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代瓦当的审美与设计价值
2023-07-12任政
【摘 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建筑的体积与规模日益扩大,所需的瓦当数量也日渐增多。无论是西周时期还是明清时期,瓦当作为建筑必不可少的装饰构件,其中的装饰图案随着建筑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工匠需要将装饰图案中的艺术形象通过概括、提炼、升华得到的自然意象,在思维美感的基础上达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汉代作为瓦当艺术发展的高峰,其中的装饰图案体现出线条美、构图美,在应用过程中逐渐演变出独有的设计价值。
【关键词】汉代瓦当;审美价值;设计价值
【中图分类号】J5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8—194—03
一、汉代瓦当的审美价值
汉代瓦当装饰图案主要体现为装饰艺术(Decoration Art),其影响了建筑物本身,以及应运而生的图案设计与文化涵义。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1900)认为:“明显地带有装饰性的艺术是可以伴随终生的艺术。”[1]汉代瓦当作为一种使实用与装饰相兼顾的产物,既可以解决建筑中的问题,又可以发挥装饰艺术之美。因此,瓦当中的装饰图案伴随建筑得以留存,成为古人诠释“美”与实践“美”的重要见证。
(一)线条美
点、线、面是装饰图案的构成要素。积点成线、以线成面是装饰图案的主要表达方式。瓦西里·康定斯基(1866年—1944)说:“点上的力变化愈多,它的方向也愈多,曲线的边长愈不一致,因此,形成的画面也愈复杂。变化可以有无穷多种。从点开始,一切形的原始,这个小点便是一个生命,能够给人的精神上多方面的影响力。”[2]“线”在传统造型装饰中十分多见,其简单、直接的塑造方式可以准确捕捉形象动态。但“线”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只是人类艺术进程中的一个产物,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描绘事物。
线条可以提炼自然事物中的本质特征,是绘画艺术的基础。但瓦当与绘画不同,画作中的线条是真实存在的。瓦当中的“线”并不存在,其仅呈现于观赏者的眼中,更加具有概念性。线条装饰的最大特点是“变形”。变形的艺术手法在中国原始社会的陶器纹样中就已经出现,其中透露着创造者的个性与意趣。线条装饰不同于写实的描绘,而是在形象特征的基础上加以变化,这种变化是主观可控的。由于瓦当中并不存在真实的线条,因此变形的线条在当面中更加自由,逐渐诞生出无数的形象。
(二)构图美
从西周时期到明清时期,人们通过清晰的线条、简洁的块面塑造出无尽的形象。其中的装饰元素需要在视觉平面的基础上适应物品的自身属性,以此衍生出独有的艺术特色,进一步激发人们的审美感受。
汉代瓦当装饰图案的构图美首先来源于艺术形象本身,而造型上的提升为瓦当装饰图案的构图美提供了前提。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965)曾说:“平面包含着感觉的实质。”装饰艺术并不受构图上的约束,而是在构图的基础上结合创作者的艺术感受进行设计。无论是神兽动物还是自然植物,汉代工匠都能够巧妙地抓住形象特征,将其转化为平面上的装饰图案。先秦时期,人们对于瓦当中的鹿、鹤的刻画已经相当准确,但以虎为代表的四足食肉动物却并不如此。这导致了现今人们对于先秦时期动物纹瓦当的命名产生不同意见,或是简单命名为“双兽纹瓦当”,如临淄齐故城出土的双兽纹瓦当。秦代,人们的审美要求进一步提高,瓦当中的装饰图案逐渐精确化。纵然秦代瓦当发展迅速,仍存在难以精确辨别的情况。到了汉代,瓦当中的装饰图案更加细致,所刻画的神兽、动物造型与前代相比更加准确,体现了汉代人们感受事物能力的提高。
汉代瓦当装饰图案的构图美也体现为装饰艺术形象的适应性布局。春秋战国时期,工匠主要营造趋向现实的场景化构图,表达方式相对单一。秦代,瓦当开始保留艺术形象的主要特征,逐渐发展成简洁、抽象的装饰图案。汉代,瓦当中的艺术形象开始依照形式法则进行设计,激发了装饰图案的适应性。形式法则主要指形式美的塑造规律,包括均衡与自由、对称与旋转、繁复与简单、单独与连续等。汉代瓦当装饰图案的构图美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瓦当艺术的发展,其激发了人们对于美的追求。瓦当当面多种纹样的相互组合,使得装饰图案在圆形范围内达到美的最大化。
二、汉代瓦当的设计价值
(一)产品设计领域
产品设计(Product design),即产品策略、外观、结构、功能的构想与创造。目前,汉代瓦当的产品设计价值更多地体现在文创产品方面。文创产品,即“文化创意产品”(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主要指以文化為设计内涵,以生活为设计方向的应用产品。一件优良的文创产品需要做到审美、功能、文化的三者合一。
汉代瓦当装饰图案以及文字具有十足的艺术魅力,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文具、食品、茶具、生活用具等领域。例如大同市博物馆的汉代文字瓦当文创产品——金属薄书签,以汉代“平城”瓦当为原型进行制作(如图1、2)。从文化角度出发,“平城”是大同市的古称,也是北魏都城之一。平城取自汉语“平成”,因其古代处于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交界地带,而以“平”命之。书签整体呈金色,保留了“平城”瓦当的构图样式,在瓦当周围拓宽了一层金属外圈,在简约中透露着华丽。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与“博物馆奇妙物”一同设计有瓦当曲奇饼干(如图3)。饼干外形与汉代文字瓦当一致,饼干“当面”印有三种文字组合,分别为“永保国阜”“千秋利君”“与天久长”。此举将汉代文字瓦当清晰地展现给大众,使人们在购买的同时,了解汉代文字瓦当的文化底蕴与历史意义。陕西历史博物馆将汉代四神瓦当设计成香皂样式,其中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有相对应的颜色(如图4)。青龙为青色香皂,白虎为白色香皂,朱雀为红色香皂,玄武为紫色香皂。由于紫色相对于黑色更加美观,因此玄武香皂采用了紫色。其中,神兽的色彩搭配极佳,大致符合中国传统神兽所代表的颜色。此外,带有汉代瓦当元素的印章、镇纸、茶饼、玉器、扇面也逐渐步入大众视野。足以体现汉代瓦当对于现今产品设计的影响,也从反映出人们对于瓦当装饰图案的喜爱。
可见,充分发挥汉代瓦当的独特性是当代产品设计的重中之重。但是,笔者认为单纯将文化元素放置于产品中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文化属性的需求转化需要对代表性文化特征进行基本视觉元素提取,再通过设计转化,研发出符合现代审美的文创产品。[3]瓦当的文化特征有诸多方面,包括装饰图案、装饰文字、器物外形、所需材质等。上述文创产品都采用了汉代瓦当中的装饰图案、文字等元素,以此激发人们的视觉审美。此外,外形、材质也是产品设计所考虑的角度。例如和田玉籽料所制成的仿古筒瓦印章(如图5),其中并没有装饰有图案,而是依据筒瓦的外形进行设计,在含蓄之中表达了传统建筑构件之美。总之,文创产品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申,有利于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应在保护和继承的前提下进行文化艺术的再发展。
(二)建筑设计领域
建筑设计(Architectural Design)主要指建筑师、设计师在建筑物修筑之前的方案、办法,用以解决现实需求与审美期望。每一段历史时期的建筑各有其特点,这些特点通过材质、规格、构件、用途予以表现。瓦当作为中国古建筑必不可少的构件,是一座建筑的精髓,与其它装饰构件一同组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样式。换言之,以瓦当为代表的装饰构件是建筑风格的集中体现。瓦当不仅反映了屋主人的社会地位,也代表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方向。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在建筑方面寻找自己的文化基因,西安便是如此。
古城西安充滿文化艺术元素,西大街两侧的人行道每隔十几米就有一个瓦当装饰图案(如图6、7)。图案由四块大理石砖组成,在右下角标注有瓦当的具体名称。街道中的瓦当种类多样,既有文字瓦当、云纹瓦当,也有动物纹瓦当、植物纹瓦当。人们可以基于汉代瓦当装饰图案的各种属性,来为现今建筑设计提供历史文化素材。不仅可以传递其中的精神文化,同样也是中华传统建筑文化的“再生”。
汉代瓦当通常为圆形饼状,“圆”在中国古人的审美视角中具有特殊意义。汉代建筑规模不断扩大,椽木的尺寸不断增加,而圆形具有稳定、易修筑的优点,所以被广泛使用。大小相同的圆形瓦当具有十足的秩序感与节奏感,展现着中国建筑艺术的魅力,是历史的沉积,也是艺术的载体。
装饰图案作为汉代瓦当艺术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理应继承与发展。汉代瓦当装饰图案所具有的设计价值既包括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也包括瓦当文化的再发展。如何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们的文化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是现今以文化为主要核心的设计所需考虑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器物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以视觉形式呈现在人们眼中,其次是口头相传的非物质文化。无论是建筑、产品、服饰、海报,还是壁画、玉器、画像石、瓦当,其中承载的文化都遵从了人们的视觉审美。因此,在视觉上体现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是发挥瓦当装饰图案设计价值的第一步。其次,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文化特性与审美需求,所以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地域性特征也是设计的重心。总之,设计师应该提炼瓦当装饰图案与文字所蕴含的精神文化,创造新的形式语言,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再现提供一个全新的空间。
三、结语
在汉代瓦当中,无论是艺术形象的处理,还是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其中的艺术元素总是在多元汇聚下达到奇妙的统一。而今,汉代瓦当及其装饰图案、文字依然具有独特的设计价值与文化价值。瓦当作为一段历史时期的文化艺术载体,既是古人的智慧结晶,也是现今设计所参考的方向之一。这种区别于当下潮流文化的传统艺术元素重归人们的日常生活,逐渐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载体而逐渐复兴。而汉代瓦当中的文字也成为现今字体设计所参考的方向之一,与瓦当装饰图案一同促进了瓦当艺术的再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永轮.装饰艺术形式美的理性思考[J].美术大观,2009(7).
[2](俄)康定斯基,著.点线面——绘画元素分析论[M].吴玛俐,译.北京:艺术家出版社,1984.
[3]葛畅.文创产品设计过程中的需求分析及转化[J].装饰,2018(2).
作者简介:任政(2000—),男,汉族,山东临沂人,苏州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美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