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向”“看见”还是“看清”?

2023-07-10钱海燕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开小差画线尺子

钱海燕

课堂上,教师知道要“看”学生,然而这个“看”,大多只是“看向”,而不是“看见”。任务一、任务三的“读”,教师看学生都在读书,似乎没人开小差,这只是“看向”。什么是“看见”?看见小明、小新已坐端正,捧起书,看见小林捧着书但没有翻到要读的那一页……只有“看见”一个个的个体,才叫“看见”。那什么是“看清”呢?小明双手捧书,眼睛紧紧盯着课本;小新自由读,遇到卡顿会反复读三遍;小林呢,遇到“拦路虎”直接跳过或者“难字读半边”混读过去了……这就是“看清”。

任务二、任务四的“写”,教师看学生都在答题,似乎没人开小差,这只是“看向”。什么是“看见”?小明埋头专心答题,小新字迹工整,小林跟同学借橡皮……只有“看见”一个个的个体,才叫“看见”。那什么是“看清”呢?小明读题,笔尖指着题目,还圈画关键词;小新画线,左手紧压住尺子的中间,不让尺子移动,线条直而流畅地画在直尺上方;小林,徒手画线,线条歪七扭八……这就是“看清”。

一堂课下来,能回想起多少个有关学生的细节,就是有多少次“看清”。一节课下来想不起什么的,因为只有“看向”,没有“看见”,更没有“看清”。“看向”,只是视线的方向;“看见”,只是眼里的目标;“看清”,才是心中有学生。

习课堂把70%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读、背、写,所以“学生满眼都是学习”;教师腾出了时间和精力,从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所以“老师满眼是学生”。习课堂之所以能“看清每一个”,是因为习课堂的结构如此简洁,这就能让教师的注意力集中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看到一个个具体学生的具体行为,从而“看清每一个”学生。如此,习课堂的课堂表扬就能做到“具体的人+具体的事+具体的结论”,这样的表扬才会落到学生的心坎儿上,才会激励到身边的同伴。

“看清学生”,是教师课堂专业能力的重要体现。

(作者单位:江苏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花港迎春小學)

责任编辑 郭艳红

猜你喜欢

开小差画线尺子
“性”是判断男性是否健康的一把尺子
大脑开小差时
大脑开小差时
画线也能算乘法?
归队运动的热烈,开小差是最可耻的
把握四个『三』『尺子』也简单
尺子变身记
归队运动的热烈,开小差是最可耻的
配花朵
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