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B 型利钠肽的影响

2023-07-11孙双双程贵冬丁振灿

系统医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库巴内酯缬沙坦

孙双双,程贵冬,丁振灿

1.梁山县人民医院心内二科,山东济宁 272600;2.梁山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山东济宁 272600

慢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是心血管疾病终末阶段,主要中心肌梗死、心肌病、炎症等造成心肌损伤,致使心脏结构发生改变,进而导致左心室收缩或充盈障碍,具有较高的病死率[1-2]。近年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剧,CHF 发生率明显增加,严重威胁广大居民健康。螺内酯、美托洛尔是临床治疗CHF 的常用药物,其中螺内酯属低效利尿剂,美托洛尔属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两药联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心肌损伤,降低病死风险[3-4]。但该用药方案在抑制心室重构方面效果有限,长期疗效不够理想。沙库巴曲缬沙坦能够同时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改善患者症状,该药物已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得到应用[5]。然而临床对于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螺内酯对CHF 患者心功能、心室重构指标、B 型利钠肽(BNP)的影响相关报道较少,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鉴于此,本研究选取2021年1—12 月梁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CHF 患者100 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螺内酯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CHF 患者10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已得到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心力衰竭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6]中CHF 诊断标准;②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③精神状态良好,能够积极配合相关治疗;④对本研究所用药物无过敏反应。

排除标准:①高钾血症者;②伴有严重感染者;③甲状腺相关功能异常者;④患有心肌病、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者;⑤患有肿瘤疾病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口服20 mg 螺内酯(国药准字H23020207,规格:20 mg∕片)+47.5 mg 美托洛尔缓释片(批准文号H20140777,规格:47.5 mg∕片),1次∕d,其中美托洛尔缓释片需在早晨服用,持续用药12 周。研究组采用螺内酯(具体用药措施同对照组)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国药准字J20190001,规格:50 mg∕片)治疗,起始口服50 mg∕次,2 次∕d,之后依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增加药物剂量,可增加至100 mg∕次,2 次∕d,持续用药12 周。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心室重构指标、B型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不良反应。

①临床疗效:以胸闷、咳嗽等表现消失,心功能改善超过2 级为显效;以临床表现缓解,心功能改善1 级为有效;以临床表现和心功能无变化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②心功能:使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GE 公司,型号Vivid iq,批准文号20173231432)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每搏心输出量,测定时间为治疗前、治疗12 周后。

③心室重构指标:使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左室重构指数、左心室质量指数、左室壁应力,测定时间为治疗前、治疗12 周后。

④BNP:抽取患者3 mL 静脉血,3 000 r∕min 离心(15 min),离心半径为10 cm,待获得血清后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BNP 水平,测定时间为治疗前、治疗12 周后。

⑤不良反应:包括低血压、头晕、咳嗽、高钾血症。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较对照组低,左室射血分数、每搏心输出量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aP<0.05

组别对照组(n=50)研究组(n=50)t 值P 值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mm)治疗前66.47±3.29 66.10±3.25 0.566 0.573治疗后(59.18±4.56)a(53.07±4.69)a 6.605<0.001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mm)治疗前62.83±3.71 62.75±3.64 0.109 0.914治疗后(51.49±4.38)a(46.79±4.42)a 5.341<0.001左室射血分数(%)治疗前38.51±2.60 38.24±2.57 0.522 0.603治疗后(50.73±4.16)a(59.73±5.12)a 9.647<0.001每搏心输出量(mL)治疗前47.28±3.15 47.64±3.20 0.567 0.572治疗后(52.71±5.34)a(60.27±5.91)a 6.711<0.001

2.3 两组患者心室重构指标及BNP 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左室重构指数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质量指数、左室壁应力、BNP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室重构指标及BNP 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室重构指标及BNP 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aP<0.05

组别对照组(n=50)研究组(n=50)t 值P 值左室重构指数(g∕mL)治疗前0.93±0.24 0.94±0.22 0.217 0.829治疗后(1.08±0.21)a(1.24±0.25)a 3.465 0.001左心室质量指数(g∕m2)治疗前127.61±18.35 128.47±18.62 0.232 0.817治疗后(120.52±14.79)a(110.38±12.51)a 3.701<0.001左室壁应力(kPa)治疗前45.13±5.26 45.78±5.30 0.616 0.540治疗后(41.04±4.65)a(38.12±4.37)a 3.236 0.002 BNP(ng∕L)治疗前357.63±25.89 358.41±34.92 0.127 0.899治疗后(243.15±20.67)a(183.35±18.76)a 15.148<0.001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3∕50),1 例咳嗽,1 例低血压,1 例头晕;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5∕50),1 例高钾血症,3 例低血压,1 例头晕,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6,P=0.712)。

3 讨论

CHF 发生后会引起呼吸困难、全身乏力等,且病程较为漫长,临床通常认为其发生与冠心病、高血压、心房颤动、心肌病等相关[7-8]。利尿剂和β1受体阻滞剂是临床治疗CHF 常用措施,而螺内酯为常用利尿剂,与醛固酮化学结构较为相似,主要通过竞争性拮抗醛固酮,阻止醛固酮与受体相结合,抑制远曲小管对钠的重吸收,从而促进排尿,减轻心脏负荷[9]。美托洛尔为常用β1受体阻滞剂,能够抑制交感神经活性造成的血管收缩,延长房室传导时间,改善患者心功能[10]。但螺内酯、美托洛尔在抑制心肌重构方面效果欠佳,故临床考虑采用更为有效的药物,以更好地抑制心室重构,延缓心衰进程。

BNP 属多肽类化合物,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具有扩张血管、利尿等作用,其水平越高则心肌损伤越严重,临床可通过测定BNP 水平评估CHF 患者病情变化情况[11]。CHF 会造成心脏结构及功能改变,以左室射血分数、每搏心输出量下降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增加为主,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2]。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2.00%;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59.73±5.12)%,高于对照组的(50.73±4.16)%,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3.07±4.69)mm、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46.79±4.42)mm,低于对照组的(59.18±4.56)、(51.49±4.38)mm,且每搏心输出量、左室重构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质量指数、左室壁应力、BNP 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螺内酯在改善CHF 患者心功能、上调左室重构指数以及下调左心室质量指数、左室壁应力、BNP 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增强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刘艳梅等[13]研究选取81 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组对照研究发现,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螺内酯+沙库巴曲缬沙坦,41 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37%,高于对照组(螺内酯+缬沙坦,40 例患者)的65.00%,且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7.02±5.06)mm、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46.23±4.11)mm 低于对照组的(59.94±4.81)、(50.09±5.27)mm,左室射血分数(52.06±5.40),高于对照组的(43.95±4.24)%(P<0.05),与本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原因在于沙库巴曲缬沙坦是沙库巴曲与缬沙坦组成的复合制剂,其中前者是脑啡肽酶抑制剂,可抑制脑啡肽酶活性,阻碍内源性利钠肽的降解,以发挥扩张血管、排尿、排钠、控压、维持水盐平衡等作用。后者为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可选择性作用于血管紧张素Ⅱ,减轻心脏负荷,逆转心肌肥厚进程,从而改善患者心功能[14]。沙库巴曲缬沙坦将脑啡肽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相结合,可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脑啡肽酶活性来扩张血管,从而有效改善心室重构,降低BNP 水平,控制病情发展[15-16]。将沙库巴曲缬沙坦与螺内酯联合应用,可将优势互补,通过不同作用机制协同发挥治疗效果,更好地保护心血管系统,抑制血管紧张素的分泌,阻止醛固酮的释放,能够进一步改善心肌缺血,维持血管和肾脏的血流动力学平衡,从而逆转心室重构,延缓心衰进程。另外,沙库巴曲缬沙坦经口服用药,生物利用度较高,用药后在体内无明显蓄积,对患者机体各功能影响较轻,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螺内酯应用于CHF 患者治疗中效果确切,能够进一步降低BNP 水平,抑制心室重构,促进患者心功能改善,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库巴内酯缬沙坦
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片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及对后期住院频率的观察
穿心莲内酯滴丸
芥末糖
跳伞极限运动摄影
沙库巴曲缬沙坦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点
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蒙药如达七味散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测定
缬沙坦联合葛根素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作用
α-甲氧甲酰基-γ-丁内酯和α-乙氧甲酰基-γ-丁内酯的合成及表
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