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重建训练联合改良森田疗法对强制戒毒人员回归社会的效果▲

2023-07-17农玉贤李锦棉倪锦丽刘雁庭谭锦青王敏丽黄水丽成雄超

广西医学 2023年9期
关键词:森田疗法中文版戒毒

农玉贤 曾 湘 黄 晁 李锦棉 倪锦丽 刘雁庭 谭锦青 王敏丽 黄水丽 成雄超

[1 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森田(抑郁症)病区,广西南宁市 530001; 2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广西南宁市 530028]

目前我国的戒毒体制主要以强制戒毒为主,从强制戒毒的实践角度来看,强制戒毒人员(以下简称戒毒人员)成功回归社会是戒毒成功的“标志”,也是巩固戒毒效果、预防复吸、保持操守的重要因素。多项研究显示,戒毒人员社会回归率并不乐观[1-2]。究其原因:一方面,戒毒人员工作能力下降、就业门槛提高、企业偏见与排斥等使得戒毒人员再就业困难;另一方面,大部分戒毒人员普遍存在精神长期紧张、自我效能感低、社交回避与苦恼等不良心理,社会活动减少[3],甚至逐渐与社会脱节。职业重建训练是协助身心障碍者就业的多元化服务项目,它通过各项职业重建服务来帮助身心障碍者顺利就业,实现与社会接轨[4]。改良森田疗法广泛应用于各类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的治疗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具有提升患者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5]。基于此,本研究探讨职业重建训练联合改良森田疗法对戒毒人员回归社会的效果,旨在为促进戒毒人员更好地适应并回归社会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进行强制戒毒的100例戒毒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强制隔离戒毒人员;(2)年龄18~70岁,具有读写和理解能力;(3)强制戒毒时间>1年;(4)对本研究的内容完全知情并签字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条件:(1)既往有癫痫、脑外伤、脑卒中、颅内感染等颅脑器质性疾病史;(2)具有冲动、暴力及严重自杀倾向者;(3)患有其他严重的内科疾病者。根据相关文献[6]中的样本量计算方法,计算得出每组的最小样本量约为48例,本研究两组共纳入100例戒毒人员,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样本量符合要求。两组戒毒人员的性别、年龄、文化水平、吸毒时间、婚姻状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伦理审批号:LP20200318)。

表1 两组戒毒人员一般资料的比较

1.2 干预方法 在职业重建训练的基础上,对照组联合一般支持性心理治疗进行干预,观察组联合改良森田疗法进行干预,两组的干预时间均为6周。

1.2.1 职业重建训练:(1)家庭重建。研究人员帮助戒毒人员回顾并梳理其家庭幸福生活,有效缓解其焦虑情绪,与戒毒人员建立信任关系;运用情绪ABC理论,反复多次辅导戒毒人员,让戒毒人员清楚地认识到吸毒与家庭破裂的因果关系,同时结合动机晤谈法,为戒毒人员开展心理辅导,增强其戒毒动机;为戒毒人员及其家属搭建沟通桥梁,让家属看到戒毒人员戒毒的决心。(2)社会适应重建。围绕“自尊自强重拾信心”“接纳自我,回归家庭”“感恩亲情,担当奉献”等主题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帮助戒毒人员树立健康心理,消除其回归社会的顾虑。组织回归社会生活的体验活动,利用演播室、兴趣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宣泄室等功能室,模拟社区环境,增强戒毒人员的自我约束力和自我调控力,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3)职业重建。为戒毒人员举办就业政策与法律、当前就业形势、就业技巧与就业心理等内容的讲座;为戒毒人员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其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和掌握新的就业技能,提升其就业信心;搭建就业沟通平台,邀请以往戒毒后成功就业的人员分享心路历程,以提高戒毒人员重返社会就业的信心,帮助其端正就业态度、调整就业期待、制定合理的就业目标。

1.2.2 一般支持性心理治疗:研究人员收集对照组的基本资料,结合资料评估其心理问题,为其提供针对性较强的支持性心理治疗。研究人员与该组人员进行及时沟通和引导,并开展战胜挫折教育、自立自强教育和人生观教育等。

1.2.3 改良森田疗法:该疗法以“顺应自然”“为所当为”“为所乐为”为治疗原则,采取集体讲座的方式,每组8~10人,分4个阶段进行治疗。第一阶段,打破“情感标准”,推荐戒毒人员每天阅读森田理论书籍,输送“顺应自然”“为所当为”等森田疗法理论,引导其将关注点转向现实生活,培养生活自主性,树立信心和勇气,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第二阶段,采用动机晤谈法,为戒毒人员开展心理辅导,增强其戒毒动机,帮助其自我重塑,树立积极的生活目标;组织戒毒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其回归社会、融入社会的信心和勇气,以及将来积极就业、健康生活的动力。第三阶段,要求戒毒人员每天坚持阅读森田理论书籍和材料,强调在现实活动中“从外到内”调整自己,在行为活动中修正自身不良人格,消除不良的认知模式,致力于改变自我个性,努力建立恰当的言行准则;指导戒毒人员将注意力投向日常生活中有意义、见成效的事情上,发掘自身潜力,更好地生活。第四阶段,鼓励戒毒人员积极参与习艺劳动,以主动的“顺应自然”“为所当为”“为所乐为”的态度去实践和体验生活;指导戒毒人员进行社会回归适应性训练;召开1次戒毒人员生活发现会,使戒毒人员通过归纳总结自己所学到的森田理论知识,交流和分享个人体会,感受同伴的鼓励、信任和支持,实现相互帮助、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以上4个治疗阶段均要求戒毒人员书写日记,记录对森田疗法的理解及对生活的感悟,每周将日记交予心理治疗师批注和点评。而心理治疗师每周与戒毒人员进行1~2次的一对一访谈交流,围绕发现的问题给予指导,重点将“顺应自然”“为所当为”“为所乐为”的森田治疗原则及治疗技术应用到调整戒毒人员不良人格、不恰当的心理防御机制的过程中。

1.3 质量控制 (1)研究人员有明确分工,并接受统一培训以保障研究实施质量。对研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研究开展前制订相应的应对措施,确保研究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准确性。(2)研究对象的纳入遵循公认的诊断标准和严格的入组条件,要求资料收集者签名,保证重要信息不遗漏,严格控制测量偏倚和混杂偏倚。(3)要求研究对象对研究资料和相关表格逐项如实填写,表格完填率须达到95%以上,资料收集者及负责人均须签名,以保证信息不遗漏。

1.4 研究工具 干预前、干预6周后采用中文版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7]、中文版社区融入问卷(Community Integration Questionnaire,CIQ)[8]、林氏就业准备(Lam Assessment of Stages of Employment Readiness,LASER)量表[9]对两组人员进行评估。(1)采用中文版GSES评估戒毒人员的自我效能感。该量表包括1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按1~4分正向计分,完全不正确记1分,完全正确记4分。量表总分为10~40分,总分越高表示戒毒人员自我效能感越高。该量表Cronbach α 系数为0.91[7]。(2)采用中文版CIQ评估戒毒人员的社会融入度。该问卷包括家庭融入(5个条目)、社交融入(6个条目)和生产活动(2个条目)3个维度共13个条目。量表总分为6~34分,得分越高表示戒毒人员社会融入度越好。该量表Cronbach α 系数为0.80[8]。(3)采用LASER量表评估戒毒人员重返工作意愿。该量表包括4个维度,即考虑前(6个条目)、考虑中(4个条目)、准备(4个条目)、行动(4个条目),共18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按1~5分正向计分,非常不同意记1分,非常同意记5分。以最高得分的维度表示戒毒人员重返工作意愿倾向。该量表4个维度的Cronbach α 系数为0.691~0.796[9]。

1.5 就业情况 对强制戒毒结束离开戒毒所6个月后的戒毒人员进行电话随访,了解其就业情况(包括复工、自主创业、兼职等);就业时间>1个月评定为就业成功,否则为就业失败。就业率=就业成功人数/观察人员总数×100%。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组内比较采用McNemar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Mann-WhitneyU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戒毒人员中文版GSES评分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戒毒人员中文版GSE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戒毒人员中文版GSES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且观察组中文版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戒毒人员中文版GSES评分的比较[M(P25,P75),分]

2.2 干预前后两组戒毒人员中文版CIQ评分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戒毒人员中文版CIQ的家庭融入维度评分、社会融入维度评分、生产活动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戒毒人员中文版CIQ的家庭融入维度评分、社会融入维度评分、生产活动维度评分及总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

表3 干预前后两组戒毒人员中文版CIQ评分的比较[M(P25,P75),分]

2.3 干预前后两组戒毒人员LASER量表评估结果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戒毒人员重返工作意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两组戒毒人员重返工作意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干预后两组戒毒人员重返工作意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重返工作意愿倾向为行动的人员比例高于对照组(χ2=7.862,P=0.005)。见表4。

表4 干预前后两组戒毒人员LASER量表评估结果的比较(n)

2.4 两组戒毒人员就业情况的比较 在强制戒毒结束离开戒毒所6个月内,观察组有12人就业成功,就业率为24.00%(12/50),对照组有4人就业成功,就业率为8.00%(4/50),观察组的就业率高于对照组(χ2=4.762,P=0.029)。

3 讨 论

戒毒人员成功回归社会包含两个内容,一是在强制戒毒结束之后,戒毒人员可以彻底摆脱对毒品的依赖,以正常形象重新融入社会;二是戒毒人员回归社会之后,自觉转变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远离毒品,抵制毒品的诱惑,能够得到充分的社会支持和肯定,实现自我价值,成为一个有社会价值的人[10-11]。吸毒人员有三难:戒毒难、就业难、融入社会难。研究表明,吸毒人员通过戒毒所强制戒毒效果显著,戒断率高达100%,但回归社会后复吸率却居高不下[12]。原因可能是社会对戒毒人员的认同度不高,加上戒毒人员自身主观因素如吸毒后遗症、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等导致其复吸。就业难是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面临众多困难的源头。面对较长的工作“空窗期”,戒毒人员容易出现无聊、心理空虚现象而复吸。与普通人相比,戒毒人员成功就业具有更重要的意义,这是其改变生活轨迹、回归社会的重要途径[13-14]。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的中文版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改良森田疗法能更好地提高戒毒人员的自我效能。究其原因,可能是戒毒人员在戒毒期间生理毒瘾已基本戒除,但受心理依赖驱使,会产生焦虑不安甚至痛苦、冲动等感觉,对毒品仍有着强烈的获得欲望[15]。根据森田疗法“精神交互作用”理论[16],戒毒人员越是关注戒断后的生理、心理不适症状,对不适症状则越敏感,感觉过敏使其更容易将注意力集中于身体不适感,如此循环反复,加重其身心不适症状,这可能是戒毒人员复吸的主要原因。森田疗法的治疗原理为通过打破“精神交互作用”导致的症状束缚,减少症状固着,促使戒毒人员将注意力转移到有意义的行动中[17]。通过转移注意力,实现精神能量方面的转移,使其对不适症状的感觉减弱,达到减轻身心不适症状的效果[18],通过正向引导,激发其改变缺陷性格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从而提高自我效能。

本研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的中文版CIQ家庭融入维度评分、社会融入维度评分、生产活动维度评分及总分均较干预前提高(均P<0.05)。原因可能是对戒毒人员进行职业重建训练,以婚姻、家庭为支点帮助其树立戒除毒品的决心,通过回归生活体验,增强戒毒人员的自我约束力和自我调控力,培养其正确的人际交往能力,为成功回归社会奠定基础。通过开展就业政策、就业技巧与就业心理等讲座,帮助戒毒人员做好离开戒毒所后就业的心理准备;为戒毒人员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使其掌握一技之长,为将来择业、就业、自食其力创造条件,从而帮助其真正回归正常生活,重新融入社会。此外,干预后观察组的中文版CIQ家庭融入维度评分、社会融入维度评分、生产活动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重返工作意愿倾向为行动的人员比例及戒毒结束离开戒毒所6个月内的就业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可见相较于一般支持性心理治疗,改良森田疗法可更好地增强戒毒人员成功就业、回归社会、融入社会的信心和勇气,提升其就业意愿和行动力,促进其积极就业。

综上所述,相较于职业重建训练联合一般支持性心理治疗,采用职业重建训练联合改良森田疗法对戒毒人员进行干预,能更好地提高戒毒人员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其家庭及社会融入感,提升就业意愿并促进其积极就业,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森田疗法中文版戒毒
《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征稿简则
《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征稿简则
《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征稿简则
《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征稿简则
知识图谱在森田疗法研究中的应用
——基于CNKI数据库的CiteSpace分析
第十二届学术大会在济南召开
浅谈戒毒康复爱心基金在戒毒康复工作中的应用
门诊森田疗法联合舍曲林治疗躯体变形障碍3例报告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自首现象浅析
论自愿戒毒:法规范、定位与制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