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究

2023-07-10王思宇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20期
关键词:谈心谈话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

[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提到,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作为大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和指导者,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辅导员掌握谈心谈话的方式方法是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简要介绍了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背景、现状和学生群体特点,分析了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从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精准化及时效性等方面进行论述,并对心理健康教育中谈心谈话的内容和方式进行探索,这对新时代下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完善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谈心谈话;辅导员

[基金项目] 2022年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级学生工作基本科研项目“‘化说心语心理工作站”(800015Z904)

[作者简介] 王思宇(1995—),女,黑龙江大庆人,硕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专职辅导员,助教,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3)20-0155-04 [收稿日期] 2022-11-05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再次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1]。立德意味着高校要培养以德为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现如今高校在开展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高校辅导员也要时刻关心学生的心理情绪变化,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位,帮助学生形成理性平和、积极乐观的心态。特别是为了保证学生的生命健康安全,很多高校长期半封闭管理,导致很多学生无法适应周围环境从而造成心理困扰,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业、人际、情绪情感和就业等诸多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人民健康不只是身体层面,还包括心理层面,心理层面的健康间接影响人民的社交和生产生活,而高校大学生正值拔节孕穗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必须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针对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校辅导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2]。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背景

(一)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念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3]。青年一代是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其心理健康状况与高校人才培养休戚与共。新时代高校注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传授,不但对青年思想品行和道德素养的提高有所帮助,而且有助于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基础。在教育部令第43号《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提到,辅导员要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要把知识普及与意识教育放在首位,坚持育心和育德相统一[4]。这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要尊重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又要做好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及时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高校要配优配强专业心理咨询师,建立健全相关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采取多种方式方法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覆蓋面和受众面,切实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保健能力。

(二)新时代下学生心理问题新特点

如今,青年一代是“00后”,他们出生在互联网兴起的时代,他们成长在共享文化、价值多元的时代,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开放、自信和国际化。这些学生自我意识更强,权威意识较弱,对自我利益更加关注,对社会责任感比较后知后觉。在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得到平稳控制的期间,为了确保高校校园环境的安全稳定,很多高校会延期开学或开启网课教学模式,很多学生居家学习状态不佳,学习效果不尽人意,学业出现降级或退学危机。而长期居家学习,学生和父母关系也容易产生较多摩擦从而加剧了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另外,很多大学生不满意于学校安全防范管理条例,对于出行安全产生不安,过于担心害怕也加剧心理焦虑。针对毕业生而言,随着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多,面对当前的就业大环境,绝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前景感到担忧。针对新形势下种种涉及学生学业压力、情感情绪和就业择业、人际交友等问题使得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变得迫在眉睫。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高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紧紧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就已提出,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体系,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强化心理育人质量[3]。多数高校确实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通识必修课程中,在大一就为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高年级也可选修心理教育相关的其他课程。其一,心理健康课程学时有限,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内容比较浅显,从而导致课程质量整体不高。其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人数和整体素养偏低,实践经验较少。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老师通常由心理咨询师、辅导员、班主任等构成,部分院系还有心理社团的学生和宿舍长。但是很多教师没有咨询经验和经过专业化培训,在进行心理咨询时,因缺少理论的加持使得咨询效果大打折扣,而心理社团的学生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施者,但是这些学生的日常培训没有形成系统化和常态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内容也过于固化缺少新意,落后于时代发展和人才需要,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在队伍建设上还有待加强。其三,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互联网时代下很多学生的内心都很脆弱。原生家庭、网络信息鱼龙混杂、人际“云交往”等因素,导致一些学生性格自卑、敏感、脆弱,受打击抗挫能力较差,甚至出现了极端行为。结合辅导员的实际工作经验,绝大多数的心理问题学生需要的是关爱,需要的是有人在意他们的情绪和感受,而辅导员通过深度辅导和谈心谈话恰好可以帮助到学生完成情绪舒缓,从精神层面达到育人的良好目的。

二、新时代高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我们要主动走近青年、倾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我们要悉心教育青年、引导青年,做青年群众的引路人。”[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前越来越受到高校思政工作者的重视,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是高校实现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的基础。因此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就要从扣好大学的第一颗扣子入手,深化心理育人意识,在入学之初对新入校的大学生进行心理问题初步排查,通过普查報告的结果按照问题等级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按照学生心理发展需求实现精准帮扶,引导学生学习爱自己、爱他人。通常来说,学生的心理问题显性表现是学生长期内心的诉求得不到有效回应,通过借助心理咨询中心和辅导员一对一深度辅导,从而能够帮助学生摆正轨道,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近日,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3839号(教育类344号)提案答复的函》,对《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进行了答复,明确提出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6]。在入学之初通过心理普查、测评、公开课等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学生,做到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变化早发现、早通报、早评估、早治疗,保证学生相关信息通畅,在出现应急事件时利用好信息化各部门快速反应,减少突击式的心理疏导,力争将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精准化

为了使心理健康教育贯穿整个大学阶段,需要思政工作者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做细、做实、走深,提升教育精准化和管理常态化。在入学之前,利用好线上报道系统这一平台,收集好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家庭住址、父母电话以及个人照片等。同时,在报道系统设置父母教养方式问卷调查,通过问卷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原生家庭对其的影响,从而对所带学生形成一个初步的了解,特别是对大龄或小龄、单亲或孤儿、家庭贫困、特殊疾病、少数民族学生要重点记忆及关注。

在新生入学时,借助集中教育或心理课程进行小组式探讨活动,如开展“呈现你心目中的大学”“绘制你理想中爱人的模样”“制作自己的人际关系图”等有趣的活动,通过案例教学、团体素质拓展、开展心理剧场等形式侧面地反映学生对于大学、对于伴侣、身边朋友的内心想法。通过诸如此类的探究会从中发现一些“与众不同”的学生,辅导员再根据他们自身的情况进行关心和辅导。随后,借助心理咨询中心发布的心理普查,通过测试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危机预警和交流,通过深度的一对一辅导,来关心他们入学适应情况、学业情况、家庭情况、人际关系以及对于未来职业规划的想法,建立学生的个人心理成长档案。从而对这些学生的情况做深入的分析和点对点的关心,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预见性。

(三)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连续性

在建立好心理问题学生成长档案后,为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连续性和科学化,要实时更新重点学生台账。辅导员在面对心理问题学生时,要把学生情况详细记录,整理成册,方便追踪学生未来几年的思想、学习和情绪状态,通过台账的时效性为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落脚点。辅导员要意识到自己在面对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干预中的角色定位,辅导员是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者、事件处理的协助者、事件干预后的关注者,同时也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7]。在日常工作中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来达到育心与育德相统一,有效解决学生思想、心理和行为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早着手、早发现、早报告、早应对,有的放矢地做好“两个维度”教育。从时间维度来说,要将危机预防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前面,在学生入学前就掌握学生的相关信息并时刻关注学生后续发展,做好预防和排查提前量。从空间维度来说,要做好大学生入学心理普查和一年一度心理排查工作,掌握学生的健康程度以及对学生的危机进行评估,剖析学生心理变化规律,保证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力求工作的时效性。辅导员队伍要强化敏感时期的危机排查力度,注重做好敏感时期、不同季度的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工作,特别是每年的五、六月份和九、十月份,这是心理危机事件的多发期,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咨询和教育活动,增加排查频率和深度辅导次数,做到分层次筛查,分级别预警,构建学校、学院、班级、家庭四级预警机制,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预案,加强家校直接的联系构成合力,构建成可推广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三、辅导员进行谈心谈话的方式探索

(一)提升自身理论知识体系,掌握谈心谈话技巧

谈心谈话作为辅导员与学生了解情况、沟通感情、答疑解惑的基本方法,是思想双向交流、感情相互碰撞、心灵平等对话的重要法宝[8]。辅导员掌握好与学生谈心谈话的方式方法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大有裨益,这就要求辅导员要提升自身理论知识,掌握好谈心谈话技巧,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等学科有机相结合,使得谈心谈话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职业生涯规划中将大学四年分为探索期(大一)、定向期(大二)、提升期(大三)、冲刺期(大四)四个阶段,为了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连续性,辅导员针对这四个阶段可以分阶段与学生进行不同层面的探讨。特别是在第一学年辅导员要收集好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自然信息、思想表现、学习状况、生活状况和特点描述等,综合运用看、听、问和说四种形式的交流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换位思考达到深层次和全方位掌握学生思想动态。

(二)立足学生发展特点,开展有基准性和区分性的谈心谈话。

在深度辅导过程中,辅导员要因人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立足于学生发展特点,不要流于谈话的形式和要求,而是要对学生的情况展示出理解、接纳、期望以及共情。辅导员要学会主动问候,同学生建立联盟,争取获得心理问题学生的信任,构筑有效的沟通桥梁。特别是面对“00后”的学生,他们思想观念、价值理念都有着显著的时代特征,辅导员在同这些青年学生开展谈心谈话时要保持尊重以及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到在人格上与学生保持平等,坚持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既可以增加与学生的情感支持,又可以提高育人的效率。

(三)借助新媒體大数据丰富创新谈心谈话形式

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普及,QQ、抖音、微博等互联网平台成为高校大学生学习娱乐活动的首要选择。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工作时也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主动占领好网络新媒体主阵地。辅导员要不断创新网络教育平台,通过建立学生喜闻乐见的公众号、视频号等来拓展心理健康教育传播渠道,及时更新热点内容,借助网络传递正能量,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对学生进行思想引航,更正学生以往不合理的信念,将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中来,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新形势下面对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出现多种心理问题,辅导员扮演着倾听者、传授者的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辅导员在与学生谈心谈话的过程中不但要有专业知识,更要有一双“慧眼”,要不怕过程烦琐,要点对点突破,掌握好谈心谈话的方式方法,因人而异,与时共进,才会做到真正的关心学生、围绕学生和服务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帮这些学生构筑五彩斑斓的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22(21):4-35.

[2]习近平: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EB/OL].(2016-08-20)[2022-10-05].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8/20/c_1119425802.htm.

[3]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18-07-06)[2022-09-28].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07/s3020/201807/t20180713_342992.html.

[4]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EB/OL](2017-09-29)[2022-10-15].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1709/t20170929_315781.html.

[5]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9-04-30)[2022-10-08].https://www.12371.cn/2019/04/30/ARTI1556627564195443.shtml.

[6]教育部.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3839号(教育类344号)提案答复的函[EB/OL].(2021-10-15)[2022-10-18].http://www.moe.gov.cn/jyb_xxgk/xxgk_jyta/jyta_twys/202111/t20211104_577685.html.

[7]杜召辉.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角色定位及工作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20(13):124-125.

[8]周琳.新时代谈心谈话工作质效提升实践探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36):187-189.

Research on the Route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College Counselors in the New Era

WANG Si-yu

(School of Chemical &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Beijing,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President Xi Jinping mentioned in the National Conference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that China will further promote the harmony and stability of colleges unremittingly, cultivate a rational and peaceful mentality, and strengthen humanistic care an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team in colleges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education of students mental health.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for counselors to master the methods of conversation to do a good job in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characteristics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problems, by exploring the importance, precision and timeliness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students, and the content and methods of conversation, which has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college counselors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onversation; counselor

猜你喜欢

谈心谈话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