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培料配方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2023-07-10尹立红赵风平刘桂芹
尹立红 赵风平 刘桂芹
【摘 要】 以玉米芯、玉米秸秆、木屑、稻壳、牛粪、生石灰、尿素为原料,设计了6组栽培料配方,对栽培料进行发酵试验,通过栽培料堆内温度变化决定发酵时间。将6组发酵栽培料在塑料大棚内铺料种植,进行田间小区试验。通过对发酵时间、菌丝生长情况以及子实体原基形成时间的观察、对比,筛选出优良的大球盖菇栽培料配方。从6组配方中筛选出了大球盖菇菌丝生长势强的3组优良栽培料配方,其中配方4发酵时间最短。该研究为大球盖菇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球盖菇;栽培料;发酵;菌丝生长
Effects of Different Culture Materials on Mycelial Growth of Stropharia Rugosa
Yin Lihong, Zhao Fengping, Liu Guiqin*
(Langfang Polytechnic Institute, Langfang 065000, China)
【Abstract】 Using corncob, corn straw, sawdust, rice husk, cow dung, quicklime and urea as raw materials, six groups of culture materials were designed to ferment the culture materials, the fermentation time was determined by the temperature change in the compost pile. Field plot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on 6 groups of fermentative materials planted in plastic greenhouse. Through the observation and comparison of fermentation time, hyphae growth and the formation time of fruiting body primordium, a good formula for cultivation of Stropharia rugosa was selected. Three good cultivation materials with strong mycelial growth were screened out from 6 formulations, among which the fermentation time of treatment 4 was the shortest. This study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extension and cultivation of Stropharia rugosa in a large area.
【Key words】 stropharia rugosa; culture material; fermentation; hypha growth
〔中图分类号〕 S6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 3229(2023)02- 0061- 04
0 引言
大球盖菇又名皱球盖菇、皱环球盖菇,属于担子菌门层菌纲伞菌目球盖菇科球盖菇属[1]。大球盖菇中含有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和多糖等多种营养成分,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蕈菌之一[2]。大球盖菇为草腐菌[3],以秸秆、树枝、树叶、稻壳等农林废弃物为主要基质原料进行配方生产。随着各地农林产品数量增加,对秸秆、树枝等的禁燃,作为废弃物随处堆放,不仅影响村容村貌,还存在安全隐患。故开发推广利用农业废弃物栽培大球盖菇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我国多地开展了大球盖菇的生产,因大球盖菇适应性强,各地出现了多种栽培料配方,栽培料配方不同,影响发酵时间和菌丝生长情况,菌丝生长情况直接关系到出菇早晚及产量。本研究针对河北省主要农业废弃物种类,开发大球盖菇的栽培料配方,为大球盖菇的大面积推广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设备
1.1 材料
配方1:木屑30%、稻壳40%、玉米芯30%,另加牛粪、生石灰分别为前面配料总量的50%、1%。
配方2:木屑40%,玉米芯60%,另加牛糞、生石灰分别为前面配料总量的50%、1%。
配方3:稻壳40%,玉米芯60%,另加牛粪、生石灰分别为前面配料总量的50%、1%。
配方4:稻壳50%,木屑50%,另加牛粪、生石灰、尿素分别为前面配料总量的50%、1%和1%。
配方5:木屑50%,玉米芯50%,另加牛粪、生石灰分别为前面配料总量的50%、1%。
配方6:木屑50%,玉米芯50%,另加牛粪、生石灰、尿素分别为前面配料总量的50%、1%和1%。
1.2 设备
九州永定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园区塑料大棚、物联网随时控、铲土机、旋耕机、覆土机等。
2 试验方法
2.1 栽培料发酵
栽培料预处理:将玉米秸秆、玉米芯及枝条等原料于太阳下暴晒2-3d后进行粉碎,玉米芯粉碎粒径为0.5-1.0cm,木屑粉碎粒径为0.2-0.3cm,玉米秸秆粉碎粒径为8-15cm。按配方比例将各种配料提前1-2d加水搅拌均匀预湿,含水量为60%-65%。
栽培料发酵:按6种配方分别混料、喷水,栽培料含水量在60%-65%,倒翻均匀,堆高1.8m、宽2m、长度不限。配料堆内插入物联网传感器,深约1m,监测堆内温度;第2-3d打孔,插到堆料底部,孔距30cm,堆内温度达到60-65℃,24-48h内翻堆,当堆内温度再次上升到60-65℃,24-48h内结束发酵。
2.2 栽培试验方法
分别在6组栽培料中播种大球盖菇栽培种,每个配方作为一个处理,通过对菌丝生长情况的对比,筛选优良的栽培料组成及配比。
2.2.1 整地施肥
平整地面、清除田间杂草,每亩地施牛粪5吨,利用旋耕机松土20cm深,浇水使土壤相对含水量在60%即可铺料。
2.2.2 铺料做垄
在大棚内及大棚周围撒一层石灰消毒(50kg/667㎡)。垄长600cm、宽60cm、高20-25cm,呈龟背形,行距50-60cm。每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排列,在同一时间分别观察6个处理栽培料的菌丝生长情况。
2.2.3 播种
菌种用量为300kg/667㎡,采用2层播种方式。第1层料厚10-12cm,将菌种掰成2-3cm大小,播在第1层栽培料上,播种穴的深度4-7 cm,采用梅花行点播,穴距10cm;然后再摊铺第2层栽培料,并按照上述方式进行播种,第2层料厚6-8cm。第2层播种完成后铺第3层料,厚度4-5cm。播种完后15-20d,覆盖一层 3-4 cm 地表土,在菇床上再铺垫2-3cm厚的秸秆进行保湿。将物联网传感器插入大棚中央的栽培料中,随时观察料内温度。
2.2.4 发菌期管理
播种后1-2d,料内温度尽量控制在22-28℃,栽培料的含水量60%-65%,当料内温度达到30℃时,可用木棒在料面上每30cm打1个直径5cm大的孔,直到料底,以利通风散热,也可根据垄内湿度,进行喷水等措施进行温湿度调节,创造有利菌丝生长的环境。
3 结果与分析
3.1 栽培料发酵对比
栽培料发酵堆内温度变化见表1。8月18日混合均匀、喷水、倒堆、发酵,19日各处理堆内温度均低于当天的平均气温,可能和栽培料含水量高有关。处理3和处理4温度上升较快,于8月26日翻堆。处理3和处理4翻堆后温度仍然比其他处理上升快,栽培料发酵时间短,于8月30日结束发酵,其他处理于9月1日结束发酵。处理3和处理4较其它处理发酵时间提前2d。
3.2 菌丝生长
6组处理料上菌丝生长情况见表2和图1,菌丝活动时间和开始吃料时间相同。经过一段时间生长,9月调查发现,处理2和处理5菌丝生长较弱,处理4和处理6菌丝洁白,有成团趋势,处理4菌丝已经连片,处理6比处理4长势稍差,没连成片;10月两次调查表明:处理1、3、4菌丝洁白,均出现增粗,处理2菌丝较细,长势弱,处理5和处理6菌丝稀疏;11月(图1)调查发现:处理1、3、4菌丝洁白浓密,形成子实体原基,处理2、5菌丝稀疏生长势最差;处理6前期菌丝长势比后期长势好,后期生长缓慢。
4 讨论与结论
4.1 討论
9月19日调查发现,处理6菌丝略有成团;9月30日调查发现处理4菌丝略有成团。此种成团情况可能与栽培料中尿素有关,栽培料内尿素分解产生氨气,可能因未及时打孔通气,造成了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以后应注意尿素的添加量及加强通风。大球盖菇为草腐菌,木屑粒径尽量小,以利于大球盖菇对木屑的分解及养分的吸收。
4.2 结论
通过对栽培料发酵时间和菌丝生长情况调查,试验结果表明,处理1、3、4栽培料发酵时,堆内温度上升快、发酵时间短、菌丝长势好、子实体原基形成早且多。处理2、5和6均未加稻壳,尽管木屑和玉米芯的比例不同,无论是否添加尿素,后期的菌丝生长都表现弱。生产中根据各地农业废弃物情况可选择应用处理1、3和4三组配方栽培大球盖菇。其中处理4配方发酵时间最短。
[参考文献]
[1] 于延申,王月,王隆洋,等.大球盖菇栽培生产技术[J].吉林蔬菜,2018(3):41-44.
[2] 牛长满,杨晓菊,崔颂英.大球盖菇不同栽培模式栽培技术[J].食用菌,2011(1):45-46.
[3] 郭惠东,田京江,任鹏飞,等.北方地区秸秆轻简化栽培大球盖菇关键技术.食用菌,2019,41(2):42-44.
[收稿日期] 2023-02-08
[基金项目] 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于物联网设施栽培大球盖菇绿色高产技术研究与应用”(21326902D)
[作者简介] 尹立红(1969- ),女,硕士,廊坊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蔬菜生产技术。
[通讯作者] 刘桂芹(1968- ),女,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生物栽培技术。