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手术在复杂性腹壁疝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3-07-11梁昌富魏小天王蓓蓓金鑫

系统医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腹壁复杂性造口

梁昌富,魏小天,王蓓蓓,金鑫

1.枣庄市中医医院外三科,山东枣庄 277000;2.山东国欣颐养集团枣庄中心医院,山东枣庄 277000

腹壁疝主要因为腹壁强度呈现出降低以及腹内压力呈现出增高等因素所导致出现的一种疾病。依据其发生位置以及发生情况,包括诸多类型[1-2]。在发病前如不包括手术因素,则依据其发生解剖位置,进行白线疝、脐疝、半月线疝、腰疝划分,此外包括因为手术切口愈合不良而导致形成的造口旁疝以及切口疝等[3-4]。对于造口旁疝,属于较为特殊切口疝一种,主要在造口旁发生缺损,通过缺损,肠管等内容物在造口旁皮下发生突出现象。对于复杂性腹壁疝而言,主要指于修补技术上所表现出的一种腹壁疝,患者会表现出腹部不适以及腹胀等系列消化道症状。此类患者经平卧后,能够有效改善疾病症状[5-8]。部分患者因为疝内容物同疝环以及疝囊发生粘连,从而导致肿块无法消失,表现出持续存在现象。个别患者因为腹压呈现出急剧增高,而表现出嵌顿情况,如未经及时处理,会表现出肠坏死以及狭窄等系列症状,更为严重,会导致患者呈现出死亡结局。本研究选取枣庄市中医医院2020年2 月—2022年12 月收治的120 例复杂性腹壁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对复杂性腹壁疝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方法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120 例复杂性腹壁疝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投掷硬币法分为两组,参照组(n=60)施以常规开放性手术治疗,研究组(n=60)施以腹腔镜手术治疗。参照组中男28 例,女32 例;年龄23~69,平均(43.59±2.23)岁;病程5 个月~3年,平均(12.26±2.52)个月。研究组中男29 例,女31 例;年龄24~71岁,平均(43.66±2.25)岁;病程6 个月~3年,平均(12.29±2.57)个月。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以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本研究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复杂性腹壁疝通过胃镜检查、X线食道造影检查以及CT 检查,获得明确诊断;②年龄≥20 岁;③对于切口疝患者需要采用网片植入修补方法进行治疗。排除标准:①罹患其他肿瘤疾病者;②存在精神异常者。

1.3 方法

1.3.1 参照组 施以常规开放性手术治疗。对患者合理给予全麻操作。于疝正中部位置制作切口,将患者疝囊充分显露。对于疝环需要确保能够充分暴露,针对疝内容物合理展开对应恢复。对应完成补片选择,要求同疝环比较,边缘需要>5 cm,合理展开缝合固定操作。

1.3.2 研究组 施以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患者合理进行腹腔镜下腹壁切口疝防粘连补片选择。确保补片质地柔软,确保在Trocar 内部可以顺利卷入。针对患者完成全麻后,对疝位置加以明确,并且展开对应穿刺治疗,将12 cm Trocar 置入,合理完成气腹创建,控制12 mmHg 二氧化碳压力。完成后对患者展开腹腔探查操作,将2 个5~10 mm Trocar 再次置入,将疝进行分离,并且合理展开复位操作。利用聚丙烯补丁以及聚四氟乙烯补丁实施修复,并且需要确保超过疝气环边缘5 cm。利用边界缝合线对边界实施缝合,并且从腹壁位置,将悬浮缝合线拉出,并且在皮肤下完成打结以及固定操作。对贴片实施缝合后,将气腹解除,并且对切口实施缝合。

1.4 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手术总有效率比较。显效:患者完成治疗后,对应的相关症状消失;有效:患者完成治疗后,对应的相关症状获得缓解;无效:患者完成治疗后,对应的相关症状无缓解。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②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从泌尿系统感染、切口感染、血肿几个方面,对两组复杂性腹壁疝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展开比较。

③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比较。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总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手术总有效率(98.33%)高于参照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总有效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3.33%低于参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n(%)]

2.3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比较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比较(±s)

组别研究组(n=60)参照组(n=60)t 值P 值手术时间(min)60.49±15.25 75.49±16.29 5.206<0.001住院时间(d)8.49±1.13 14.25±2.29 17.471<0.001住院费用(元)8569.25±50.25 13023.35±70.69 397.800<0.001

3 讨论

在我国腹部外科医疗水平呈现出显著提高的情形下,人们针对腹部疾病的重视程度也呈现出显著提升,对应导致腹部手术患者的例数呈现出显著增加。且完成腹部手术后,对应的造口旁疝以及切口疝患者例数均呈现出显著增加。分析原因主要为造口及切口均会对患者腹壁正常肌肉腱膜组织结构造成破坏,并且在患有糖尿病、肥胖、腹水、营养不良等疾病的影响下,关闭切口不良技术以及材料,均会导致切口呈现出愈合不良的情况,所以导致术后切口疝发病率呈现出显著增加[9-10]。因为部分医师对于腹部手术后腹壁疝危害未给予明确认识,并且部分患者主观因素影响,导致腹壁疝无法获得有效治疗。此类患者通常呈现出较长的病程,如治疗不恰当或不及时,则较易表现出复杂腹壁疝情况。对于复杂腹壁疝而言,主要指合并呈现出的系列并发症腹壁疝,对临床腹壁疝治疗方案以及治疗效果造成直接性影响。对于复杂腹壁疝定义分析,主要因为诸多对腹壁疝手术后愈合效果造成影响,甚至导致呈现出疝复发的腹壁疝[11-14]。复杂腹壁疝类型主要包括嵌顿性或者难复性腹壁疝、多发以及巨大腹壁疝、伴有感染腹壁疝、复发腹壁疝、伴有腹水腹壁疝、伴有肠瘘腹壁疝、伴有严重腹腔器官粘连腹壁疝、伴有器官外露腹壁疝、特殊位置腹壁疝以及腹壁肿瘤腹壁疝。上述系列合并症在腹壁疝患者中呈现出相对较高的发病率,而且多数患者同时表现出多种合并症,从而导致腹壁疝的治疗难度增加。对此,于围术期需要就上述病症状展开有效处置,避免因为合并症自身进展,导致治疗效果受到影响[15-17]。

对于复杂性腹壁疝而言,其种类主要包括嵌顿性腹壁疝、难复性腹壁疝以及复发腹壁疝等。在病情逐渐发展后,患者会表现出腹胀等系列消化道症状,对其身心健康与日常生活产生影响显著。针对此类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以开放性手术治疗为主,但难以获得理想效果。在手术逐渐进步以及材料学获得快速发展情形下,腹壁疝修补技术难度明显降低,对此依据疝环缺损测量结果以及选择入路情况,合理进行疝修补材料以及固定方式的选择,对于腹壁疝获得有效修补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伴随腹腔镜技术快速发展,现已成为复杂性腹壁疝疾病治疗的主要方式。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疗水平以及医疗技术显著提升,微创技术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腹腔镜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技术,其表现出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系列优势,通过对复杂性腹壁疝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加快病情恢复进展、改善预后,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此外,同传统开放手术进行比较,腹腔镜手术潜力较大。

本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患者手术总有效率(98.33%)高于参照组(86.67%)(P<0.05),同汪丽伟[18]一文中的研究结论“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4%高于对照组的76.9%(P<0.05)”一致。分析原因为,腹腔镜手术方式合理运用,可减少患者术后复发,并且具有创伤小、切口小等系列优势。其针对病灶能够进行直观观察以及治疗,可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将术后恢复时间显著缩短,同时还可将住院时间有效缩短,对于疾病的早期康复发挥明显的促进作用,获得理想手术效果,进一步表明对复杂性腹壁疝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同常规开放性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治疗复杂性腹壁疝患者,可显著提升手术效果,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且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腹壁复杂性造口
鱼刺致不典型小肠腹壁瘘并脓肿形成1例
PFNA与DHS治疗股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对比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简单性与复杂性的统一
应充分考虑医院管理的复杂性
直肠腔内超声和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第九届全国疝和腹壁外科学术大会”通知
结肠造口并发症分析
再次剖宫产腹壁横纵切口150例分析
不同支撑方式对袢式回肠造口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