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推进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

2023-07-12张晖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张晖

摘 要: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新时代新阶段强化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作用,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以解决理论和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为研究导向,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创新,是促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

强化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我国,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1]新时代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建设要进一步强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其强大的真理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程中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及其文化形态,构成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内容和重要研究任务。另一方面,当下的中国进入新时代新阶段,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国际环境日趋错综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社会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纷纭激荡,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新的挑战。在同各种错误思潮不断斗争中开辟前进道路的马克思主义,是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中推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稳步前行的“压舱石”和“定盘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世界上没有纯而又纯的哲学社会科学。中国作为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这是区别于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识,也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所在。马克思主义有着鲜明的人民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2]这一论断不仅回答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什么人”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而且还规定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人民性本质。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主动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强化为人民做学问的责任担当,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树立良好学术道德,培养高雅学术旨趣,不断提高学术能力,把个人学术理想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做契合时代需要、符合党和国家利益、满足人民需求的真学问,产出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研究成果。

坚持以解决理论和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为研究导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3]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逻辑起点和动力源泉,世界上所有伟大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都是在回答和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中创造出来的。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两个大局”之下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历史的新发展,迫切需要我们深入回答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正如恩格斯所言,“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4]。回应当下时代的要求,结合中国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进行新的创造,用中国理论探索和指导中国发展,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工作重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5]。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找准真问题、聚焦重大问题,研究回答关系党和国家发展的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提炼出具有主体性、民族性、学理性的新理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构建的着力点和努力方向。我们要扎根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在深刻解读“中国奇迹”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的基础上,聚焦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把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研究主旨,将问题导向贯穿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全过程,深入基层和改革一线开展实地调查研究,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中彰显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特色。

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创新

相当一段时间里,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方面,缺乏充分的理论自信与话语自觉;另一方面,受到西方哲学社会科学思维方式和结构体系的影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未能与社会发展完全同步,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中国自主学术范式和理论体系,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和话语体系显得学理化阐释能力不足,难以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发展优势、文化优势很好地呈现并在国际上传播开来。如何创新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话语权,迫在眉睫。一是要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在汲取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创新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使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叙事的形式、内容、载体等都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二是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当下丰富鲜活的现实实践中获得创新源泉,不断提炼和充实话语体系的语料库,尤其是要以现代化为切入点,提出原创性的理论观点,讲好中国故事,打破西方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束缚,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担负起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智慧的重要历史任务。三是坚定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发展具有深厚历史内涵和文化特色的中国话语体系。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与中华文明密切联系在一起,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博大精深、光辉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的滋养下,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

本文受北京市宣传文化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9.

[2]习近平.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78.

[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0.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73.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44.

[責任编辑:于 洋]

猜你喜欢

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