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学段教会学生异性交往的心理课程设计

2023-07-11张伟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心理课和谐关系

张伟

摘要:小学高学段学生有分寸地与异性交往是人际关系的重要议题。教师在心理主题课中,通过视频情景再现、言语赞美、闯关游戏、续演心理剧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异性交往观,掌握一定的异性交往技巧,从而建立高质量的友谊。

关键词:异性交往;和谐关系;心理课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针对小学高学段学生的异性交往问题指出:“在高年级开展初步的青春期教育,引导学生进行恰当的异性交往,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异性同伴关系,扩大人际交往范围”。小学高学段学生正值青春前期,随着身体的发育,他们逐步意识到性别差异,加之受特殊的地理环境与家庭教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他们不能很好地把握与异性同学交往的分寸。笔者现以心理课“有分寸更和谐”为例,谈一谈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如何教会学生与异性交往。

一、小学高学段异性交往现状的调查

笔者运用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两种方法了解学生异性交往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学生逐渐意识到性别的差异: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有意识地疏远异性同学,55.6%的学生不愿意和异性同学讨论学习问题或参加活动;62.5%的学生关注过同学间的异性交往情况;在异性同学交往和谐度调查中,41.7%的学生认为男女生交往不和谐。随着青春前期的到来,学生一方面意识到自己长大了,不能像低学段那样与异性同伴交往;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清楚正确的交往方式应该是什么样的。所以,如何有分寸地与异性交往是小学高学段学生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访谈中发现,学生对以下三方面的分寸难以把握:一是行为方面,有些学生认为疏远异性同学是有分寸的表现;二是语言方面,有些学生不能用准确的词汇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他们用“喜欢”“爱”等字眼表达自己对异性同学的崇拜、欣赏或是感激等,给双方均带来了困扰;三是场所方面,有些学生不分校内还是校外场所,都与异性同学保持着低学段相处时亲密无间的友谊,由此导致其他同学的非议。

二、小学高学段异性交往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生理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学生对自己的成长感到陌生与不安,不敢靠近异性同学;另一方面,他们又对异性充满了好奇,渴望更多地了解异性同学。这种矛盾的心理使学生在与异性同学的交往中不能很好地把握交往的分寸。

第二,来自家庭的影响。我校地处城乡接合地带,学生的家庭情况有其地域上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家长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他们放任学生自流,对学生与异性同学交往不加任何引导;或者阻止学生与异性同学交往,采用“禁”“堵”的方式,导致学生认为只有远离异性同学才是正确的交往方式。其二,家庭结构复杂。家庭结构带给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持久的,如祖孙三代生活在一起的学生往往规则意识不强,在与异性同学交往中出现“出格”言行;单亲家庭的学生对异性的认识往往夹杂着抚养人的意见,表现为不愿意与异性同学合作等。

第三,来自网络的影响。我校家长多以打零工为业,由于工作时间不确定,他们对学生的陪伴较少,手机便成了替代父母陪伴学生的工具。互联网络中关于爱情与两性交往的内容丰富繁杂、良莠不齐,小学生缺乏自制力与判断力,很难分辨虚拟与现实的关系,导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能适时、适度地与异性同学交往。

三、“有分寸更和谐”心理课的教学设计

根据小学高学段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结合我校学生异性交往现状,心理教师确定本课的主题是“有分寸更和谐”。题目直击主题,对学生起到暗示与提醒的教育作用。确定本课活动目标为:1.感受不恰当异性交往带来的烦恼;2.在语言、行为与场所方面把握与异性同学交往的分寸,做到与异性同学和谐交往;3.对异性交往有正确的认识,树立健康交往的观念,形成正确的异性交往意识。感受交往烦恼—探究交往方法—树立交往意识,这三个目标之间层层递进,诠释主题。

结合本课活动目标,心理教师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即热身导入—呈现问题—解决问题—迁移运用—总结延伸。

(一)热身导入

在心理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围成圆圈,边说边为同学做快乐按摩操:

摸摸你的头啊,学习要加油啊;

捏捏你的肩啊,早晨要锻炼啊;

拍拍你的背啊,晚上早点睡啊;

掐掐你的腰啊,好事随你挑啊;

(所有人向后转,再来一轮)

主题下的热身活动快乐按摩操共进行了两轮:第一轮同性别按摩,学生能够正常按摩,表达的感受多是快乐、有趣等;第二轮所有学生围成一圈,男女生间隔站,这时候学生表现出了平时男女生交往中的状态。通过两次按摩操对比,促进学生觉察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感受。随后,心理教师提问:“这次为异性同学按摩你有哪些感受呢?”使学生明确本課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自然引入主题。

热身活动的选择要贴近学生与异性同学交往的实际情况,触动学生情绪,引发学生思考。除了快乐按摩操,校园集体舞、兔子舞等需要男女生合作完成的舞蹈类活动,均可以作为异性交往主题课的热身活动。

(二)呈现问题

大屏幕出示视频,旁白解释:女孩阳阳今年五年级了。男孩亮亮是阳阳的同班同学,和她住在一个小区,从小学一年级起两人就一起步行上学。亮亮在学习上有不懂的问题总是找阳阳帮忙,阳阳也总是耐心地给他讲解;做值日的时候,亮亮经常帮助阳阳打水、拖地,妈妈给亮亮买的小零食,他也私下分享给阳阳……最近不知从哪里流传出来的消息,说阳阳和亮亮关系不一般。同学们看到他俩在一起,就大呼小叫地起哄。阳阳困惑了,是不是自己做错了?

本课呈现问题环节以视频方式直观展示同龄伙伴阳阳与异性交往过程中的烦恼,旨在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感知到不恰当的异性交往给自己带来的烦恼,同时也明白了这种烦恼具有普遍性,从而降低学生的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大胆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接着,心理教师适时提问:“阳阳从小学一年级就和亮亮是好朋友了,那时候没有人说三道四,为什么长大了就有人说了呢?”把学生内在的疑问直接抛出来,导入下个环节。

师:(大屏幕出示学生低学段时男女生手拉手出操、艺术节表演互相拥抱、下课一起做游戏等图片)这是我们低学段时与异性小伙伴游戏的场景,那时候和现在有什么不一样呢?

本环节呈现的应是学生在与异性交往中让他们感到困扰、引发不良情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除了用视频的方式呈现以外,还可以通过编排心理剧等方式来呈现。

(三)解决问题

1.感知男女有别

师:男生、女生究竟有什么不同呢?下面是一张长大了的男生和女生差别的表格,小组成员一起讨论之后,尝试填写表格。

2.男女生互相欣赏

师:你最欣赏异性同学的哪些特点呢?在小组内讨论用什么样的语言赞美异性同学是恰当的。

心理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享,帮助学生找到男生和女生的品质,并在讨论中感受赞美男生和女生的语言是不一样的。

师:请小组异性同学之间用“你真的是一个XX的人,我很欣赏你的XX”句式赞美,并感受这样赞美异性和被异性赞美的情绪。

这样的句式让学生感受到既表达了对同学的欣赏,也不会让对方感觉过于亲密。学生再一次感受男女生的不同,并且学会恰当赞美异性的语言。

3.闯关突围

全班同学分成两组,每组选择一位闯关者和一位突围者。组内其他成员男女生依次站好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让对方组的闯关者在圈外,突围者在圈内。游戏开始后,2分钟时间内,闯关者想尽办法进入圈内,突围者想尽办法冲出圈外,围成圆圈队员要尽力阻止他们达到目的。活动中不能采用攻击性动作。突围成功或者闯入圈内者加1分。

师:小组讨论一下,在刚刚的活动中,为了保证本组的胜利,你是怎样与异性同学合作的?在合作中你会有什么感受?在合作中什么行为是有分寸的?

心理教师在游戏后提出以上三个问题,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有分寸的行为不等于远离异性。心理教师引导学生意识到,在集体活动中,要大方地与异性同学相处,在必要的情况下,有身体的接触是正常的,帮助学生消除烦恼。

4.续演心理剧

师:我们再来看看阳阳的烦恼,请以小组为单位编排心理剧。周末了,亮亮单独约阳阳出去玩,如果你是阳阳,你会对亮亮怎么说,怎么做呢?大家在小组内讨论,扮演一下。

师:哪组的心理剧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通过续演心理剧和演出后的讨论,学生尝试在语言、行为上把握与异性同学交往的尺度,并在心理教师的引导中感受自己在活动中的愉悦感,切入主题——有分寸更和谐。

在解决问题环节中,四个活动层层递进、层层铺设,最大限度地保证全体同学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认知、感悟、探究、体验,总结男女生交往的分寸。“男女有别”环节从认知层面满足学生对异性的好奇心,缓解自己成长带来的不安情绪,促进学生正确看待男女生不同;“男女生互相欣赏”环节更深一步表达对异性同学的好感,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欣赏,帮助学生在异性交往中把握语言方面的分寸;“闯关突围”环节旨在帮助学生感受有分寸的行为是大方相处、尊重对方、光明坦荡;“续演心理剧”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使学生将前面的所感所悟内化于行动。

(四)迁移运用

1.情景再现

大屏幕出示文字:女生小林很喜欢同班的男生小姜。有一天,她悄悄送给小姜一件礼物,并在礼物中夹了一张纸条。

放学时下起了雨,小姜走在回家的路上。他看到走在前面的小林没有带伞,手里还拿着一些东西,便想上前为她遮雨,可忽然想起小林写给自己的纸条,他又犹豫了……

师:小组讨论一下,小姜要不要去帮小林呢?

心理教师将学生在生活中与异性交往困惑的场景还原,使学生能够利用本节课中学习到的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2.自我提升

师:课前我们探讨了与异性交往的烦恼,如果你也有这样的烦恼,你会怎样处理呢?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遇到的异性交往问题是多样的、个性化的。异性交往主题课的迁移环节是让学生在情景模拟中把本课获得的观点、方法、行为方式等应用于实际加以练习的过程,在小组交流讨论中运用所学解决自身个性化的异性交往问题,从而更好地把握异性交往的分寸,提高异性交往能力。

(五)总结延伸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评价一下自己在男女生交往过程中的表现吧。(非常好:5分;良好:4分;一般:3分;需努力:2分;较差:1分)

总结延伸环节,先让学生完成评价表格,此表格能够帮助学生梳理自己与异性交往的语言、行为和内在的情绪。最后以“男女生快乐按摩操”结束,让学生感受到以健康的心态、有分寸的言行与异性交往的乐趣。该环节除了本课采用的游戏方式,还可以采用齐唱歌曲、诵读诗词与名言警句等。

四、课例反思

首先,异性交往主题课的课堂设计应从改变学生认知入手。小学高学段学生异性交往既是重要议题,也是敏感话题,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受主题限制,课堂中不便设计过多情境体验活动,活动应以促进学生认知改变为主,如绘画活动、纸笔活动、小组讨论活动等。心理教师的引导语要直擊主题,促进学生思考,如在热身导入环节中的“这次为异性同学按摩你有哪些感受呢?”呈现问题环节中的“阳阳从小学一年级就和亮亮是好朋友了,那时候没有人说三道四,为什么长大了就有人说了呢?”解决问题环节中的“感受赞美异性和被异性赞美的情绪”。心理教师要善于运用简洁的引导语点明主题,引导学生自我觉察,促进学生认知改变。

其次,将课堂延伸至家庭,家校合力,助力青春期学生健康异性交往。学生的异性交往观很大一部分来自家庭,教会学生正确、健康的异性交往方式需要依赖家庭的力量。一方面,可以将本课设计通过微信群方式发给家长,这既是对家长进行异性交往观的辅导,同时也提醒家长可以根据主题,结合自己孩子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异性交往教育。另一方面,可以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坊、家长空中课堂等线上线下活动,向家长进一步普及青春期儿童的心理特点,确保家长进行正确引导。

参考文献:

[1]张岩杰.提高中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心理课程教学设计[J].辽宁教育,2023(2).

[2]何巧娜.小学赞美教育的心理课程设计——以“我会赞美啦”主题课为例[J].辽宁教育,2023(2).

(责任编辑:赵昆伦)

猜你喜欢

心理课和谐关系
浅谈团体心理辅导在初中生心理课上的应用
同课异构
心理课片段教学技巧探索
教师的自我暴露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运用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浅谈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建构
浅议图书馆馆员与读者关系
小学班主任管理中与学生构建和谐关系的方式研究
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和谐关系建构取向
谈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