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议题式课堂建构实践

2023-07-10王思琪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23年5期
关键词:学段议题理性

王思琪

小学道德与法治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022年4月,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之一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出台,更加明确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育人蓝图。5—6年级是小学的高年级学段。这一学段的学生,生活经验不断丰富,对身边的事物有了自己见解和思考,已具备一定的判断能力,逐步依靠内化了的行为准则来监督、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在教学过程中,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忽略了对其思维能力的培养。议题式课堂,更有利于落实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更能彰显本学科独特的价值导向,为小学高年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養提供了新的实现途径。

一、议题式课堂建构目的:建立理性思维

理性思维即建立在证据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根据皮亚杰的“四阶段认知发展理论”来看,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的过渡期。新课标中,在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等方面的表述上无不体现注重培养理性思维的理念。如帮助他们经历从感性体验到理性认知的过程、形成守法用法的思维方式、理性沟通等。那么,如何更好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议题式课堂即是答案——结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合理开展活动以促进理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

从课堂教学的角度讲,活动通常意义上是教师为实现某一教学目的、调动学生思维的一个环节。而这个环节应该是学生通过体验验证猜想或从具体事物到抽象概括的过程。这一过程往往需要不断地自我否定,最终在否定意义上得到肯定的答案。但部分教师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到了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想尽快脱去“课堂过于死板、沉闷”的标签,却忽视了需要学生把知识“内化于心”后“外化于行”这一终极教学目标。加之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更喜欢丰富且有意思的活动,导致很多课堂活动只注重“生动活泼”“热闹”的形式,却缺少教学的深度,使活动流于表面。大部分的学生也许感受到了课堂的浅表快乐,对需要通过课程学习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却如过眼云烟,并未产生真正的印象,课堂缺少实效。所以,一个具有真正“活动”的课堂,是基于对学生的充分认知,分析学生在生活中真实存在问题,并通过体验反思、情境讨论及行为导向等方式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指导其实践的课堂。这个过程中,需要给他们足够的思考空间,以提高其发散性思维及实践能力。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学习,促进学生的成长。

二、议题式课堂建构突破:凸显学段特性

议题式课堂已在高中阶段实行多年,初中阶段也略有涉及。笔者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并结合实践经验,发现小学阶段议题式课堂的运用与推广相对滞后。但基于研究与实际,笔者认为议题式课堂在小学高年级学段开展符合学段学情。小学高年级学生自尊心和自主性进一步增强,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其他事物,逻辑思维也开始在思维中占优势。面对价值冲突的问题,更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这一学段的学生更适合开展议题式活动课堂。但需要注意的是,所选定的议题及仍然不能太过抽象,需以他们生活的环境为主,通过生活体验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促进道德与法治实效性的提升。

三、议题式课堂建构核心:合乎实际,合理拔高

新课标在“课程理念”中表示,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需要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原则。可以通过设置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突出问题导向,正视关注度高、涉及面广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道德理解力和判断力。较之传统课堂,议题式课堂可以使学生采用独立思考、问题探究、分组合作及辩论等方法,最大限度地将理性知识升华为自身素养,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导向。

(一)设计切合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并承载学科核心素养的议题。这就需要教师有创设可辩型议题的能力,议题需同时具备价值性、可议性、操作性,有现实意义,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得到验证。如“爱心衣物捐赠活动中应该由专人发放还是自取”,在真实情境中体悟“爱中要有尊重”,养成学生平等友好地与人交往的能力和品质。

(二)教师要有分解议题的能力。根据学科任务,将“学科”“生活”“学生”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组织“议学”。议题式课堂的魅力不仅在于“议”,更在于“辩”。通过开展课堂辩论与探究,能够激发学生个性化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从而推动深度学习,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有效达成。如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的主题学习中,可创设“我能为国家做什么”这一议题,从时代背景角度分析我们肩负的使命,从而增进对国家的认识,激发爱国情,砥砺强国志。在实际生活中,学生明白要爱国,但为什么爱国,怎么爱国却未必了然。因此,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当面对国外优厚条件的吸引,是“学而不归”还是“毅然返回祖国”?对此开展深度思考与探究,以激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情感。

(三)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设置有梯度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表达个人观点,并善于关注学生动态,把握教学方向的同时注重营建民主课堂。在议题结束后,要引导学生总结和反思。比如“同是矿泉水,我是应该买进口的还是国产的”这个讨论中,大部分的学生都会表示不应该买进口矿泉水,但对为什么不能买,也只是从“崇洋媚外”的角度分析。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用理性的思维得出客观的结论。学生经过思考后,发现对比产品在“营养成分表”和“配料表”等方面并无区别,价格昂贵来自运费等原因,最终得出“我们不能一味地拒绝接受国外先进技术和产品,要学会分析国内外产品之间的真正区别。如果的确有可取之处,我们也应欣然接受;如果并无不同,我们更应该理性消费”的结论。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未直接告知应如何选择,而是作为引导者,把握方向,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这样的交流中,师生、生生之间相互学习,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及情感认同。

四、结语

不论是新课程改革还是新课标的出台,归根到底都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由课题变议题,整合学科内容,以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小学高年级作为人生“拔节孕穗期”的关键阶段,很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学生勇于探究、敢于批判的思维习惯,为形成理性的、科学的精神打好基础。因此,在教学中,不仅应关注对他们的价值引领,也应将讲授式为主的传统课堂向学生喜欢上、主动学的议题式活动课堂转变,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真实面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表达,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认识世界。

猜你喜欢

学段议题理性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API China & PHARMPACK & SINOPHEX关注制药企业环保议题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理性的回归
例谈群文阅读教学的议题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