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风病机与病症探微

2023-07-15宋婉玲王小荣刘洪颖武天凯张生金

中医药导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内风肝风心气

宋婉玲,王小荣,刘洪颖,孙 慧,武天凯,张生金

(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中医认为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脏在全身气血的生成、运行,以及精气神的调控、统摄中起主导作用。心风可导致心脏功能失常,引发心血管及其他系统疾病。历代医籍记载心风致病涉及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甚至肿瘤的发生发展,病因病机复杂,内容丰富。现代心风理论发展融合了西医特点,突破了肝风内动的局限,逐渐形成全面系统、科学规范的辨治体系,但其理论研究和临床运用没有完全展现出古籍中心风理论,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笔者对古今文献中心风相关内容进行梳理分析,探讨心风对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癌症等病的致病作用,以期抛砖引玉,加强对心风理论的研究运用。

1 心风源流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首次记载了心风、脉风、心风疝、心痹等病名及其病因病机、致病特点。后世医家在《内经》基础上创新发展,丰富了其理、法、方、药,至宋朝《太平圣惠方》总结了此前医家心风理论:“夫体虚之人,腠理疏泄,风邪外伤,搏于血脉,入于手少阴之经,则心神颠倒,言语謇涩,舌强口干,面赤头痛,翕翕发热,胸背拘急,手心热盛,但多偃卧,不得倾侧,忪悸汗出,恍惚不安,此皆风邪伤于心经,致有斯候,故曰心中风也。”[1]其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心外风病因和病症。最早提出“心内风”的是孙思邈,其曰:“夫风眩之病,起于心气不定,胸上蓄实,故有高风面热之所为也;痰热相感动风,风心相乱则闷瞀,故谓之风眩。”[2]其明确提出心气不定,痰热相感动风。金元时期开启内风理论的发展,火热生风、痰火生风等理论的发展为心内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刘完素认为热生风:“风本生于热,以热为本,以风为标,凡言风者热也。”[3]其提出心火暴甚引发中风病。龚廷贤[4]提出心火和痰相互搏结而成心风。王肯堂[5]提出“类心风”。近代肝风内动理论确定后,心风理论逐渐淡化。

现代心风理论的发展体现出守正创新、中西融合的特点。首先明确了外风对心血脉系统的致病作用。有学者[6-8]研究发现五运六气、异常风速、病原微生物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科学阐释了《内经》中心风病意义。张序文[9]提出外感心病学说。仝小林院士提出脏腑风湿病,认为病毒性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可从心系风湿病论治[10-11]。其次,心内风理论广泛运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诊疗。王永炎院士突破肝风内动的局限,提出心肾阳虚化风、心阴不足生风[12-13]。还有学者[14-17]认为心血管疾病表现出心率失常、胸痛,心电图多变,冠状动脉血运失常、斑块形成等特点,和风邪致病性质一致,可从心风论治心血管疾病。贺群慧等[18]将心风病机分为热毒动风、虚风内动、外风引动内风。王显团队规范了风药在心血脉病症的运用[19]。郑雪等[20]从心风角度探析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总结出常用药对,丰富了心风治疗。除了心血管疾病的诊疗,脑血管病[12,21-22]、神志病[23]、皮肤病[24]的诊疗中也体现出心风理论,但临床病例较少,未能展现心风深刻内涵,心风理论还需进一步研究。

2 心风病因病机

心风包含内风和外风。心内风产生于心脏、心包、血脉及其经脉,根本原因是心脏阴阳失调,心气心血不循常道,逆乱而成风。过食辛辣、厚腻之品,痰湿积于血脉心包,日久蕴积化火生风;情志过极、思虑伤神易生风;劳碌过度,耗伤心阴心血,导致虚风内生;或药物中毒造成的心律失常,高热后快速降温液体的输入等,都可能导致心脏阴阳失调、心气不定而内风泛越。外风则乘虚而入,与内风合而致病。

2.1 心外风 心外风即外风侵袭心系(包括心脏、心包、血脉及其经脉)。风为阳邪,易袭阳位,心位于上焦,为阳中之阳,与自然界夏丙丁日之气相应,故夏丙丁日之风易侵犯心系。《素问·风论篇》云:“以夏丙丁伤于风者为心风……心风之状,多汗恶风,焦绝善怒吓,赤色,病甚则言不可快,诊在口,其色赤。”[25]风为百病之长,易夹杂他邪致病,所夹邪气不同,产生疾病亦各不相同。《灵枢·九宫八风篇》云:“风从南方来,名曰大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心,外在于脉,气主热。”[26]《素问·痹论篇》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以夏遇此者为脉痹……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25]夏丙丁日之风、大弱风侵犯心系以风热邪气为主,名心风,风邪夹杂寒湿之气痹阻心脉为心痹。

外风侵犯心系可直中心脏,也可中于皮肤、血脉,或其他脏腑,日久传变为心风。夏丙丁日之风和大弱风,与心气相应,可直中心脏。心之体合脉,风邪入脉,久则传于心。随脏腑间制化关系,心外风可传于其他脏腑,他脏受风亦可传于心脏,形成心肾同病、心脑同病、心肺同病、心脾同病等。

2.2 心内风心内风是心脏阴阳失调,心气、心血不循常道,逆乱成风的现象,其本质是气,只是非正气,乃邪气、乱气。《素问·六微旨大论篇》云:“故气有往复,用有迟速,四者之有,而化而变,风之来也。”[25]自然界气的往复运动产生风。人与自然相应,机体五脏气血的盛衰虚实变化产生内风。王永炎院士认为风的本质是气机运行的异常表现,即一团逆乱的气旋动、动越而生风[12]。刘晓庄[27]明确指出心、肺、脾、肾、胃等脏府气机失调都会引起内风病变。心脏与血脉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循环系统,心脏有规律的搏动以推动血液在脉管中循行,滋养周身。如果心之阴阳失调,心脏异常搏动,则心气异变生风,动血扰神,发生疾病。

2.2.1 心火暴盛化风刘完素提出热生风:“风本生于热,以热为本,以风为标,凡言风者热也。”[3]其提出心火暴盛导致中风病发生。心为火脏,心火过盛则生风,风火相搏,煎灼血液,灼伤脉络,动血扰神,发为中风、暴厥、癫狂,甚至猝死等疾病。五志过极可化火生风;水火不济,则心火亢盛生风;内积毒邪日久亦可化火生风。明代王肯堂提出心经蓄热发类心风:“发作不常,或时烦躁,鼻眼觉有热气,不能自由”[5]。

2.2.2 痰火相感生风平素嗜食肥甘厚味,或脾虚酿生痰湿,痰邪阻于血脉、心包,蕴久而化火,痰火相感生风,动血扰神,发生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失神等病;风痰随心气流窜,阻于肌肉、四肢、脑髓,引发偏枯、风痱、风懿等病症。孙思邈指出眩晕的发病机制为“心气不定……痰热相感生风”[2]。龚廷贤也认为痰火相感而成心风:“论心风者何,盖君火在心,因怒发之,相火助盛,痰动于中……谓之心风,与风无干也。”[4]

2.2.3 阳虚化风心阳充沛,心气畅达,脉管滑利,是脏腑、四肢、脑髓得养,神机得用的前提条件。心阳虚衰,一方面,血液化生、运行障碍,气机不畅,虚风内生,机体失于濡养,出现头目眩晕、心悸怔忡、四肢缓弱不用等症;另一方面,心阳不振,气血津液失于正常的布化,导致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进而形成风、痰、瘀、虚夹杂的病理状态,最终促成疾病的发生。《辨证录·中风门》记载:“人有身忽猝倒,两目紧闭,昏晕不识人……乃心气之乏绝乎。”[28]王永炎院士临床发现有些中风病患者表现出乏力、面色苍白等心阳虚或心肾阳虚证型,提出中风病阳虚化风新病机[12]。马大勇等[21]认为心气不足,心风内生,内风夹瘀阻滞脑络,发为中风。张朝和运用强心通脉法治疗心气不足,心阳不振型中风病取得显著疗效[22]。

2.2.4 血虚生风“诸血者,皆属于心”[25]。心血滋养心体、心神。心脾虚弱,心血化生不足,或忧思劳碌,耗伤心血,导致营血亏虚,则虚风泛越,机体失养,神机失用。轻则心体颤动,发为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症,重则四肢缓弱不用、言语不利。《千金翼方》云:“人不能用心谨慎,遂得风病,半身不遂,言语不正,庶事皆废”[29]。用心谨慎即忧思劳碌耗伤心气、心血,而得风病。

2.2.5 阴虚生风 心火过旺煎灼心阴,或肾水亏虚不能上济心火,导致心之阴液亏少,虚阳浮越,鼓动心气,而生内风。王永炎院士认为心阴不足最易生风,提出心阴不足、风动心络为室性期前收缩不可或缺的一类病机,并创立养阴熄风复脉汤[13]。李平认为心风分为实风和虚风,而心阴虚是引起虚风内动的主要原因[14]。王帅等[30]从心阴虚治疗阵发性房颤。心阴虚临床常见胸闷心悸、烦躁易怒、失眠多梦、面色潮红、小便赤涩、脉数等病症。

2.3 内外风合而致病 机体内部阴阳失衡、气血逆乱或亏虚是疾病产生的根本,外风乘虚而入,内外风和合共同致病。在心内风形成的过程中,风、火、痰、瘀等实邪与心脏气血阴阳亏虚形成虚实夹杂的局面,临证时应四诊合参,把握疾病的主要矛盾而辨证施治。

3 心风所致病症探微

心风致病的主要机制是内外风和合,扰动心体,导致心主血脉和心主神的功能失常,或风逐脉流,传于其他脏腑组织,而引发疾病。心为君主之官、神明之府,与脑、四肢、脏腑百骸生理上紧密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故心风致病除了心悸、怔忡、心痛、失神等心血管病症外,和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亦密切相关。

3.1 心血管疾病 夏丙丁日主风热邪气,侵袭心系主要表现汗出、血流不畅、面赤、言语不利、心神失常等症。风寒之邪侵犯心系,表现心痛、心悸、血脉痹阻、喘息等症。心脏阴阳失调、血气失和,或内生痰浊、火毒之邪,扰乱心气,内风泛越,引起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等心系疾病。《万病回春·不寐》言:“健忘惊悸、怔忡失志、不寐心风,皆从痰涎沃心,以致心气不足。”[31]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血管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可从心风辨证论治。

3.2 脑血管疾病 心为神明之主,脑为元神之府,心血上输,供养脑髓,大脑的生理活动依赖心脏,心脑通过经络血脉紧密相连。因此眩晕、中风等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心脏密切相关。《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曰:“心中风者,其人但得偃卧,不得倾侧,闷乱冒绝汗出者,心风之证也……面目亭亭时悚动者,不可复治,五六日死。”[32]“偃卧,不得倾侧”,“面目亭亭,时悚动者”和中风病表现半身不遂,或面肌瘫痪、面肌痉挛一致,中风病在急性发作前亦多表现心胸部或头部骤然汗出、心悸眩晕等症。有学者[33]提出巢氏所论心风症类似于现代医学的脑出血、脑动脉硬化等脑血管病。刘完素[3]明确提出中风病的发生是心火暴甚生风所致。王永炎院士从心阳虚或心肾阳虚辨证论治中风病[12]。心风可随营血传变,客于脑髓,则脑髓失养,神机失用。马大勇等[21]认为心源性中风的发病机制为心气不足,心风内生,内风夹瘀阻滞脑络,败坏脑髓,发为中风。张建云等[34]研究发现心脏感染的病毒或细菌可以通过血液循环,破坏血脑屏障,进入脑实质区,造成脑缺血区神经细胞广泛损伤,形成临床神经功能障碍。

现代中医学者认为冠心病、心脏瓣膜疾病、心房颤动、动脉硬化等心系疾病与脑病在中医辨证论治方面有着共同的病因病机、病理基础和治疗方药[35],可以相互借鉴、有机融合,做到同诊、同辨[36],这意味着心源性眩晕、心源性中风等心脑合病从心风辨证论治,可起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作用。

3.3 消化系统疾病 《金匮要略·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云:“心中风者,翕翕发热,不能起,心中饥,食即呕吐。”[37]心为火,脾为土,心火为脾土之母,心系受邪,易传于脾土;心胃相邻,其脉相连;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为心之使。故心风致病也可见呕吐、痞满、洞泄清谷等消化系统异常表现。

3.4 妇科疾病 《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载妇人心痛、月经不利、经期不调、经期腹痛等疾病的发生与“心之正经或心之别络为风邪所乘”[32]有关,发病机制为手太阳小肠之经与手少阴心之经互为表里,“主上为乳汁,下为月水”[32],故心风对妇女经带胎产方面亦有致病作用。

3.5 肿瘤 《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篇》记载:“阳明有余,病脉痹,身时热……滑则病心风疝”[25]。张介宾注释:“滑则燥热生风,热则主于心也,故为心风疝。”[38]心风疝应为心火过盛生风,内风与气血津液相互搏结引起的有形实邪,病位在心或少腹,脉多滑,与积聚病相应,或与现代医学肿瘤、血管瘤、动脉斑块等疾病的形成有关,其症表现为心胸部或心腹部疼痛。《普济方·积聚心腹痛》云:“心风积聚,时有疼痛”[39]。王新陆[40]认为心风疝属于五脏疝之一,病机为外邪客于五脏之经脉影响及六腑,出现腹部疼痛并见有形实邪。

3.6 其他疾病 此外,心风还可导致耳目咽喉疾病、皮肤疾病等。皆因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脏腑官窍全赖心血濡养,风入心脉,风逐脉流,导致相关脏腑组织官窍发生病变。舌为心之官,心血上输滋养舌体,舌态、舌下脉络丛反应心脏的生理功能,心风内动可见舌强、口舌歪斜、言语不利等症。肝风引动心风,上扰及眼目,可致眼目风热。《世医得效方·眼科》云:“漏睛脓出……粘睛上下,不痛,仍无翳膜。此因心气不宁,风热停留在睑中。”[41]

4 辨证施治

心风的治疗大法当以强心复脉、安神息风、活血通络为主。心外风予以强心复脉、祛风通络,以续命汤加减,或艾灸心俞穴治疗。心内风治疗遵从调整阴阳、强心复脉、安神息风的原则。心火过盛化风者予清心降火,凉血熄风,方以《太平圣惠方》犀角散、羚羊角散等化裁,或地黄饮子、三化汤、清营汤加减风药治疗。痰火相感生风者予以涤痰泻火,安神息风,方以《备急千金要方》薯蓣汤、《寿世保元》清心滚痰丸加减,或《圣济总录》天南星丸、牛黄真珠丸方加减。阳虚化风者予以益气温阳息风,方以《备急千金要方》姜附汤,《太平圣惠方》人参散、高良姜散方、吴茱萸丸方,《圣济总录》鹿髓煎丸方,或参附汤、黄芪桂枝、当归四逆等加减风药运用。阴虚生风者予以滋阴熄风,方以《太平圣惠方》柏子仁散、葳蕤散等加减,或王永炎院士创立的养阴熄风复脉汤,或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等加减祛风剂化裁。血虚生风者予以补血养心祛风,方以《太平圣惠方》茯神散、黄芪散方,或养心汤加减祛风药化裁。临症时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辨证施治,必要时针灸、汤药、导引联合治疗,从整体上达到阴平阳秘、精神内守、血气和合的状态。

5 讨论

5.1 心风与心痹、脉痹、脉风等概念的关系 心风、心痹、脉风、脉痹都是风邪侵入心血脉系统引起的疾病,其差异在于风邪致病深浅和病邪性质。脉为心之合,脉风为心风初期,病位在脉,久则及心,为心风。心风和心痹、脉风和脉痹是风邪所夹邪气不同的两种表现。风热邪气侵袭心系,以血流不畅、汗出、烦躁易怒为主,名心风或脉风;风寒湿邪气痹阻血脉心脏,以面唇青紫、心胸部卒痛为主,名心痹或脉痹。

5.2 心风与肝风鉴别 心内风和肝内风都是脏腑气机异常变化的一种形式,隶属于内风。心内风由心血脉系统直接产生,病位在心血脉;肝风发自肝体,可影响心血脉。因为心、肝两脏在生理病理方面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因此两者在病因、病症、治法方面各有特点,又相互影响。情志过极对心风、肝风都有影响,引起肝风的多为大怒,或情志不畅。心主神志,五志过极,首伤心神,任何一种情绪过极都能引起心气异常变动而化风。心内风病机包括心火过盛化风、痰火相煽化风、心脏气血阴阳亏虚化风;肝风病机包括肝阳化风、热极生风、血虚生风、阴虚化风。心风有阳虚化风病机,而肝阳异常化风表现为阴虚阳亢。痰火生风多表现为心风。在热生风、血虚生风、阴虚生风方面,心风、肝风互相影响。心风多寸口脉浮滑数,肝风多关脉弦。心风致病以心悸、心痛、失神等心血管疾病表现为主,心风引起脑血管疾病多伴有心血管病史;心风引起肢体症状多为四肢缓弱不用,肝风内动以突然发生的角弓反张、暴厥、震颤等筋经病为主。治疗方面,心风以强心复脉、安神息风为主,肝风内动主以酸甘化阴为主。

综上所述,心风理论源远流长,其病因病机复杂、疾病体系广泛、治疗方药丰富,无论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均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或许是现代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临床多发病诊疗的新契机,值得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内风肝风心气
On Transl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Tuina Tex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
水管通了 心气顺了
有“心气”才大气
基于“内风”理论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亚急症临床研究
徐荣谦对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辨治经验介绍
“肝风内动”理论临床发微
心气不够要慢养生
必 要
黄文政教授对肾风病“内风”的认识与用药经验
感冒后咳嗽从风咳论治诊治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