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金时期狮子形象初探

2023-07-13邱烁

东方收藏 2023年5期
关键词:辽金佛塔丝绸之路

摘要:狮子形象在我国古代比较常见,大到宫殿陵寝石窟,小到角石摆件。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些狮子往往形象多样,与真实的狮子有着很大的差异。从古至今,每个时期的狮子形象都体现了一个时代的特征。辽金时期作为我国古代一个王朝并立的历史阶段,战乱频繁,文化的交融也使得狮子形象及其用途较之前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关键词:辽金;狮子形象;佛塔;丝绸之路

狮子在我国古代是一种祥瑞之兽,有确切记载的狮子传入我国,是汉代来自西域的贡狮[1]。狮子传入我国之后,其艺术造型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得到应用。文章主要以辽金时期狮子形象为研究对象,来探讨这一时期狮子形象的特点和其产生的原因。

一、辽金时期的狮子形象

(一)辽代狮子形象

根据辽代狮子的艺术造型可分为六型:

A型:蹲坐型。根据其性别可以分为以下三式:

Aa:雌雄双狮,成对出现。例如:山西大同上华严寺门外的石狮子,一雌一雄,底部各有一个须弥座,雄狮脚踩绣球脖子系着铃铛,蹲坐在须弥座上;雌狮脚边则依偎着一只小狮子[2]。

Ab:雄狮单狮。例如:辽代丹东国左相耶律羽墓出土的鎏金木雕坐狮(图1),雄狮端坐于莲座,下有插杆,雕刻浑然一体[3]。

Ac:子母双狮,双狮铸造在一个模具之中。例如:辽宁省昌图县辽墓中出土的子母铜狮,母狮子身前有一只小狮子,母狮子呈仰天长啸状,蹲坐在底座上[4]。

B型:匍匐型。根据其性别可分为以下三式:

Ba:雌雄双狮。例如:蓟县独乐寺辽代狮子角石,共有一对,为一雌一雄的设计方法。两只狮子均是匍匐在底座上,雄狮脚边有一个绣球,而雌狮脚边则是一只小狮子[5]。

Bb:单狮。例如:天津蓟县独乐寺塔发现的狮形饰,质地为水晶,匍匐形态,头部微微抬起[6]。

Bc:双狮。例如:辽代石狮子门枕(图2),共有两个,两只小狮子呈匍匐状,趴在门枕之上,相对而视,其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C型:奔跑型。此类多为双狮。例如:天津蓟县独乐寺塔的狻猊雕砖,两只狮子的形象不相同,呈全力奔跑的形態,狮首向后望去[6]。辽耶律羽之墓中发现的鎏金錾花银盒,银盒侧边雕刻有奔驰的双狮纹[3]。

D型:探身型。此类狮子像存在于佛塔之中,塑造了半身的狮子像。例如:辽代海城金塔狮子像,该狮子像面部狰狞,露出獠牙,探出的半身像将狮子的霸气展示得淋漓尽致[7]。山西灵丘觉山寺辽代砖塔,该狮子像在塔身的须弥座上,与海城金塔的狮子形象比较相近[8]。

E型:胡人驯狮型,依据胡人驯兽师与狮子的动作分为两式。

Ea:胡人牵狮。例如:庆州白塔一层砖雕的西域人牵狮像,其人像从面部特征和着装风格来看,是西域人的形象。砖雕中的狮子站在胡人身侧,狮子四脚均踩着绣球[9] 。

Eb:胡人骑狮。例如:内蒙古敖汉旗发现的骑狮胡人瓷像[10]。

辽代驯狮图像存在较多,辽代五京地区及海外地区现存的胡人驯狮图像计35件组[11]。

F型:狮面,依据狮面的形状分为以下两式:

Fa:圆形狮面。例如:辽祖陵黑龙门遗址中出土的狮面瓦当,其面部周围的鬃毛用细线表示[12]。

Fb:方形狮面。例如:天津蓟县独乐寺塔狮面纹栱眼壁,其为方形,雕刻了狮子面部 [6]。

(二)金代狮子

根据金代狮子造型的不同,分为四型。

A型:蹲坐型。根据其性别可以分为以下三式:

Aa:双狮。例如:山西侯马东庄金墓墓门边的石狮子。M14墓门两侧各有一只小狮子(图3),呈蹲坐状,项下系铃前肢直立,后腿弯曲呈坐状[13]。

Ab:单狮。例如:天津宝坻区哈喇庄遗址中出土的一件石狮子,用红褐滑石雕刻而成;石狮子呈蹲坐状,前肢直立,后腿呈坐状,蹲坐在底座上,面部狰狞,仿佛正在咆哮[14]。

Ac:雌雄双狮。例如:山西大同金代阎德源墓出土的两件石狮子,其颈部均系有铃铛,蹲坐在底座上;一只狮子张口露出獠牙,脚踩绣球,另一只狮子脚下似乎为小狮子,全身涂白粉,间施红、绿、蓝,颜色大部脱落[15]。

B型:匍匐型,依据狮首的形状分为以下两式:

Ba:平视型。例如:观复博物馆收藏的金代白釉狮形枕,狮子匍匐在底座上,两个前爪交叉放在身前,尾巴弯曲搭在后掌上,嘴巴微微张开,露出尖牙,仿佛在低吼,而整个狮身则是一个枕头的形状。

Bb:昂首型。例如: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金代耀州窑青釉卧狮盏,将一只匍匐的狮子设计成底座,整体形态憨态可掬。

C型:行走型。依据狮首的形状分为以下两式:

Ca:平视型。例如:山西侯马东庄金墓雕砖,M14墓门外雕砖是一只正在行走的狮子,狮子嘴部张开,尾巴翘起(图3)[13]。

Cb:昂首型。例如:河南武陟县小董金代雕砖墓发现、观复博物馆收藏的狮子雕砖,其所呈现的是一只正在行走的狮子,项下的鬃毛呈卷状附在脑后,嘴部微张,似乎在低吼[16]。还有金代石心澄泥胎酱釉狮子,小狮子昂首阔步。

D型:嬉戏,依据狮子戏耍时的形态分为一式。

Da:戏绣球。例如:甘肃临夏金代雕砖墓发现的狮子戏绣球图案雕砖,其为方形。雕砖中的图案为圆形,共有两块狮子图案雕砖,两只狮子头部的方向为对向,呈现的是狮子戏绣球时的场景 [17]。

二、辽金时期的狮子特点

(一)辽代狮子特点分析

从造型来看,辽代狮子主要有蹲坐型、匍匐型、奔跑型、探身型、狮面型、驯狮型。蹲坐型、匍匐型、奔跑型的狮子是狮子形象设计的主流,这几种类型的狮子在设计上借鉴了真实狮子的动作。因此这些狮子看起来也更加生动,可以看出设计者在不断追求狮子的动态特征以及狮子形象的真实性。探身型狮子主要存在于辽代的佛塔之中,这与辽代佛教兴盛是分不开的。兴宗时期,辽进入崇佛高峰期,大小佛寺林立,佛教已经深入人心,对佛教笃信程度极高。狮子作为佛教的一种象征,在佛塔之中便可常见狮子的身影[18]。

佛教中有“行像”的宗教仪式,以圣兽狮子舞于“行像”队伍最前端,以驱避邪难[19]。庆州白塔塔身的浮雕结合起来,正是一幅以胡人驯狮舞为引导,配以西域、汉人歌舞的佛教“行像”活动[19]。庆州白塔是辽兴宗为其生母所建造,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辽代崇佛的风气。《辽史》记载“辽氏与诸部相通,往来朝贡”[20],辽代与西域关系密切。随着辽与西域的交往,狮子也随之而来,具有西域风格的驯狮型狮子形象正是随着丝绸之路传入辽的。

辽代还出现了诸如石狮子门枕、石狮子角石这类狮子形象。在用途上,狮子形象在墓葬、佛塔等大型建筑之中仍然是主流,但是也在慢慢转移到生活用具以及装饰品之中,辽代狮面瓦当兼具装饰性与实用性。在辽代的一些饰品上也发现了狮子型纹饰,例如前文所提及的鎏金錾花银盒侧边的双狮纹饰。总体来说,辽代狮子风格受到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两方面:其一,辽代的狮子纹饰承自唐代,依旧象征权势、地位、富贵、吉庆、平安、家庭幸福、吉祥如意等美好寓意[18];其二,在前文中有所提及,辽代胡人驯狮表演是佛教“行像”的组成部分,因此可推断辽代狮子也受到了西域的影响。

(二)金代狮子特点分析

金代的狮子形象,更加注重在实用性器物与装饰物的设计上,如金代狮形枕、卧狮盏等器物,起到装饰的作用。金代在区分狮子雌雄问题上,也可以看到采用幼狮与绣球。金代阎德源墓中出土的两件石狮子,便是采用这种方法,外观上并无太大的分别,只是根据狮子脚边的绣球与幼狮来区分。但是在甘肃临夏县金代雕砖墓发现的两幅狮子戏绣球雕砖,其狮子外观上有很大的差别,两只狮子的不同形象可能是设计者在设计时为了区分雌雄采用的一种方法。两只狮子的形象与真实的狮子形象比较接近,雄狮鬃毛长且蓬松,雌狮毛短。

(三)辽金时期狮子形象比较

辽金两代区别较大的是辽代驯狮像较多,但是金代驯狮像较少。根据目前所收集到的资料来看,金代驯狮型器物仅有首都博物馆馆藏的金代胡人驯狮纹枕[21]这一件,可能是金代与西域的交往并不如辽代与西域交往密切。《金史》记载回鹘朝贡金的次数就比朝贡宋辽的次数少得多, 章宗后不见回鹘贡使入贡[22]。金代的狮子也受到宋代狮子的影响,例如:宋代黄绿釉双狮枕(收藏于稷山县博物馆)和金三彩狮子枕(收藏于西汉南越王博物馆)[23],两者在外形以及设计风格上十分相似。

三、结语

我国早期的狮子是来自西域的贡狮,其成年雄狮的外观给了狮子形象的设计者一种错误信息,认为狮子是雌雄同态的动物。大约到了辽代,才出现用绣球以及幼狮来区分狮子雌雄的设计方法,并延续至今。此外,在狮子形态方面,辽代与金代存在一些差异,但总体上较为接近。受辽代草原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影响,出现驯狮型狮子形象,金代驯狮型狮子形象较为少见。金代狮子形象在用途上更注重实用性,一些狮子形象被装饰到生活器具上。另外,从文化渊源上,辽代狮子形象受唐代文化影响比较大;而金代狮子除了有辽代狮子的特点外,还受到宋代文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3928.

[2]张敏.大同地区石狮子造型艺术初探[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05):33-36.

[3]齐小光,王建国,从艳双.辽耶律羽之墓发掘简报[J].文物,1996(01):4-32+97-100+1-2+1.

[4]李矛利.辽宁省昌图县发现辽代子母铜狮[J].文物,1983(12):6.

[5]赵晶.丝路瑞兽:中国狮子形象中的贡狮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50(05):148-159.

[6]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考古队,蓟县文物保管所.天津蓟县独乐寺塔[J].考古学报,1989(01):83-119+153-160.

[7]祝明也.海城金塔[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05):97-98.

[8]王春波.山西灵丘觉山寺辽代砖塔[J].文物,1996(02):51-62+50+2.

[9]张汉君.辽庆州释迦佛舍利塔营造历史及其建筑构制[J].文物,1994(12):65-72+97+100+1-2.

[10]召国田.内蒙古敖汉旗发现胡人骑狮辽瓷像[J].北方文物,1988(02):38.

[11]辛蔚.辽代的胡人驯狮图像研究[C].//第二届中国民族史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320-335.

[12]董新林,汪盈.辽祖陵黑龙门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2018(03):373-428.

[13]杨及耘,曹俊,陈海波,荆泽健.山西侯马东庄金墓发掘简报[J].文物,2021(02):22-39+1.

[14]梅鹏云.天津市宝坻区哈喇庄遗址的发掘[J].考古,2005(05):47-58+1.

[15]解廷琦.大同金代阎德源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8(04):1-13+97-98.

[16]杨焕成.河南武陟县小董金代雕砖墓[J].文物,1979(02):74-78.

[17]石龙.甘肃临夏金代砖雕墓[J].文物,1994(12):46-53.

[18]李婧杰.辽代装饰纹样探析——以狮子纹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8):7-12.

[19]周珊.一带一路视域下草原丝绸之路音乐文化的交融与发展——以辽代驯狮舞图像为媒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21(04):102-109.

[20][元]脱脱.辽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0:11.

[21]杨瑾.胡人与狮子:图像功能与意义再探讨[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0(01):15-21.

[22]李学江.西夏时期的丝绸之路[J].宁夏社会科学,2002(01):91-96.

[23]麻梦琳. 宋金三彩瓷枕研究[D].景德镇陶瓷大学,2019.

作者简介:

邱烁(1998—),男,汉族,黑龙江伊春人。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中国史专業,研究方向:北疆考古。

猜你喜欢

辽金佛塔丝绸之路
《辽金历史与考古》征稿启事
辽金之际高永昌起义若干问题浅谈
北京房山云居寺辽金刻经考述
佛塔画(大家拍世界)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野下国际物流港建设的思考
情洒西域,奠基乐史
长沙窑瓷器上的佛塔装饰
RP-HPLC法同时测定广金钱草中夏佛塔苷和异夏佛塔苷
阅读理解两则
论辽金军事改革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