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路径研究
2023-07-10徐徐
徐徐
[摘 要] 树立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引领大学生成长、维护校园安定和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为了抵御“微时代”良莠不齐的思潮,抵制功利化、世俗化价值观对青年大学生的侵袭,从围绕“微时代”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视度、规划性、多样性三方面入手,分析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需求与不足,围绕构建长效保障制度、建立课堂思政教育主渠道、形成校园文化浸润氛围、真情实意关爱学生四个维度,探索开展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方式,依托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增强民族自信心,为促进民族团结做出贡献。
[关键词] “微时代”;民族团结;教育;路径研究
[基金项目] 2019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思政专项“新时代产教融合视阈下职业生涯教育研究”(2019SJB496);2020年度常熟理工学院思政课题专项“‘互联网+时代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养成的路径研究”(SZ206235123)
[作者简介] 徐 徐(1990—),男,江苏常熟人,硕士,常熟理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3)21-0176-04[收稿日期] 2022-08-12
团结和凝聚各民族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核心内容,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高校汇聚了各民族的大学生,是思想碰撞的“大熔炉”,是有志青年的“锻造厂”。依托高校育人阵地,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引导各族青年学生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为主线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走深、走实,是有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微时代”背景下去中心化、扁平化、多元化的传播趋势有利于大学生跨时空、跨族群开展交流,增进彼此认识,但也导致大学生的思想受到良莠不齐的社会思潮的冲击,甚至引发对立、仇视、认同感淡化等问题。充分认识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微时代”的技术优势,将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根植于青年大学生思想中,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復兴的必要保障[1]。
一、“微时代”开展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应对“微时代”多元价值观的迫切需要
当前,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微信、微博、贴吧、公众号、短视频等媒介不断涌现,带着简短、高频、冲击、黏性的特点,多层次、多角度、多感官地满足了青年大学生的信息感知体验。“微时代”背景下全球性的文化互动和思想碰撞愈发频繁,西方借机利用媒介传播平台迁引着我国青年大学生的价值目标向功利化和世俗化倾斜,导致我国以社会为本位的“中式”价值观受到以个人为本位的“西式”价值观的激烈冲击[2]。有功利化、世俗化价值观倾向的大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国家观念、民族精神、责任意识较为淡薄,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与担当也相对缺乏。此外,境内外的敌对势力时常在媒介传播中夹带“私货”,利用民族、宗教等问题蛊惑、引诱和煽动青年,特别是大学生群体,企图达到“西化”和“分化”的目的。面对“微时代”复杂的环境,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显得尤为迫切,亟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导向,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夯实青年大学生反对民族分裂,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
(二)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校园和谐、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高校是一个“大熔炉”,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各民族的青年大学生。青年大学生正处在成长成才的关键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立的重要阶段。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青年交流、讨论提供了广阔平台。然而,青年大学生在思想状态、民族特征、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极易在互联网“信息茧房”的加持下形成非理性的表达。大学作为封闭的小社会,线上的争论极易转移至线下,形成矛盾冲突,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要充分把握青年大学生思想建设的黄金窗口期,为大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高校始终要重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对大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团结教育,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大学生的思想行动中。
复杂的国际环境、国内悠久的多民族文化、传媒技术的日新月异,迫切要求高校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环境和我国的多民族历史现状,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青年大学生要在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中夯实思想基层,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确应对颠覆历史事实的网络谣言和煽动民族对立的偏激言论。因此,大学生接受民族团结教育有助于创建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安定。
(三)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和谐共进,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提出:“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3]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4]世界观决定方法论。青年大学生“三观”的建立直接关系个人的未来发展,关系社会的安定和谐,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关系中华民族的兴衰。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核心内容之一,高校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以正确的民族观为引领,带动青年大学生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要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立足现实生活开展教育内容,创新民族团结教育的方式方法,春风化雨般地影响每一位青年大学生。
二、“微时代”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难点和问题
(一)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视有待加强
根据教育部网站2021年8月公布的数据,我国普通本科在校学生总数为18 257 460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 768 698人,少数民族学生占比9.69%[5]。同时,各高校因地域环境、办学特色等原因存在少数民族学生比例分布差异较大的特点。例如,民族大学和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高于全国平均数据,而沿海地区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数据。要充分重视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意义,提升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广度是要从56个民族出发,在全民族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而非必须有少数民族学生的高校才需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深度是要从民族文化认知、民族文化融合、民族文化发展等方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只有把民族团结教育开展到所有民族,才能真正实现民族团结。
(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规划性有待提升
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体现在教育工作的具象化和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在教育工作中,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要实事求是,遵循大学生价值观构建的客观规律,不能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形式主义,要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区位、历史等优势,推动民族团结教育在教学工作中形成特色亮点,让民族团结教育生动活泼。此外,要积极建立健全民族团结教育制度,将民族团结教育从统一战线工作上升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层面,将民族团结教育辐射到教学管理、科研服务、学生管理等各个层面。围绕教育工作的具象化和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建设,高校要重视对党政干部、教师骨干的民族团结教育的引领工作,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教师的意识,形成民族团结教育的良好氛围,只有通过规范的制度、教师意识的提升、全校氛围的营造,才能从根本上形成有规律、有创新、有效果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实现民族团结教育效果入脑、入心。
(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形式不够丰富
五光十色的互联网无处不吸引着广大高校青年的目光,移动互联网的简短、高频、冲击、黏性的特征时刻冲击着高校青年尚在建立的世界观。民族团结教育需要丰富的活动载体和符合青年人口吻的话语潜移默化地向青年人传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内核。然而,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工作载体不够多样,教育方法传统老旧、信息化手段适应性不足已成为影响民族团结教育有效开展的突出问题。因此,丰富民族团结教育的形式,将民族团结教育的统一性与教育形式的多样性相结合,多维度开展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成为高校思考和改进的重要举措。虽然部分高校已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但全方位的教育合力尚未形成。要充分感知民族团结的全民属性、生活属性和精神属性,明确民族团结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明确民族团结在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明确民族团结对于培育健全的人格、形成良好的教养、涵养美好的公德的引领作用,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地,创新互联网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形成线上宣传、线下关怀的民族团结教育合力,创造良好的民族团结教育校园氛围[6]。
三、“微时代”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路径和对策
(一)注重發挥长效保障制度的引领作用
做好民族团结教育,需要学校党委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工作上认真落实,在制度上建章立制,在管理上循循善诱。首先,科学的管理方案是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必要保障,明确民族团结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主体、职责分工、工作内容和工作措施等,规范化、有序化、具体化开展民族团结教育[7]。加强党政领导干部的民族团结教育意识,形成党委领导、全校师生参与的工作氛围和格局,把民族团结教育融入教学、科研、育人等各个层面。其次,建立规范化的考核及激励机制。鼓励青年教师或少数民族教师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将自身见闻和专业知识以专业课或者公选课的形式向广大师生传播各民族的风土人情、优秀文化和中华民族命运与共的深厚历史。以机制为保障,引导学生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学习民族团结知识,鼓励青年大学生利用文化展演、暑期“三下乡”、支边支教等方式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带去知识、文化与关怀,增加自身见识与阅历。
(二)注重发挥课堂思政教育主渠道作用
做好民族团结教育进学校、进课堂工作,发挥课堂思想政治教学引领青年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主阵地的作用。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主渠道,与线上舆论争夺话语权,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的广度。学校要结合入学教育、新生开学第一课、信仰公开化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等多渠道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宣讲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围绕“加强民族团结,共筑中国梦想”“四个自信”“绽放战‘疫青春,坚定制度自信”等主题,采用理论讲授和实践分享相结合、线上分享与线下互动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方式,科学、生动地向青年大学生诠释党的民族团结政策和理论,进一步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民族团结意识。
(三)注重发挥校园文化的浸润作用
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拓宽青年大学生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渠道,以文化认同拉近距离,以文化浸润功能潜移默化地开展民族团结工作。首先,立足课堂传播民族文化。如面向全校师生开设音乐、舞蹈、绘画、服装等专业或选修课程,扎实推进民族文化进教材、进课堂,以民族文化认同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另外,将文化建设延伸到民族文化认知场域,有针对性地增加民族团结专题活动的内容。例如,以“五个认同、五个热爱”为主线,组织主题征文比赛、主题艺术作品竞赛等特色活动,定期举办专场文艺晚会,为师生提供民族优秀文化交流展示的平台。依托“微时代”的传播渠道,积极扩大文艺活动的传播广度,并定期推送关于民族团结方面的原创微图文、微语音、微视频等,发挥移动互联网高频、黏性的网络特征,营造中华民族共同体舆论场,构建线上民族团结文化氛围。
(四)注重发挥真情关爱学生的作用
学校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真情关爱细化为具体措施并做好落实工作。比如,做好少数民族学生思想动态摸排工作,组织辅导员、班主任主动联系少数民族学生,通过聊天、谈心、交朋友等,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对敏感问题的真实看法,全面关心学生的生活,做好学业辅导和帮扶工作,促进学生全面成才。创造条件,办好清真窗口,优化服务,改善学生的就餐环境和饭菜质量。坚持保障型资助与发展型资助有机结合,实现经济困难少数民族学生资助全覆盖。建立“就业+创业”相结合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开展“一对一”精准就业帮扶,让学生从指导与帮扶中感受到家的温暖。对少数民族毕业生建立帮扶工作台账,定期更新[8]。打造民族团结就业帮扶计划,通过厘清底数、了解对象、知晓问题,形成立体化帮扶“画像”,精准帮扶就业困难少数民族学生,以行动建立深厚的情感和友谊。构建心理健康辅导体系,提供个性化心理咨询服务,实现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团体辅导、素质拓展全覆盖。搭建暑期社会实践平台,弘扬志愿文化,支持民汉学生实践团队赴民族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深化守望相助的真情实感。
參考文献
[1]焦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应加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认同意识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2017,28(5):12-16.
[2]钱英伟,石新宇.网络舆情视域下的高校统战工作探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7):82-85.
[3]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9-09-27)[2022-07-11].https://www.neac.gov.cn/seac/xwzx/201909/1136990.shtml.
[4]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9-04-30)[2022-07-11].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9-04/30/c_1124440193.htm.
[5]各级各类学校少数民族学生数[EB/OL].(2021-08-30)[2022-07-11].http://www.moe.gov.cn/jyb_sjzl/moe_560/2020/quanguo/202108/t20210831_556358.html.
[6]胡显峰.“微时代”高校学生统战工作之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4):80-82.
[7]林钧昌,杜洁,赵民.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机制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20(1):151-160.
[8]韦兰明,李文钰,张莹.新中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发展脉络及演变特征[J].贵州民族研究,2021,42(5):156-162.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National Unity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icro Era”
XU Xu
(College of Biological and Food Engineering,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angshu, Jiangsu 215500, China)
Abstract: Establish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national community awareness and carrying out ethnic unity education are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to guide the growth of college students, which can maintain campus stability and harmony, and achiev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o resist the invasion of utilitarian and secularization values on young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mobile internet, universities need to carry out ethnic unity educ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emphasis, planning, and diversity. By constructing a guarantee system, strengthening classroo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ming campus culture, and caring for students, national unity education will achieve success and college students will strengthen their national self-confidence.
Key words: “micro era”; national unity; education; path stud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