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在小学数学六年级总复习中的应用
2023-07-11柴敏郭岩
柴敏 郭岩
摘要:微视频是一种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手段,将微视频和小学数学六年级总复习课融合起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微视频小学数学总复习融合
一、什么是微视频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开始在日常授课中使用微格教学的方式,并且创造性地运用微视频辅助教学。美国知名的视频网站You Tube是最早引入微视频的。该网站的教育视频资源在很大范围内得以共享,为微视频运用在教育领域奠定了技术基础。
通过在中国知网上以“微视频”为主题进行词语检索发现,微视频研究始于2006年。在2012年,中国在国家层面主办了首届微课大赛,推动了微视頻在教学中的运用。
结合本课题,我们对微视频在小学数学六年级总复习中的应用进行探究,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 需求 。
二、为什么要将微视频与小学数学总复习课融合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庞杂,在一节课里需要穿点成线、连线成网,还要巩固练习,并不容易。单纯地梳理知识、回顾旧知,课堂上满堂灌的方式并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要么觉得自己都会了,要么很难激活已有的知识储备,最终变成教师觉得都复习到了,学生却没有任何进步。现实课堂上,教师自身素养不够,一般是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随后组织学生投入题海战中。这样的复习模式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却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长时间如此,将学生对数学知识仅有的兴趣消磨殆尽,逐步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在教师这种注入式教育模式下,学生的能动性得不到激发,学习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不仅对数学复习质量的提升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还消耗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小学数学中的概念一般分散在不同学段,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对学生来说是较为困难的。因此在教学到一定阶段,就要引导学生对学过的概念进行梳理,内化成知识关系网。特别是六年级总复习时,学生已经将小学知识学完了,更加需要这样一张完整的关系网。我们很难在短时间内将众多知识点串成线结成网,而一节课就40分钟,借助微视频可达成这一目的。
总复习课的微视频能够达到将知识前后勾连、拓展应用的效果,教师站在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高度上,统整一个主题的相关知识点,设计出在几分钟内就能让学生串联起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的微视频,有效地节省了课堂时间,使复习更高效。
对于复习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微视频可以更高效地讲解,还可以供学生反复观看,在突破重难点和明晰易错点环节起到至关重要的 作用 。
微视频可以结合生活中的有趣实例呈现动画,趣味性很强,使数学课堂更高效、更生动、更有“余味”,使学生有“学了还想学,还想上数学课”的 感觉 。
微视频可以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并架起与现实生活的桥梁,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发现数学、学习数学、应用数学。
微视频在六年级总复习中应用一段时间后,笔者对学生进行调查访谈。对比传统的课件教学,学生感受到应用微视频趣味性更浓,获取知识更加快捷,建构知识网更加容易,更愿意主动去探究,甚至自发录制视频互学互助。
三、如何将微视频与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课 融合
微课资源的制作和应用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因此采取什么样的模式、策略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融合,对广大教师是一种挑战,教师要思考和探究在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利用微视频资源实现高效的教学。这样的教育教学研究必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从而促进基础教育教学的变革和发展。下面呈现几个案例。
(一)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一课知识点非常多,而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巩固应用是这节课的难点。立体图形包括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它们的表面积指的是这些立体图形表面的大小。长方体的表面积指的是六个长方形的面积之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指的是六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的面积之和,这两种图形的表面积是在六年级上学期学过的,时间并不久远,它们之间的联系也显而易见,对学生来说不难;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上下两个底面圆的面积和侧面积之和,这对学生来说就有点困难了,因为推导计算公式过程较复杂,学生不容易理解,靠死记硬背公式不能达到灵活应用的程度。经常有学生记不住公式,其原因就在于没有掌握推导的过程。怎样才能掌握其推导过程呢?单靠教师利用PPT讲,效果并不理想,虽然PPT也可以通过动画演示化曲面为平面,利用求长方形面积的方法来求圆柱的侧面积,但从学生的作业反馈上可以看出,他们并不能灵活应用。这就需要微视频来帮忙了,微视频利用动画展示圆柱表面积的推导过程,配合教师的精准讲解,为课堂节省了时间;还可以发给学生课下反复观看,再配合对应的拓展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观念在微视频的帮助下逐渐形成。
除了表面积,这节课还要复习立体图形的体积。长方体和正方体通过摆单位小正方体推出体积公式是长×宽×高,学完圆柱的体积之后,要重视它们之间的联系。在演示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之后,建立起所有直棱柱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的方法计算的模型。这些传统的PPT教学都可以实现,问题在于,复习完这些内容之后,课堂时间所剩无几,学生在一问一答中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在接下来的解决问题环节出现注意力分散、思想无法集中等情况,问题解决不了从而产生挫败感。而微视频的优势在于,一边动画演示一边配有既亲和又准确的语言描述,学生像看动画片一样轻松。微视频时间短,内容密度大,为课堂节省了很多时间,教师可以用这些时间去引导学生探究灵活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总复习课除复习知识点外,练习也很重要,以前上总复习课,总是知识点讲完了,一节课的时间也没了,练习巩固只能放在课下,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有的学生上课没有注意听讲或者没有积极思考,学得不扎实,课下的作业就难以完成,这大大降低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但如果调整为微视频在课上播放,既节省了时间,又使练习巩固在课上就能完成。极个别学困生在课上没有完全掌握,课下也能通过反复观看有趣的微视频得到进一步发展。
这节课在练习题设计中也加入了微视频的应用,如联系生活实际的一道练习题:“港珠澳大桥东西两座人工岛的框架由多个巨型钢圆筒构成。已知每个钢圆筒侧面积大约是3454平方米,底面半径大约11米。你知道每个钢圆筒的体积大约是多少吗?”经常可以看到类似联系生活实际的应用题,但学生做题时通常忽略题干给的背景信息,将其视为干扰信息,并不能从中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如果加入简短的视频介绍,其效果则大大不同。本题中教师搜集了2019年港珠澳大桥建设的新闻报道,时长40秒,并不会占用课堂太多时间。但通过观看视频介绍,学生有效提升解题的兴趣,不仅仅在做练习,而且真实感受到圆柱来源于生活实际,运用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切实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综上所述,本节课中微视频应用在知识串联环节,节省了课堂上的宝贵时间;应用在教学难点上,可供学生课下反复观看,实现不同学生在数学学习上不同的发展;应用在练习巩固环节,提升学生解题兴趣,助力学生感悟数学价值。
(二)因数和倍数
因数和倍数属于“数与代数”领域非常重要的内容,在自然数的基础上探究其性质,找到一些规律,对学生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其知识点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在一节课中梳理完知识点就没有时间巩固练习了,因此对于此内容的复习宜采用和微视频结合的方式。
因数和倍数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学习的内容,到六年级总复习时,大多数学生对相关概念已经很模糊了,所以课前安排学生通过观看微课回忆遗忘的数学概念。以前没有在课前用微视频做好铺垫,课堂效率很低,经常完不成教学任务。现在课后学生可以再次观看微视频内容,弥补课堂未能及时跟上的不足,真正起到了巩固旧知识的作用。
(三)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整个小学阶段学生学习过的平面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到了六年级,部分学生对这些知识有所遗忘,课前布置学生自己尝试整理这方面的知识点,同时制作关于这些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及其周长和面积的微视频。
课堂上让学生围绕微视频中整理和提出的问题——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面积之间有什么联系进行交流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在课堂上罗列知识点的时间节省下来,进行更多的思考与讨论,让学生真正地深入学习,让学习真实发生。
微视频里的动画能让学生清楚地看出平面图形面积之间的联系及转化的过程,使学生快速回忆起相关知识,运用转化思想解决组合图形的面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以前整理相关知识点时,只是请学生展示并说一说自己整理的内容,其他同学通过比较对自己整理的内容进行补充,这个过程耗时过长,学生整理的结果差距比较大,展示过程中其他学生不能在脑海里想象转化的过程,展示效果不佳,复习效果不理想。而微视频不一样,动画效果形象有趣,有效地降低了思维难度,让学生在乐中学,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使学生在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成就感。
總而言之,在课前运用微视频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结合微视频将抽象的几何概念直观形象化,有利于学生更有效地理解和比较几何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中通过微视频,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图形转化过程,比较不同的解法,激发学生探索 欲望 。
(四)多边形的面积
对于多边形的面积,可以借助课件或板书,向学生展示各类图形的推导过程以起到复习的效果。板书展示的是静态内容,只能显现某个关键点的样子;课件展示最多也仅限动态效果图。如果穿插微视频,则可以让学生完整而直观地看到每种图形的面积公式是如何推导来的,这对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帮助尤其大,可以给他们再一次“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机会。另外,借助智慧课堂的交互性,学生不仅可以自己看微视频,还可以与微视频对话,与同学对话,及时展示他们的新思路,这在复习课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习题讲解中,不要求每个学生都看微视频,而是借助智慧课堂学生平板,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基础好的同学,可以先行完成题目,再利用微视频核对和完善解题思路;基础较差的同学,可以将微视频当成小老师,在观看微视频的过程中寻找解题思路,再自主解题。总之,微视频的使用应该是为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助力,形式可以多样化,选择也可以自由化,相同的微视频内容,不同层次学生的使用方法也应有所不同。这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
总体来说,新时期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小学阶段的数学总复习应当明确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并运用多样化的复习方式,增强学生的数学复习效果。要有针对性地融入新型的复习方法,将微视频引入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课中,充分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复习效果的提升;充分发挥微视频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在课前、课中、课后帮助学生复习,达到人人都能在数学学习上有发展、人人不觉得数学难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钟志荣.微视频教学应用现状概览与述评[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13(6):62-64.
[2]刘飞.网络微视频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2.
责任编辑:黄大灿
本文系安徽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小学数学微视频教学资源设计和应用的研究——以六年级总复习为例”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为AH202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