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孩子的每一次“崩溃”

2023-07-12黄晓宇

家长 2023年13期
关键词:小娜转学数学老师

□黄晓宇

青春期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需要经历的重要时期。它既标志着成长与美好,又代表着敏感与忧愁。青春的活力让每一个孩子都焕发光彩,但情绪的波动也让孩子“饱受伤害”。青春期是孩子成长路上的重要阶段,也是家长需要注意的关键时期。很多家长在这个阶段都会产生疑惑,朝夕相处的孩子好像一夜之间“性格大变”,他们或易怒易躁,或低落忧伤,种种“怪异”的表现既让家长忧心,又让家长无奈。虽然孩子“性情大变”的始作俑者是“青春期”,但是家长也切勿置之不理,不要忽视成长中的问题而让孩子独自面对青春期的“崩溃”。孩子的“崩溃”,是宣泄,也是求助,想要帮孩子平稳度过青春期,就要重视孩子的每一次“崩溃”,用科学的策略抚慰心灵,指引成长。

请允许孩子“崩溃”

青春期孩子的身心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步建立,自尊心不断增强,对外事外物的感受更为敏感和强烈,因此很容易产生情绪上的波动。而在不少家长眼中,青春期的孩子似乎总是反应过度,不少孩子在生活中甚至出现了大喊大叫、大哭大闹、砸门摔东西的情况,这些问题让家长既生气又无奈,很多家长在面对这一情况时首先想到的策略就是抑制孩子的情感,控制孩子的情绪。然而,这样的做法真的科学吗?

14 岁的小娜正处于爱美的年龄,有一次在和妈妈逛服装店时,小娜试了件漂亮的白纱裙,可是店员却以小娜的皮肤偏黑不适合白色为由,向小娜推荐了另一条裙子。店员的话点燃了小娜的怒火:“你凭什么说我黑!”小娜把白纱裙一扔,恶狠狠地向店员吼道。妈妈见状赶紧呵斥:“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小娜听完这话,夺门而出,哭着跑回了家。

回到家之后,小娜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声嘶力竭地嚎啕大哭,让妈妈感觉“莫名其妙”。妈妈说:“就这么一点小事,你至于吗?”谁知这句话再度点燃了小娜的情绪,她哭得更凶了。

小娜的故事在家庭生活中屡见不鲜,很多父母都难以理解,为什么生活中的“小事”也会引起孩子情绪的强烈反应。然而,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这种现象是正常的。正值青春期的小娜,本来就过度在意别人的评价,店员的话在我们看来“没什么”,可在小娜眼中就是一种贬低与伤害。因此,家长不应从成年人的角度来解读孩子的情绪,而应从孩子的切实感受出发来理解孩子的“崩溃”。这个阶段的孩子内心脆弱,作为父母的我们应当做他们的保护伞,尽可能帮他们避免此类伤害。小娜的妈妈可以在听到售货员的话时立刻回应:“我的女儿并不黑,请您不要这样说。”可能妈妈的一句话就能给小娜带来莫大的慰藉,避免小娜情绪的失控与崩溃。

当孩子出现有理由的崩溃时,家长也不要立刻控制孩子的情绪,更不要通过言语刺激“火上浇油”。事实上,家长可以允许孩子痛快地哭一哭,让孩子通过这种发泄来疗愈情绪。在孩子情绪到达极端时,家长不要说教,更不能批评,而要通过简短的安慰与鼓励,帮助孩子稳定情绪,等情绪平稳时再就事论事地与孩子进行沟通。

青春期的情绪不应该被压抑,如果孩子长期将负面情绪埋藏在心,积攒久了很可能出现心理问题,给孩子带来不可挽回的伤害。

关注“崩溃”的缘由

青春无小事。成人眼中的“风吹草动”都可能会成为青春期孩子眼中的“惊涛骇浪”,给孩子的心灵带来伤害。作为家长的我们要关注孩子“崩溃”的缘由,理解孩子的每一次崩溃,帮助他们解决成长中的每一件事,用科学合理的策略抚慰他们的心灵。

15 岁的景浩最近产生了转学的念头。每次放学回来后,景浩都愁眉不展、唉声叹气,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言不发。终于有一次,他鼓起勇气说:“妈妈,我想转学。”经过父母耐心地询问,景浩终于说出了自己想转学的原因——景浩认为数学老师故意针对他。原来,有一次上课前,景浩找到数学老师询问作业问题,数学老师正在处理其他事情,看了一眼景浩问的问题,让他下课后再来找自己。数学课上,老师在黑板上出了一道题让景浩上前解答,可这道题正是他要问的那道题。景浩做错了,老师在一旁说:“同学们,这是一个典型的错误。”景浩觉得颜面尽失,认为数学老师故意针对自己。

这件事在父母看来可能就是一个小小的误会,可是景浩却执意认为是数学老师有意为之。父母没有数落孩子,也没有对这件事情置之不理,而是及时给数学老师打了电话,通过沟通父母得知,原来那天数学老师忙于其他事情,根本没有看清景浩要问的题目,叫景浩到黑板前做题只是巧合,老师并没有批评景浩的意思,只是希望给班里的同学提个醒,误会解开了。第二天数学老师还特意找到景浩对造成的误会表示了歉意,景浩接受了老师的解释,此后对“转学”一事绝口不提。

青春无小事,一件事是否重要不能由家长评判,而应取决于孩子的感受。因此,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情绪崩溃时,不能置之不理,而应当寻找“崩溃”背后的缘由,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解决烦恼。

家长要做孩子的朋友

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和父母的距离“远”了,比起父母他们更愿意亲近与相信同龄的伙伴,遇事不决或情绪低落时,他们也更愿意找朋友进行倾诉。如果父母想要让青春期的孩子对自己打开“心门”,应学会做孩子的朋友,理解孩子的烦恼,开解孩子的情绪。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父母既要学习聆听孩子的感受,又要尊重孩子的隐私,让孩子在与父母相处的过程中感受到被理解、被信任和被尊重。不仅如此,父母还可以通过阅读书籍、上网学习来丰富知识,更好更科学地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

在孩子青春期来临时,家长要加强与老师的联系与沟通,及时捕捉到孩子在学校生活中的情绪异常,选择正确的策略积极应对。当孩子情绪低落时,家长不要急于逼问原因,而应循循善诱,给予孩子适当的鼓励与支持,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被爱、被信任、被尊重的。如果孩子实在不想说出自己心里的小秘密,家长也要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知道父母愿意帮助他解决问题,父母永远是孩子最坚实的后盾。

做孩子的朋友就要尊重孩子,将孩子视为独立的个体;就要关心孩子的情绪,倾听他们大大小小的烦恼;就要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让他们在安全感与家庭温暖中茁壮成长。

青春灿烂,但也起起伏伏,作为家长的我们要理解孩子青春期的“崩溃”,在允许孩子崩溃的同时关注崩溃的缘由。只有家长学会做孩子的朋友,才能让孩子在保护与支持中享受青春的美好时光。

猜你喜欢

小娜转学数学老师
数学老师与达摩克利斯先生
奇葩之爱
爱看广告的猫
迟到
转学的烦恼
离开你,我是一片浮萍
从外国转学来的老史
原来如此
Android手机“检阅”微软小娜
网络时代的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