、《侏罗纪公园》(1993年)至《阿凡达》(2009年),观众对于纯粹的视觉奇观已经产生一定程度的麻痹感,其对特效和视觉效果也变得更加挑剔。电影艺术因此在逐步演变,从视觉奇观向文化奇观转移,这一趋势可视为对观众需求和社会演变的回应,是观众审美观念的进化以及电影创作者对于文化传播的崭新认知所驱使的结果。

一、在农村沃土上筑构的文化奇观

在奇观电影中,文化始终贯穿其中。叙事常常只是对事件的呈现,奇观则侧重于场景的铺陈和空间的展示。后现代进入了一个空间的世界,时间弱化,空间突出。奇观电影注重场景,引领人们进入了对后现代社会空间的研究。中国农村题材电影的开山之作《狂流》(编剧:夏衍,导演:程步高)是第一部深刻反映农村现实生活、探讨农村贫富差距的电影。这时的作品,如《春蚕》《盐潮》《黄金谷》《到西北去》《路柳墙花》《小玩意》等都成为管窥中国30年代农村样貌的珍贵影像资料。而直到后来,在中国电影产业的不断迭代发展过程中,伴随着电影制作技术的日益提升和改革开放后文化交流的深入加强,电影市场开始涌现出一批以农村题材为基调,具有文化代表性的经典之作。其中,第五代导演创作的作品如《活着》《喜盈门》《红高粱》等,成了引人注目的范例。这些电影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深刻触及观众的内心,同时也通过复杂而深邃的叙事结构,以及生动而真实的农村生活场景,向观众呈现出了农村社会的多层面现实与内涵。

自新时期以来,中国农村题材电影以其对农村自然环境、乡土面貌以及日常生活场景的精细描绘,成功进行了农村社会空间景观和时间观念的再构建。这一再构建不仅呈现了农村社会对自然环境和传统生活方式的深度追溯和重新思考,同时也深刻揭示了农村社会时间和空间的蜕变与变迁。这些电影作品通过细致入微的镜头语言和导演的艺术构思,勾勒出一个全面而多层次的农村社会图景,构建出农村文化景观的地域特色、厚重历史以及文化符号多样性的集合。

表象即形象,是指事物外观化的存在,而表象奇观则类似于“视觉刺点”。所谓视觉刺点,它是根植于被摄对象的“神气”,借助观看者的“顿悟”而获得的主观性投射的产物。正因此,农村的经济发展、社会变革、人口流动等都会在农村文化中产生独特的表象奇观,映射出社会的多样性和动态性。这些独特的表现奇观为影片奇观提供了独特的视觉刺激和观赏价值。在陈凯歌导演的作品《黄土地》中,他运用镜头的独特视角深入勾勒了黄土高原的地貌与农田景象,通过视觉呈现巧妙展示了农村广袤而贫瘠的特征。这些场景的精心铺陈与构建营造出一种独特的空间感,将观众引领至陕北农村文化的奇妙境域之中。导演巧妙地运用摄影技巧,以细腻的光影交织和景深控制,加上突破性的不规则构图,将黄土地的起伏纹理和质朴的人文景观表现得淋漓尽致,镜头所呈现的宏大场景中,黄土的大片延伸无垠,黯淡而丰富的色调渲染全景。这种精细而野性的视觉叙事呈现,凸显了农村地貌的独特性与特殊性,将观众沉浸于这一地域的特殊文化奇观之中。在剧情发展中,下乡收集民歌的共产党员顾青向被定下早婚的翠巧讲述了延安妇女在婚姻上的自主权。在顾青临走时,翠巧用一首民歌为他送行,而完婚后的一个晚上,翠巧默默地离开了村子。社会意识的觉醒使翠巧产生了强烈的向往之心,她渴望摆脱父权的束缚,追求自己的幸福和自由。电影正是通过展示农村贫困环境、社会变革和文化符号,构筑出了一种独特的空间感知观念体验。电影中的文化奇观所呈现的多样性和变迁性,可视作中国社会在特定历史时期下的文化演变和变革的缩影。电影中展现的农村生活场景、民歌文化、婚姻观念等,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虽然这些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逐渐消失,但是《黄土地》通过构筑起的文化奇观体验通过视觉、听觉以及情感上的交织,使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道德观念以及社会结构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切的认识和体验,为中国电影注入了独特的文化气息。

同样,在电影《喜盈门》中,导演以深刻的触角重塑了东北农村生活的面貌,巧妙地将东北大院、窝窝头、糠咽菜等富含民间元素的符号与流传民间的顺口溜如“刀切豆腐两面光,里里外外装好人”等文化象征融合于剧情之中。电影以喜剧元素为主线,巧妙融入悲剧情节的处理方式,塑造出一种独特的新农村集体致富喜剧形态。同时,伦理道德的重要性在故事中得到彰显,并成为重要的价值评判准则。导演熟练地通过剧情的发展,使人物之间的关系得以修复和重建,最终呈现出一个令人欣喜的结局。整个故事紧扣着大家庭的分散与再度聚合,最终以一幕四世同堂、欢聚一堂共享饺子的和乐场景作为高潮展示。这一安排巧妙地契合了时代观众内心深处对家庭和幸福生活的渴望,为观众带来了欢笑之中的共鸣。导演在影片中巧妙地运用了讽刺与幽默的艺术手法,譬如以强英梦中被压成小人并被拦在门外的荒诞而幽默的画面,以独特的视角阐发了东北农村社会的变迁与生活状况。通过对农村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塑造,他以微妙的细节和情感张力,为观众勾勒出了一个真实而又富有韵味的农村世界。这种精心构筑的喜剧叙事形式,在当代中国乡村题材电影中开辟了一条充满表现力和文化价值的创新路径。

总体来说,中国电影在农村沃土上筑构的文化奇观兼具艺术品质与观赏价值,其背后承载了对农村社会的深切关怀与思索。透过对历史记忆的召唤、社会变迁的反思,以及人文情怀的凸显,中国电影成功地打造了一个多元层面、多维度的农村文化奇观,为观众勾勒出一个真实而丰富的农村社会世界。这种文化奇观的构建不仅丰富了中国电影的题材谱系,也对农村文化的传承、社会认同与文化自信发挥了积极而推动性的作用。

二、与现代文明对抗的文化奇观

中国的近代化过程是一个节奏缓慢的渐进过程,在漫长的静态农业社会运行中,外部力量的介入和冲击似乎都不能改变它的历史轨迹,但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中国社会的转型以经济结构的“突变”带来了社会文化结构的“突转”。于是农业文明和现代工业文明以及后现代信息文明的大碰撞所带来的裂变给中国乡土社会传统价值观造成了根本性的颠覆。

电影《一点就到家》中,三个性格迥异的年轻人回到云南千年古寨,与当地居民融合,开启了一段纯真且荒诞的创业旅程。在电影中,古寨被描绘为一个保存着传统文化的地方,有着千年历史的建筑和绵延的田野,而三个年轻人代表着现代文明和新生代的思想。他们的到来给古寨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和商机,但同时也面临着与传统文化的冲突和摩擦。在这种背景下,电影展现了一种文化对抗的奇观,如村民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习惯与现代网络电商思维的理念对抗,熟人经济与网络经济的商业模式对抗等。影片中,年轻人号召村民茶叶改种咖啡的主要情节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决策,更是一个文化冲突与对话的过程。观众通过这个过程,被引导去思考文化认同、社会变革以及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平衡与融合。茶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与农耕文明的历史和身份紧密相连。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冲击和全球化的影响,传统文化面临着被边缘化和忽视的风险。茶叶改种咖啡的行动凸显了一种文化认同的重塑,村庄不再局限于传统农耕,而是积极参与现代社会,以咖啡作为新的象征来展示自己的身份。同时,村庄以咖啡为媒介,通过积极参与现代社会和经济活动,试图展示自己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中的独特魅力和竞争力。这种文化自信心态表现为村庄不再被动地接受外来文化,而是积极选择并改变自身以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和标准。这成为一种文化自主的表达方式,彰显了村庄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和对未来发展的乐观态度。由此可见,题材上的差别不该成为艺术形式落后的借口。随着中国电影的不断进步,农村题材电影也不应拒绝与当下流行元素融合,尝试现代的视听理念,可以在保持乡村特色、乡村精神的同时,进行艺术上的多样化尝试。

而近年来,农村原有的传统文化受到城市中多元文化形式共存理念的冲击,加上社会制度、科技进步等因素影响,农村的文化习俗和景观越来越难以生存和保留。电影《百鸟朝凤》通过描绘陕西无双镇中的焦家班唢呐团队的传承与培养这一电影中的核心情节,试图与这一历史趋势进行对抗。焦三爷作为唢呐团队的领军人物,有着严格的德行标准和专业要求,以及对艺术的高度追求。他试图通过培养适合继承者的方式,继续传承和发展唢呐艺术,以自身对传统艺术传承的坚守对抗了现代社会中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在电影中唢呐被描绘为陕西农村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乐器,其意义超越了娱乐本身,更体现在其在丧葬仪式中的特殊地位,唢呐的演奏承载着对逝者人生的评价与追思。唯有品德崇高、备受尊崇的人,方能荣获演奏曲目《百鸟朝凤》的资格,这亦彰显出了唢呐班在本土社会的显赫地位,以及唢呐音乐在人们生活中的深入根植。

然而,随着现代思潮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传统的唢呐文化面临着困境。农村青年开始追求城市生活和时尚文化,对唢呐的兴趣和认同减少,这种与现代文明的对抗在电影中得到了凸显,同时也反映出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边缘化和流失的现状。在电影《百鸟朝凤》的寿宴场景中,观众可以明显地看到一种文化变迁的呈现。传统的寿宴原本由唢呐班主导,这是陕西农村最重要的仪式之一。然而,在此场景中,寿宴竟被一支铜管电声乐队所取而代之,现代音乐的欢腾和冲击摧毁了先前的宁静与肃穆氛围。这种变革凸显出农村青年对唢呐的疏离以及对现代生活的追逐之渴望,同时也揭示了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碰撞下所遭遇的边缘化和身份丧失之现象。影片中的文化奇观在于,传统与现代、乡土与都市、守旧与变革之间的对立与融合所构成的冲突与辩证。唢呐音乐作为陕西农村文化的象征,代表着农村人民对其传统文化的自豪和热诚,亦面临着现代社会对其价值观的质疑与撞击。而影片中的冲突和对抗并非简单的文化冲突,而是对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的思考。观众通过焦三爷和徒弟们的故事,思考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以及该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留和传承自己的文化根脉。

在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往往被视为现代文明的代表,而农村则被认为是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农村文化奇观的存在意味着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保留了一些特殊的文化表达形式和社会关系,这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对现代化的反思和回应。

三、共同民族记忆下的文化奇观

记忆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个体对过去的诠释如何被转换成为群体对过去的集体记忆。哈布瓦赫指出,尽管集体记忆是在一个由人们构成的聚合体中存续着,并且人们能够从其中汲取力量,但也只是作为群体成员的个体才能够进行记忆。而个体记忆转化为集体记忆是在社会建构的框架下进行的,社会建构主张记忆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它受到社会、文化和历史环境的影响和塑造。共同民族记忆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共享的历史经验和文化传统,同样也是一个群体的集体认同和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國农村题材电影中,共同民族记忆是影片中文化奇观的基础和框架,它可以是特定的文化表演、习俗传统、历史事件等,代表着民族独特的艺术、价值观和传统习惯。正是在这样的层面上,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不断涌现出一批呈现出明确文化自觉的农村题材作品,如《黄土地》(1984)、《边城》(1984)、《过年》(1991)、《秋菊打官司》(1992)、《变脸》(1996)、《我的父亲母亲》(1999)、《那山那人那狗》(1999)、《暖春》(2003)和《信天游》(2004)等。在农村题材电影中,个体记忆的转化则受到农村社会、家庭、乡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塑造,而主人公的经历或回忆可以转化为观众了解故事背后的民族记忆的窗口。文化奇观是一个民族的独特标识和象征,作为共同民族记忆的一部分,其承载着民族文化的传统和历史,代表着民族的身份认同和归属感。透过文化奇观,人们能够感受到自己所属的民族的独特性和与众不同之处。

霍建起导演作品《那山那人那狗》中,乡村邮递员作为农村社会中重要的联系纽带,他们承载着村民间的情感和信息传递的功能。他们了解每个村民的家庭情况、生活状况和需求,并通过信函和口头传递帮助村民解决问题和交流信息。这一稀有职业在中国农村有着悠久的历史,展示了农村社会中的特殊群体和他们的故事。同时,电影中所呈现的乡村社会的日常生活、人际关系和价值观念共同绘制了农村社会的凝聚力和共同记忆的壮丽画卷。影片中,五婆失明,而父亲则主动承担起解读信函的责任,这一场景生动地凸显了乡村社会中互助与关怀的人文精神,同时也凸显了传统文化中对长者尊敬和对弱者关怀的伦理价值观。而邮递工作成为父子两代人联系与传承家庭记忆的纽带。尽管父子之间存在一定的疏离,这也折射出中国文化中父子关系所固有的含蓄和内敛。然而,在背父亲过溪的过程中,父子间的心理隔阂逐渐消散,情感得到真切地抒发和释放。电影通过这一情节,强调了家庭在人类存在中的重要性,展现了亲情的深远力量,以及传统价值观在家庭纽带塑造中的显著影响。

此外,导演通过对侗族山寨和婚礼场景的描绘,呈现了一幅引人入胜的画卷:黑色幕布下,大红灯笼高悬摇曳,侗族女子围绕篝火载歌载舞,伴随着欢快的民族旋律,数十把红纸扇在空中展开、合拢和旋移,为新人送上祝福。这一情节通过细腻的场景表现和民族音乐的编排,以鮮明的图像和声音勾勒出侗族婚礼的独特氛围和浓厚的民族文化。通过将这一民族记忆巧妙地融入电影情节中,不仅能够深化观众对侗族文化的感知和解读,同时也能够使其具备更加深远的历史意蕴和文化价值。特别是在当今所处的全球化时代,当怀旧、乡愁和离绪等都作为一种文化表意实践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时候,新民族电影的出现,无疑是在断裂、本真性的消解、速度对人的控制与碎片化的生存状态中,为作为现代人的电影观众找到了诗意栖居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记忆作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共同体验,其内涵超越了个人的私人回忆,涵括了集体历史和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在中国农村电影构建的文化奇观中,共同民族记忆得以崛起,以农村社会的历史传统和日常场景为依托,唤起了观众群体的集体记忆。这些电影作品运用细致入微的叙事手法和艺术表达,将农村社会的集体经验和情感表达转译为影像符号,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农村社会的认知和情感共鸣。在电影中,不同时间和空间的记忆碎片相互交织,构筑起复杂而丰富的记忆叙事网络。这种多层次的记忆建构不仅展示了农村社会的历史演进和文化传承,还呈现出了一种不同代际之间的记忆共振和对话的现象。

四、结语

新时期至今,中国农村题材电影所展示的文化奇观,在承载特定价值观念和传统生活方式之际,反思了现代化进程中所引发的文化变革,并书写了民族记忆的重要篇章。透过对农村文化奇观的深入穷思和探索,得以更深刻地洞察和领悟农村社会生活的文化动态,推动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这种反思呈现不仅充实了电影的内核,亦为观众提供了对文化变革的思辨与审视的契机。这也有助于在当代社会中保持文化自信与身份认同,引领人们走向一个生机勃勃且富有意义的文化再塑新时代。

参考文献:

[1]虞吉.电影的奇观本性──从梅里爱到美国科幻电影的理论启示[J].当代电影,1998(05).

[2]张霁月.奇观电影背后的文化因素[J].社会科学,2007(08):157-159.

[3]赵娴,申林.电影史视阈下中国农村题材影片的声景交互探索[J].电影评介,2022(05):7-12.

[4]封莎,黄钦.“奇观”理论视域下乡村题材流量短视频研究[J].传媒,2023(04):93-96.

[5]杨涛.在现代文明夹缝中的乡土对抗与悲吟——由《受活》看当下农村面临的文化困境[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1):87-91.

[6]饶曙光,王曼.类型拓展:观念与实践——评影片《一点就到家》[J].当代电影,2020(11):37-40.

[7]朱明,胡希军,熊辉.论我国农村文化景观及其建设[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02):194-196.

[8]麻国庆.记忆的多层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J].民族研究,2017(06):47-57+124-125.

[9]李道新.新民族电影——内向的族群记忆与开放的文化自觉[J].当代电影,2010(09):38-41.

猜你喜欢

价值观念
新时代价值观念冲突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
创新模式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浅析高中生消费价值观的研究
论中国哲学经世致用传统
电影《老炮儿》的价值困顿
浅谈高雅艺术对大学生的重要影响
混血家庭的悲剧
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和发展向度探析
自拍现象的亚文化传播解读
从“经济人”到“生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