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样想象真有趣”习作教学设计

2023-07-10朱萍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故事会母鸡云朵

朱萍

教学目标:

1.从“趣味故事会”的学习任务出发,选一种动物为主角,大胆想象,创编一个童话故事。

2.运用本单元阅读故事中利

用反差展开想象的方法,尝试在习作中将故事写得有趣。

3.能正确理解学习任务的角

色需要,合作学习,并自主修改习作,提升习作素养。

课时安排:2課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理解情境,在变中找反差

1.导入:最近我们一直在阅读童话故事、民间故事,这些故事充满想象和趣味,令我们着迷。很快,我们就要在班级和年级举办“趣味故事会”。故事会上,除了讲我们读来的故事,还将有机会展示我们自己写的童话故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为故事会好好准备准备。(出示学习任务:趣味故事会)

这次的童话故事,我们可以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动物朋友作主角。你选的是谁?它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要点: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特有的主要特征。以教材中的例子入手,但是不局限于教材,重在打开学生的思维。如,母鸡的主要特点除了飞不高,还有下蛋、孵小鸡等;蚂蚁除了个儿小,还爱吃甜食、爱搬家等;老鹰除了威武,还喜欢搏击长空等;蜗牛除了爬行缓慢,还爱吃植物的汁液等。

2.写一写:假如这个动物朋友失去了原来的特征,或是变得跟原来完全相反,随之而来的是,这些动物朋友就会具有新的特点。这样想象,一定会很好玩,好玩的故事才能吸引小伙伴哦!请抓住其中一个特点,变变变,写一写这个动物朋友的新特征。

要点:母鸡可以飞得很高、蚂蚁的个头变得很大、老鹰变得很胆小、蜗牛跑得飞快、长颈鹿的脖子变得很短、狮子改吃素食……

板块二   发散联想,将反差写清楚

1.聊一聊:动物朋友有了新特征,原本的生活就跟着发生变化了。大家继续想想,它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呢?想得越有趣越好。

要点:支持学生联想的方法是“回头想”。例如,会飞的母鸡把蛋下到了云朵上,会飞的母鸡遇到狐狸顺利起飞成功自救;巨大的蚂蚁再也回不到以前的蚂蚁洞……

2.举例学习:这样巨大的反差,会发生哪些奇异的事情呢?以母鸡为例,请同学们大胆想象,并和同桌讲一讲。

(学生交流过程中,适时引入教师的下水文。教师参与学生共同学习活动,讲述自己写的故事。)提问:这个故事的哪些内容让你意想不到呢?

会飞的母鸡咯咯嗒

自打母鸡咯咯嗒发现自己能在天上飞翔以后,下蛋就成了一个大问题。要知道,她可是全村最贪玩的鸡妈妈。好几次,母鸡咯咯嗒都把蛋下到了其他鸟窝里……

一天清晨,母鸡咯咯嗒望着天上的云朵,突然想到:今天我要飞得再高些,最好能飞到云朵上去。等我看看从没有见过的风景后,早早回来下蛋最保险。想到这里,它扑棱地扇动翅膀,轻松地飞到了一朵白云上。哇!松松软软的云朵真舒服,甚至还有股棉花糖的香味。母鸡咯咯嗒兴奋得不停地扇动翅膀,把回家下蛋的计划抛到了脑后。她发现,一朵白云竟然就是一个小小的城堡。

她踩着蓬松的云朵小路心里想:“村前屋后每条道我都走过,就是没有走过这么柔软的小路,这种感觉真新鲜呀!”

她爬上高高的云梯心里想:“矮墙篱笆这样的地方我都体验过,就是没有爬过云上的梯子,这种感觉真新鲜呀!”

她躺在香喷喷的云朵小床上心里想:“村里村外的草窝我都躺过,就是没有躺过这么香甜舒服的云朵床,这种感觉真新鲜呀!”

……

等母鸡咯咯嗒尽情地逛完白云城堡,这才发现肚子已经空空的了。糟糕!今天的蛋宝宝都不知道下到哪里去了。

不过,她可是个乐天派。她想:“我的蛋宝宝一定是下到了既柔软又暖和的云朵里了,云朵一定会把我的蛋宝宝好好地孵出来的……”

要点:引导学生抓住动物的新特征,并尝试回头想,即抓住动物的新特征和原有特征,联系生活中的寻常事物,展开想象,把“反差”讲清楚,把故事讲得新奇有趣。

3.学生独立写自己的童话故事。

板块三   共学碰撞,自主修改习作

1.跑组学习:将选择相同动物主角的同学分在一组,交流习作。对照“趣味故事会”评价表(见表1)进行讨论,注意欣赏同伴的故事,说一说哪些内容新奇有趣。同时,也要积极给同伴提出建议,什么地方可以改一改,让故事内容更好玩。

要点:选择相同动物的学生组合,余下的选择了不同动物为主角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学习。同质和异质两种分组并存,教师要考虑评价和指导要求的区别。同质分组,引导学生关注同伴的想法和自己有什么不一样;异质分组,则引导学生关注同伴的故事创编有什么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

2.交流讨论:可以推荐小组成员,也可以自我推荐,向全班同学讲述自己的故事,并介绍其中令自己最满意的修改内容。

要点:组织全班交流和讨论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听故事,欣赏其中写得有趣的内容,学习别人是怎么修改故事的。

3.小结学习:这节课上,大家大胆想象,努力创编,向着“故事能手”又迈进了一步,为“趣味故事会”做了很好的准备。同时,大家还互相学习,尝试修改自己的童话故事,想办法把自己的故事写得更加有趣。课后,我们继续完善故事。老师将在故事会上等大家!

设计理念

这个故事单元想象丰富、有趣,非常适合三年级学生学习。作为“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其中的单元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也就具有了不同以往的教学价值,需要有与之匹配的教学设计。在任务群视域下,本次习作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以下两个方面的思考:

1.读写并重,说写结合。读写并重,具体指的是,警惕重阅读轻表达的倾向,努力促进阅读和表达的紧密结合。

此次习作教学设计是在单元学习任务情境的统摄下,引导学生为“趣味故事会”做准备,完成子任务:自己写一个童话故事。如何写一个故事,方法有很多种,而此设计选择的是从本单元四个故事中习得的方法——从反差想开去。注重思维开放性的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且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中提供的思路,而是发散思维,尽可能广地想开去。学生充分思考后,紧扣反差大胆想象动物在变化后,会发生怎样奇异的故事,享受思维的乐趣。

遵循创意表达的教学规律,此设计还注重说写结合。三年级学生写童话故事,除了激发想象思维之外,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也需要重视。此设计尝试用教师的写,搭建学生说写结合的桥梁,促进语言建构,提升思维,将学生在阅读故事中的积累和感悟引向创编属于自己的童话故事。

2.强调合作,突出个性。此次习作教学设计强调学生在共同体中学习、提升习作素养,强调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舒展。

习作路径指向任务式。为了完成“趣味故事会”的准备工作,学生需要写一个属于自己的童话故事。如此一来,习作活动就自然嵌入了校园真实生活的境脉中,具有了社会性和人文关怀。自然,学生不再仅仅为了完成作业,不仅仅为了写一篇作文,而是获得了与以往不同的身份感,想成为一个童话故事的积极分享者,一个有创意的表达者。每一个学生都是实践共同体的一份子,实现了习作的自我驱动,拥有归属感,形成共同体意识。

习作方式强调合作。此设计注重儿童习作共同体的组织与构建,除了自然分组以外,还按照童话故事主角异同重新分组。为的是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社会性交互,进行多层次的参与,互相尊重和倾听,主动交流和讨论。在这个习作共同体中,无论是处在边缘的还是核心的,每一个学生都与他人息息相关,每一个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自由并富有创造力。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茹

猜你喜欢

故事会母鸡云朵
母鸡
母鸡下蛋
益智故事会
益智故事会
母鸡
护航故事会
壮语故事会引人入胜
云朵儿
云朵的点心
懂爱的云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