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好玩”:让作文的花朵在趣味盎然中绽放

2023-07-14石卫芳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23年6期
关键词:读后感微课理念

石卫芳

写作“难”,已经成了师生的共识。教师怕教作文,因为写作以学生的开创性思维为主,既要关注基本方法的渗透,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精神;学生惧怕写作,一个是因为表达方法难以有效迁移和运用,另一个原因则是难以从现实生活入手,始终徘徊在无内容可写的尴尬之中。尤其是进入第三学段之后,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表达经验和能力,蓄积了丰富的语言素材,这对于写作就会自然进入一种被动应付的场景,导致表达兴趣完全丧失。因此,对于第三学段的学生而言,教师先要从心理层面解决影响学生认知困难的障碍点,以激活学生表达兴趣、蓄积持久性的倾吐动力为己任,在自由表达的状态下,在“语文好玩”的理念下,助推学生表达意识不断提升。

一、依托学习任务单,在循序渐进中落实“语文好玩”

所谓任务单,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借助任务形式,引领学生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学习载体。与传统写作教学理念相比,写作单的价值就在于明确了任务的形式和要求,提供了有效的思维支架和探索路径,给予了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实践参与的平台,进一步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引领和促进学生表达素养提升的有效尝试。

运用学习单与践行“语文好玩”理念下的写作教学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从学生写作的真实状态看,学生之所以出现畏惧写作,其内在的原因是多维的,其中在课堂中教师对学生表达思维的控制便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语文好玩”的价值在乎的不仅是丰富多样的形式、丰富多彩的活动,关键点则在于帮助学生感受到思维畅达运转的快乐。

鉴于此,教师不妨组织学生依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将习作单的运用依循这样的步骤展开:明晰具体任务、小组合作探究、选择代表汇报、形成小结评价。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一个典型的习作单元,所设置的语文要素是:“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尝试运用基本方法,展示一个人的特点。”教师就需要通过微观层面的分析与思考,展现人物的表达技巧。通过单元前期《人物描写一组》和《刷子李》等精读课文的学习,学生获取了描写人物特点的基本方法,包括选择典型事例、紧扣细节描写以及利用反面人物衬托等。教学本单元的作文“形形色色的人”,教师则展开了这样的教学:首先,播放了微课,结合典型的习作片段,分析了这三种写人方法的特点;其次,组织学生利用学习单,尝试从生活中选择相应的人选,完成文本创作的构思:先从生活中选择相应的人选,确定人物的基本特点,然后选择典型事物,可与小组成员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根據故事情节发展,明确对人物展开细节描写的着力点,对整篇作文形成基本的板块敲定和趋势规划。

整个过程,学生依循学习单,以完成、突破任务的方式,引导学生朝着作文教学的最终目标不断迈进,同时又依循学习单中设置的清晰路径,将从单元精读课文中习得的方法巧妙地融入学习单的体系和路径中。这样一来,学生就有了充分且广阔的自主活动空间,思维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释放,最终写作就不再是痛苦的“难产”,“语文好玩”的理念就能直接辐射到写作教学中,起到较好的引领和奠基作用。

二、制作微课视频,在自主学习中落实“语文好玩”

小学生正处于直观性、形象性思维的阶段,他们对于可感的事物往往都有着天然的好奇心,这就给落实“语文好玩”的理念,提供了全新思路。教师可以将习作中所要掌握的必备知识,以10分钟的微课视频,对原本零散、碎片的知识进行专题性讲解,直接前置在课堂教学之初或者学生的预习准备环节,在契合学生内在的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尝试将原本的静态性知识转化成动态性的视听。基于此,教师可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入手,适当、合理地穿插一些生动性的画面。这种颠覆性、翻转式的微课视频,实现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全新交互。

统编版五下第二单元的写作主题是“写读后感”,这是一种独特的体裁样式,以介绍书本、表达感受、抒发情感为主要方式,是引领和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载体。由于是首次出现“读后感”的创作,学生对于这一体裁样式的了解相对匮乏,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读后感最终创作的构思和表达。如果教师完全将自己定位于知识发布者的角色,以机械灌输的方式,直接告知学生什么是读后感,读后感有着怎样的特点,学生必然兴趣索然,甚至还会产生严重的抵触和厌学情绪。针对这一现状,基于“语文好玩”的核心理念,教师就要从课堂组织学生形式上入手,通过微课视频的介入,丰富学生全新的视听感受。

比如,教师利用微课视频,结合著名作家和优秀学生的片段,让学生在直观冲击下,感受到什么是读后感,读后感又由哪些部分构建而成的,撰写读后感又有哪些基本性的方法和策略。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三方,也不能简单地播放视频,而要根据视频推进过程中学生的反映,通过及时暂停的方式,给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和质疑提供了契机,比如听到这里,你有了哪些收获,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或者如果学生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也允许学生及时展现,以引发学生的研究与探讨。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再组织学生重新回归教材定位,以独特而新颖的方式,激活学生内在的认知意识,在全新的价值体验中助力学生表达兴趣的全面发展。

三、开辟漂流活动,在多维评价中落实“语文好玩”

漂流瓶原本是网络游戏中的一种玩法,依照“语文好玩”的教学理念,将这种形式贯穿于整个写作教学环节,尤其是评价过程中,可以有效扭转学生故步自封的写作状态。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都认为学生已经依照固有的要求完成写作,应有的教学任务就都已经达成。事实上,类似这种只关注新授而忽视后续评价的做法,在很多教师都已经习以为常。而对于写作而言,强化评价的目的并不是要对学生写出来的文章进行高下判定和优劣甄别,这也是很多学生惧怕写作的一个关键性原因,即没有真正认识到作文“好玩”的真正原因,更看不到写作的真正价值,完全将原本属于源自内心真实感受的表达,异化成了机械生硬的任务,更造成了学生为教师而写的错觉。

2022版新课标就明确指出,作文是沟通的工具,表达的本质就是运用语言媒介进行交流的过程。因此,要真正将“语文好玩”的理念落实于教学写作的过程中,就要帮助学生拥有明确的写作对象,更要让学生的作文完成之后能够拥有明确的读者,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写作和表达的价值。

基于此,教师就要从传统教学理念中的习作评改模式中走出来,扭转学生参与度相对较低的尴尬,一方面利用漂流瓶的形式,让更多学生能够阅读班级中其他伙伴写的作文,另一方面则依托于阅读对象,邀请第三方走进学生的文字世界,以读者的身份来评价学生的作文。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学会搜集资料,介绍一个地方。”基于这一语文要素的内涵解读,编者将这个单元的写作主题定位于“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由此则不难看出,这一作文的主题和内容,就与语文要素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首先,世界文化遗产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和古迹,绝不是学生独自看就能完全了解的,很多文化遗产都不在自己身边,想介绍这些文化遗产,必须养成收集资料、整理资料

猜你喜欢

读后感微课理念
春意盎然——《春》读后感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抉择——《给我一个拥抱吧》读后感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读后感”等十七则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