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想象,让学生乐写畅写

2023-07-14严雨秋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23年6期
关键词:想象情境教师

严雨秋

写话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在核心素养视域下,让学生学会运用已掌握的语言描写心中所想的事物,表达想法与情感,是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能为学生后期的写作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想象不仅是一种天性,更是丰富写话内容、促进写话水平提升不可或缺的因素。本文从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及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出发,围绕情境、观察、游戏、阅读以及生活五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在情境中激发想象,产生写话情感

创设情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方式,其作用在于让学生置于虚拟的环境氛围中,增强学习代入感,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小学生普遍表达欲较强,创设写话情境的目的便在于激活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将口语表述转换成文字表述,从而进行写话训练,形成作文雏形。

例如,以“清晨的公园”为主题进行口语训练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声音情境,引导学生学会表达和描写听到的声音或现象。教师需要让学生静下心来,仔细倾听音频播放设备中传出的声音,想象这个声音是什么物体发出的,是如何发出的,以及联想这个声音背后可能呈现的景象等。首先,学生听到了一阵清亮的鸟叫声,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大家想一想,一天之中我们在哪个时间段可以听到这么清晰的鸟叫声呢?”由此许多学生联想到清晨上学的路上听到过类似的鸟叫声,于是便确定了时间要素,即清晨。接着,学生分别听到了风吹树叶、孩童嬉闹、跑步以及二胡等丰富多彩的声音,同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得知这些声音在公园里可以听到,于是分别确定了地点与人物要素,即公园和孩童、运动员、老人。然后,教师便可以继续重复播放音频,引导学生想象其中的人物行为,体会其中的情绪色彩:“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空气清新,鸟儿的叫声清亮,大家想象一下,此时鸟儿的心情是怎样的?”从而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情感代入情境中体会和猜想。最后,结合学生已掌握的语言,要求学生将自己所听到、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情境的创设,能让写话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更具色彩与情绪,由此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逐渐掌握描写事物与抒发情感的方法,并养成以文字表达想法的意识与习惯,从而产生写话兴趣。

二、在观察中引导想象,充实写话内容

小学生在写话过程中最大的阻碍在于无话可写,这是因为学生没有相关素材,而导致写话素材空白的核心因素便在于缺乏观察。因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观察中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大胆想象,有助于学生写话能力的提升。在写话教学中,一张图片、一个人物表情、窗外天气的变化等皆可作为观察的对象。

例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教师可以教材中的三幅图片为素材,引导学生观察与想象。首先,根据颜色、线条等要素,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植物,想象这些植物在水中生长、摇曳的样子。其次,根据形态特征等要素,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各种动物,说出这些动物的名称,并观察它们脸上的表情,想象它们的对话。再次,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与辨别三幅图中小蝌蚪的外形变化,试着说一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最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发学生想象:“假如你也是这片美丽池塘中的一员,你想要变成什么?你会做些什么?你会如何生活?遇到寻找妈妈的小蝌蚪你会怎样帮助它们?将你的想象用笔写下来。”结合图片的观察结果,有的学生这样写道:“我想要变成荷花仙子,穿着粉色的花瓣裙子,每天在荷花丛中飞来飞去,给池塘中的小伙伴提供帮助。莲叶上的露珠就是我的食物,莲蓬就是我的床。如果我遇到了寻找妈妈的小蝌蚪们,我会挥一挥仙女棒,用法术帮助小蝌蚪找到妈妈。”

引导学生观察与想象,能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的诸多事物都可以用文字进行表达,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意识。同时,在观察与想象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有效锻炼与提升,为后续的写作与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在游戏中促进想象,培养自主表达能力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爱的活动,尤其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正处于身心活跃时期,游戏活动的开展,不仅能让学生保持高度的热情,同时还能让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灵活的状态。基于此,教师便可以利用游戏的优势,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以游戏的方式开展写话教学,从而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文字表达。

例如,在进行事物形象描写的相关训练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猜猜他/她/它是谁”的课堂小游戏。即每个学生都在纸条上写下对一个事物形象的描述,这个形象可以是人物、动物、植物或其他常见物,可以是同班同学、教师、动画角色等,只要学生能想到并描写出来的形象皆可。写好后,从第一名学生开始依次朗读自己纸条上的内容,让其他同学猜。比如,有的学生这样描述:“她的头发很长,很直,总是高高地扎成一个马尾辫,像电视剧里的女侠一样;她戴着一副眼镜,经常穿着一套黑色的西装裙。”经过一番比對与分析,学生猜到这段话描述的是英语老师……该游戏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区别“他”“她”“它”的指代对象,另一方面可以综合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对形象或事物的自主描述能力。

写话教学的开展,能更加深入地丰富学生的情境体验,让学生亲身经历与感受,引发真情实感;同时让学生自主把握游戏情节的走向,自主观察与想象游戏情节中人物的行为、表情以及整体现象,从而引发思考,最终促成自主写话,提高自主表达能力。

四、在阅读中延伸想象,开展随文写话训练

阅读与写作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二者是输入与输出的关系。读写结合亦是写作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方式。在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就地取材,从课文阅读出发,延伸学生的文本想象,以仿写、续写、改写等方式开展随文写话练习,从而充分发挥教材价值,实现碎片化写话教学,达到量变促成质变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植物妈妈有办法》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仿写训练。文中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将不同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生动形象地描述出来。基于此,教师可以播放更多种子传播的视频资料,然后要求学生选择一种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按照文中的格式、描写方式等试着写一写。比如,有的学生这样写道:“柳树妈妈心灵手巧,用柳絮为孩子编织了轻巧的衣衫。只要有脚步经过,孩子们就会跟随脚步去向很远的地方。”该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文感,以及掌握修辞技巧。再如,在进行《坐井观天》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延伸学生的思维,想象故事中的青蛙最终是否能成功跳出井底,以及跳出井底后会见识到怎样的世界等,从而让学生续写这个故事,锻炼学生的想象力与故事创造力。

以读写结合的方式开展随文写话教学,能依托文本,活学活用,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既实现了写话教学的单向目标,又促进了课堂整体教学效率的提升。

五、在生活中丰富想象,让学生畅写所想

生活是写作的来源,写作亦是生活的反映与体现。新课程理念提出要将生活与教学相结合,因此在低年级写话教学中,教师需要解放学生的身心,让学生立足多彩的现实生活,丰富对世界的想象,尽情表达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从而拓展写话内容,提高写作能力。

例如,在端午节期间,教师可以“端午”为主题,组织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和体验端午节的风俗,并将自己端午的经历以文字的形式描述出来。比如,有的学生和妈妈一起包粽子,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了端午节要吃粽子的来历,以及糯米和大米的区别、包粽子用的笋叶是怎么来的、一个胖鼓鼓的三角粽子是如何包出来的等;有的学生则见到了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香包,有祥云香包、蝴蝶香包,还有逼真的中国娃娃香包等;还有的学生跟随家人外出旅行,见识了精彩而又激烈的龙舟比赛。立足生活,实际感受端午节日的活动与气氛,不仅可以让学生的写话内容更加多彩,情感更加真实,还可以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节日的魅力,感受生活的美好。再例如,学习完《村居》《咏柳》《找春天》后,教师可以协同家长,组织学生到乡村、野外感受真正的大自然。在乡村,学生可以近距离观察麦苗、韭菜及其他各种农作物的生长形态;可以欣赏杨柳依依、炊烟袅袅的美景。在野外,学生可以闭上眼睛,触摸娇嫩的小草,聆听溪水撞击石头的空灵声,可以闻一闻雨后泥土散发出来的清香。与此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一边感受,一边用文字记录所闻所想。比如有的学生这样描述:“桃花的花瓣摸起来就像妈妈的绸缎裙子。”有的学生这样写道:“炊烟在风中摆动,柳树也在风中摆动,它们好像约定好了要一起跳舞似的。”在大自然中,学生总能在无限的想象中,生发出奇妙的语言。

立足生活开展写话教学,既能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下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又能引领学生深度体验与感受生活、自然,在促进学生写话能力提升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与自然的情感。

综上所述,情境的创设能调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让学生初步掌握写作的概念,调动学生文字表达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观察与想象,则可以充实写话素材,让内容更丰富;游戏教学的开展,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主进行语言文字表达,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读写结合,开展随文写话训练,则能充分运用教材,实现碎片化练习;立足豐富多彩的生活,能解放学生的身心,让学生畅写所想。学生不仅善于想象、乐于模仿,且感情十分丰富,因此教师要利用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与优势,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引导与训练,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促进学生写话水平的提升。

猜你喜欢

想象情境教师
不同情境中的水
最美教师
快乐的想象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师如何说课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