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好玩”:让写作教学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2023-07-14李银超
李银超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2022版新课标”)将语文课程划分为“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四个核心维度,其中指向写作的“表达与交流”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更是展現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基础。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将写作演化成机械训练的模式,导致很多学生非常惧怕写作,甚至达到了谈“作”色变的程度。想扭转这一局面,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是必然的,但其根本则是要先从学生的认知上改变写作难的想法,因此践行“语文好玩”的理念,应该成为提升写作教学整体性教学的重要原则。
一、“语文好玩”的内涵解构
顾名思义,“语文好玩”是让学生从主体性感受的内容出发,体验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乐趣。当然,从教学论的角度审视,我们必须跳出语言表层的藩篱,借助学生主体性的思维,从学习的内在机制入手,对“语文好玩”的内涵进行全面解构。
首先,“语文好玩”扭转了语文学习的基本方式。一直以来,语文教学之所以处于高耗低效的尴尬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教师并没有看到语文课程极富美感和童真的内涵,始终以训练、要求等机械化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语文学习,从死记硬背到繁琐分析,从繁琐分析到机械提问,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难以焕发对语文课程的学习信心和乐趣。基于此,“语文好玩”就是从基本的学习方式入手,将更多学习的权利和空间交还给学生,让他们拥有调控课堂的自主性意识,享受课堂学习主人的自由感,真正认识到“语文好玩”。
其次,“语文好玩”丰富了语文学习的外显形式。我们一直以来都将听说读写视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维度。诚然,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运用的课程,强化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应该成为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应该一直处于这样的状态:始终手捧着书,单调地“读”;僵硬地坐在位置上,被动地“听”;一个人唱独角戏一般孤立地“说”;按照既定的要求,机械地“写”……语文学习的本质不变,但在“语文好玩”理念下,语文课程教学就要从外围入手,将听说读写的本质融括在多元的形式外衣下,助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二、“语文好玩”在写作教学中践行的基本原则
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维度,写作教学是2022版新课标重点关注的内容,在“教学目标”板块中,新课标对“表达与交流”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目标定位,为践行和展现“语文好玩”提供了绝佳的契机,更明确了教学的方向和基本原则。
1.凸显交际功能,让“语文好玩”强化写作的媒介定位
写作教学的根本目的绝不是培养所谓的作家——这也是很多教师恨不得将写作方法、表达经验,一股脑儿灌输给学生的原因所在。受这种心态驱使,很多学生成了承载方法的容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完全处于停机状态。这种定位的错位,就需要借助“语文好玩”的理念,将2022版新课标所设定的要求充分落实。
2022版新课标指出:“学会倾听与表达,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正所谓一语中的,语文课程中的写作教学要处理好“倾听”和“表达”之间的关系,要将表达与“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融合起来,明确写作教学的基本定位。基于此,“语文好玩”下的写作教学就应该努力建构与生活相契合的资源,将学生的思维和身心浸润在鲜活的生活场景下,凸显语言的媒介作用,在真实而自然的沟通状态和交往状态下,推动学生表达素养的发展。
2.搭建实践平台,让“语文好玩”强化作文的倾吐效能
表达的本质,就是与别人共享传递信息、表明观点、抒发自身情感的过程。根据这一定位,2022版新课标指出:“能根据需要,用书面语言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见闻、体验和想法。”这一目标设定,不仅指向了写作理应达成的要求,即表达时做到“具体明确”和“文从字顺”,而其具体内容则指向于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感受。由此来看,“语文好玩”就需要将关注点聚焦在学生的“见闻”“体验”和“感受”的层面上,让学生能够真实客观地传递自己的所见所谓、准确无误地展现自己的体验与感受,走出传统写作教学说空话、说大话的泥潭。生命个体都有表达的渴望和需求,这是本能驱使。由上述的观点来看,“语文好玩”指引下的写作教学,就是能够痛快地表达真实的感受、见闻和体会,让学生在真实的感受下享受写作带来的痛快与愉悦,从而将“语文好玩”的理念落实到位。
3.提升表达质量,让“语文好玩”强化作文的言语品质
很多教师一开始对“语文好玩”有认知上的误解,即看到表面上的“好玩”,就认为应该追求新奇和童趣,甚至认为会自降要求与标准,以简单换取所谓的“好玩”。事实上,2022版新课标曾经提出:“激发创造潜能,丰富语言经验,培养语言直觉,提高语言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将“语文好玩”的理念融入这一理念,就意味着“好玩”并不是简单的玩乐,写作教学的基本目标并没有降低,甚至应该在学生觉得“好玩”的基础上,促进教学效果的进一步优化。鉴于此,教师对“语文好玩”的认知则需要进一步优化言语品质,以提升学生表达能力为己任。
三、“语文好玩”理念在写作教学中的践行策略
1.找准链接点,用真实需要践行“语文好玩”的写作实践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理论家,其创设的“生活教育”理论至今对教育教学都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他曾经多次强调:“语文的外延即生活。”而对于写作教学而言,广阔丰富的生活资源,更应该成为作文表达的源头活水。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无论是语文的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总是局限在一本教材、一间教室的模式中,学生在学习写作时,既没有可感情境的支撑,也没有真实生活的浸润,一切都是纸上谈兵。于是,写作教学中各种表达方法和言语智慧盛行,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全部灌入课堂,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尴尬境地,怎么能体悟到“语文好玩”呢?教师要找准写作与生活的链接点,激发他们在生活中的真实需求,让写作成为满足内心渴望的有效方式,消解写作的硬性要求,“语文好玩”就能释放出应有的价值。
比如三年级下册习作单元所设置的习作主题是:“奇妙的想象”,要求学生大胆想象,创造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很多教师习惯于从技法的层面出发,利用单元中精读课文所呈现的想象方法,一味地将这篇作文的教学放置在方法灌输的层面上。事实上,很多学生并不能立即将自己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运用到创作中,导致最终作文成了不伦不类的四不像。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师并没有真正达成“语文好玩”与生活的关联,导致学生将想象的自由误解成为肆无忌惮地胡思乱想,使学生的创作完全是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并不是书写自我。鉴于此,教师从“语文好玩”的理念出发,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出发,说说生活中曾经遇到过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或者有哪些没有实现的理想,还有哪些是人力所不能做到的……将生活中的一切都融入作文中。由此一来,学生的思维就此打开,他们将内在的情感、意愿和想法都融入想象的状态下,作文就成了表达自我的过程。由此而写成的这篇想象性习作,因为有了真实自我的参与,有效地激活了学生内在认知能力,他們将生活无法达成的愿望融入想象思维宇宙中,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凸显了“语文好玩”的理念,可谓一举两得。
2.创设活动点,用实践操作践行“语文好玩”的核心内涵
传统教学理念下,作文教学始终停留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你一言,我一语”的模式之中,留给学生认知和思考的空间就显得相对有限,学生就只能始终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一切都只能依赖教师上位层面的灌输和告知,而自身的主观能动思维则完全被限制,自然就会觉得写作是一种负担。“语文好玩”落实于写作,就是要在学习方式上推动写作教学的变革。教师不妨与2022版新课标进行关联,通过创设可感鲜活的情境、设置真实明确的任务、搭建活动化的平台,在实践的过程中激活学生的表达性思维,让写作表达顺其自然。
统编版四下教材中习作六的主题是“我学会了————”,要求学生从生活中选择一件有成就感的事情,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把学做这件事情的经历、体会和同学分享。基于这个单元的整体设置,教师将这篇作文的训练要点定位于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交代清楚自己是怎样一步步学会做这件事情的?其二,学习做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其三,在这一过程中有过哪些有趣的经历,内心情感又有过哪些变化?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则会将这些要求直接转化成问题,要求学生在作文中清楚交代,学生就此写出来的作文就会陷入机械应答、杂乱无序的尴尬境地,或者直接无从下笔,自然也就会厌恶写作。
之于“语文好玩”理念,教师不妨在教学时创设参与平台,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将学习的过程与小组成员以合作的方式表现出来。学生作为这次表演的总编剧、总导演,一方面要通过表演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展现出来,更要在过程中呈现遭遇的困难与障碍,以及与之匹配的情感变化轨迹。由此一来,看似机械生硬的作文,就转化成了有趣的情境表演,处于被动接受地位的学生,摇身一变成了整个表演活动的总策划,编剧与导演的职责赋予他们更多的自主性权利和能动意识,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依循评价点,用多维主体唤醒“语文好玩”的持续动力
华东师范大学崔永漷教授提出:“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评价就没有真正的教学。”在传统教学理念下,评价要么无人问津,要么就停留在形式主义的层面,有的评价纯粹是为了甄别优劣,反而成了打击大部分学生乐趣和自信的一把匕首。从“语文好玩”的理念入手,评价就是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亮点、捕捉自己的优势,享受写作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比如统编版五下习作7的主题是:“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鉴于此,教师以项目化的方式推进单元教学,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每年一度的世界文化大会将在沙特举办,请你以中国代表身份,撰写一篇演讲稿,展现中华民族的世界文化遗产,亮出属于中国的文化名片。由于学生对文化遗产的了解相对有限,仅从精读课文中掌握了介绍方法,通过网络路径收集了资料,但仍旧在专业程度上存在不足,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介绍的整体效果,教师除了组织学生自我评价、伙伴互评和教师评价外,还引入了专业维度的第三方力量。比如对于一些文化遗产的文化特质和建造美学,就可邀请学校专业的美术老师,就介绍内容的选择,尤其是文化特质的揭示是否准确等维度展开评价;还可邀请身边的导游朋友,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素养,对学生作文的介绍提出建议,以更好地顺应情境的需求,吸引外国代表的兴趣……
这一案例中的评价,突破了课堂教学中师生两类的局限,将课堂之外的第三方角色融入其中,借助他们的专业领域和知识素养,给予了学生以教师所不能实现的指导,将更具冲击力的新鲜知识融入其中,“语文好玩”的理念在另一个更全新的层面中得到了落实,可谓一举两得。
“语文好玩”看似简单,背后却蕴藏着丰富的教学意蕴,在写作教学中践行“语文好玩”的理念,需要从学生内在的学习机制入手,找准学生表达的内在需要,顺其自然地为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让写作教学驶入发展的快车道,助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