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拉赫玛尼诺夫《音画练习曲》Op.33 No.5创作特征与演奏分析

2023-07-10庞雨昕

艺术大观 2023年17期
关键词:演奏分析创作特征

庞雨昕

摘 要: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是二十世纪俄罗斯著名的音乐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音画练习曲》是他创作达到成熟阶段的作品,其旋律丰富,充满史诗式壮丽的音乐风格,着重于抒发诗情画意,展现了拉赫玛尼诺夫高超的创作才能和独特的音乐魅力。本文对拉赫玛尼诺夫的生平及《音画练习曲》Op.33 No.5的创作背景进行简述,并对作品的创作特征和演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拉赫玛尼诺夫;《音画练习曲》;创作特征;演奏分析

中图分类号:J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17-00-03

一、拉赫玛尼诺夫生平简介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是浪漫主义音乐晚期杰出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1873年4月1日出生于俄罗斯沂蒙湖南岸的谢苗诺沃农庄,家族属于俄罗斯贵族,他自幼开始学习钢琴,在母亲和曾祖父的影响下有着良好的音乐环境。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和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期间,拉赫玛尼诺夫就已经表现出卓越的音乐天赋,并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他曾师从亚历山大·季洛济和尼古拉·兹韦列夫等人学习钢琴,师从谢尔盖·塔涅耶夫和安东·阿连斯基学习作曲。

1892年,19岁的拉赫玛尼诺夫创作了歌剧《阿连科》,获得了莫斯科音乐学院的金奖章,使得他的才华备受瞩目。

1897年,由于指挥家的失误导致《第一交响曲》的首演遭遇惨败,使拉赫玛尼诺夫内心受到严重挫折,从而在三年内没有继续创作任何作品。在经过密友夏里亚宾的影响以及神经病学专家尼古莱·达尔的治疗后,他的症状逐渐好转,走出了心理阴影变得开朗振奋,创作出大量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如《第二钢琴协奏曲》《双钢琴第二组曲》《第二交响曲》《第三钢琴协奏曲》等。

1917年,十月革命在俄国爆发,拉赫玛尼诺夫被迫离开祖国,于1918年夏季移居美国。

1943年3月28日,逝世于美国洛杉矶。

二、《音画练习曲》Op.33 No.5创作背景

1911年夏季,拉赫玛尼诺夫居住在伊万诺夫卡庄园,当地世外桃源般的环境为拉赫玛尼诺夫创作提供养分,于是乐思如涌泉,仅用一个月便创作完成了《音画练习曲》Op.33,这套作品用音乐来描绘出画面,“音”与“画”的完美结合展现出栩栩如生的画面,打造出令人难以忘怀的旋律。Op.33一共9首作品,其中只有Op.33 No.2、Op.33 No.7为大调,其余均为小调。

《音画练习曲》Op.33 No.5旋律宽阔绵长、悠扬如歌,侧重表达诗歌的意境,乐曲中的旋律时而热情奔放、气势磅礴;时而细腻柔美、优美流畅,既具有浪漫主义音乐的画面性、标题性和浪漫性,又具有朝气蓬勃、激情奋发且强烈的俄罗斯音乐风格,体现出独特的性格特征[1]。

三、《音画练习曲》Op.33 No.5作品分析

(一)曲式分析

《音画练习曲》Op.33 No.5这首作品的曲式结构为引申型中部的再现单三部曲式,由3小节的引子、23小节的呈示段、11小节的中段、21小节的再现段和4小节尾声组成。主调为d小调,以4/4拍为主,速度为Moderato。这首练习曲节奏丰富、敲击色彩浓烈,仿佛描绘了一辆马车在危机四伏的雪地里行驶的故事。

引子(1-3小节):开头双手旋律A-D纯五度音程反复,模仿了远处传来的清脆钟鸣声。

呈示段(4-26小节):6+8+6的三乐句非方整型收拢乐段。第一乐句出现环绕F音的跳音旋律,这是全曲最核心的主题材料,仿佛描绘了一个在雪花纷纷的冬日里,雪地上正停着一辆马车等待乘客出发的画面。随后主题材料不断膨胀发展,节奏加密、音区提高,左手旋律八度齐奏加柱式和弦,以及dim和p的标记,营造出马蹄踏在雪地里行走、速度时快时慢的画面[2]。

中段(27-37小节):6+5的双乐句非方整型乐段。以材料的发展手段来看,是将呈示段中的部分材料进行裁剪,随后运用模进、减值等手段进行乐思发展,而第二乐句则是在呈示段中裁剪了一小段材料,随后在此材料上进行延展,构成了一个较为新颖的素材,随后再将此素材进行模进。但从其旋法上来看,无疑与呈示段有着密切的材料联系,属于典型的引申型中部手法。此段的整体旋律连续上下行,连绵起伏充满歌唱性,声部层次分明、旋律充满张力。随着音乐的发展,左手柱式和弦与右手八度齐奏相互衬托,产生厚实辉煌的音响效果,正是对马车在雪地里遇到暴风雪的生动描写。

再现段(38-58小节):7+7+7的三乐句方整型开放乐段。此乐段为动力再现,对于和声发展手段上进行了一定的扩充,规模与呈示段相比有所增加,并使用了新的材料,使得整个再现段的材料与呈示段形成了一定的对比。第一乐句再现主题材料,从47小节开始左手旋律半音阶上行,伴随着力度不断渐强至ff,节奏越来越密集,音区不断提高,音乐情绪逐渐激昂,达到全曲中最高潮的部分,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暴风雪”这一画面。随后旋律下行渐弱渐慢,车夫成功脱离暴风雪的困境,将乘客们安全地送到终点站[3]。

尾声(59-62小节):采用了引子的“钟声”材料,以“钟声”渐飘渐远结束全曲,形成首尾呼应,增强了音乐形象。这些优美的旋律塑造了一幅幅清晰的画面,使人沉醉其中。

(二)和声分析

这首作品的和声色彩丰富,首先,大量使用了弗里几亚和弦,使得调性在中部具有很强的调式交替含义,几乎在大小调之间不断进行交替。以全曲的第一乐节为例,其第一乐句的终止为d小调的属和弦,属于半终止,明确了调性。而在其第六小节处,则出现了六级三和弦进行至自然属四六和弦最后到达四级和弦。从功能上来看,此处属于逆功能进行,这与大小调交替和声的用法不一致,而是弗里几亚进行的标准用法,因此,此处体现了和声中的弗里几亚序列。

其次,对于变和弦系列的使用也较多,不但出现了降三音的导变和弦以及个别降三音的屬变和弦,其用法较为特殊的则是下属变和弦。例如,第44小节(见谱例1)的第二拍使用了D大调的那不勒斯和弦。此段的调性由d小调使用自然属三和弦作为中介和弦,将调性转至d小调的同主音大调D大调。而在此处的那不勒斯和弦是作为经过性和声来使用的,并且此处中声部的骨干音由升f至降e的增二度音程进行,属于极不和谐进行,色彩极为有特点[4]。

第47-51小节是全曲调性最不稳定,织体最为复杂以及配器浓度最高的片段。从材料上来看,造成浓度极高且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此处的材料较为复杂,出现了纵向上的不同材料叠置,其中以半音阶材料与主题原始材料叠合为主要表现手段。从和声上来看,减导七和弦以及和弦强外音的连环使用,出现了大量的强外音与悬置不解决的和弦同时使用,使得调性呈现以部分中心音为核心的特点。其中,最能体现这一原则的则是48-49小节的和声进行。

第48小节的和弦从声部层次来看,主要是由高音声部的三度重复,中声部的半音阶以及低音声部的和弦转位构成,去除所有的倚音及半音辅助音,这一小节的和声为升G减导七和弦。同理,第49至50小节,也均可得出,最后的和声为升G减导。到了第51小节,除去所有的和弦外音,其和声为降D减导七和弦。而通过等音对比,实际上,降G减导就是降D减导的和弦音,只不过对于和弦音的写法通过半音阶进行了改变,本质上仍属于减导七和弦等音转调法。

四、《音画练习曲》Op.33 No.5中的创作特征

(一)“钟声”旋律

整首作品中多次出现“钟声”旋律,童年时期的拉赫玛尼诺夫经常同祖母去教堂,教堂里的钟声深深地烙在他心里,他曾表示“我一直对于那些钟声不能释怀,或明快宏远,或忧郁感伤,散发着无尽的余韵……我尝试着将这些可爱的钟声记录在纸上,同时也将如歌的人生记录了下来。”“钟声”旋律在作品中大量出现,贯穿全曲,将悠扬的教堂钟声刻画得活灵活现、细腻万分。引子部分用纯五度旋律音程反复,模仿了远方飘来的清脆钟声。而第13-17小節变为纯五度的双音,音响厚实,刻画出洪亮的钟声,此外还有第23-24小节、59-62小节结尾处都出现了“钟声”旋律,形成了材料上的呼应,使得乐曲的终止感得到了增强,也由此可见拉赫对钟声的喜爱,同时也体现出他对俄罗斯教堂音乐的迷恋[5]。

(二)死亡主题

拉赫玛尼诺夫所生活的时代正是俄国沙皇统治的黑暗时期,社会的动荡令人们惶恐不安,以及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充满了挫折,特殊的时代和人生中的各种坎坷都塑造了他忧郁、悲伤、哀愁、凝重的音乐风格。而《末日经》宗教旋律中象征的“死亡主题”是拉赫玛尼诺夫创作中常出现的主题类型之一,如《钟声》《死岛》《交响舞曲》等作品都运用了这个主题。在旋律形态上,常用下行小二度进行和向心式旋法。下行小二度象征着悲伤、叹息和哭泣,向心式旋法象征着犹豫、徘徊的心境。狭窄的音区使音乐充满了神秘、阴郁的气氛和压抑不安的情绪。作品环绕F音的主题材料,节奏为十六分音符和八分音符,逆分的节奏型增强了音乐的语言性,仿佛在诉说内心的悲伤。而同类型的主题材料还在第17-21小节、第38-43小节出现,表达出作曲家内心焦虑不安的情绪[6]。

(三)声部分明

层次分明的声部是这首作品的特征之一,使和声织体复杂,音乐画面更为立体,旋律更加丰富,更能深入人心。全曲中多次出现旋律级进下行并且向下模进两次。例如,第11-13小节,左手高声部的旋律由d1下行至g,随后向下二度模进两次,此外,还有第32-34小节、第53-54小节的右手高声部以及第56-58小节的左手高声部都出现了这种隐藏的声部,如同一根线贯穿全曲。

(四)节拍节奏

全曲一共运用了2/4、3/4、4/4拍这三种拍号,以4/4拍为主,在第1、14、38、52小节变换为3/4拍,第36小节变换为2/4拍,一共变换了五次,拉赫玛尼诺夫对不同节拍的韵律进行巧妙的布局,在短暂的变化后又迅速回到原来的节拍,这样的创作手法使得作品的结构频繁发生变化,使音乐形象更加生动丰富,由此可见拉赫玛尼诺夫高超的创作水平[7]。

五、《音画练习曲》Op.33 No.5演奏分析

(一)双音的演奏

作品中除了主题材料以外还有大量的双音旋律,且多为跳音,需要短促尖锐的击键,并在高音上适当加大力度,突出旋律。在弹奏过程中要注意触键速度统一,手指触键的角度接近垂直,手腕放松,手指移位时保持手腕的稳定性,弹出的音色整齐、干净,体现出活泼的特点,避免碰到杂音和错音。

(二)八度与和弦的演奏

八度齐奏与和弦大多出现在音乐情绪出现变化的阶段,以第30小节为例,左右手和弦相互衬托,演奏时利用身体的协调性,力量从身体传递到大臂,再由手肘手腕最终传递到手指上,要突出音色的厚实饱满,并且随着旋律整体上行力度逐渐渐强,注意避免急躁或为追求声音大而使用蛮力砸琴键[8]。

(三)声部的演奏

在作品的第9-11小节双手的高声部都出现一条上行的线性旋律,断奏的双音则作为衬托。演奏中要重点突出高声部的旋律,避免与其他声部混为一体,对四指、五指的灵活性要求较高,在练习过程中可以将不同声部的旋律分开训练,注意力度的强弱对比,整体要有层次感。同理,作品中出现多声部的段落也可以用此方法进行练习[9]。

(四)力度

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中经常运用力度上的强弱对比,在渐强之后立刻渐弱,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如第50小节,全曲的高潮部分双手旋律半音阶上行,力度达到了ff,展现出俄罗斯人豪迈的气魄,随后变为f、mf,最后渐弱渐慢至pp。在演奏他的钢琴作品时,应该严格遵循乐谱上的记号,避免擅自修改作曲家所标记的各种记号和各种关系,始终保持乐谱上的节奏,不添加多余的情调,牢牢把握音乐结构,才能更好地诠释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内涵。

六、结束语

20世纪本是音乐发生翻天覆地的革命时代,新音乐、新潮流层出不穷,而拉赫玛尼诺夫却矢志不渝地坚持自己的艺术风格。《音画练习曲》Op.33 No.5这首作品既具有浪漫主义音乐的画面性、标题性和浪漫性,又继承了俄罗斯传统音乐的风格,展现出俄罗斯人崇尚自然的精神,具有鲜明的俄罗斯民族音乐特征,体现出独特的性格特征,并且不同于传统的练习曲,他的练习曲避免了传统练习曲只练习技巧枯燥乏味的单调性,它不仅注重技术,也注重音乐的表现力,让钢琴音乐的艺术性和技术性都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张梓昆.拉赫玛尼诺夫《音画练习曲》Op.33,No.5的演奏浅析[J].艺术教育,2015(08):191.

[2]董园园.浅谈拉赫玛尼诺夫《音画练习曲》[J].北方音乐,2016,36(10):50.

[3]张冰雪,崔源.拉赫玛尼诺夫音画练习曲的“以悲为美”[J].音乐生活,2020(07):83-84.

[4]刘宇.拉赫玛尼诺夫《音画练习曲》Op.33 No.5演奏技法与演奏版本的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6.

[5]张曦丹.拉赫玛尼诺夫《音画练习曲》op.33的音乐分析与演奏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6]黄笑雨.拉赫玛尼诺夫《音画练习曲》中的悲剧情怀[D].华中师范大学,2017.

[7]安德烈亚斯·魏玛.罗沃尔特音乐家传记丛书——拉赫玛尼诺夫[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8]华萃康.拉赫玛尼诺夫的和声技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9]夏滟洲.我爱上了我音乐中的忧伤[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演奏分析创作特征
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第一乐章曲式及演奏分析
浅析李斯特降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风格特点与创作特征
试论当代中国民族器乐作品的旋律创作
柴可夫斯基钢琴曲《dumka》的音乐分析及演奏技巧
西方音乐的魅力
司鼓在潮剧舞台的作用
斯克里亚宾b小调练习曲Op.8,No.3音乐特点与演奏分析
国产中小成本电影的发展策略探究
豫剧现代戏研究综述
钢琴作品《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创作特点及演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