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游戏中幼儿自主能力发展的实践

2023-07-12田卉刘若蕾

家长·中 2023年5期
关键词:经验建构游戏

田卉?刘若蕾

建构性游戏对幼儿而言具有特别的吸引力,其对幼儿的创造性、操作性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是幼儿园区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构游戏中,幼儿能真正地成为游戏的主人,在玩中会激活幼儿的游戏思维,让其大胆地展开手脚去实践与创新,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通过想象与创造反映幼儿的内心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能力的提升,更好地发挥幼儿的游戏潜能。

本文将立足幼儿园建构游戏活动,对培养幼儿的自主能力展开探讨,简要闡述建构游戏的特点及培养幼儿自主能力的意义,从多个角度出发提出几点实践策略,以期对幼儿教师有所帮助,发挥出建构游戏的真正效能。

一、概念界定

(一)建构游戏

建构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最常见的一种教育形式,不仅契合幼儿的内心需求,更是能让其在自由探索中获取丰富的学习经验。建构材料要求幼儿利用不同的结构性材料展开活动,最常见的为积木、大小不一的木块、软连接、模型结构等,要求幼儿利用此类物品构造物体或建筑物,以展现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应。此类游戏对幼儿的动手能力、逻辑思维、操作技能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促使其在玩中获得分解、合成、组建等多种经验,还能在拼插积木的过程中获得有关数量、长短、宽窄、高低等空间数学概念,对幼儿身心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二)自主能力

自主能力对受教育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自主能力的培养以“自主学习、探索”为主。以建构区为例,在培养过程中,要求幼儿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意识,能主动规划自己的建构计划及建构方向,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自主探究意识及技能;不仅如此,如幼儿在活动中出现问题、困难、瓶颈时,要求幼儿能通过自己的力量解决游戏问题,能主动对现象、情况展开自主探索与学习,从而获取更多、更丰富的学习经验。

二、培养幼儿自主能力的教育意义

(一)提高幼儿的自我认同感

幼儿之间存在着较强的个体差异,面对同一项活动幼儿会有不同的活动结果。自主能力的形成能有效强化幼儿的自我认同感,幼儿会根据自己整理的生活及学习经验,主动与周围同伴进行沟通与交流,在游戏或学习活动中获得较强的成就感,在肯定的答复中有效强化幼儿的自我认同意识,对其未来的学习与发展有着积极又深远的影响。

(二)让幼儿善于思考探索

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落实了教育工作中的“幼本化”教育原则。当幼儿具备了较强的自我认同感后,在平日的学习及活动中,幼儿会主动地思考活动中的问题及现象,在面对不同情况时,会依靠自己的已有经验展开各种尝试,在不断实践与探索中获取全新经验,善于思考与探索全新的知识经验,在应用材料中实现能力与经验增长,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三)学会自主规划学习活动

在幼儿园建构游戏中发展幼儿的自主能力,能让幼儿形成“自主规划、自主计划”的良好学习习惯。如在日常活动中,在面对一个全新的学习内容或游戏时,幼儿会产生自己的想法,能主动说出要什么、做什么,准确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并会在活动中围绕着自己的活动目标而努力,逐渐形成清晰的活动计划与想法,自主规划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对其未来的小学生活具有一定帮助。

三、建构游戏中幼儿自主能力的发展策略

(一)自主前提:掌握基本建构技能

在幼儿园建构区游戏中,让幼儿掌握基本的建构技能,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及学习习惯,是发展幼儿自主建构能力的前提,也是活动的根本。基于幼儿能力及建构游戏的特点,教师首要完成的工作,便是让幼儿“初步学会分辨不同的材料”,让其了解基本的建构技能,为幼儿的活动做好准备,从而让其在活动中实现自己的创造价值,从而感受到建构游戏的魅力。

第一,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状态,并在活动前向其讲解游戏种类,丰富幼儿的学习经验,为其后续的建构游戏做好准备。如教师在建构区投放一些素材时,可先和幼儿针对材料展开沟通,一起商讨新玩具的使用方法。如材料“磁吸片”,教师可在建构活动展开前,向幼儿展示该游戏,并让其摸一摸、看一看,讲一讲自己的发现及与其他玩具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让幼儿自主地展开对玩具性质的探索。在幼儿自主观察与讲述完毕后,教师便可总结幼儿的讲述内容,向其介绍磁吸片的基本玩法,让其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全新经验,做好活动开展的前期准备。

第二,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状态。面对部分建构意识较弱的幼儿,教师应当根据其状态进行适当的调整。如在“圆形屋顶”的建构中,部分幼儿不知道如何建构屋顶,也没有考虑使用其他材料或辅助器材,导致游戏进入瓶颈期。教师要注重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状态,如若幼儿出现了此类现象,教师可适当地进行引导:圆形屋顶是圆形的?那些玩具材料是有弧度的呢?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幼儿总结已有经验,让其大胆地展开思考,激发幼儿的自主意识,在丰富游戏经验的基础上让其学会自主思考并尝试着解决问题,促使幼儿实践能力的提升。

(二)首要条件:丰富幼儿感性经验

想要在建构游戏中实现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首要条件便是丰富幼儿对建构类游戏的感性经验。感性经验的丰富能快速点燃幼儿对活动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在游戏中幼儿会产生明确的游戏想法与建构方向,在玩中发挥出自身的建构力与创造力,在游戏里“玩得起来”,逐渐形成自主学习、自主游戏的意识,达成教师的培养目标。

建构游戏通过生活情境、社会环境、建筑风格等因素,让幼儿用结构性材料展开造型的塑造。因此,在建构主题游戏中,教师可先根据主题内容,让幼儿展开趣味游戏,以丰富幼儿感性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前点燃幼儿的创新意识,促使其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如在建构主题“我们的社区”活动中,要求幼儿围绕着幼儿园或自家周围的社会环境展开建构游戏。幼儿受年龄、经验、认知等因素影响,对周围的生活环境及社区环境了解较少,可利用的游戏经验不多,那么在游戏活动展开前,教师可以“丰富幼儿感性经验”为基础,激发幼儿的建构思维。如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可在班级中播放视频、图片或与社区有关的宣传册,并通过师幼探讨的方式让幼儿说出自己看到的内容。例如,我们的社区中有什么商铺?你都看到了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我们可以在社区里做什么?教师带领幼儿细致观察社区中的每一个角落、商铺及其特点,丰富幼儿的活动认知。在此基础上,教师可播放社区的整体地图,让幼儿更加细致地观察到整个社区范围,由“个体经验”延伸到“整体构造”,通过主题和场景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引导其自主说出想要建构的场景及内容,鼓励幼儿对活动展开大胆的想象,为后续的建构活动做好充足准备。

(三)物质保证:加强建构材料投放

物质材料是主题建构的基础,丰富且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材料,能更好地满足幼儿的活动需求。在发展幼儿自主建构能力的背景下,教师要加强对材料的投放,做好幼儿活动过程中的“物质保障”,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结合主题、幼儿需求、发展阶段,投放具有多样性、层次性的建构材料,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求,激发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发展幼儿的自主性能力。

1.结合主题投放材料。

主题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一个明确的学习主题和目标,从中延伸出多个趣味性的子活动,建构游戏便是子活动的组成之一。在结合主题投放游戏材料时,教师可围绕幼儿近阶段学习情况及其实际能力进行材料的投放,适当地给予幼儿一些活动帮助,让建构活动更具针对性。

以主题活动“国宝熊猫”为例,在本次主题活动中,教师和幼儿在不同的领域学习中认识并充分了解有关“熊猫”的知识。随着建构游戏的开展,通过师幼间的共同商讨,将游戏主题暂定为“国宝的家”。虽然在领域学习中,幼儿了解了熊猫的生活习性,但幼儿对熊猫的生活环境了解不多,在活动前犯起了嘀咕。针对幼儿这一情况,教师可结合主题特点,为幼儿投放一些别样的建构材料。如幼儿讲道“熊猫爱吃竹子”,教师便可投放“竹节类”积木,用其代替竹子,满足幼儿的活动需要;教师还可展示一些图片或视频,让幼儿直观地观察到幼儿的生活环境及成长方式,并引导幼儿主动地走进建构区中,让其通过对比、讨论等方式,自主选择建构材料所需要的素材。在幼儿自主选择结束后,教师要结合活动主题观察幼儿的游戏状态,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适时地投放一些可利用的素材,激发幼儿的建构思维,促使其建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询问幼儿材料需求。

幼儿是游戏的主人,是活动的主体,幼儿的主动探索更是能力培养的关键。教师作为教育活动中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要扮演好自身的角色,不要过多地干涉幼儿的决定与想法,尤其在材料的投放与应用中,教师要尊重幼儿的需求,并为其投放所需要的素材,满足幼儿在游戏中“突发奇想”的需求,实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如在幼儿展开游戏活动时,教师可在活动前询问幼儿的想法。例如,大家在今天的建构游戏中想做什么?有什么好的游戏想法?教师在活动前抛出问题,引导幼儿自主地规划活动方向及建构目标,初步发展幼儿的自主能力;如若面对没有游戏计划和想法的幼儿,教师可展开深层次引导:你上次做了什么游戏?做得怎么样?要不要继续挑战一下自己?此类问题能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让其主动对上一次活动展开思考与回顾,帮助幼儿学会总结与归纳经验,也能有效发展幼儿的自主性意识。在幼儿确定完游戲计划后,教师要再次询问幼儿的想法:大家在游戏中都需要什么材料?你们是怎样计划游戏的?老师可以为你们做些什么?通过提问再次细化幼儿的活动计划与想法,让其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和探究能力,教师所投放的材料也会更具针对性,幼儿在游戏中也能实现自主能力的发展。

3.投放层次性材料。

受年龄、经验、家庭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幼儿间具有较强的个体差异性,在面对同一项游戏时会呈现不同的游戏状态。要想实现幼儿自主能力的发展与提升,教师要做到“个别化”教育与“差别化”教育,在材料的投放与选择中,切忌使用同一种材料或同一个标准衡量所有幼儿,根据幼儿的成长动态及游戏需求投放具有“层次性”的材料,满足全体幼儿的需求,让其自主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首先,教师要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状态,及时调整游戏材料。如幼儿活动速度较快、接受能力较强,教师便可适当地提高材料难度,为幼儿创设具有“挑战性”的活动,让幼儿在建构游戏中自主探索、自主突破,让自主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若出现了与之相反的情况,教师要适当地降低材料难度,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学习成就感,强化其对知识内容的兴趣。其次,教师在材料的投放上要做到“有的放矢”,根据幼儿的情况随机做出调整。如幼儿建构能力较强,对大型的积木搭建得心应手,教师便可投放需要精细操作的素材,构建具有针对性的建构活动。最后,教师的材料投放要突出“循序渐进”原则,由简单的材料过渡到普通材料,最后升级到困难材料,逐渐提高游戏活动的挑战性,让幼儿在玩中不断地突破自己、挑战自己,在游戏过程中实现自主能力的进一步增强。

(四)深入探究:打造团队合作模式

良好的自主能力不仅仅要求幼儿具备较高的规划与设计能力,在团队工作中学会沟通与合作,也是自主能力的重要体现之一。在幼儿的游戏过程中,教师可围绕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建构方向,打造具有“团队合作”模式的游戏,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将活动决定权、主导权、分工权交给幼儿,让其自主展开探讨与分工,在交往与互动中交换彼此的游戏思维,让其对探究活动展开深层次挖掘,从而建构出更多、更有戏的作品。

在建构游戏展开前,教师要引导幼儿“自主寻找同伴”,根据班级人数,让幼儿自主划分4-5个小组,初步发展幼儿的“自主意识”;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将“玩什么”的决定交给幼儿,让各个小组讨论游戏方向及建构目标,发展幼儿的“自主规划”意识;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幼儿“自主分工”,让其根据建构目的及方向,每个人承担不同的任务,初步萌发幼儿与人合作的意识;在幼儿建构游戏结束后,教师引导各个小组“自主汇报”,向全班同学介绍小组的活动内容。由此可见,这种游戏方式能巧妙激发幼儿的思维,在提高建构技能的同时让幼儿大胆想象,调动其自主探究的创造力。

四、结语

良好的自主能力并非一朝一夕间形成的,需要幼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在点滴生活与游戏活动中实现能力的提升。建构游戏作为幼儿园区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百变的可操作性刚好满足了幼儿的实际需求,教师要发挥出幼儿进行建构游戏的潜能,不断激发幼儿的游戏欲望,让其在自主探究中获取丰富的学习经验,逐步建立良好的自主能力,在游戏中让幼儿实现“创造价值”,同时也为未来的学习活动做好充足准备。

注: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教研专项立项重点课题“在自主游戏中促进幼儿建构能力发展的研究”(项目编号:JYB1422354)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经验建构游戏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建构游戏玩不够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