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外阅读对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及应用研究

2023-07-14傅爱莲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23年6期
关键词:课外书籍课外阅读

傅爱莲

阅读和写作一直都是小学语文课程中的两大核心板块,对于学生能力、素养及技能培养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养成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拓展学生的视野及知识面,为学生的写作铺路”,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字词量积累不足而导致在作文中无从下手的现象屡见不鲜,再加上小学生普遍阅历不足,写出的文章如流水账一般,平平无奇。课外阅读为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新的渠道,可以帮助学生累积词汇、丰富情感、拓展眼界,从而实现学生写作能力的快速提高。如何有效发挥课外阅读在小学写作教学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全面提高写作教学效果,是教师要重点研讨的课题之一。

一、课外阅读对小学写作教学的重要性

1.提高学生的文字敏感度

写作和课外阅读之间存在一定的必然联系,黄源深教授曾说过:阅读是在语境当中学习,学到最地道、最生动的语言。阅读和写作实际上一个输入和输出的过程,两者相辅相成,阅读量的积累能让学生“下笔如有神”,而不断的写作又会让学生对文字的敏感度大大提升,更加流畅地阅读。所以,写作是对阅读的应用,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能力,只有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训练和知识积累,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2.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对于小学生而言,课外书是拓展其知识面和视野的关键渠道。小学生由于认知尚未成熟,所接触的环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获取知识更多地来源于教材和老师,在课外书的阅读中,学生能够走进作家笔下所描绘的丰富的世界中,获取更多的课外知识,思想上也能受到潜移默化的沁润。因此,课外文学阅读能够极大地发挥出对于写作的知识累积作用,能够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写作素材。学生可通过课外阅读累积一些成语或者名言警句,以此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从而帮助学生写出更具深度、辞藻更加优美的文章。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课外文学阅读的重要性,让学生更加愿意主动阅读,在此过程中实现阅读水平与作文水平的共同提升。

3.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天赋

从微观角度上看,课外文学阅读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在课程中学习的写作技巧普遍存在一定的固化和僵化,在阅读课外书籍的过程中,更加新颖的写作手法、叙事方法进入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意识到文章还可以这样写。由此,在今后的写作中,学生的作文也会更加不拘一格,更具深度。

4.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课外阅读,学生可涉猎更多的课外知识,知识面更加宽广,且课外文学阅读文本多故事性、趣味性强,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喜爱程度,时刻保持对阅读的持续性热情,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会情不自禁地创作,在创作中灵活运用阅读中所学的写作手法,写出情感丰富、思想细腻、文采飞扬的文章,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其写作和创作的自信。

二、课外阅读在小学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1.补充性原则

为实现课外阅读在小学写作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教师应遵循补充性原则。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体现语文的综合性”,课外阅读属于课外范畴,要注重所选文学书籍能够对课内课文起到一定的补充和拓展作用,要以课文为中心进行延伸,避免学生的课外阅读出现割裂现象,保障其对学生的写作发挥出最佳成效。

2.开卷有益原则

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思想、知识面及能力上有所获益,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教师应确保学生能够尽可能涉猎多方面的书籍,做到博览群书。在课外书籍的选择上,教师应当将目光放在文学类、故事类、实用類书籍方面。文学性作品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感性思维,助力学生写出更加感性、丰满的文章,而实用类书籍则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理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将所学知识真正运用于作文中。

3.趣味性原则

小学生具有独特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方式,而且对于每本书的理解都不相同。因此教师要选择适合学生的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外文学书籍。比如《西游记》和《水浒传》两篇名著就是非常好的选择。由于学生从小就看过相关的影视作品,对其有一定了解,再加上两者本身是非常经典且富有趣味性的文学作品,因此可以作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素材。

三、课外阅读在小学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找准课外文学阅读的定位,把握应用原则

找准定位和把握原则是应用课外阅读的基础,也是拔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根本前提。定位是指在分析阅读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确定每一个作品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是否能够带给学生独特的体验,是否对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有益等。课外阅读定位包含的是作品本身的定位以及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师应深入地剖析阅读定位,从情感、文笔、知识层面等多角度分析是否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有所助力,据此作出选择。

2.制定课外阅读计划,提高阅读效率

课外阅读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科学制定阅读计划,设计科学的阅读任务和进阶式任务群。如在六年级《鲁滨孙漂流记(节选)》的课内阅读教学后,教师可让学生阅读《鲁滨孙漂流记》全篇,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进阶式阅读任务群:第一是学生可以在一周时间内快速读完一整本《鲁滨孙漂流记》,在此过程中,要合理规划课后时间。第二是利用第二周的课外时间进行精读。因为有第一遍阅读的基础,第二遍的精读不会花费很长时间。同样每天尽可能阅读几个章节,在过程中要查找相关的资料以了解书籍的相关背景,遇到引人入胜的句子可以在旁边做好批注,简单说一说这句话好的地方,将之作为写作素材。在精读之后,要总结书籍的主旨和写作的风格以及特色。第三是引导学生进行专题讨论。如《鲁滨孙漂流记》中鲁滨孙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简单阐述在这本书中鲁滨孙在荒岛上生存的过程。如果是你,在面对未知的困境时又该怎样应对?这样的专题讨论既可以帮助学生分析文本,起到重点阅读的目的,又能让学生真正在思想、情感上产生感悟,写出更加具有深度的文章。

3.传递有效的阅读技巧,丰富学生的积累

掌握好的技巧是提升学生课外阅读效果的关键。如果学生在阅读中缺乏技巧,将会导致其在阅读时无从入手,使其对阅读产生抵触情绪,阅读效果会大打折扣,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为此,教师要加强对课外阅读技巧的讲授,如在阅读课外文学作品时,要学会巧记字词和佳句,把握文章的方向和节奏,传授“跳读”“猜读”“精读”等有效的阅读策略,在阅读后,要注重“知识回顾”和“假设联想”。在阅读方法上,教师也要重视技巧的传授。如在阅读时,要明确标序,对每一阶段的故事内容详细概括,以做到对文本结构和故事线的把握,将故事情节梳理好后,让学生充分掌握难以理解的生僻语句,记忆并摘抄,为学生的写作奠定基础,保障学生能写出结构紧凑、文笔优美、一气呵成的文章。

4.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信息技术具备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多元化信息交互能力,将其运用在课外阅读和作文课堂中,能够给学生传递丰富的写作技巧、提供眾多课外阅读素材,也可以展示音频、视频,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欲望。当代许多小学课外阅读文本都被制作成电影,为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教师也可结合电影进行名著讲解,让学生从文字形式中脱离出来。以《骆驼祥子》为例,教师先对故事梗概、情节娓娓道来,然后再利用多媒体播放《骆驼祥子》电影片段,让学生从视觉、听觉上受到双重冲击,深度感知大作家老舍悲天悯人之心,帮助学生真正在阅读中有所收获,保障学生能够写出情感更细腻的文章。

5.重视仿写和续写,写出阅读感悟

有效仿写和续写能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写作技巧,丰富学生的写作经验,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对于小学生而言,仿写和续写是助力其作文水平快速提高的关键路径。读完一篇课外阅读,教师可以让学生仿写和学习。一个好的开头能瞬间吸引学生的眼球。对于不同的作文,以不同的语言开头,能收到不同的效果。对于中间阶段,俗话说“凤头豹尾”,虽然多数教师都强调开头和结尾的重要性,但中间部位所起到的衔接和顺承作用,依旧是不可忽视的。由此,学生也应多学习课外书籍的中间部位,不能一带而过。同样,续写对于学生的作文也有着明显的助力作用。通过续写,学生既能收获写作经验,又能发展创造性思维,对今后的创作有着重大意义。阅读一些故事性较强的课外文本后,教师可采取阅读—思考—写作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先研究故事,然后思考故事发生的大致背景,最后续写。

6.避开阅读障碍,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

课外阅读并非教师一方面的任务,也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教师只是作为辅导者。由于年龄的限制,小学生无法阅读篇目很多的课外书籍,主要原因在于课外文学书籍卷帙浩繁,学生基础字词累积薄弱,广泛存在读不懂、读不通、不愿读的现象,由此出现一定的畏难情绪和阅读障碍。因此,教师可先引导学生阅读注音版的故事书,例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这类美好有趣的故事,将会带给小学生很大的欢乐,能消除学生的阅读障碍,促使他们主动阅读。在阅读中,学生能积累很多好词佳句,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在今后的学习中,也会主动参与阅读。

7.重视课外阅读评价,优化学生的阅读方法

评价是提升学生课外文学阅读质量和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反馈学生阅读效果的关键。因此,在学生的课外文学阅读后,教师要全面开展阅读评价。首先,教师应测试学生是否阅读了这本书,分析学生对书籍内容的熟悉度。其次,是检验学生的阅读方法。教师可让学生阅读一些经典片段,说说应该如何阅读,以检验学生的阅读方法是否正确,对于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要给以针对性指导。第三是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教师要出一些相应的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思维和审美以及文化素养等。此外,教师还可简单翻看学生阅读过的课外书籍,观察是否有标记等。教师结合以上内容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成果进行打分和评价,学生可根据教师给出的分数和评语自我改进,从而制定更加科学的阅读方法,全面提升课外阅读效率,为写作铺路。

课外阅读是丰富学生素材和情感素材的主要路径,也是激发学生创作才能的有效方法,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不容忽视的价值。教师要认识到课外阅读的价值,加强重视,明确课外阅读的原则,传授学生科学的课外阅读方法,让学生有方向、有方法地阅读,在课外阅读中积累字词、丰富情感,为写作助力。

猜你喜欢

课外书籍课外阅读
鲁迅与“书籍代购”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书籍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