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是中国共产党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的强大力量
2023-07-13刘艳云
[摘要]团结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重要关键词,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基本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党内团结、党群团结、民族团结、社会团结和国际团结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增进和巩固团结的策略,也为创造新的历史伟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新的历史征程上,中国共产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赢得新的历史主动,必须注重在目标定位上要实现举旗定向与路径选择有机统一;在实践主体上要实现党的领导与人民主体有机统一;在方式方法上要实现制度优势与治理绩效有机统一;在视野格局上要实现自信自强与兼容并蓄有机统一;在基本保障上要实现国家安全与人民安全有机统一。
[关键词]团结;中国共产党;伟大复兴;力量
[中图分类号]D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3)03—0059—06
[作者简介]刘艳云,女,浙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副教授、校委委员、教务处处长,研究方向:党的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报告中“团结”出现了27次,是理解报告精神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强调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做到“五个牢牢把握”,其中第五点就是要“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还在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大党独有难题”的重要命题,这既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必须迈过的一道坎,更是全面从严治党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必须啃下的硬骨头。团结是任何一个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有493.6万个,党员总数为9671.2万名。作为这么庞大的组织系统,就应该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大就要有大的样子”。而大党之“大”,不仅需要有形的规模、总量、体系之大,更需要无形的视野、格局、境界造就的团结之力,从而确保大而不虚、大而不弱、大而不僵、大而不散,这是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基本前提。
一、团结是中国共产党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基本前提
团结是中国共产党能够成为百年大党的成功密码,也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并在新征程开创新的历史伟业的基本前提。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和长期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双重属性决定必须把“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作为根本要求,谨防破坏团结统一的问题,以团结反对分裂。
(一)防止政党分裂:依靠团结才能维护领导核心
大党的形成不是党员数量的自然持续增加,而是党在发展过程中团结一致、主动作为、攻坚克难而得以不断壮大的,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种艰难的历程中发展壮大起来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团结,并始终把党的团结统一作为自身建设的重要目标。“让我们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这句话在党的一系列文献中多次强调并成为典范性用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指出:“旗帜鲜明讲政治、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党的生命,也是我们党能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1](515)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保证自己首先是团结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必须切实反对党内分散主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然而当前党内政治生活中“七个有之”的突出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存在,这对破坏党的集中统一、损害党中央权威,危害极大。科学的指导思想引领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团结统一的首要因素,必须首先从思想上保持全党高度统一,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其次,要在各方面制度中确保党的全面领导、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保持高度一致。
(二)防止社会分化:依靠团结才能维护社会稳定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社会稳定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前提。而现代化本身就是社会风险的重要催生因素,纵观世界各国,在现代化过程中都普遍面临着发展和秩序如何实现平衡的难题,我国也不例外。特别是在深度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推进现代化要求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生产生活方式向数字化转型、人口结构向深度老龄化转型、社会结构向橄榄型转型等等,这些都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风险隐患。如何在快速发展中维持稳定的社会秩序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解答的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社会治理方面取得了瞩目成就,但在经济、民生、安全等领域也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都是导致社会分化的重要因素。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2](54)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统筹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或转化不和谐因素,不断提升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凝聚力、向心力,将社会治理共同体各组成部分紧紧团结起来形成治理合力,从而维护社会稳定。
(三)防止国家分裂:依靠团结才能维护国家统一
当今世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政治势力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和崛起,總是千方百计地利用我国国内的民族关系等,通过打“藏独”牌、“疆独”牌、“台独”牌等各种手段企图分裂中国。特别是近年来出现的香港政局动乱、“台独”势力猖獗,南海海域遭到干涉等等,我们面临的反对分裂、维护国家主权的形势更加严峻。另一方面,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也十分激烈。境外反动势力通过各种方式拉拢扶持代理人,既有“文化精英”,也有“民间草根”,既有与我们斗争多年的“老对手”,也有近几年新露头的“新生代”,利用各种手段对我国发展上牵制、形象上丑化、思想文化上渗透,而且涉及教育、法律、文化、经济、民族宗教等多个领域,妄图分裂中国和改变中国制度模式。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是中华民族的核心利益所在。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在任何时候都始终把政党建设问题与民族问题、国家统一结合在一起,将国家建设与民族发展、祖国统一结合在一起。可以说,党的百年历史既是追求民族独立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的历史,也是同分裂国家行为进行坚决斗争和追求国家统一的历史。必须始终毫不动摇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等基本国策,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画好最大同心圆,使全国各族人民、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起来,汇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合力。
二、中国共产党凝聚团结力量的动力之源
(一)文化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传承动力
五千多年的中华文化文明历史铸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从追求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到追求人与社会的“天下大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的精髓深深印记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中,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特征和行为准则,各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形成了“团结友爱、同舟共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血肉联系,这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和合”思想强调求同存异、互通有无、以“和”促“合”,才能生生不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铸就了一部民族交融、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恢宏史诗,“大一统”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和目标,无论哪个民族建立中央政权,都以实现“大一统”为己任。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无论是革命年代还是建设年代,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作为历史的主体力量,用科学理论和实际行动发动、感召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汇聚成强大的政治力量,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开创了各民族大团结和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新景象。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团结才能推动历史进步。只有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国家才能强盛、社会才能稳定、人民才会幸福。
(二)理论自觉: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真理实践动力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内忧外患的困境中苦苦寻找救亡图存的道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中国道路,为中国未来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并超越了传统的等级关系与格局,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为全世界构建一个没有剥削压迫、人人自由平等发展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其真理性在于它是一种世界观、方法论,而不是一种给各种问题提供具体答案的理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深刻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团结起来才能获得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无论是革命、建设、改革,还是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我国所取得的历史性胜利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完成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在中国的具体实践中得到了充分贯彻和彰显。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系列原创性理论贡献,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时代化和中国化价值,也为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引和强劲的实践动力。
(三)目标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提供了发展动力
在世界历史格局中,中国是一个长期统一的“天下国家”。统一缔造和平,统一凝聚共识,统一形成合力。长期统一是中华文明的核心竞争力,在古代如此,当下亦然如此。中国近代以来,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志士仁人苦苦探索各种路径,但都失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才有了真正的主心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是从团结救国、团结兴国、团结富国到团结强国的历史性转变,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团结奋斗的经验总结,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方向和路径。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党始终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3](46)团结奋斗是中华民族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上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4](1)
(四)制度供给: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提供了保障动力
团结统一作为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其前提是各族人民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和共同繁荣,必须通过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建构来保障团结统一的基本需求。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确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并且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这样一个制度安排在整体结构上凸显了人民民主的政治策略,也从法律和制度体系上实现各民族相互尊重、彼此平等,筑牢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团结进步的政治基础,从不同层面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并阐释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在实践中“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开展,人民当家作主更为扎实,基层民主活力增强”。[5](9)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依靠人民民主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应有之义,更是保障各民族团结进步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支撑。
三、新時代中国共产党凝聚团结力量的关键之匙
(一)党的团结: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的五十几名党员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第一大执政党,这是党的团结统一,艰苦奋斗、砥砺前行的底气和实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党的团结是其他一切团结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面临“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保证全党服从中央、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作为首要任务,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特别是把政治建设作为促进党的团结管总管根本统领性的路径,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作为促进党的团结的内在要求,把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作为促进党的团结的重要保障,以思想建党和制度建党同向发力坚决纠正党内不正之风,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能力,推动党内团结达到了新的高度。同时,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彰显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形成了大团结大联合的政治局面。
(二)党群团结: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面临的最大危险。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实现党群团结带动社会团结的目标,也是全面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方法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依然存在。脱离群众主要有两种表现:一种表现是远离群众、高高在上,对群众的情况、要求和愿望不知情不了解,这是形式上的脱离群众。另一种表现是不解决群众问题、不关心群众疾苦、不为群众谋利益甚至损害群众利益,这是实质上的脱离群众。这两种表现从根本上反映的是党风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群众批评和监督、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使我们党永远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使我们的事业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6](53)。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的重要安排。中国共产党走好新时代的群众路线,就是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人民至上立场作为根本政治基础,把为人民服务、赢得人民信任、接受人民批评监督作为核心内容,并通过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实践之中。
(三)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国家战略安全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的高度,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这一最高利益,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为新时代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强民族团结明确了战略方向。推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必须以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作为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7](2)这明确阐明了团结奋斗和繁荣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也为新时代探索以发展改革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政策逻辑。推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必须以构建各民族之间精神文化认同和教育引导,从同根同源、同文同宗的角度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从而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民族力量。
(四)社会团结: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社会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共同体。社会团结与人民的实际生活质量和社会综合治理水平紧紧联系在一起。一方面,以民生促进民心凝聚是保持社会团结的一条重要规律。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以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切实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促进社会团结和谐。另一方面,完善的社会治理机制是保持社会团结的重要保障。社会治理的核心内容就是处理活力与秩序的矛盾问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8]社会治理共同体是社会安定团结和谐的重要标识。它需要有效参与的多元主体,需要社会形成集体认同社会善治的思想共识,需要完善运转有序的协同治理机制来处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为推进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了重要指南。
(五)国际团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复杂的国际社会环境,迫切需要能够引领世界和平发展的思想和方案。党的十九大报告系统性地阐明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郑重宣示:“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9](60)这为新时代新征程引领国际团结实践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一种新型团结观,它超越了西方国家恃强凌弱、压制差异、单边主义的小圈子式团结,主张以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价值基础,以探索形成了共建“一带一路”打造全球伙伴关系为载体的重要实践平台,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开辟了一条新路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构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多次载入联合国决议,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鲜明标识,实现了从“一方领唱”到“众声合唱”的多重跨越。
四、依靠团结力量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的实践之要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团结才能奋进。团结是中国共产党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的强大力量,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战胜一切挑战风险,同心共圆中国梦的重要保证。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中国共产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奋斗,才能赢得新的历史主动。
(一)在目标定位上要实现举旗定向与路径选择有机统一
旗帜决定方向,道路决定命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大势全局,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国际国内风险挑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再次重申了“五个必由之路”的重要政治论断,并强调“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10](27),为新的历史起点上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方向引领和理想通途。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理想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形势,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要科学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中國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真正让党的科学理论在人民心中扎根铸魂。
(二)在实践主体上要实现党的领导与人民主体有机统一
党的二十大再次重申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价值趋向和为民情怀。这种价值取向和为民情怀又在理论和实践上论证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有机统一的客观要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是人民主体最集中的代表,党的领导是人民主体的核心力量和方向引领。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命运和前途的根本力量,人民主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确定和功能增强的力量源泉。必须永远保持赶考的清醒和谨慎,建立健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体系,并持之以恒科学构建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把群众路线作为根本工作路线和生命线,与人民群众始终保持血肉联系。必须发展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三)在方式方法上要实现制度优势与治理绩效有机统一
制度优势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命题之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13个方面系统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11](9)这些不仅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及效能,也对新时代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四)在视野格局上要实现自信自强与兼容并蓄有机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12]新时代是距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近的时代,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国之大者,文化江山,必须把文化强国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而如何把一整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转化为一整套具有普遍的文明意义和文明价值、可复制的文明范本?这就是我们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和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3](10)这为我们理解和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一个“文明新形态”的新视角。这种文明新形态不仅包括新经济形态、新科技力量,而且更重要的是一种包括制度、规则、秩序和思想在内的一整套文明体系。以更加自信自强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加开放包容的视野推动文化兼容并蓄、文明互鉴互赢,为人类文明的繁荣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五)在基本保障上要实现国家安全与人民安全有机统一
国家安,社会稳;社会稳,百姓安。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基本保障,是社会稳定的基本前提,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价值和目标,构建国家安全体系必须着眼并落脚于人民安全,从各领域各环节各层面全方位保障人民安全。要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以政权安全和制度安全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切实维护政治安全;要推动经济平稳持续高质量发展,切实维护经济安全,在劳动就业、投资创业、生活消费等领域保证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和需求;要从源头上减少和预防社会矛盾,加强突发事件和公共卫生安全应急处置,维护社会安全增强人民的安全福祉;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维护生态安全,做到既满足当代人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也为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留下资源环境空间;要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土安全,建设巩固的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为人民安全提供安全后盾。
参考文献:
[1][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2][5][9][10][1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4]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N].人民日报,2022-07-28(1).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7]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19年9月27日)[N].人民日报,2019—09-28(2).
[8]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9-11-06.
[12]在党史學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7).
责任编辑:张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