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义务教育阶段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3-07-14吕梅林

甘肃教育 2023年9期
关键词:义务教育阶段劳动教育问题

吕梅林

【摘要】2022年教育部印发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劳动教育课程标准,开启了全面育人的新局面。目前劳动教育中存在的认识片面化、课程边缘化、内容碎片化、教师随意化、评价虚无化等现实问题,有碍于课程标准的落实。文章从形成科学的课程结构、打造专业的教师队伍、完善协同的育人机制、建设适用的实践基地、构建综合的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劳动教育;义务教育阶段;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0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3)09—0030—04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劳动教育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从课程设置的角度将劳动教育提到与德智体美同样重要的地位,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提供了基本遵循,具有重要的意义。准确把握劳动课程标准,研究解決劳动为什么教、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着力提高学生劳动素养,促进五育融合发展,成为新时代学校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一、劳动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劳动教育具有独到的育人功能,劳动课程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劳动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但长期以来,赋予劳动教育的地位与其育人功能并不匹配。就拿“三好学生”来说,我们倡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给予中小学生的最高荣誉却是“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美”与“劳”自始至终缺位。劳动教育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与新课标的要求形成强烈反差,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1.认识片面化。在“五唯顽疾”依然存在的大背景下,社会上对劳动教育还存在许多认识上的偏差。一是将劳动教育等同于简单的体力劳动。混淆劳动教育的内容与目标,把校内外打扫卫生、一两次集中劳动或偶尔的志愿服务等简单的劳动当作劳动教育,而为了完成具体的任务,只关注劳动的形式和结果,忽视劳动观念的养成、劳动能力的提升、劳动习惯和品质的锻炼、劳动精神的培养[1]。二是把劳动教育视为点缀。在许多学校,课程被分为不同的层次,首先看重的是语数外等升学考试科目,代表着学校的“门面”;其次是音体美等科目,既可以培养特长生,也可以通过社团活动、竞赛、表演、展览等为学校“贴金”,劳动则被看成应景性教育,有时是为了应对上级要求和检查,更多的时候则是打卡、拍照、弄个美篇、出份简报了事。三是把劳动教育当作是学校一方的事,家庭和社会的协同作用未得到应有发挥。

2.课程边缘化。《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虽然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方案,但设置相对笼统,即劳动教育只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部分,而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共同占总课时的16%—20%,对劳动教育的课时数并没有硬性规定。正是基于此,许多学校的课表上只有综合实践活动,没有劳动课程(同样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信息技术则单独安排了1-2课时),加上综合实践活动又由不同的教师承担,一部分课时常常被文化课挤占,劳动教育的空间明显缩小;一些学校虽然设置了劳动课,却安排在每周五的最后一节,实际上成了周末卫生大扫除;随着环境、健康、国防、安全、禁毒等诸多方面的教育内容被强制要求进课表、进课堂,综合实践活动承担的任务日益繁杂,劳动教育越来越被边缘化,在有的学校已经到了可有可无的地步。

3.内容碎片化。任何课程的实施都有具体的内容作为载体,大多数课程都以教材为基本内容,而义务教育阶段的劳动教育在这方面明显欠缺。我们知道,学前教育比较关注手工制作,幼儿园一般都配备剪刀、小刀、彩纸、胶泥等手工工具,有的还配备了迷你型的手锯、羊角锤、螺丝刀、尖嘴钳及相应的制作材料。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实验室的工具琳琅满目,几乎能满足开设手工作坊的需要。但是,许多义务教育学校除了扫帚、簸箕、铁锨等卫生用具外,劳动工具几近空白。正是由于缺乏系统性指导和长期性规划,劳动教育往往止步于打扫卫生、种植花草、志愿服务等内容,存在有劳无教的现象。举个简单的例子,每年一次的义务植树是每个学生都要参加的,但是种完之后的养护、生长过程就很少有学生关心,以致不少学生植了十多年树,毕业后竟然找不到哪一棵是自己种植的。显然,零敲碎打的劳动教育无法实现提升劳动素养的目标。

4.教师随意化。教师是课程实施的核心要素,但劳动教育教师数量少、专业化程度低,制约着劳动课标的落实。当前,学校普遍缺少劳动教育专任教师,绝大部分农村学校甚至没有相应的专职教师,大多由班主任、学科教师兼任,一些学校甚至临时性安排给后勤工作人员或因年龄、身体等因素承担不了其他教学任务的教师,许多教师专业素养不足,缺乏对劳动教育价值的正确认识,不愿或无力专注于劳动教育,加上考评考核、培训提高等方面存在随意性大、不够科学等问题,导致劳动教育教师队伍不稳定、发展前景不明晰、职业认同感较低,影响劳动课程的系统实施。

5.评价虚无化。评价是保证劳动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措施,也是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劳动教育没有提升到应有地位的前提下,其评价几近虚无。从评价内容看,有的以彼代此,前文提到的“三好学生”现象就是最为典型的例子;有的以偏概全,如以参与劳动活动的次数、态度和任务完成度等直观内容为依据作出定性评价,对隐含的劳动观念、习惯、品质、精神等关注不够甚至忽略。从评价方法看,有的只是想当然的等级评定,有的则是笼统的评语,缺少对个体成长和发展的精准分析。从评价主体看,大多以班主任的综合评价为主,自评、互评及家庭和社会的参与缺位。从结果运用看,劳动教育评价对学生评优、升学、就业几乎没有影响,社会不关注,学校不重视,家长和学生更是无所谓。

二、对策

修订后的课标将教育方针中的“劳”具体化为需要着力培养的劳动素养,贯穿劳动课程目标、内容和实施的各个环节,以课标发布为标志,劳动已经成为一门具有综合性和专业性的教育学科[2]。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形成的课程空设、课表空挂、课堂空转等问题,全面提升劳动教育质量,还需要从课程设置、教师培养等方面综合施策。

1.形成科学的课程结构。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课标紧紧围绕核心素养形成总体加学段的目标体系,总目标确定了义务教育要养成的劳动素养,学段目标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程度,将总目标具体化,充分体现了顺序性和进阶性特点[3],因此,劳动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要紧盯目标体系,满足以下四个基本要求。一是符合实际。社会性和实践性是劳动课程最突出、最显著的特点,城市和农村,南方和北方,沿海和内陆,自然条件、生活方式、生产水平、产业布局等都有显著的不同,学校只有结合自身实际设计劳动内容,开发劳动项目,课程标准才有可能落到实处。二是内容齐备。劳动课程要以实践为主线,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各学段的学生参加相应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4],通过“做中学”“学中做”,让学生在亲历劳动实践过程中切身体验和感悟劳动的本质。三是任务贯通。劳动课程的内容结构以任务群为基本单元,学校要因地制宜形成自己的任务清单。同一任务群在不同学段要循序渐进,比如“整理与收纳”“传统工艺制作”贯穿了义务教育全程,在设计上就要由简单到复杂,由粗放到精细;不同任务群在不同学段要有所侧重,比如“清洁与卫生”重点安排在一、二学段,“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则更适合安排在三、四学段,有效实现短期技能学习和长远品质养成的结合。四是学科融合。新时代的学校教育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学科融合的特点,劳动教育中不乏德智体美元素,其他学科中也蕴含丰富的劳动元素,比如蔬菜的种植,可以包含劳动课的种植技术、科学课的植物生长、语文课的观察写作、美术课的摄影写生等等,劳动课程只有做到与其他课程体系的有机融合,相互渗透,才能实现教育效能的最大化。

2.打造专业的教师队伍。新课标要求平均每周开设1节劳动课,每年组织1次劳动周,常态化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这需要一定数量的专业教师作支撑。课标从项目开发、过程指导、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实施建议,甚至提供了参考案例,如“劳动周案例——‘收获花生喜悦多”等,这对从事劳动教育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打造专业的劳动教师队伍就显得尤为迫切。一是高校加快培养速度。学科教师最主要来源是院校培养,劳动教育同样离不开受过系统、专门训练的教师。针对相关专业设置明显滞后的实际,高校应探索设立劳动教育专业,有计划地批量培养劳动课程教师。二是开展转岗培训。转岗是解决劳动课教师不足最直接有效的手段,现有教师具备基本教学常识,具有资源设计与开发、教育实践与评价等基本能力,通过短期进修、校本研修、课题实验、实践操作等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让他们掌握劳动教育的基本理论、劳动教学技能,成为劳动教育的生力军[5]。同时在工作量化、树优评先、职称晋升、专业成长等方面对劳动教育教师一视同仁,使其具有职业荣誉感,保持队伍相对稳定。三是聘用兼职教师。相对于文化课程,劳动教育具有实践性、体验性更强的特征,应当借鉴职业院校聘任技能教师的做法,聘请劳动模范、技能大师、知名工匠等担任兼职教师,通过鲜活人物示范引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知他们身上的劳动品质、劳动精神。

3.完善协同的育人机制。随着新材料、新技术、新能源的不断使用,新时代的劳动方式正在发生巨大改变,崭新的劳动形态在不断涌现,劳动教育必须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综合作用,协同育人。一是发挥好学校的主导作用。作为课程标准的具体执行者,学校是劳动教育的中流砥柱,要着力开发符合实际的特色劳动教育课程,因地制宜建设劳动教育场地,保证劳动教育时间,组织劳动教育活动,促进劳动与德智体美融合发展。二是发挥好家庭的基础作用。劳动教育立足生活,衣食住行用始于家庭,绝大部分劳动是在家庭完成的。一方面,家长不能越俎代庖,要鼓励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积极的价值体验,塑造自我。另一方面,家长还应承担监督职责,督促孩子完成学校设计的家庭劳动教育项目,提高孩子的劳动技能,培养劳动品质。三是发挥好社会的支持作用。通过舆论引导,营造热爱劳动的社会氛围,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让学生生活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大环境中;为服务性劳动搭建平台,支持学生深入城乡社区、福利院和其他公共场所参加志愿服务,让学生在公益劳动中提升劳动素养。

4.建设适用的实践基地。劳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课标以任务群为单位构建劳动课程的内容结构,紧紧围绕日常生活、生产和服务性劳动设置了10个任务群,每个任务群由若干个具体项目组成,并从内容要求、素养表现等方面对各任务群在不同学段的落实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措施,因此,没有实践基地作支撑的劳动教育无疑是空中楼阁。一是开辟校内的劳动基地群。考虑到时间安排、方便程度、安全保障等因素,劳动实践基地还是以校内为主,学校要充分利用边角地、绿化带等空间建设小小种植园、小动物养殖场,利用空闲用房建设木工、电工、五金、缝纫“小作坊”等,最大限度为学生提供亲身参与、直接体验的机会。二是实现学校间的资源共享。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室、职业院校的实训实习基地等应该尽可能地为义务教育学校开放,使教育内部资源的使用最优化。三是拓展校外实践场所(上段已涉及,不再赘述)。

5.构建综合的评价体系。科学的评价能促进劳动课程目标的实现,保障劳动教育实施的效果,新课标点明了各个学段劳动素养的基本特征,既有助于课程实施者开发资源、组织教学,也为质量评价提供了依据。一是评价内容多维。既关注劳动知识、技能、态度等表象要素,更关注观念、习惯、品质、精神等内涵要素。既要看结果,更要看过程。另外,在注重个体表现的同时,评价还要注重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二是评价方法多样。具体的劳动项目应根据任务单设计评价量表,学段评价要发挥档案袋的作用,做到平时表现和定量评价相结合。低年级可采用小红星、小红花进行鼓励性评价,中高年级可采用展厅、橱窗、视频、竞赛等进行展示性评价,其中高年级可以进行必要的劳动素养测评。三是评价主体多元。把教师评价与自我反思、同学互评、家长评价等相结合,得出綜合结果。四是体现发展性。劳动教育要注意学生的年龄、体质、性别等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设计评价内容,开展增值评价,全面衡量每一位学生的努力程度和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进步。五是强调结果运用。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评优、升学甚至就业的重要参考,进而引起全社会的足够重视。

总之,新课标赋予义务教育阶段劳动教育强大动能,我们要不断发现、分析、纠正实施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勇于探索新举措,着力打造劳动教育新生态。

参考文献

[1]彭正,蒋小娟,张云.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22(22):28-32.

[2]顾建军.建构一体化劳动课程为义务教育劳动育人奠基——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J].全球教育展望,2022(07):08-10.

[3]顾建军,管光海.系统建设劳动课程落实劳动教育——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J].基础教育课程,2022(09):14-17.

[4]霍晓宏,李振疆.落实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之管见[J].天津教育,2022(22):19-22.

[5]吕娜.基于《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劳动课程实施与建议[J].教育文汇,2022(07):24-27.

编辑:张昀

猜你喜欢

义务教育阶段劳动教育问题
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流失现象的原因探析和应对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