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财务报表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应用
2023-07-10胡小凡
胡小凡
摘 要:企业经营范围不断扩大,资金流转频率逐步提升,意味着财务报表在企业经营中扮演关键角色。企业经营者若要全面彻底掌握实际经营状况,財务报表则是非常重要的数据资料。只有正确认识财务报表,并在财务工作中大力应用财务报表,将财务报表作为企业的重要财务,企业方可清晰认识自身,定位当前经营中的成败得失,为规划今后的发展方向提供可靠的依据。文章从企业财务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应用财务报表的实际意义以及具体的应用行为,为深入应用财务报表提供了多条措施。
关键词:财务报表;财务管理;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3)16-0173-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3.16.173
1 引言
财务报表中蕴含了很多企业经营的数据,企业若要构建规范科学的决策体系,围绕财务报表构建财务管理模式很有必要。从建立高效可行的财务模式角度出发,同样要重视财务报表的关键作用。鉴于财务报表的重要意义,有必要从企业财务工作的角度出发,总结财务报表的价值和应用措施。
2 应用财务报表的意义
2.1 全面掌握企业的实际情况
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晴雨表”,通过财务报表,能够掌握企业在各个区间内的实际经营情况,并分析企业现金的流动情况。换言之,财务报表也是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一面镜子。若能充分利用财务报表,意味着整体掌握企业的现状,也为企业管理人员拟定未来层面的规划提供重要依据。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财务报表可以定位现状,也为看待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角度。企业考核工作也与财务报表的内容有密切关系,借助财务报表的内容,能够准确评价企业全部部门的工作状况,为考核企业部门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相当于为企业落实管理任务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使企业职工考核更加到位,也为优化企业的奖罚模式提供了重要支撑。由此可见,财务报表对于企业有着重要的作用。
2.2 定位企业发展中的问题
财务报表中蕴含了企业经营收益、销售利润等多种情况,为企业快速找到经营发展中的不足提供了有效支撑。以企业的资产收益和销售利润为例,能够反映企业与经营的基本情况,为企业定位问题节省了很多时间,也为企业优化未来的发展方向、保证企业发展质量提供足够的支撑。换言之,财务报表内容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利益,从经营企业的角度出发,必须从思想上对财务报表有足够的认识,切实保证企业规划的质量。在重视财务报表的基础上,要精准落实财务报表的分析工作,不断提升财务报表的利用价值和可信任度。与此同时注重财务报表分析工作与预算工作的融合,充分发掘财务报表的价值,为促进企业经济的良性循环提供有效支撑。
2.3 财务内部控制
围绕财务工作建立内部控制模式,方可确保企业财务的安全运转。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程度,与企业经营质量关系密切。一套成熟完善的财务体系,离不开财务报表内容。借助财务报表,监管企业全部工作,帮助企业更好地定位经营风险,及时规避风险的影响,为控制企业损失奠定良好基础。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不到位,意味着企业经营风险的加大。在风险预防意识支撑下,企业必须大力开展内部控制改革,发挥财务报表的作用,有效预防潜在的风险。从把握市场的角度出发,财务报表依然有着重要的作用。财务报表相当于为管理者掌握企业的综合情况提供了多种分析角度,清晰定位企业管理中的问题。例如企业良性运转需要部门人员之间的有效协同,同时保证全部工作人员处于较好的工作状态,上述要素的最终效果都会在财务报表中有所体现。换言之,财务报表也为管理层掌握员工的基本情况提供了一面镜子,为管理层做出最合适的决策提供有效依据,间接帮助管理层定位员工办公环境,同样服务于内部控制体系的运作。
2.4 保障会计信息质量
若要准确合理定位企业的经营状况,必须拟定可靠的企业运行判别指标,同样要充分利用财务报表。财务报表能够反映企业当前的资产状况,并根据企业的资产情况分析企业经营中的问题。换言之,通过财务报表能够全面衡量企业的经营能力,作为拟定后续战略目标的关键依据。在整理总结财务报表数据的基础上,定位有效的决策依据,为企业经营人员以及相关的投资行为提供有效的支撑,也与企业财务会计的定位吻合。
3 典型财务报表分析
3.1 战略分析
企业经营者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企业若要适应复杂的竞争环境,就必须建立灵活动态的经营模式,确保企业战略布局吻合市场竞争导向。从上述角度出发,企业必须客观面对财务报表中的全部内容,站在公正的角度分析财务报表,准确评判企业面对的内外部环境以及行业环境。如果企业身处优质的宏观和市场环境中,对于企业业绩的提升都是极大的利好,也有利于企业财务状况的改善。通常情况下,内部环境对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影响较小,企业获利并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换言之,如果企业所处的宏观或者市场环境转差,意味着企业的经营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财务报表的重要性。
3.2 偿债分析
企业的负债、权益情况与企业资产状况直接相关,通常情况下,企业的负债和权益并不会呈现相同的增长态势。如果企业负债规模不断扩大,相比之下权益增长速度明显不足,意味着企业需要更多的债务融资;如果后者大于前者,意味着企业增长的主动力来自企业的积累与自身内力。例如某企业的资产增长率超过15%,负债增长率不到3%,所有者的权益增长接近50%。企业经营过程中构成的负债中,信用负债占据较大比例。不难看出,此类企业的增长动力来自企业自身,对外筹资的需求较少,意味着企业整体经营方式相对保守。
3.3 盈利分析
企业某种程度上是各类资源的集合与再分配成果,资源分配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经营活动获得更多的效益,不仅实现企业增值的效果,也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上述现象说明了盈利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借助财务报表进行盈利分析,能够定位企业经营遇到的问题,并为企业优化经营方案提供了落脚点,管理方式变得更加可靠得体,为提升企业盈利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某企业的财务报表反映出该企业的毛利率水平不高,意味着企业经营质量相对偏低,没有妥善管理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这种现象在工业生产类企业中更加常见,说明企业的生产流程存在一定问题,对企业改善经营生产流程指明了具体方向。当然导致毛利率较低也有可能是采购管理不到位、人力资源使用不当等,需要企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4 运营能力分析
应用财务报表分析企业的运营能力时,应当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入手。借助财务报表进行横向对比,帮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更好地定位,引导企业冷静认识自身,做出与企业当前状况相吻合的决策。通过纵向对比,帮助企业准确掌握固定时间段内经营状况变化,分析其中存在的规律,也能为对标其他企业提供有效的依据。同样以工业生产类企业为例,通过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对比,不难看出工业生产企业的应收账款与存款的周转率处于劣势,反映出此类企业经营中的短板,也为企业未来优化管理模式提供重要依据。例如工业生产类企业加大产品销售力度,打通更多的产品销售渠道,促进企业存货与账款的周转,帮助企业强化经营循环,间接帮助企业获得更多融资。
3.5 投融资分析
财务报表能够反映企业多方面的能力,比如企业的盈利状况、偿债状况等。另外,企业运营过程中必然涉及投融资的问题,若能在投融资行为中发挥财务报表的价值,确保企业投融资行为准确得当,最大限度规避此类行为中的风险因素。例如企业充分发掘现金流量表的数据价值,判断企业现金流的状况以及经营的质量。如果企业现金流状况一般,意味着企业经营过于依靠外力,对企业的投融资也会产生一定影响。现金流分析是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环节,是企业管理者掌握资金状况的重要“利器”。企业管理者借助这种方式,准确判断自身的获得能力,拟定的政策也更贴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投融资行为的精准性更强,间接促进企业经营步入良性循环。
4 应用财务报表的措施
4.1 建立并完善分析制度
企业应当认识到财务报表对于财务工作的重要意义,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可靠的财务报表制度,并设计配套的管理系统。财务报表制度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在运用财务报表的同时,需要不断完善财务报表制度,保证应用制度的生机和活力。在优质财务管理制度的支撑下,统筹管理企业全部财务业务,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顺畅开展奠定基础。在建立财务管理系统阶段,应当注重财务模式的整合。在系统构建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企业当前的业务,还要结合企业发展的目标,吻合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的实际情况,确保财务管理体系的实用价值。企业准确定位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至关重要,如果准确定位市场方向,意味着财务管理的实际效果更好,并为企业的长久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4.2 加强风险防控意识
企业经营活动与风险随时相伴,也对财务管理提出较高要求。从企业财务管理的角度出发,定位经营中可能遇到的金融风险,并在财务管理机制中建立配套的预防机制。关于企业经营中的风险,对企业的影响可能覆盖方方面面,对财务管理的构建是极大的考验。企业秉承“未雨绸缪”的原则,尽可能全面地分析风险因素的影响,为拟定财务风险防控体系指明具体的方向。与此同时,注重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的融合,充分发挥财务报表的关键作用,将财务报表真正融合在风险控制之中,也为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供重要支撑。财务管理理应是企业运营体系的关键环节,设计财务管理系统,与企业的实际运营也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从企业运营的角度出发,重视财务管理的作用,确保企业始终处于良性循环。
4.3 强调财务分析的作用
(1)构建财务分析制度。财务分析对于企业至关重要,若要真正发挥财务分析的作用,应围绕财务分析建立规章制度。财务工作理应是重要的环节,在传统企业管理模式中,财务人员承担较重的任务,不仅负责财务层面的事宜,还要兼任其他事務。尽管这种方式确实起到一定作用,但是也降低了财务分析效率,企业财务工作质量不高,可见加强企业财务分析能力至关重要。若要充分发挥财务分析的价值,应当围绕财务分析工作配置专职人员,保证企业财务分析工作的专业性。针对财务分析的要求建立审计体系,发挥审计工作的关键作用,切实保障财务分析质量,发挥财务分析的应有作用。
(2)优化财务工作组织。财务分析工作的开展,与企业财务组织架构有着密切的关系。企业已经组建了财务组织,但是实际效果参差不齐。企业必须重视财务组织的优化过程,注重财务工作中职责划分,切实提升财务管理的实际效力。企业应当从思想上重视财务人员的关键作用,认识到财务工作与企业战略规划之间的关系,结合企业的发展方向构建优质的财务组织体系,更好地发挥财务组织的作用。与此同时,将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关键环节,让财务人员尽可能多地参与到企业管理工作中,为企业拟定可靠的方案提供有效支撑。这种背景下,企业的风险预防体系真正与财务管理过程相融合,预防财务风险的效果更好。另外,将财务分析过程融合在企业的投资决策体系中,为企业决策带来更多的支撑,在规避企业投资风险的同时,帮助企业争得更多的效益,进一步提升企业决策的价值。企业的财务分析体系要足够全面,理应覆盖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在逐步优化财务分析模式的过程中,将信息化因素加入其中,提升财务分析的效率,为企业全面开展财务分析奠定基础。
4.4 资金使用质量更高
资金是企业经营的生命之源,企业必须不断开拓融资渠道,注重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优质的融资效果。在财务工作的支撑下,企业在经营中力求上进,争取更多资金支持,为企业经营带来更多的活力。另外,企业的健康运营与预算方案的质量密切相关。企业结合发展目标拟定可靠的发展规划,确保各项经营活动的顺利实施,不超出既定的预算目标,并保证企业的收支平衡,真正发挥财务工作的作用。通过财务管理模式,加强对企业预算支出项目的审查力度,确保各个项目顺利施行,避免企业资源低效利用的情况,保证企业全部资金资源的合理使用,为提升预算支出效率奠定基础。
企业财务工作与资金绩效关系密切,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全面掌握企业资金支出的情况,针对全部资金支出建立评价体系。通常情况下,企业的支出覆盖经营项目、日常基础运营以及部门行政等方方面面。借助财务管理模式,全面掌握企业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时定位企业资金使用过程中的问题。与此同时,结合企业预算方案的要求,拟订科学合理的计划,为合理执行企业的财务预算提供更多的意见和建议,切实提升企业资金的运用效果。企业通常情况下具备一定规模的存量资金,借助财务管理模式,有效使用库存资金,充分发掘库存资金的潜在价值。在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中,应当设置调动分配存量资金的方案,准确评估企业投产项目的实际进度,分析此后经营过程对应的资金需求,确保企业资金利用到位。对于无须使用的资金应当及时调整,保障结转结余资金的可靠性,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4.5 重视资金管理的作用
在企业财务工作中应当做好资金收支工作,收支业务应当统一办理,加大企业资金的管控力度。借助财务报表,真正掌握企业收支的实际情况,严格落实集中管控任务,确保企业收支条线清晰。针对企业经营中出现的挪用或者违规截留的情况必须严肃处理,避免出现企业资金外流的情况,发挥财务报表的作用,严格保障企业资金的安全。将财务报表作为分析企业收支情况的重要依据,保证企业收支分析的合理性,帮助财务部门准确定位企业收支的动向。与此同时做好企业财务与银行之间的对接工作,保障企业全部账目处于合理区间。
企业任何资金的使用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批,方可保证企业资金的安全。结合企业财务报表构建资金防控机制,及时定位企业资金动向,为定位企业资金异动、保证资金安全提供坚实的基础。围绕企业资金审批要求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保证全部资金审批到位。与此同时,充分调查企业全部项目的实际情况,针对重大項目加大资金倾斜力度,提升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围绕企业的资金使用建立严格的评估论证体系,例如将联签制度融合在资金管理体系中,掌握企业全部资金的用途,避免资金违法违规使用,保证资金绝对安全。在调动企业资金之前,必须验证资金的用途是否合理,是否符合企业资金使用的规定。并做好企业资金使用的跟踪工作,调查资金的使用是否符合规定,对于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随意更改用途的情况必须彻查,从根本上落实资金使用的情况。
4.6 构建优质财务人员队伍
财务报表的运用,对财务人员的能力提出较高要求。财务人员必须对报表数据有足够的敏感度,能够在财务报表中获取高质量的数据信息,高质量落实财务工作。从财务报表分析的角度出发,人员在其中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企业应当围绕财务工作的实际要求,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着重提升财务人员的战斗力,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能力。关于企业财务人员的培训,应当有“理论技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精神,多角度提升财务人员的战斗力,更好地满足财务报表分析的相关要求。财务人员的本职工作不仅涵盖企业全部数据信息的分析,并将财务报表作为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还要善于利用财务报表数据管理各项企业财务事宜。与此同时,加大对财务报表的深入分析力度,做好财务报表登记工作。财务人员应当高度重视财务报表登记工作,确保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准确到位,为深入利用财务报表奠定坚实基础。针对企业财务工作中与货币关联不高的内容,财务人员应当注重这部分内容与财务报表的衔接,将实际情况融合在企业报表体系中,切实保证数据分析的内容准确到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通过财务报表中的数据,能够及时定位企业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种种要求都在考验着企业财务人员队伍,加大财务人员培训势在必行。在财务人员培训中要有“内外并举”的意识,内部的培训应当紧扣企业实际情况,并为财务人员接触最优质的财务管理理念与技巧提供通畅的渠道;在外部培训过程中,要积极接洽在财务管理领域有突出成绩或者丰富经验的企业,引导本企业财务人员深入优质的财务管理环境,加深对财务工作的体会。另外,信息化与财务管理的融合,意味着财务人员的操作能力要求也在提升。在企业财务人员培训中,必须把相关软件的操作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严格保证专业软件操作训练时间,将其作为财务人员从业的基本功,确保财务人员的技术操作能力过关。在完成技术操作的培训后,应当落实配套的考核任务,检验财务人员的技术培训状况。技术考核通过后,方可具备下一阶段的财务人员从业资格,对财务人员形成震慑效应。
5 结语
合理科学的企业运营模式,必然不能缺少财务报表的参与。只有构建优质可行的财务管理模式,多角度、全方位发掘财务报表的价值,使其真正为企业财务工作服务,企业财务工作质量可以明显提升,对企业经营、决策等工作的正面效应都是非常可观的。企业从长久良性经营的角度出发,也应重视并利用财务报表内容。
参考文献:
[1]朱波.管理用财务报表分析体系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J].财会学习,2022(20):17-19.
[2]谷文超.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22,29(6):195-196.
[3]孟春雷.试论财务报表分析及其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商业文化,2022(15):80-81.
[4]张瑞.浅析财务报表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2(9):182-184.
[5]顾莹莹.财务报表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现代商业,2022(8):145-147.
[6]刘艳丽.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会计师,2022(5):105-107.
[7]姜芳.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及落地模式探讨[J].财经界,2022(8):101-103.
[8]马晓燕.论财务报表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财经界,2022(4):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