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能力培养中的新媒体应用实践
2023-07-11董志科
董志科
摘要:朗读能力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集中体现。运用新媒体、新技术能在多个方面提升学生的朗读兴趣,多渠道引发学生与文本间的共鸣,同时在提高朗读实效等方面具有突出作用。
关键词:朗读能力新媒体兴趣文本共鸣实效
朗读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的集中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语文朗读能力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集中体现。而目前在朗读教学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例如:①朗读目标不明确。看似形式多样的“读”,其实学生只是被老师驱赶着“念”,缺乏必要的读前要求、读中指导和读后反馈。②朗读面狭窄。这主要体现为学生参与的面和所涉及的文本较为单一,大多以教材内容为主。③朗读时间不足。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将朗读的时间挤得所剩无几,学生朗读的时间平均不足6分钟,朗读得不到足够的时间保证。④朗读指导机械。教师单方面评价中只注重声音和表层技巧,忽略了内心体验和语言内蕴。
基于以上情况,探索信息化背景下的朗读教学方法,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来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多方面提升学生朗读兴趣
随着年级的升高,越来越多的学生更偏重于默读,而对朗读失去了兴趣。在学生眼中是老师“要我读”,而不是“我要读”。因而,教师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朗读兴趣,让朗读欲望成为学生的内驱力,是朗读能力培养的首要任务。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语言激励和评价刺激往往受限于实际,对学生的朗读片段无法再现而没有对比指导,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不仅能为线下的课堂教学提供帮助,还能提供更广阔的线上平台。
(一)动态情境再现
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课文内容或与课文相关的内容以动态的画面加以呈现,用鲜明的形象调动情感。例如,在教学《海上日出》课文内容时相机播放海上日出时的视频,能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日出前后场景的对比和日出过程的变化。在《秦兵马俑》课文内容的教学之后播放兵马俑的宣传片,能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和“个性 鲜明 ”。
(二)提供展示平台
传统教学中,学生朗读展示的平台只有课堂,而课堂能为学生提供的展示时间和机会非常有限,因而学生的参与面比较狭窄。而在当今“自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新媒体为学生自我朗读展示提供了更自由、广阔的平台,更加自主的时间和更加轻松的环境唤起了他们的朗读激情。
例如,鼓励家长帮助孩子注册喜马拉雅App个人账号,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朗读音频上传到个人主页并分享到家校群里。通过点赞和转发,激发学生朗读热情。对一些朗读质量较好的音频,教师可以在线下课堂上进行再次展示;用学生自己录制的音频进行课文范读,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读”的兴趣和“听”的专注力。学生很高兴自己的作品被大家知晓和传播。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了“自媒体”行列。
(三)多元评价鼓励
学生的朗读兴趣来源于鼓励性评价,教师虽然在课堂上可以通过语言激励的方式让孩子读,但孩子面对在场的同学会表现出朗读的被动性。而在线下,孩子在家中轻松的氛围里更容易放下负担来读。无论读得怎样,愿意和喜欢张口读出来,朗读能力提升就迈开了一大步。基于“自媒体”展示平台,学生所得到的评价也更加多元,不仅有老师和学生的评价,还有群里的家长和网络上的大众的评价。多元评价的加入让学生有了更强的动力和信心,这是传统线下课堂所无法实现的。
二、多渠道引发学生与文本间的共鸣
无论是什么题材和表现形式,作者的着力点都是抒发内在情感,而学生并非一张白纸,是有一定生活经验的。因此,学生将生活经验与文本的内在情感联系起来,融入文章意境,使自己的情感、思维有所触动,这样才能将朗读变成一种享受。
(一)创设课堂情境
对于写人的文章,人物形象的体会是朗读的切入点。学生课外查阅资料,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的支持呈现声影生动的视频资源。例如,在《黄继光》一文朗读训练时,播放电影中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片段,在画面冲击下,学生很容易感受到当时战争局面的紧张和残酷。再次朗读课文,学生就能够感受到文本中的字字句句的深意,情感共鸣水到渠成,便把对黄继光的无限崇敬融入情真意切的朗读中。
对于写景类的文章,尤其是学生不熟悉的景物,要想读出画面感,除品文析字外,还要适当提供音视频素材帮助学生对画面进行想象。例如,四年级上册《观潮》一课中,学生对钱塘江大潮并不熟悉,有很多学生并没有直观感受过钱塘江大潮的宏大场面,这给落实单元要素“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造成了一定的障碍。课本中虽然提供了一幅插图,但是却不能呈现出大潮的动态过程。因此,在品读文章之后再配以视频,将学生带入大潮来临的情境中,去感受潮来前的平静和潮来时的汹涌澎湃。
通过多媒体手段创设课堂情境,要注意把握时机和尺度,不能用图片、视频等直观素材代替学生对文字的品读,从而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因此,课堂情境的创设要注重点到为止,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渲染环境氛围为目的。
(二)体味人物对话
文中的语言描写是朗读的难点,它难在需要根据文章的内容推进去把握不同阶段的人物内心。因此,可以将课文中的情感变化,尤其是中高段长文的情感脉络,从朗读材料的角度进行合理的切割,根据文本特点化整为零,以便发挥朗读指导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例如,在教授《慈母情深》时,根据教学课时的安排将课文内容分成3块,课后分3次发到微信群里进行朗读训练。
第一次是读好场景一“初到厂房”,体会母亲工作环境的艰苦。教师先录下旁白作为引读,鼓励孩子们揣摩重音、语气、缓急等录制朗读音频上传到群中,方便及时评价和纠正。这样根据课时分配朗读任务,既巩固了当天的学习成果,又为次日第二课时的学习做了铺垫。第二次重点品读场景二“寻找母亲”,揣摩人物内心独白。剩下的两处场景是第三次的训练重点。这样化整为零地指导朗读,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中人物内心三个阶段的变化。基于微信平台的新媒体将线下課堂教学与线上朗读指导紧密结合起来。
人物对话离不开语境,因此在进行朗读指导时,不仅要关注语言描写本身,还要就上下文内容提出要求。在低阶段可结合提示语、标点符号进行方法指导,而到了中高阶段,文章的语言描写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当面对对话篇幅较小的内容时,则要把具体语段一并融入朗读素材中,让学生在前后语境中读出人物内心情感。
(三)再现诗歌意境
诗歌是最适合朗读的文学体裁,在感受诗歌节奏韵律的基础上,再现诗歌意境,从而形成内心 视像 。
例如,在上《寻隐者不遇》一课前,教师将自己的朗读录音和有声读物App中名家朗读的音频上传到群里供学生模仿,学生也及时上传自己的朗读音频。要求学生在家长的监督下自己打字输入全诗内容,以保证对每个字读音的正确掌握。课堂上,在学生理解词句的基础上,配乐出示一幅美丽的松山景图并示范诵读这首诗。学生欣赏着图画,伴随舒缓的音乐和教师范读,眼前仿佛出现了松下问童子的画面。当读到“只在此山中”时,学生一起低吟“云深不知处”,刚才的教师范读变成了个别展示。在悠扬婉转的古乐中,在深邃优美的画卷里,诗歌朗读渐入佳境。
意境美是诗歌的一大特色,但是由于题材不同,以上教学环节并非一成不变,要根据具体的内容把握好尺度。首先,要明确教师录制的朗读音频仅仅是范例之一,不能板上钉钉,刻板要求学生必须这样读,要允许学生进行适当改变,鼓励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来读。其次,学生对诗歌画面的感悟会受到他们生活经验的限制,所出示的直观材料仍然要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
三、多层面真正提高朗读实效
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来体现“读”的地位,如指名读、齐读、男女生读、开火车读、小组赛读等。看似热闹的课堂,只是为了读而读,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另外,为了达到教师理想的朗读效果,课堂上往往只关注那些读得较好的学生,其他的都是听众。如何才能让朗读拥有实效呢?
(一)保证朗读时间,明确朗读目标
课堂上的朗读指导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是画龙点睛的,但是这必须要建立在一定的朗读积累上。充分利用课下时间,在家长的配合下提前布置朗读预习的任务,学生利用中午和晚上的时间练读,并发布到微信群里供教师检查。久而久之,便渐渐形成晚饭后的阅读微信沙龍。
每次的朗读都要有明确的目标,不仅课堂上的朗读需要有梯度目标,每次的线上朗读任务也要明确目标。起初的目标根据文本特点进行制订,从读正确、流利,到注意人物对话、环境描写、诗歌韵味等。例如,《猎人海力布》中,可以让学生以海力布的口吻练读劝说乡亲们的话,要求读出人物内心的焦急。《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中,要求学生试着读出秋天的美,抓住难读的词语“湿漉漉”“凌乱”“熨帖”等先将课文内容读正确。读正确的要求不仅是字音,还有标点符号。例如,一句话中的停顿要做到“声断气连”,这需要学生在线下反复练习。这个过程离不开教师的范读,教师将朗读音频传到群中,不仅给学生带来很好的示范作用,更能便于学生模仿,在反复地收听中去学习朗读技巧。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逐步掌握了读正确的方法。这时需要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结合文本进行朗读技巧的提升训练。每次读正确后,追问:“大家觉得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地方才能读好它呢?”例如,在《妈妈睡了》一课的朗读任务中,会有学生说出“要注意读对每个字”“注意读出对妈妈的爱和心疼”“最后一句话要读得慢一些,语气和缓一些,把妈妈睡觉时的慈祥温馨读出来”等。《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朗读中,学生会将“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等修饰语读得慢一些,会将“都像”等词语读得重一些。这样的训练突破了课堂40分钟的限制,学生可以在大家的发言中取长补短。将初步指导融入原本枯燥的预习中,不仅利用了课余时间,也为课堂朗读教学争取了更多的时间。
(二)扩大朗读范围,营造朗读氛围
课堂上的朗读指导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但是往往只关注了少部分学生,特别是不爱说话的学生几乎不会主动朗读。为了弥补课堂教学的短板,教师可以在微信晚间沙龙上特别点名,表示希望听到某某同学的声音,动员其他家长和学生鼓励该同学。被点名的学生也渐渐有了张嘴的勇气,开始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但是隔三岔五地鼓励之后,有一部分原先从不主动朗读的学生在课堂上也开始举手了。
朗读范围不仅是指朗读主体——学生,也是指朗读的对象——文本。我们的朗读不能局限于教材中,而要放眼于与教材关联的文章,甚至所有文质兼美的文章。在微信平台中,教师可以推送美文,如朱自清的《春》《匆匆》,冰心的《一只小鸟》等经典篇目,还可以利用喜马拉雅App里“朗读文章”模块推荐名家朗读音频,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童话等,让学生自己选择喜好的类型去模仿朗读,既训练朗读能力,又拓展阅读面。
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家长也加入朗读队伍中来,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朗读、一起探讨、相互PK。对于难度比较大的文字,可以向他们推荐适合的背景音乐,比如在《二泉映月》的朗读录音中加入二胡曲《二泉映月》,《雨巷》配上《一个人的雨》,《燕子》配上《青春的天空很蓝》,《春》配上《风中的蒲公英》等。背景音乐的加入极大地渲染了朗读气氛,让朗读者很自然地进入文字的世界。
责任编辑:黄大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