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乡村地名的全数据分析
2023-07-17唐华仓张玉香
唐华仓 张玉香
摘 要:乡村地名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地名的挖掘与保护对于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河南省现有行政村44715个,其中使用最多的地名有王庄村、张庄村、刘庄村等,仅各种“王庄”村就有456个。全省共有9722个“庄”,是使用频次最高的通名,其次是楼、沟等。乡村地名在山区与平原地区之间差异显著,最具河南省特色的地名是“茨园”和“滹沱”。
关键词:河南省;行政村;地名
乡村地名是历史传承的载体,是宝贵的乡村文化遗产。根据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县志办调查,全县所辖532个行政村,每个村名都有出处,涵盖了几千年的历史与文化。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再加上新型社区的建设,大量乡村地名已经或者正在消失。当前,挖掘和保护乡村地名既是发扬传承优秀文化,也是实施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
一、河南省行政村概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1年度全国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更新维护的标准时点为2021年10月31日),河南省共有17个地级市和1个产城融合示范区(济源市)、182个县级区划(包括各种经济技术开发区等)、2584个乡级区划和52222个村级区划。
村级区划主要有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两大类。村民委员会简称村委会,其所管辖区域为行政村,河南省目前共有44715个行政村。行政村一般由若干个自然村组成,较大的自然村可以独立组成行政村或者分解为若干个行政村,行政村名称即为行政村地名或村名。
根据我国《地名管理条例》(2022年5月1日起实施)第九条规定,地名由专名和通名两部分组成。行政村地名则由三部分构成,即“专名+通名+区划名”,如张家庄村委会或张家庄村,其中“张家”为专名,“庄”为通名,“村”为区划名。
二、河南省使用频次最高的村名
在全省44715个行政村中,重名的有25439个,占56.89%,其中使用频次最高的村名有王庄村、张庄村、刘庄村、李庄村等(前30名频次详见表1,前200名频次详见图1)。由于“王庄”“张庄”这些村名使用频次太高,很多类似的村名要加上大、小、前、后等方位词进行区别。如果统计含有“王庄”“张庄”的村名,全省各种“王庄”就有456个,“李庄”“张庄”分别有312个和301个。
以全省456个村名中包含有“王庄”的村为例,进一步分析“庄”在河南省的分布,可以发现,“王庄”的分布区域主要在商丘、周口、新乡等地,在伏牛山区、大别山区分布很少,说明“庄”的分布主要在平原地区。
三、常见的专名与通名
(一)专名
最常见的专名是姓氏,其次是历史人物与建筑物名称(如西施村、郭亮村、打虎亭村)、山水地理名称(如东山村、簸箕掌村、石板岩村)、动植物名称(老虎沟村、杏花村)、寓意愿望名称(如团结村、胜利村、兴隆村、孝义村)等。
在河南省村名的专名(首字)统计中,使用频次最多的是描述性用词和姓氏(详见表2和图2),说明使用姓氏的专名太多,需要使用大、小、东、西、南、北、前、后等加以区分,如“大王庄村”“小王庄村”等。从表2可以发现,“西”和“东”使用频次相近,说明在原生村落基础上,东西发展均衡;“南”多于“北”,说明原生村庄向南发展多于向北派生。总体而言,方位词数量相对均衡,体现了河南省的特殊地理位置。
在专名中,动物的名称很少,有各种“龙”(龙王、青龙、黄龙等)373个,“凤凰”11个,“虎”(打虎、关虎、虎牢等)70个,“狮”23个,以“豹”为名的村只有3个(豹沟村、豹台村、獐豹村),带“羊”的村名有63个,带“猪、鸡、鸭、鹅”的村名都只有个位数。相对而言,以各种植物名称作为专名更加常见,在村名中,最常见的植物及其频次有柳(222次)、枣(103次)、桃(92次)、竹(91次)、桑(89次)、栗(89次)、柿(59次)、槐(59次)、杏(55次)、梨(50次)等,比较少见的植物村名有红檀树村、桦树坪村、槲树庙村、椴树村等。从分布分析,以动物为专名的村,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地带,以植物为专名的村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基本反映了河南省的地理环境和常见植物分布。
(二)通名
村庄的通名一般只有一个字,常见的通名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居住点名称,如村、庄、街、巷、队等;一类是建筑物名称,如桥、庙、寨、店、坊、口等;一类是自然地理名称,如山、岭、沟、河、湾等。河南省村名中使用频次最高的通名是庄(9722),接下来依次是楼(2291)、沟(2097)、寨(1983)、沟(1319)和岗(1070),频次在前20的通名见表2,频次在前100的通名见图3。由于“村”既是通名也是区划名,统计中很难区分,尽管如此,河南省至少有940个“村”(通名),如“王村”“张村”“刘村”等,专名和通名均只有一个字,通名只能是“村”。
为什么有这么多“庄”?全国共有32961个庄,其中鲁豫冀3省就占了3/4。庄的分布区域相对集中,主要有地理和历史两个方面的原因。“庄”的本义为宅地,以家庭为单位,多建在平原地区,以院墙为界。历代战乱,中原地区是重灾区。现在的村庄多为明初移民所建,限于移民政策的规定,如亲属不能迁移到一处,一户一村等,故在鲁豫冀相邻地区出现了大量以姓氏为专名的庄。
四、18市村名共现网络
分别统计18市行政村地名频次,每市取频次最高的20个村名,绘制地名共现网络(图4),分析各地区之间地名的内在联系。济源市村名不存在重复问题,选取村名前两个字进行统计,频次超過2次的地名共有16个,其中“勋掌”即“建立功勋,易如反掌”之意,全市共有5个“勋掌**村”。
从图4可以发现,河南省的核心地名是张庄、王庄、杨庄、李庄、赵庄、刘庄、陈庄、马庄等。在18个市中,开封、商丘、周口、濮阳处于中心位置,共享村名多,独享村名少。平顶山、漯河、南阳、安阳、鹤壁、驻马店、新乡、郑州、许昌和焦作在中心的外围,济源市只有1个共享村名,地名特色鲜明。独享村名较多的地区还有三门峡市、洛阳市和信阳市。整体而言,河南省西部和南部山区(太行山、伏牛山和大别山)与其他平原地区在地名文化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
五、最具河南省特色的村名
最具河南省特色的村名,有两个标准,一是有一定的使用次数(不少于10个),二是只有河南省有,或者主要在河南省(超过50%)。王庄村虽然最多,但占全国的比例不到半数,非河南省所特有,不符合第二个标准。经过大数据对比与分析,最具河南省特色的行政村地名有两个,分别是茨园和滹沱。
(一)茨园
全国共计有11个茨园行政村,全部在河南省,其中南阳市6个、驻马店市3个、漯河市2个。这11个茨园分别是漯河市舞阳县辛安镇的茨园张村和茨园黄村,南阳市宛城区官庄镇张茨园村、方城县广阳镇陈茨园村、内乡县马山口镇茨园村、社旗县朱集镇茨园村、唐河县桐寨铺镇王茨园村、唐河县上屯镇茨园村,驻马店市西平县专探乡陈茨园村、平舆县万金店镇茨园村、泌阳县马谷田镇茨园村。“茨”一般指蒺藜,也指用茅、苇盖的屋子。
(二)滹沱
滹沱[hū tuó]是一个特殊的村名,一般作通名使用,如贾滹沱、金滹沱、沙滹沱等。全国一共有滹沱村27个(不包括别字“扶托”“泘沱”等村名,也不包括滹沱社区等地名),其中21个在河南省。“滹沱”一般特指发源于山西、流经河北的滹沱河。但大多数滹沱村与滹沱河没有关系,如渑池县陈村乡滹沱村,该村原属池底乡,2005年并入陈村乡。据传说,古时候该处有一湖泊,四周浸水,多泥泞,故名滹沱村,与相邻的池底村相呼应,说明滹沱就是池底的泥泞,与“糊涂”一词同源,或者由后者雅化而来。
参考文献:
[1]朱锋.开封乡村地名里的文化密码[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01):1-4.
[2]李国强.以乡村品牌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用地名文化为乡村振兴赋能[J].智慧中国,2022(05):46-48.
[3]付婷.江西省区划地名工作为乡村振兴“赋能”[J].中国民政,2021(12):58.
[4]贺红茹.文化视角下的河南地名[J].中国地名,2020(11):22-23.
[5]张宏广.河南马字地名多[J].中州今古,1994(04):24.
[责任编辑:朱松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