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环节微课应用探究

2023-07-11杨小林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13期
关键词:新知环节微课

杨小林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3.0时代的来临,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陆续推陈出新,微课凭借其短小、生动、精悍的特点,成为数学教学的有效辅助手段。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实验探究,在本文中从三个方面对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环节运用微课的意义和作用、策略及建议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导入微课应用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发生了巨大变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当前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在此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数学课堂教学迎来了更大的挑战。微课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微而灵动,并以高效、生动、精悍的特征倍受数学老师青睐,理所当然地走进了数学课堂。但如何有效运用微课,使之真正为数学课堂提质增效,是每个教师需要积极探讨的问题。笔者尝试将微课用于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环节,并进行了初步的探析。

一、课堂导入环节应用微课的意义和作用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是保证整节课质量的关键。富有特色的成功的课堂导入,是启迪学生思维、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是一次精彩的课程之旅的开始。小学数学课堂传统的导入方式一般都是习题或教材知识讲解,内容单一,形式呆板,学生只能机械地跟随老师的思路前行,不能最大程度地开放思维,无法点燃学习激情。而导入型微课的应用,能有效改变这一现状,实现导入模式与内容的丰富。

导入型微课即是为学习新知而录制的简短视频,其图文结合、生动活泼的形式,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在课堂导入环节运用的作用体现在三方面。

(一)凝聚——指向作用

注意力对数学课堂上学生智力活动起到组织和支持作用。课间活动多姿多彩,学生思维分散,因此上课伊始,教师需要及时牵引,将其注意力转移到新课教学中。利用微课导入,其清晰的画面、有趣的情境、新颖的情节,能瞬间抓住学生的眼球,凝聚学生的注意力,指向即将开始的新课学习。

(二)激发——深化作用

兴趣是最佳的老师,只有心向往之,进入自觉状态,才会学有所获。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喜欢数学、爱上数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微课能够将一些抽象的知识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新知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心理导向,激发学习意愿,生成学习的内驱力。同时,微课让学生在课堂导入环节搭建起一个相对清晰的知识框架,开阔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引发学生思考,提高其课堂参与度,促进其认知水平不断提高,使其在接下来的课堂学习中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三)消疑——置信作用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新课开始,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知识不了解,会产生紧张、怀疑甚至惧怕的心理。运用微课丰富导入环节的教学形式可以创造轻松、愉悦的氛围,使学生消除消极心理,对老师、对新课产生亲切感,为完成学习任务做好心理准备。微课让学生能够在导入环节的思考中,逐步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此实现学生的综合性成长。

二、课堂导入环节应用微课的策略

(一)运用故事型微课导入,引发学习欲望

爱为学问之始,让学生对教师所教的东西感兴趣,是教学成功的秘诀所在。通常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能够迅速凝聚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因此,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新课导入环节,将相关的数学知识通过情节设计,编成数学故事,录制成微课视频播放。

例如教学“商不变的性质”一课,笔者设计了“猴王分桃”的故事情节制作成微课:猴王得到一些大小一样的桃子,于是拿出6个桃子让其中3只小猴去平均分,拿出60只桃子让另外30只小猴去平均分,拿出600只桃子让剩下的200只小猴去平均分。小猴们听后愤愤不平,认为猴王分得不公平。笔者紧接着问学生:你们认为公平吗?在问题的牵引下,学生积极地思考其中奥秘,开启一段探索之旅。

又如,在北师大版數学五年级上册“容积”这一章节教学中,笔者利用微课播放乌鸦喝水的动画视频,并对这个故事进行了讲解,然后提出三个问题:你知道乌鸦为什么要向瓶子中放入小石子吗?放入小石子以后瓶子中的水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石子在这里有什么作用?看完微课视频后,学生们兴致高涨,纷纷加入讨论探究的行列,新课教学由此展开。

故事型微课新颖的内容、有趣的情节,成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习动机,让数学课堂更生动。

(二)运用回顾型微课导入,搭建知识间桥梁

心理学家苛勒的格式塔学习迁移理论提出:知识迁移是学习者接受和理解新知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导入环节可以运用回顾型微课回顾或介绍相关的知识,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建立前后两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实现迁移类推,获得新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的“认识钟表”和二年级的“认识时间”两个课时教学内容有所不同,但是却又紧密相连。因此在教学“认识时间”时,笔者就借助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来进行微课导入:又是快乐的一天开始了。早上7:00小明起床了,第一节数学课8:00准时开启,但是课间操的时候,钟表却变成这样了(图1),你知道为什么吗?

这样的形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整时知识进行复习,而且能够通过对原有知识的认知,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对时间进行探究,学习新的知识。

又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笔者是这样导入的:

师: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图形的面积公式?

生: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是如何推导出来的呢?

随后播放微课视频《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老师适时提问:观看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过程,你受到什么启发?你想到用什么方法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了吗?

在对旧知的温习中,学生的认知得以充分调动,新知自然“流淌”出来,从而有序过渡到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究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迁移转化的数学方法,进一步锻炼了探索精神及思维能力,提升了数学素养。

回顾型微课在学生旧识和新知之间搭建了知识迁移的桥梁,为新知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储备和方法指导。

(三)运用悬念式微课导入,引发探究欲望

好奇是成长的催化剂,是引领人们探究未知领域的金钥匙,更是小学生的天性。因此,在课堂导入时,教师可以借助微课,通过有意识地设计疑问或者带有感情色彩的悬念,丰富学生的感官刺激,激发其好奇心,使其形成强烈的探究欲望,从而为新知的学习奠定精神基石。

例如教学二年级上册“搭配中的学问”一课时,笔者借助微课给学生设计了这样一个悬念:数学王子得到一个神奇的箱子,传说打开这个箱子就能解答一切数学难题,成为数学王国的国王。可是箱子有密码,是由2、9、5组成的两位数,密码可能是多少呢?以此让学生形成强烈的探究欲望,带着疑问学习新知。在学完新的知识后,再让学生回过头来用所学新知解决导入环节设置的悬念,发展学生智力,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又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比大小”导入教学中,笔者首先播放“猪八戒吃西瓜”的微课视频:一天唐僧师徒得到一个大西瓜,孙悟空建议每人吃这个西瓜的1/4,但八戒不同意,他认为自己肚子大,要多吃一点,想吃这个西瓜的1/8,孙悟空欣然同意,并偷笑他是呆子。随后老师抛出疑问:八戒多吃了吗?为什么悟空说八戒是呆子呢?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出现两种观点:有的认为1/8多,有的认为1/4多。这时,微课视频中出现了一个大“?”:1/4和1/8到底谁多呢?至此,学生已经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进行新知学习。

生动新颖的悬念式微课,最大程度唤醒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其求知的欲望喷薄而出,学习自然变得生动而有趣,思维的火花迅速被点燃,为新知学习铺设了一条平坦的大道。

(四)运用生活化微课导入,解决实际问题

數学这门学科,逻辑性、抽象性都很强。数学知识虽然看似枯燥无味,却蕴含着很多生活的真理,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数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服务于生活。因而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站在生活的角度,运用生活化微课导入,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来解决数学问题,并将数学知识引申到现实生活当中,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和知识迁移能力。

例如在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买玩具”的生活情境来引入知识的学习。制作微课时以一张清晰的玩具店图片作为背景,并选择一些学生的照片插入到背景当中,展现去玩具店的场景:大家进入玩具店后,看到了琳琅满目的玩具。其中一件乐高的标价为54元。这时,有位同学说话了:“咱们班一共32名同学。一件乐高54元,那买32件多少钱呢?”在熟悉的情境中,学生自然而然地联系实际,进行数学思考。

又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生活化微课导入:李婆婆的鱼是18元一斤,张三说:“我只要鱼头,鱼头的重量只有鱼的一半,价钱也应该算一半。”李四说:“我买鱼身,价钱也只能算一半。”于是李婆婆就把鱼头和鱼身分开来,按9元一斤卖给了他们。回家后,李婆婆仔细一算才发觉上了当。同学们,李婆婆为什么上当了呢?你们能用数学知识来解释一下吗?这一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需要,他们因需要而开始思考探究。这样的学习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不仅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而且使其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认识到数学学习的真正意义——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课堂导入环节应用微课的建议

(一)“导”得成功——紧扣目标、合理安排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的目的是营造学习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习动机。设计导入型微课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确立侧重点,合理安排微课内容,可以是对生活现象、生活问题的解释,也可以是对数学问题的猜想……切忌没有主题的盲目导入。其次要精选材料。导入过程中的素材,如图片、文本、音乐、动画等,要符合课堂教学重点的需要,能使导入逐步深入。摒除无关的素材与资源,以免分散学生注意力及阻碍对知识的组织加工。此外要选择合适的导入类型。课堂导入没有固定格式,课堂导入方法也多种多样,因而教师应熟练掌握各种导入方法的特点,并能灵活运用,发挥导入型微课趣味、实效、针对、精炼的作用。

例如,在“运算律”的教学中,首先录制好体育课上学生1分钟跳绳比赛的视频,挑选其中三名学生,利用表格出示跳绳次数。在学生提出用加法计算后,进行猜想的验证运算。

(二)“入”得顺利——精悍及时、适时牵引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占用时间一般为5分钟左右,因而微课不宜过长,力求小而精。导入时也要控制好节奏,避免拖泥带水。在观看视频过程中,教师需根据学生的状态、课堂的反馈,适时地予以提示与点评,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并且使学生的有意注意始终聚焦在将要学习的内容上,自然过渡到新课的学习。

如在“比例尺”一课的教学中,播放微课视频《师徒迷路》:唐僧师徒四人西游取经,可是却迷路了,悟空叫出土地爷,土地爷给了他们一张地图(如图2)。

只有读懂了这张地图,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可师徒四人都看不懂。同学们,你们能帮助他们吗?

“走出迷途,地图是关键。”看完视频,学生议论纷纷。“那么从地图上,你们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教师因势利导,带领学生进行新知的探究。

综上所述,微课在课堂导入的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课堂导入的微课应用,丰富了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让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精彩;能够凝聚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引发其学习动机,为新知的学习做好知识准备。教师要找到微课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契合点,合理运用,让探究性学习和深度学习真实发生,为课堂添彩。

参考文献: [1]杨晓敏.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21(8):87-88.

[2]朱萍.“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新课程,2021(9):136.

[3]刘如锦.对多媒体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23):23.

[4]曹静.微课构建小学语文课堂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4):293-294.

责任编辑:丁蔚

猜你喜欢

新知环节微课
生活新知
生活新知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