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管弦乐团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在中学民乐团教学中的应用

2023-07-10朱彦达侯俊青

艺术大观 2023年17期
关键词:虚拟仿真中学应用

朱彦达 侯俊青

摘 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国家进一步重视虚拟仿真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在此背景下,湖南师范大学结合虚拟仿真技术及《中小学乐队编配》课程中民族管弦乐章节,并依据课程的人才培养需求搭建了《民族管弦乐团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以下简称为《民管虚仿》)平台。此技术虽已逐渐普及,但在中学中应用较少,尤其是文科类课程中更是少之又少。为了跟进国家美育发展要求,促进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构建“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加强中学民乐团教学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基于此,本文以《民管虚仿》平台在中学民乐团教学中的应用为出发点,结合实践提出音响听辨、节奏创意等训练方式,并制定合理测评体系进行详细论述,以求对传统中学民乐团教学模式进行补充,促进中学美育发展。

关键词:中学;民乐团;教学;虚拟仿真;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17-0-03

民乐团的组建和规范化管理是以科学育人为依据,同时也是以美育人为保障。[1]中学民乐团的训练以青少年为对象,意在增强中学生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加强中学民乐团的教学符合《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文件中心思想,有利于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强化学校美育的根本目标。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科专业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2]将其推广至高校实验室中的任务已逐渐完成,但在中学教学中应用较少。对于中学第二课堂的建设,虚拟仿真技术有一定的可行优势,且完全符合信息化时代的要求。

一、《民管虚仿》平台在中学民乐团教学中的现状

(一)传统中学民乐团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传统的中学民乐团注重面对面教学,因此对于场地、时间、人员、乐器硬件设施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首先,在场地方面,一般中学校园能够容纳整个民乐团排练的教室数量较少,而标准民乐团人员配备在60人左右,因此在教学前需要做好场地预约等工作。其次,在时间与人员方面,由于中学文化课程压力,学生的艺术实践时间较少且难以统一,而民乐团教学在声部缺人的情况下无法正常进行。最后,由于购买与维护民乐团所需乐器(教具)成本较高,一般中学难以做到人人拥有好乐器,从而导致学生实际训练体验较差。受到时空影响等限制,传统中学民乐团教学模式亟待更新升级。

(二)《民管虚仿》平台的应用优势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科专业化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3]《民管虚仿》来自湖南师范大学师范认证核心课程《中小学乐团编配》,作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理论的智慧产物,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与扩展性。因此,可将虚拟仿真教学作为传统系列化教学手段与活动的补充。[4]首先,《民管虚仿》平台的应用可以解决传统教学中场地制约的问题。由于《民管虚仿》平台中包含“理论知识”“民乐鉴赏”以及“编配模拟”等模块,因此可以解决排练前期学生对乐器的认识及乐器听辨、乐器组合方式等知识的学习。并且,《民管虚仿》平台学习只需登录互联网,无须时刻进入排练室进行训练。其次,《民管虛仿》平台的应用能够解决时间与人员的制约问题。通过《民管虚仿》平台,能够实现学生随时随地自主学习,对于课前预习及课后总结有着很好的帮助,而平台音响资料及乐器采样均由顶尖演奏大师进行实录,尽可能帮助学生还原乐器真实听感,解决线下教学中人员不足的问题。最后,《民管虚仿》平台音响资料翔实,赏听环节的拓展材料也经过严格筛选,各民族乐器样貌精美音质还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解决线下教具成本较高的问题。

二、结合《民管虚仿》平台进行中学民乐团教学

首先,笔者曾以湖南某中学为例,对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得到如下数据:希望学校成立西洋管弦乐团的人数占37.8%、希望学校成立合唱团的学生人数占28.3%、希望学校成立舞蹈团的学生人数占19.8%、希望学校成立民乐团的人数占14.1%。其次,通过对中学音乐教材的教研备案,发现其中单独配比给民乐团的内容较少,而教师能通过教材挖掘出并运用于第二课堂教学中的潜在内容较多。为此,笔者决定结合民乐团、中学生身心及教材编排等特点,拟定8个课时在实习课堂上从节奏创意、音响听辨两个方面进行教学,同时辅以《民管虚仿》平台以便更好地实现专业训练效果。

(一)音响听辨训练

音响是外在的联想因素,人们通过音的高低、强弱、快慢、连断、跳动以及和声的音响效果,调动个的人情感情绪。[5]将作品进行完整呈现,是中学民乐团教学排练的目的之一。想要对作品进行完整呈现,先要拆分其各部分,自然包含音响听辨的训练。这一训练不仅包括对各声部乐器音色的听辨,亦包括各种不同组合的音响效果听辨。

首先,基本乐器法可以让学生通过《民管虚仿》平台进行自主式学习;其次,在上课过程中,可通过师生互动、乐器连线游戏巩固学生对民族乐器的认识;最后,挑选学生耳熟能详的经典乐曲,进行声部组合的听辨训练。在寻找谱例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在教材中虽然有《春江花月夜》的学习内容,但是拓展却是以演唱为主要学习方式。而在《民管虚仿》平台的帮助下,完全可以制作出不同声部组合的民族管弦乐版本的《春江花月夜》,并让学生进行沉浸式演奏、录制及声部听辨。如谱例1所示版本能够很好地让学生辨别琵琶和古筝的音响效果。

(二)节奏创意训练

“节奏、曲调、和声”并列,为音乐的三大要素,节奏是音乐中最早出现的要素。[6]在不同的声部部分相互组合的过程中,节奏的长短、动静等搭配是整体观感形成的关键部分。通过对不同节奏节拍律动的感知,最容易刺激人们的欣赏感官,也能够最为集中地反映乐者音乐感。[7]

节奏创意训练从学生的好奇与求知心理出发,将排练乐曲中的典型节奏型抽取出来,并挖掘其与动机的关联性,对节奏进行编号。随后将学生按照拟定的乐器组进行分组,并让组与组之间完成节奏的编号拼接,结合身体进行各自创新的节奏展示。如谱例2中分别有“X— — —、X、XXXX、X— —”四种节奏型,那么就由弹拨、拉弦、吹管组内的学生,分为四个声部进行排列组合,完成节奏创意的编排,随后通过《民管虚仿》平台实践录制、互评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互动与创新能力。

除此之外,还可以衍生出一系列用身体进行演奏的节奏创意训练,如谱例3弹拨组乐器的震音演奏法,可以教学生使用踱步的方式来完成,极富趣味性。

力度训练是节奏创意训练中更为重要,也是较为困难的一部分。这一部分需要学生之间的配合,可以通过跺脚或者踱步小跑的方式让学生感受,专门提出一课来训练,包括突强突弱、渐强渐弱等。如果是拉弦乐器组或者吹管乐器组的长音渐强渐弱,可以先通过演唱的方式来进行。对一首曲子完全熟悉后,再将学生按分组进行乐器训练。

(三)教学测评的落实

有关乐团排练中的评判标准,笔者拟从音准、节奏、力度三方面进行论述,并结合学生在《民管虚仿》平台操作的实验记录,建立乐团成员考核机制。

第一,音准测评。部分乐器由于其特殊性,需要进行不同的音准考核评判。拉弦组的胡琴类乐器,如二胡无品键、无指板、琴弦懸空等特点使二胡演奏时面临着音位定位困难与力度控制困难,演奏者必须灵活调整指距与力度才能够更好地控制音准。[8]由于在其音域内十二个音皆可演奏,因此可以在演奏的过程中对照调音准确的钢琴黑白键来判断其准确性。但是由于拉弦乐器演奏法中涉及的“揉弦”,会根据演奏者的演奏而发出不同的“个性音”,这种音的发出在独奏中的出现会增强色彩,但是在合奏中会由于其部分的个性色彩影响到系统整体的协同,因此在评判的过程中应当严格要求乐手对演奏手法的控制。又如弹拨乐器组中古筝的演奏,从理论上来说完成定调后,调内十二个音阶的演奏是可以进行的,但从实际演奏的角度来看,常见的变化音有#4、b7以及#2和#5,而其他的变化音则较为少见,并且需要通过按压弦才能实现变化音的音响效果。从上述来看,需考虑到按压弦通常会使乐器的音准发生变化,因此排练的过程中,对于音准的训练则不能按照理论上的十二个音阶来进行。在古筝演奏中,类似于二胡揉弦的“滑音”在乐团排练与考核的过程中亦应当注意不能由部分来影响整体协同。

第二,节奏测评。利用节拍器来训练乐手对于节奏的敏感度十分重要。在考核前,可以将排练的曲目速度下发,让乐手进行不同速度的节奏训练,包括从曲目中提取出来的所有节奏型,由简到繁地训练。分期进行考核,每一期考核过程对于当期布置的乐曲速度进行盲抽,并在考核过程中由学生对练习的节奏型进行录制,再通过节拍器的速度核查评定最终是否符合标准。

第三,力度测评。所谓音乐力度,即演唱、演奏时所用气力之大小程度。我们表现音乐时所用力度是否到位、适宜,毋庸置疑地会影响到情绪、感情或情境、形象的相似性。[9]乐团排练过程中,力度的大小对于音色、演奏情绪等均具有一定的影响。譬如二胡中长弓练习,运弓时,对弓子所使用的力度大小会影响音响。力度过大,音色会偏尖锐;力度过小,则会使音色较虚。力度方面的测试可以分为单独的力度大小测试(如“pp、p、mp、mf、f”等不同力度的演奏)、渐强渐弱的测试、突强突弱的测试等。

三、教学难点与反思

(一)教学过程较难实施

首先,对于课程繁多的中学生来说,民乐团所要求的“专业性”实现难度较大。在结合《民管虚仿》进行基础知识铺垫的基础上,如果能够分声部聘请专业教师来进行每周训练,则可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其次,在音响听辨训练的课堂中,由乐手演奏乐器的可行性不强,虽然《民管虚仿》平台能够解决这方面的难题,但将其推介至各大中学尚需时间沉淀。

(二)缺乏相关教学体系支撑

笔者发现,学校所规划的40分钟课时中,课堂内容讲完时间相当仓促,两个部分起码要拓展成两大板块,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去适应民乐团的音响色彩,但这样一来课程的周期性过长。若能将《民管虚仿》平台普及使用,则可以利用课后碎片化时间促进学生对民族乐器知识的吸收,缩短课程周期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探索欲与自主学习能力[10]。

四、结束语

经实践证明,《民管虚仿》平台在中学民乐团教学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其使用明显使得学生对民族管弦乐器的兴趣得到提升。在此平台的帮助下,不仅能够解决传统中学民乐团训练中一系列局限性问题,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实践探索精神。在新时代信息技术发展背景及关注中学美育工作背景下,《民管虚仿》平台为艺术实践的发展提供支持,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民乐团在中学的发展以及中国民族器乐的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唐羽.利用民乐团实施美育课程[J].辽宁教育,2019,601(16):83-85.

[2]刘嘉南,毛继泽,何建,胡今鸿,井维亮.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可持续发展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2(23):20-23.

[3]王凤.人文社会学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建设逻辑探索[J].学周刊,2020,428(08):5-6.

[4]谷艳华,苗广文,杨得军.混合教学模式下虚拟仿真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07):188-191.

[5]张前,刘清华.音乐七年级上册[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

[6]刘向红,李进.论钢琴作品演奏中音响效果的第三元素[J].当代音乐,2020,643(10):118-120.

[7]秦效原.20世纪中国打击乐艺术发展轨迹摭谈[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2(03):103-107.

[8]姚恒璐.作曲的基础训练[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

[9]白启延.二胡演奏中音准问题的研究[J].戏剧之家,2022,425(17):93-95.

[10]文群艺.力度、速度与情感形象——论音乐力度、速度的重要性及绝对性与相对性[J].艺术百家,2010,26(S2):366-368.

猜你喜欢

虚拟仿真中学应用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浅析虚拟仿真技术在海军院校教学中的应用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数字积分法插补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开发
网络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建设研究与实践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