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体育外交的战略机遇、行动方案与未来走向

2023-07-13朱东明李良

山东体育科技 2023年3期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一带一路

朱东明 李良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演绎法,对新时代中国体育外交的战略机遇、行动方案与未来走向进行研究。认为:新时代中国体育外交的战略机遇必然是在国际关系复杂多变、新冠疫情加剧国际体育环境恶化及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多因素背景下孕育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一带一路”国家合作、助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探索国家合作新模式是新时代中国体育外交的行动方案。在中国体育外交的未来走向中归纳了:(1)以维护国家根本利益为原则,走独立自主体育外交道路;(2)结合国家战略发展方针,进行体育外交精准布局;(3)发挥体育外交通用语言优势,服务于体育强国战略。

关键词:新时代;体育外交;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国家核心利益

中图分类号:G812.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840(2023)03-0017-05

Strategic Opportunity, Action Plan and Future Trend of Chinese Sports Diplomacy in the New Era

ZHU Dongming1,LI Liang2

(1.School of P.E., Nanchang Vocation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500, Jiangxi, China; 2. Jiangxi Vocational College of Ceramic Arts and Crafts, Jingdezhen 333001, Jiangxi, China)

Abstract: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 deduc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trategic opportunities, action plans and future trends of China's sports diplomacy in the new era.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strategic opportunity is conceived under the multi-factor background of complex and changeabl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worsening international sports environment aggravated by the Covid-19 epidemic as well as the participation in the reform of global governance system. Building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promoting cooperation among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facilitating the reform of the global governance system and exploring new modes of cooperation among countries are action plans for China's sports diplomacy in the new era. The future trend of China's sports diplomacy is summarized as follows:(1) Take the road of independent sports diplomacy under the principle of safeguarding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country as the principle; (2) Carry out accurate layout of sports diplomacy in accordance with national strategic development guidelines; (3)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 of common language of sports diplomacy to serve the strategy of sports power.

Key words:new era; sports diplomacy;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core national interests

黨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不仅表现为我国国内各方面发生的新变化,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国际舞台的中心,体现在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和在全球治理的深度参与上。如今,经济全球化大潮滚滚向前,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国际格局加速演变,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侵袭,中国政府临危不乱,坚强有序指导的抗疫行动使得疫情被迅速控制。而中国抗疫行动得到了世卫组织的广泛认同,[JP+1]中国抗疫经验也相继成为各国学习的榜样。同样,在体育外交领域,中国积极把体育外交作为新时代强国事业发展一个助推器,积极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国家对外总体布局中,积极发挥了体育外交作为一种通用语言的优势,拉进了与世界各国的距离,增添了国际友谊。然而,在复杂的国际复杂形势下,新时代中国体育外交如何继续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同时继续向世界提供中国方案?在面对世界百年未有的发展机遇时期,如何转变思路与顺应国际发展潮流?又如何利用体育外交优势抓住历史发展机遇,在未来中长期发展走向中提供有益的发展路径?这些问题将是本研究着重探讨的内容。

1 中国体育外交的战略机遇

1.1 国际关系复杂背景下,需要体育外交充当协商对话角色

当今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恐怖主义、单边主义、人权问题及国家安全等问题一直是国际关系复杂的导火索。地缘重心东升西降、国际格局南升北降大势不改,大国竞争复杂激烈,地区热点乱变交织,世界迎来充满变数、机遇挑战并存的21世纪20年代[1]。近年來,“美国优先”策略重塑国际秩序和大国格局,寻求低成本掌控全球领导力,并将大国竞争作为国家战略的首要关切[2];更是把中国作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在科教、经贸、通信等领域实施全面压制。面对复杂国际关系,习近平总主席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善于化危为机、转危为安,紧扣重要战略机遇新内涵[3]。这为新时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指明方向,同样为中国体育外交融入强国事业和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等服务国家战略创造了战略机遇。新时代中国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是“党中央站在新时代的发展高度,对国际国内发展形势变化的态势和走势的研判、预判,是基于政策层面长期对影响我国宏观重大决策和部署的战略性判断,已成为许多国家对其未来中长期发展前景进行宏观评估时的通用词汇”[4]。而新时代中国体育外交应该在国际关系复杂背景下,把握重要体育战略机遇与实现体育强国事业,利用体育外交“通用性”,把复杂国际关系中的冲突、争吵,通过体育外交途径,让各国坐在谈判桌上,通过协商对话的方式化解矛盾,达成共识。为世界维护国际稳定贡献中国智慧,实质性地提高国家话语权利与国际地位。

1.2 疫情加剧国际体育环境恶化,需要体育赛事重拾信心

近年来举办成本越来越高的奥运会逐渐成为一个烫手的“山芋”让许多国家望而却步,更何况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把承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意愿降到冰点。许多比赛因疫情爆发不得不终止。体育产业销售出现下滑,赛事转播率下降,户外体育运动“禁足”;2020年欧洲杯延期,NBA、CBA联赛暂停、延期等。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的长时间存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际体育环境的恶化,表现为:国际体育组织对全球体育“掌控力”开始下滑,奥运会或将遭遇全球危机,诸多大型国际体育赛事风光不再等[2]。更为严重的是体育政治意识形态化严重。譬如,2021年7月9日,欧洲议会通过决议抵制北京冬奥会,限制成员国到北京参赛。因此,面对国际体育环境不但恶化的新形势,需要体育赛事重拾信心。我国要以“构建新型建国际关系”为战略基础,着力提升国家话语权利。一方面,在相互尊重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利用体育外交将把原本矛盾尖锐的国际事务通过参与体育活动等官方性或非官方性的手段进行有效化解,促进各国之间的有效交流与了解。另一方面,从当前国情出发,以举办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把中国坚持维护国际秩序的决心,高举多边主义旗帜倡议,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新方案,为实现共同发展提供新动能,持续给世界注入确定性、稳定性、安全性,使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上升[1]。还能利用主场外交历史机遇,加强与国际奥委会、各单项体育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分享中国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疫情防控的成功经验。综上,新冠肺炎疫情加剧国际体育环境恶化,需要体育赛事重拾信心。而我国要以“构新型国际关系”作为新时代中国体育外交的战略基础,这也将是中国后续体育外交的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和提升国家话语权利的关键期。

1.3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需要体育外交维护国家利益

在全球治理体系中,中国从参与者转变成贡献者、再到引领者,每一个身份的转变都是中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将一如既往地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5]。步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战略布局,传递中国的声音、智慧与方案。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们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是中国对国际社会关注和中国发展走向的回应,更是中国人民对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自信和自觉。当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非是中国一时的应急之策,而是中国全面分析形势和任务得出的重要结论。为此,对于新时代中国体育外交而言,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战略布局,传递中国的声音、智慧与方案既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又是战略使命。然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过程中,由于政治意识形态的差异,往往会面临诸多阻碍,给中国政府外交带来新的困局。因此,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体系,需要体育外交维护国家利益。而体育在外交中的最大优势在于它是一种“通用语言”,这种语言与传统外交相结合促进了国外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联系,利于扩大国家间的外交信息、文化和价值观交流,以体育锻炼为中心的共同追求,可以团结不同国家和人民。从而有效弥补政府官方外交的不足,达到理想的外交效果,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2 中国体育外交的行动方案

2.1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向世界传递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与彰显大国责任,得到了国际舆论高度关注和广泛赞扬。法新社称赞习近平总主席的瑞士之行令中国获得了全球领导者的魅力,习近平总主席就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提出了中国方案,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近年来,中国持续对外实施体育援助,据统计中国对外共向50 多个国家援建了70多个场馆与设施,其中在非洲国家援建的体育场馆就多达 20 多个。以至于萨马兰奇曾感慨地说:“中国建的最好的体育场馆不在中国,而在非洲”[7]。中国援助安提瓜和巴布达5 500万美元用于建造理查兹爵士板球体育场,援助牙买加3 000万美元建造特里罗尼省体育场,帮助圣卢西亚建造了一个板球体育场和足球场[8]……对外援助项目中都活跃着中国身影,援助对象也逐渐覆盖全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笼罩之下中汤两国面对疫情携手并进,中国援汤加体育技术援助项目运动员“回家接力赛”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终于顺利完成。从确定方案到全员平安离境用了一周时间,汤加运动员见证了援外人的“中国速度”和“大国担当”,也正是中国贯彻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下的真实写照[9]。然而,新时代中国体育外交作为新型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一如既往地为国家谋求利益所服务,继续发挥体育外交这种通用语言的优势,将中国与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既能契合新时代中国将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向全世界的历史发展潮流,又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国际下中国能从容地应对各种危机的需要,而自身也能朝着“负责任大国”的方向稳步迈进,引领大国风范。

2.2 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

如果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体育外交的总体布局,那么促进“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倡议既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又是有效推进中国体育外交的具体实施路径。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倡议推进中,各种形式的体育文化交流活动成为有效的载体,实现了从政府间体育交流的单一“平面”,到政府、民间、企業相互合作的“立体”格局的转变[10]。从2014年开始中国积极探索国际合作新模式[11],中俄体育合作会议签署了26项协议覆盖4个冬奥项目,中日韩群众体育交流活动与日俱增;“中国—北欧杯”足球邀请赛、选拔运动员赴雪上项目发达国家(挪威、芬兰等) 进行长期训练、国内多个乒乓球训练基地接收外国运动员前来训练、中国武术丝路行、“促进七彩云南·一带一路”昆明国际网球邀请赛等都在搭乘“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快车积极发挥体育外交的作用来服务国家战略,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交流。而中国也逐渐成为承接世界大型国际体育比赛的中心地,2018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南京)、2019年武汉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都已如期举行。不经意间,体育在新中国近70年的国家实力发展过程中,呈现着“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发展态势,体育外交成为家战略中我国对外交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重要力量。然而,处在高速崛起发展的中国,“新时代中国体育外交不再满足于参与,而是从积极参与上升至奋发有为层面,成为一种引领型的建设性外交”[12]。换言之,新时代中国体育外交战略不再是单边外交与区域性外交,而是需要构建以服务国家重要战略主体的国家体育外交顶层设计体系,既要实现体育外交与对内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深度融合,对外又要着眼于全球发展形势,致力于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历史使命。必然与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进行融合,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履行中国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提出的各方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的行动方案,助推全球经济发展。

2.3 助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党的十九报告以来中国对内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对外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2019年10月,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可持续发展论坛等多场国际论坛在我国如期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论坛的一封封贺信,不断传递着中国积极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重要信息。而国际社会也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与践行中国智慧的全球治理能力。为此,“继续做全球治理变革进程的参与者、推动者、引领者,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这是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这样关乎全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上给出的答案”[13]。因新冠肺炎疫情延期的2020东京奥运会仍然饱受质疑,正当国际奥委会与主办方东京奥委会正在商讨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之策时,加拿大与澳大利亚奥委会宣部不参加本届奥运会。加澳奥委会固然有其自身所谓关心运动健康和利益的考量,但此时表达有损奥林匹克大家庭的团结氛围[14]。综上,面对上述体育发展的困局,新时代中国体育外交作为参与助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仍然不可缺席。应充分利用北京冬奥会和杭州亚运会的主场外交优势,拿出中国治理方案来重正疫情后的国际体育赛事雄风,积极参与国际体育治理,为国际体育赛事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提高国际话语权利,为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提供中国经验。

2.4 探索国家合作新模式

新时代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倡议是基于对内中国发展实际与对外国际复杂形势下得出的科学结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总体战略布局和科学顶层设计的具体行动方案,为创新国家合作新模式创造了发展环境。然而,这里的探索国家合作新模式的“新”主要是发展理念的创新、合作制度的革新与发展模式的更新。新时代中国体育外交作为探索国家合作新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与扮演的角色不可同日而语。在探索国家合作新模式推行进程中,尽管有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作为总体布局与实施路径,但各国囿于不同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存在一定的差异,所造成的个别国家的矛盾、摩擦依然不可避免。而中国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起者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践行者,仍然需要发挥体育外交作用,一是可以通过体育人文外交消解各国之间的矛盾,促进民间体育活动交流;二是建立元首体育外交,把矛盾双方引导到对话协商的层面上进行和平谈判;三是把体育外交融入到政治、经济与文化领域,进而在政治意识形态下善打“体育政治牌”,在经济领域善打“体育经济牌”和在文化领域善打“体育文化牌”等具有针对性的体育外交措施,这样既可以服务国家利益,又能最大限度地承担推动创新国家合作新模式的全球责任。

3 中国体育外交的未来走向

新时代中国体育外交的战略机遇必然是在国际关系复杂多变、新冠肺炎疫情加剧国际体育环境恶化及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多因素背景下孕育的,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各国立场不同,因利益问题而引发矛盾激化的事件屡次发生。传统的政府官方外交途径必然会在多因素国际大变局环境下受挫,体育必然会作为一种复杂多边机制的外交途径被广泛运用。但是,在体育政治意识形态恶化的环境中,体育也受到大国之间的政治博弈、国际体育组织之间的利益纠缠、国际体育组织与各承办主体之间的内部矛盾、国际奥委会与单项体育协会和各国家奥委会之间的利益分歧等多重影响,体育外交效果也会打折扣。譬如,“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国际政治变动使得原本矛盾重重的国际体育发展格局更加充满了变数。而体育也会在所难免地成为大国政治角力的工具,压缩基于道义和全球责任的国际体育合作空间,进而打破国际体育组织掌控全球体育事务的格局,这使得全球体育事务重回主权国家管控的新阶段[2]。因此,新时代中国体育外交的未来走向应明确体育外交原则、做好体育外交布局及完善体育外交实施三个方面协同发力,来积极应对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在国际舞台上寻求国家核心利益。

3.1 以维护国家根本利益为原则,走独立自主体育外交道路

贾洛尔·曼海因认为:政府与政府之间、外交官与外交官之间、民众与民众之间,以及政府与民众之间是外交的基本方式[15]。而体育作为外交的一种通用语言,也必然在政府、外交官、民众间来回穿梭,最终实现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的根本目的。在新时代中国体育与世界体育的互动中,必须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出发,紧密围绕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和助推体育强国建设,有效整合和利用体育资源[16],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道路,为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的体育外交原则夯实基础。一是在总体外交方针中,中国体育外交应以维护国家根本原则进行实施,以“一个中国”原则为基础贯穿于国际体育赛事的始终,对别有用心、不尊重中国主权的体育赛事应坚决予以抵制;抓住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主场赛事的立体化外交时期的黄金窗口,把中国治理方案、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向全世界传递。二是贯彻体育外交服务于政府外交的职责,在新的历史交汇期能有效地统筹两个大局,“就是要增进国内治理和全球治理之间的战略互动,将国内治理置于更加宏大的全球治理考量下,对整体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进行系统谋划”的同时[17],把体育外交融入全球治理体系中,充分发挥体育外交作为政府外交“先行官”“轻骑兵”的作用。一方面争取在当前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中通过独立自主的体育外交获得国家利益,另一方面又以独立自主体育外交获得的中国经验增进世界和平,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现代化发展。三是重视民间体育的外交作用,实现以武术、舞狮、太极拳等中华传统体育项目作为新时代中国民间体育外交的新思路嵌入到中国体育外交场域中,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渴望和平、发展、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新理念。

3.2 结合国家战略发展方针,进行体育外交精准布局

我国在日趋复杂的国内外新形势与新局面的环境下迎来了历史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机遇是当前的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与科技等领域正在走向深度融合,“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生发展模式把世界各国交织在一起。挑战是因为“世界新旧格局的转换与力量角对比变化引发的地缘政治裂变持续发酵,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此起彼伏,恐怖主义威胁肆虐全球,国际经济走势阴晴不定,人类社会面临的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18]。因而,新时代中国体育外交的策略需秉持周边是首要、大国是关键、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全球战略精准布局来积极服务于国家战略。具体而言,一是把周边是首要作为体育外交作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根本点。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资源为平台,不断拓宽文化合作的领域,促进沿线国家丰富多彩的体育人文交流,打造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体育竞赛、体育科技、体育产业合作平台[19]。二是把大国是关键与作为体育外交相融合的着力点,“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三是把发展中国家是基础作为中国体育外交的突破点,聚焦非洲发展中国家的体育所需,提供如,体育基础设施、体育专业人才、体育运动项目等援助,加深中非友谊与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认同,共同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新形势。四是以多边是舞台来寻求体育外交的开拓点,厘定在不同领域的体育多边组织中的角色,强调中国不是领导者,而是重要的“参与者”,对于不同层级的多边组织中国不会“厚此薄彼”。中国提出自己的理念和构想,协调不同国家的利益诉求,使得这些平台能发挥实效[19]。

3.3 发挥体育外交通用语言优势,服务于体育强国战略

《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简称《纲要》指出“构建体育对外交往新格局”。而《纲要》指出的新格局推进路径就是发展体育外交通用语言优势,在亚洲、港澳台、一带一路体育旅游、国际体育组织等领域继续扮演好“探路灯”“先行官”角色,从而服务于体育强国发展战略[20]。具体而言,一是体育外交未来走向应紧扣新时代我国社会“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这一现实基础,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外交思路,积极活跃在国际外交舞台中央,构建为国家谋取利益,为人民赢取福祉的新时代体育外交观。二是要在新的历史交汇期能有效地统筹两个大局关键机遇期[17],系统制定好我国体育外交目标,做好体育外交的顶层设计。可建立联动的体育外交协同实施路径,把之前由体育总局、文化部和教育部三个部门的体育外交部分独立出來,共同组建一个新的体育外交外事合作委员会,直属国家外交部管辖。立足“目标规划+项目对接+经验交流+资源共享+专业提升”的互补效应,使国家体育总局、文化部、教育部三个领域中的体育外交有一个专业归口,探索建立协调一致、彼此支撑、灵活高效的合作运行机制,提升运营力[21]。三是聚焦体育强国战略目标,基于“一国两制”的基础上,支持港澳体育事业发展,强化两岸体育交流机制,坚持在“奥运模式”框架内,妥善处理国际体育活动中的涉台问题[20];通过筹办大型体育赛事的方式邀请港澳台运动员积极参与,或通过民间体育交流方式,以武术等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有效推广,促进民族团结。

4 结束语

新时代中国体育外交将始终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主体为原则,继续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为宗旨。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与中国迈入世界强国之际,新时代体育需要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体系中来发挥更多的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的“中国梦”助力进程中。中国体育外交:一是要在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国际复杂形势下,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和提出中国行动方案,把体育作为一种通用语言优势积极进行对外交流,在谋取核心利益的同时,塑造中国的国际形象,争取更多的公共话语空间;二是依托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和推动新型国际关系的等总体对外布局战略契机,把中国方案、中国理念、中国智慧与中国行动积极纳入体育外交体系中进行协同布局,加强国际认同;三是中国体育外交的未来走向需坚持以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为根基,结合中国大国特色外交为基础,在抓住国家着力提升“硬实力”和“软实力”的战略机遇期的同时,充分把体育外交作为“巧实力”来融入国家发展需要,积极应对处在不断更迭,且日益动态变化的国际形势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向阳.2020 年国际形势展望-半月谈[EB/OL].(2020-01-20)[2020-02-20].http:www.banyuetan.org.

[2]鲍明晓.“新冠疫情”引发的国际政治变动对全球体育的影响与中国体育的应对之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0,46(3):1-5.

[3]搜狐网.我国仍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N/OL].(2018-12-22)[2020-02-24]. https://www.sohu.com/a/283635469_148781.

[4]刘恩东.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及其判定维度[R/OL].(2019-12-11)[2020-3-13].http://www.xjgbzx.cn/portal/index!subjectListDetail.action?id=562&year=2019&show=1.

[5]吴志成.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重要转向[J].探索与争鸣,2020(3):15-18.

[6]李良,王越,孙民廉,等.澳大利亚《体育外交2030》研究及启示[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20,34(4):53-58.

[7]白亮,宋宗佩,邓星华,等.体育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塑造[J].体育文化导刊,2018(3):18-22,38.

[8]曹飞.新公共外交视阈下中国体育外交发展模式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2012:43.

[9]欧兴荣,胡雪蓉.中国援汤加体育技术援助项目运动员“回家接力赛”[N].人民网,2020-03-18.

[10]钟秉枢,刘兰,张建会.新时代中国体育外交新使命[J].体育学研究,2018,1(2):37-44.

[11]孙民康,龚丽景.冬季项目跨项选材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J].体育科学,2019,39(11):88-97.

[12]王创业,张德胜.体育外交的实践逻辑:工具理性与资本再生产[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0,44(5):47-54,62.

[13]徐惠喜.积极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N].经济日报,2019-10-30.

[14]赵富学.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外交重要论述的核心内涵、价值意蕴及实践特质[J].体育科学,2019,39(9):14-23.

[15]张德胜,王创业,胡羽.国际体育即外交:体育外交的范式转移与理论再构[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9,35(2):37-43.

[16]钟秉枢.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下的中国体育外交战略构建[J].体育文化导刊,2019(2):15-21.

[17]苏云婷.五维统合: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挺进新时代[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20,22(4):21-26.

[18]于洪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指导思想和总体布局[J].当代世界,2018(2):4-8.

[19]孙壮志.“一带一路”背景下拓展国际体育合作的新路径[J].体育科学,2018,38(9):15-20.

[20]国务院办公厅.体育强国建设纲要[EB/OL].(2019-08-10)[2020-02-18].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9/02/content_5426485.htm?utm_source=UfqiNews.

[21]刘桂海,汪婷,杨智国,等.改革开放40年中国特色体育外交:历程、经验与理论反思—基于“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三重视角的考察[J].体育科学,2020,40(3):15-27.

[22]人民网.国际舆论高度关注习近平主席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N/OL]. (2017-01-20)[2020-01-27]. http://cpc.people.com.cn/n1/2017/0120/c64387-29037678.html.

收稿日期:2021-07-25

作者简介:朱东明(1990- ),女,江西赣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

通讯作者:李 良(1991- ),男,江西吉安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一带一路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