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铁蛋白和C 反应蛋白与营养状况的相关性分析

2023-07-12麻馨月李曼伊晟吴雁通信作者

医疗装备 2023年12期
关键词:氧化应激机体炎症

麻馨月,李曼,伊晟,吴雁(通信作者)

天津市泰达医院 (天津 300457)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糖尿病发病率正逐年升高[1],且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作为糖尿病最严重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慢性肾脏疾病发病的首要原因,是造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主因之一,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现阶段有关DN 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普遍认为是由分子遗传学因素、糖脂代谢紊乱、血流动力学异常、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内质网应激反应、自噬、铁代谢异常等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不可逆性肾组织结构损伤,其中炎症反应的激活和氧化应激反应是参与疾病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3-5]。营养不良是DN 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和死因之一[6],而机体长期微炎症状态和铁超负荷均与营养不良存在一定的关系。本研究通过对三者相关指标进行差异性分析和相关性研究,希望为临床评估和预测DN 患者营养状况提供参考,以便及时对病情发展进行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至2022 年4 月天津市泰达医院收治的158 例DN 患者作为试验组,依据临床分期分为早期组(临床分期3 期,55 例)、中期组(临床分期4 期,57 例)、晚期组(临床分期5 期,46 例),另选取同期天津市泰达医院收治的40 例未合并肾病的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试验组男88 例,女70 例;年龄39~80 岁,平均(57.74±9.97)岁;早期组男33 例,女22 例;年龄39~77岁,平均(58.47±10.11)岁;中期组男29例,女28 例;年龄42~80 岁,平均(57.72±10.16)岁;晚期组男26 例,女20 例;年龄42~77 岁,平均(56.89±9.70)岁。对照组男26 例,女14 例;年龄43~80 岁,平均(59.00±9.25)岁。试验组和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早、中、晚期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同意书。

纳入标准:试验组均符合《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年版)》[7]中的诊断标准及临床分期标准。排除标准:心、脑功能障碍;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近期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感染性疾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近期应用镇痛药、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

1.2 方法

实验室检查指标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均于采血前1 d 的晚饭后禁食8~12 h,于次日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留取24 h 尿,检验人员于标本采集后1 h 内使用迈瑞BS-20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4 h 尿蛋白定量(24-hour urinary total protein quantity,24 h UTP)、血尿素氮(blood ur nitrogen,BU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白蛋白(albumin,Alb)、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使用雅培I2000 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检测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水平,使用普门PA990pro 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

1.3 评价指标

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实验室检查指标水平;比较早、中、晚期组的实验室检查指标水平;采用Pearson 相关性分析评价SF、CRP 与营养状况(TG、TC、Alb、Hb、CRP)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使用Excel 建库,使用SPSS 21.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采用Pearson 相关性分析评价SF、CRP 与营养状况的相关性。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试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室检查指标水平比较

试验组24 h UTP、BUN、SCr、TG、TC、SF、CRP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Alb、Hb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试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室检查指标水平比较(±s)

表1 试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室检查指标水平比较(±s)

注:24 h UTP 为24 h 尿蛋白定量,BUN 为血尿素氮,SCr 为血清肌酐,TG 为甘油三酯,TC 为总胆固醇,Alb 为白蛋白,Hb为血红蛋白,SF 为血清铁蛋白,CRP 为C 反应蛋白

CRP(mg/L)对照组 40 0.08±0.03 7.67±1.79 74.38±10.07 2.68±0.58 4.67±1.03 43.52±4.87 144.28±17.26 129.56±39.98 1.02±0.43试验组 158 0.94±0.63 9.94±1.85 98.70±20.69 3.03±0.77 5.49±1.49 37.10±4.85 113.97±19.54 203.83±72.51 7.94±3.90 t-8.592 -7.111 -7.213 -3.166 -3.267 7.438 9.652 -6.235 -11.182 P<0.001 <0.001 <0.001 0.002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组别 例数 24 h UTP(g/24 h)BUN(mmol/L)SCr(μmol/L)TG(mmol/L)TC(mmol/L)Alb(g/L)Hb(g/L)SF(μg/ml)

2.2 早、中、晚期组实验室检查指标水平比较

中、晚期组24 h UTP、BUN、SCr、TG、TC、SF、CRP 水平均高于早期组,且晚期组高于中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组Alb、Hb 水平均低于早期组,且晚期组低于中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早、中、晚期组实验室检查指标水平比较(±s)

表2 早、中、晚期组实验室检查指标水平比较(±s)

注:24 h UTP 为24 h 尿蛋白定量,BUN 为血尿素氮,SCr 为血清肌酐,TG 为甘油三酯,TC 为总胆固醇,Alb 为白蛋白,Hb为血红蛋白,SF 为血清铁蛋白,CRP 为C 反应蛋白;与早期组比较,aP<0.05;与中期组比较,bP<0.05

CRP(mg/L)早期组 55 0.32±0.13 9.60±1.53 90.64±16.45 2.99±0.46 4.97±1.63 40.42±3.51 130.71±14.50 155.71±48.58 5.82±2.23中期组 57 1.03±0.34a 10.11±1.81a 98.05±11.61a 3.01±0.92a 5.52±1.33a 36.88±3.96a 111.39±14.28a 204.38±61.93a 7.89±3.61a晚期组 46 1.57±0.58ab 10.12±2.20ab 109.13±28.45ab 3.09±0.86ab 6.07±1.29ab 33.42±4.53ab 97.15±13.65ab 260.68±67.84ab 10.53±4.30ab组别 例数 24 h UTP(g/24 h)BUN(mmol/L)SCr(μmol/L)TG(mmol/L)TC(mmol/L)Alb(g/L)Hb(g/L)SF(μg/ml)

2.3 SF、CRP 与营养状况的相关性分析

Pearson 相关性分析显示,SF、CRP 与Alb、Hb 呈负相关(P<0.05),与TC 呈正相关(P<0.05),与TG 无关,且SF 与CRP 呈正相关(P<0.05),详见表3。

3 讨论

DN 是由于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造成的血管硬化而引发的以蛋白尿排泄为主伴有不同程度营养不良的高度异质代谢性疾病[8],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微炎症状态和氧化应激反应是DN 病情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微炎症状态是指一种非微生物引起的低强度、持续性的非显著性炎症状态,主要表现为细胞因子活化及正向炎性时向蛋白急性变化等。当前,CRP 作为微炎症状态的敏感指标之一,已被证实与DN 发展具有相关性[9]。氧化应激反应是由于在缺氧环境下糖代谢途径产生大量活性氧和氧化自由基,前者可导致机体对缺氧的反应性减弱,造成细胞组织低氧损伤,加重肾脏纤维化,后者可抑制抗氧化酶,破坏氧化和抗氧化之间的平衡[10-12]。而体内的铁沉积则是诱导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和微炎症反应的危险因素之一[13]。

DN 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原因可能为:患者胃肠蠕动减慢引起食欲不良,导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摄入障碍;患者体内存在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抵抗,导致体内合成蛋白质障碍;高糖状态使机体长期处于代谢性酸中毒状态,加速蛋白质分解速率,造成体内长期负氮平衡;由于肾小球高滤性,大量蛋白质通过肾小球排出体外,造成大量营养物质丢失,加剧了营养不良并发症发生的风险。DN 患者均会存在不同程度营养不良症状,一旦出现此并发症,便会降低患者抵抗力、增加感染率、加速肾功能进行性衰竭,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对于营养不良并发症的防控在DN 患者的诊治过程中十分重要[14]。Alb、Hb 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两者水平降低可作为营养不良的提示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Alb、Hb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组Alb、Hb 水平均低于早期组,且晚期组低于中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DN 患者中普遍存在营养不良症状,且随着DN 病情的加重,营养不良症状逐渐加重,Alb、Hb 水平不断降低。

既往研究表明,炎症因子水平的异常升高是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弥漫性功能紊乱的重要诱因,可与胰岛素抵抗相互作用,贯穿疾病整个发生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与尿蛋白水平呈正相关,对营养不良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15-16]。近年来,有研究表明两者存在恶性循环,其主要表现在:由于机体长期处于微炎症状态,加重胰岛素抵抗,造成机体蛋白质分解增加、糖脂代谢紊乱,且抑制下丘脑食欲中枢,抑制肠蠕动,导致蛋白质摄入、合成降低,加重机体营养不良状况;持续性营养不良会降低机体免疫功能,使肠道菌群转移,更易发生感染,加重机体微炎症状态。故临床多采用营养不良-炎症反应评分指标评估患者营养状况[17]。目前,CRP 被认为是微炎症反应敏感性指标之一,CRP 可对肾小球与血管内皮细胞造成直接炎症损伤,加重蛋白质流失,同时可通过加重氧化应激水平,致使大量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堆积引发肾小球内皮细胞损伤,加重蛋白质丢失。本研究Pearson 相关性分析显示,CRP 与Alb、Hb 呈负相关(P<0.05),与TC 呈正相关(P<0.05),与TG 无关,与曾夙莉等[18]研究结果相似,证实持续性微炎症状态是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检测CRP 水平对于评估DN 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开始关注铁元素含量与DN 发展的相关性,过量的铁沉积在肾组织中可通过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加剧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细胞功能缺陷,同时可参与氧化应激反应、炎症反应损伤肾组织,加剧DN 患者营养不良发展[19-20]。有研究表明,SF 作为评价机体内铁缺乏或铁超负荷的有效指标,可作为DN 进展的诊断和预测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Pearson 相关性分析显示,SF 与Alb、Hb 呈负相关(P<0.05),与TC、CRP 呈正相关(P<0.05),与TG 无关。可见,SF 与微炎症状态和营养不良的发生紧密相关,进而促进疾病的进展,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吴绍洋和杨新明[21]的研究表明,DN 患者随着肾功能受损加重,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增加,SF 水平逐渐增高。可见,SF 水平可预测和诊断DN 患者肾损伤和营养不良状况的严重程度[22]。

综上所述,SF 和微炎症因子CRP 是影响糖尿病患者预后的两项高危因素,在DN 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临床实践中,可通过控制炎症反应和降低机体储存铁含量,改善机体营养状况,遏制病情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氧化应激机体炎症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 1和免疫炎症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基于炎症-氧化应激角度探讨中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干预作用
某柴油机机体的设计开发及验证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炎症小体与肾脏炎症研究进展
氧化应激与结直肠癌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